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政条约
外观
安政条约(日语:安政五カ国条約),是1858年(安政五年)日本分别与美荷俄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总称。5个条约均签订于安政五年,故称安政条约,又称五国通商条约,或安政五国条约。
因未获天皇敕许,签订条约的幕府饱受攘夷派批评。
过程
[编辑]1854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后,西方进一步迫使日本开国。1856年8月,美国派遣T.哈里斯抵日本下田 ,逼迫江户幕府同意开设由他担任总领事的美国驻日总领事馆。1857年10月,幕府又被迫同意哈里斯前往江户晋见将军。1858年1月,哈里斯与幕府代表下田奉行岩瀬忠震、目付井上清直展开斡旋,达成合意。老中堀田正睦遂入京寻求孝明天皇敕许。条约引发京都公卿不满,导致廷臣八十八卿列参事件。1858年5月3日,天皇拒绝。幕府大老井伊直弼遂在未获天皇敕许的状态下,与哈里斯签订《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和贸易章程 。同年8月至10月间,幕府与荷俄英法相继签订类似条约与贸易章程。 京都朝廷的攘夷派公卿不满井伊处理方式,公武关系紧张,最终导致井伊发动安政大狱,及随后的樱田门外之变。1862年,受到尊王攘夷运动压迫的幕府向列强寻求推延开港,签订伦敦备忘录推延开港。
条约使日本的民族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半殖民地化危机加深。明治维新后,修改条约(日语:条約改正)是新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但进展并不顺利。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才废除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待遇,1911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收回关税自主权。
不平等条约
[编辑]安政条约的要点包括:
- 除已开放的下田、箱馆(今函馆)两港外 ,增开神奈川(今横滨)、长崎 、新潟 、兵库(今神户)4港[2]及江户、大坂两市(神奈川开港6个月后,关闭下田港)。[3]
- 相互在首都派驻外交代表,在开放港口派驻领事。
- 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4][5]
- 外国人可以和日本人在上述地区不受限制地自由贸易。
- 内外货币同种等量交换。[6]
- 于开放港口城市设置类似租界的外国人居留地(日语:永代借地権の設定),如神户北野町。[7]
- 片面最惠国待遇。
- 协定关税[8];日本失去关税自主。
条约一览
[编辑]条约名 | 签约日 |
---|---|
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 1858年7月29日[9] |
日荷修好通商条约 | 1858年8月18日 |
日俄修好通商条约 | 1858年8月19日 |
日英修好通商条约 | 1858年8月26日 |
日法修好通商条约 | 1858年10月9日 |
注脚
[编辑]- ^ ‘新版 日本外交史辞典’(1992)では、条约改正を“幕末から明治初年にかけて、日本が欧米诸国と缔结した不平等条约を平等条约に缔结し直そうと试みた明治政府の一连の外交交渉”と定义している。‘国史大辞典’(1986)では“明治政府の缔结した北ドイツ连合・オーストリア=ハンガリーなどとの诸条约も安政の诸条约と同様の不平等条约であった”と记されている。臼井(1986)p.637
- ^ 日米修好通商条约第3条
- ^ 港灣大事記|東京都 港灣局. www.kouwan.metro.tokyo.jp.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中文(台湾)).
- ^ 日米修好通商条约第6条
- ^ 日米約定(下田条約). www.mofa.go.jp. [2023-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3).
- ^ 日米修好通商条约第5条
- ^ 日米修好通商条约第7条
- ^ 日米修好通商条约贸易章程第七则
- ^ United States Treaties and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1776-1949 Volume9 pp.362-372 (PDF). 美国国会图书馆. 1972-03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