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廷珍
外觀
汪廷珍 | |||||
---|---|---|---|---|---|
大清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兼教習庶吉士,贈太子太師 | |||||
國家 | 清朝 | ||||
時代 | 清中後期 | ||||
主君 | 清高宗→清仁宗→清宣宗 | ||||
姓 | 汪姓 | ||||
名 | 廷珍 | ||||
字 | 玉粲 | ||||
號 | 瑟庵 | ||||
族裔 | 漢族 | ||||
籍貫 | 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 | ||||
出生 | 清朝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 ||||
逝世 | 清朝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 享年71歲 | ||||
諡號 | 文端 | ||||
祠廟 | 入祀賢良祠、入祀江蘇鄉賢祠 | ||||
| |||||
出身 | |||||
乾隆54年一甲二名進士 | |||||
著作 | |||||
《實事求是齋詩文集》、《欽定新疆識略》 13卷、《四種遺規摘鈔》 6卷、《作賦例言》 | |||||
汪廷珍(1757年—1827年),字玉粲,號瑟庵,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區)人,清朝大臣、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榜眼,為道光帝的老師,官至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生平
[編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汪廷珍出生在淮安府山陽縣新城西門外河下估衣街倪家巷的徽商家庭,曾祖父汪堯仙是僑居淮安的徽州休寧縣鹽商,家庭重視教育。十二歲喪父,家道衰落,由母親程氏扶養成人,刻苦讀書。早年科考不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考中己酉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與阮元、伊秉綬同年,授翰林院編修。歷官禮部侍郎。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署翰林院掌院學士。任大椿很看重他,稱他是國士。官至禮部尚書。
道光七年(1827年),汪廷珍病逝,享年71歲,卒諡文端,賞加太子太師銜、陀羅經被,並入祀賢良祠、江蘇鄉賢祠。著有《實事求是齋詩文集》。
評價
[編輯]- 《清史稿》:「汪廷珍、湯金釗正色立朝,清節並著。」
- 《清史稿》:「廷珍風裁嚴峻,立朝無所親附。出入內廷,寮寀見之,莫不肅然。自言生平力戒刻薄,凡貪冒諂諛有不忍為,皆守母教。」
- 道光帝:「諭內閣、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汪廷珍、人品端正。學問淵博。嘉慶十七年。蒙皇考仁宗睿皇帝簡用上書房師傅。與朕朝夕講論。非法不道。迨二十三年受任總師傅。倍加勤慎。攷古證今。深資啟沃。朕親政後。畀以左都御史。禮部尚書。擢襄綸閣。晉錫宮銜。凡所陳奏。均得大體。」
家族
[編輯]曾祖汪大佺,祖汪兆錦,父汪士堂。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清史稿》卷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