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津奧租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津奧租界
地理位置
位置
  天津奧租界
信息摘要
出租方 清朝(1902年12月27日)
租借方 奧匈帝國(1902年-1917年)
收回方 中華民國(1917年8月14日-1927年6月)
併入義大利王國 天津意租界(1927年6月-1943年9月9日

天津奧租界(德語: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 Konzession匈牙利語Osztrák–magyar tiencsini koncesszió)是1902~1920年間奧匈帝國位處天津之內的租界,屬於當時天津的九個租界之一,同時也是奧匈帝國唯一的海外領地。其原址現代處在河北區南部。

開闢

[編輯]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天津時,德國軍隊占領了天津城東海河東浮橋對岸的一片市區(今河北區北安橋至河北區獅子林橋一帶),當這支部隊調防北京時,改由奧國軍隊駐守。當俄國、意大利、比利時陸續在天津開闢租界後,奧匈帝國也要求援例設立專管租界。1902年12月27日(清光緒廿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奧匈帝國駐天津署理領事貝瑙爾與天津海關道唐紹儀訂立了《天津奧國租界章程合同》,天津奧租界正式開闢。該租界西面瀕臨海河,與天津城隔東浮橋相望,東面到京山鐵路,北面到海河的支流金鐘河(今河北區獅子林大街),隔河為位於河北區有着百年歷史的法國建築望海樓天主堂,東南方隔路(今河北區北安道也稱河北區勝利路)與同樣位於河北區的天津意租界相鄰,面積1030畝。

居民

[編輯]

奧租界所在區域原為天津老市區的一部分,租界開闢前已經有眾多的華人居民。1906年,天津奧租界人口為25744人,其中外國僑民232人,中國人25512人。此後,奧租界工部局規劃挖高墊低,填平租界南部的低洼沼澤,強迫居住在北部高地的中國居民遷移,造成界內中國居民大量外遷,到1910年,居住在奧租界內的華人還有14946人。在清末民初的動盪時期,不少下野的中國政界人物選擇入居瀕臨海河、又鄰近繁華商業區的奧租界,例如馮國璋袁世凱、吉林督軍鮑貴卿、湖北督軍王占元、國務總理王士珍龔心湛、大總統曹錕等人,在此建有富麗堂皇的寓所,目前保護良好,成為受保護的風貌建築。

管理

[編輯]

奧匈帝國領事館位於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道)與沿河馬路轉角處(今河北區建國道153號和河北區海河東路33號)。1923年,奧地利政府將該建築售予華人,沿街增建商鋪。2007年,院落內的原有西式樓房被重新發現[1]

發展

[編輯]
坐落於原天津奧租界的袁乃寬舊居

奧匈帝國對華貿易本身極為有限,加之天津奧租界位於海河最北端,不利於開展航運,因此天津奧租界並非重要的金融貿易區。但是,奧租界位於舊城與東火車站之間,租界劃定後不久,比利時世昌電車電燈公司修建從舊城東門通往東火車站的電車線路,同時將東浮橋改建為鐵橋,定名金湯橋(今河北區金湯橋),於是在電車通過的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路)沿線形成華人零售商業集中的商業街。

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道)是天津奧租界的主要道路。奧租界當局保留了其北側的興隆街、十字街、於廠大街、糧店前后街等傳統的華人居住街坊,但是將大馬路南側原來的窪地水坑進行填平,並規劃了四條東西向馬路: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道)、二馬路(今河北區民主道)、三馬路(今河北區進步道)、四馬路(今河北區自由道);以及3條南北向馬路:今河北區平安街、今河北區壽安街、今河北區慶安街。

交還

[編輯]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陣營對德、奧中央同盟宣戰的當天,中國軍警進駐天津奧租界,該租界被改為天津第二特別區。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於1919年9月10日透過聖日耳曼條約放棄了租界的權利,匈牙利王國於1920年6月4日透過特里亞農條約放棄了租界權利。1927年6月北伐期間,原奧租界地區併入天津義租界[2]

現狀

[編輯]

21世紀初,奧租界所在地域被徹底改造,原有華人街坊悉數拆除,沿位於河北區的海河東路的部分有着百年歷史的歐式建築得以保存。在拆遷過程中,發現了隱藏在民居後面多年的奧匈帝國領事館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奥匈帝国在津领事馆. [200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2. ^ Jens Budischowsky. Die Familie des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ers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The family of economic scientists,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PDF). www.schumpeter.info. May 28, 2010 [January 20,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uly 21, 2011)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