跳转到内容

廣深公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hzss8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9日 (二) 13:58 →‎深圳段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广深公路也称广九公路,是中国107国道(京深线、北深线)最后一段,连接广州深圳

西起广州市黄埔区大沙地,连接中山大道,途径增城市新塘镇东莞市深圳市宝安区福田区,是连接广州至东莞、深圳的陆路交通要道。1938年为阻止日本侵华曾全面破坏,1949年底恢复通车,后经多次平整、扩宽,1985年,本路编入107国道北(京)深(圳)线,目前已部分转型为快速化道路。

广州段

广州段全长23公里

广州市区至黄埔路段原为中山公路,1925年由省港大罢工时成立的罢工筑路委员会组织罢工工人修筑,黄埔至东莞交界处段始建于1934年。

广州市区至黄埔港湾路路口为中山大道黄埔港湾路路口至黄埔增城新塘镇交界的康南路口为黄埔东路黄埔增城交界的康南路口至穗莞界的江南大桥的广深公路增城段又叫广深大道

东莞段

东莞至深圳段1929年至1934年间建成通车,在本路于1985年编入107国道时,是东莞市内第一条国道,初期路段依次为现今的莞穗路莞太路太安路,其路廊大致可追溯至清朝时期修建的东莞—新安县的古驿道东莞虎门——长安一段[1]。1983年进行部分改道,并改造为双向两车道沥青路面。1993年,拓宽至六车道,全部铺设混凝土路面。1994年,两边加4米人行道、1.5米花池。在2003年的道路改造中,107国道改道至现在的路段;莞太路降为省道,为 256省道一部分,太安路之后为 358省道一部分,在2017年广东省公路网规划里则划入 228国道东莞虎门段。[2]

现今分段情况

穗莞界的江南大桥至东莞万江区蓬庙大桥为莞穗路、之后在东莞市中心区依次为金鳌路宏远路三元路长泰路,而在长泰路东端起止点长泰莞长路口至长安镇与深圳松岗界塘下涌立交的广深公路路段为“莞长路

途经主要地点

现路段

中堂镇——万江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大岭山镇——长安镇

过去编入路段

中堂镇——万江街道——莞城街道可园)——南城街道——厚街镇——虎门镇——长安镇

深圳段

广深公路
命名緣由广州—深圳
類型国道、城市主干道
车道数双向12车道(主道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
地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
起點宝安区松岗莞深界黄郎二桥
終點南山区南头深南北环立交
107国道2627千米里程碑,位于本路宝安交通运输局附近

宝安区松岗入境,经西乡、福永至南头检查站进入原特区范围,后沿北环大道穿过南山区福田区北部,终止于深圳汽车站(位于银湖)。全線興建不少立交,實現無燈號,主道快速化。

现今分段情况

松岗—南头深南北环立交(原,南头检查站)之间仍称广深公路(又叫G107宝安段),南头文锦渡口岸间路段依次为北环大道泥岗路布心路爱国路文锦南路

另外,在北环大道未通车之前,著名的深南大道的前身——深南公路是广深公路的最后一段。

主干道沿线主要出口

松岗至南头段

地区 里程 类型 名称 连接 备注
莞深界 地界 黄郎二桥 莞长路
深圳市宝安区 枢纽 塘下涌立交 宝安大道
广田路
枢纽 松福107立交 松福大道
枢纽 沙江立交 沙江路
出入口 松岗 松白路
环城路
松河南路
出入口 楼岗 楼岗大道(仅北行)
松芳路(仅南行)
出入口 东方立交 东方大道
长浩路
东方一路
出入口 松裕路出口 松裕路
出入口 潭头出口 潭头西路(仅南行)
潭头东路(仅北行)
枢纽 芙蓉立交 芙蓉路
出入口 新和出口 新和大道
枢纽 新桥立交 G4G15 广深高速公路
松岗大道
新玉路
沙井北环路
沙井东环路
枢纽 沙井立交 新沙路 沙井中心客运站
枢纽 南环立交 沙井南环路
枢纽 凤凰立交 凤凰山大道
岭下路
枢纽 福永立交 福永大道
出入口 翠岗出口 翠岗东路(仅北行)
翠岗西路(仅南行)
枢纽 水浪坑立交 怀德南路
枢纽 兴围立交 G4G15 广深高速公路
机场道
出入口 黄田出口 凯成一路
金乡三路
凯成二路
枢纽 机场南路立交 G4G15 广深高速公路
G15 机荷高速公路
机场南路
枢纽 洲石立交 洲石公路
出入口 航城出口 航城大道
出入口 固戌出口 固戌一路
宝田三路
枢纽 西乡立交 西乡大道
枢纽 新安五路立交 新安五路
枢纽 创业立交  创业路 宝安汽车站
 359省道的终点
枢纽 新安立交 新安一路
新安二路
深圳市南山区 枢纽 深南北环立交 深南大道
北环大道
1.000 英里 = 1.609 千米;1.000 千米 = 0.621 英里
    并行路段    已关闭/取消    限制进入    未开放

另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