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
文德順聖皇后 長孫氏 | |
---|---|
唐朝皇后 | |
姓 | 長孫 |
位號 | 秦王妃 →太子妃→皇后 |
小字 | 觀音婢 |
出生 | 隋仁壽元年二月初六日(601年3月15日) 長安 |
婚年 | 約隋大業九年(613年) |
婚姻名份 | 元配 |
逝世 | 唐貞觀十年六月二十一日(636年7月28日 (35歲)) 唐長安太極宮立政殿 |
諡號 | 文德皇后(唐太宗初諡) 文德聖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諡) 文德順聖皇后(唐玄宗天寶八載加諡) |
墳墓 | 唐昭陵 |
親屬 | |
父親 | 長孫晟 |
母親 | 高氏 |
夫 | 太宗文武聖皇帝李世民 |
夫之父 | 高祖神堯皇帝李淵 |
夫之母 | 太穆皇后竇夫人 |
兄弟 | 長孫無忌(兄)、長孫無逸(弟) |
異母兄弟 | 長孫行布(大哥)、長孫安業(三哥) |
子 | 李承乾、李泰、唐高宗李治 |
女 | 長樂公主李麗質、城陽公主李月貌、晉陽公主李明達、新城公主 |
養女 | 豫章公主 |
長孫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郡洛陽縣(河南省洛陽市東)人,中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之皇后。唐朝第一個在位皇后。貞觀十年去世,諡號為文德皇后。咸亨五年,改諡號為文德聖皇后。天寶八載,又改諡號為文德順聖皇后。
早年
[編輯]長孫皇后先世是鮮卑拔拔氏,北魏帝室十姓之一,魏孝文帝時漢化改革,改為長孫氏。父親長孫晟是隋右驍衛將軍、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為北齊宗室後裔,是清河王高岳之孫女,樂安王高勱之女。[1]長孫皇后的伯父長孫熾在北周擔任通道館學士,曾聽說過神武公竇毅的女兒竇氏年幼時期勸說周武帝宇文邕撫慰突厥皇后,長孫熾記下了此事,長孫熾經常對長孫晟說:「這是個聰穎明智的人,必定有奇特的兒子,不能不設法結為婚姻。」。於是長孫晟與竇氏結為姻親。大業五年(609年),長孫晟去世,長孫氏和同母兄長孫無忌與母親高氏,被異母兄長長孫安業趕出家門,得舅父高士廉收容。大業九年(613年),在高士廉安排下,時年十三的長孫氏嫁給唐國公李淵次子李世民為妻。唐朝建立後,李世民被立為秦王,長孫氏則為秦王妃。武德末年,她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她親自勉慰諸將士。之後拜太子妃。
皇后生涯
[編輯]武德九年(626年)七月發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氏隨之成為太子妃,[2]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為帝,年號:貞觀。李世民稱帝僅十三天,即冊封長孫氏為皇后。[3][4]
長孫皇后喜愛看書籍圖傳,即便是梳妝打扮時也手不釋卷[5]。善借古喻今,經常與唐太宗一起共執書卷,談古論今,從容以對,發表獨特見解,對唐太宗與朝政大有裨益,與唐太宗感情極好。
唐太宗常與長孫皇后討論國家大事,起初她以自己是一介女流為由不肯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後在唐太宗的一再請求和命令下終肯為他出謀劃策。[6][7]長孫皇后多次讓其兄長、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的長孫無忌向唐太宗辭官,同時也多次勸唐太宗不要重用她哥哥,准其辭官。她語重心長地告誡長孫無忌,前朝外戚掌權多危害社稷,切不可重蹈覆轍。在妹妹的告誡下,長孫無忌多次向太宗請辭,為此唐太宗向皇后解釋說他用長孫無忌並非因其為皇親國戚,而是因為他的才能。然而在長孫皇后的一再請求下,唐太宗無奈,只得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8]。貞觀七年(633年),唐太宗冊拜長孫無忌為司空[9]。
唐太宗對長孫皇后一向愛重。登基之後,對長孫家族常常恩遇逾制。因為長孫皇后的原因,多次對長孫安業,長孫順德,長孫敞的違法行為法外開恩。
長孫皇后深以盈滿為誡,說服胞兄讓位,在唐太宗恩准下,長孫無忌得以閒職高薪退避宰執之位。 長孫皇后還利用自身對丈夫的影響力來護慰朝廷賢良,匡正丈夫的過失。長孫皇后一方面欣賞「庇護」着魏徵那些敢於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提醒着唐太宗要行仁政。 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發揮着獨特的作用,輔佐皇帝丈夫,使得初唐出現了有利的政治局面。君明后賢臣直,文治武功,春風和睦,親切包容。大唐初期迎來了它令後世魂縈夢繞的理想境界「貞觀之治」。
依據現存史料[10],在唐太宗所有后妃中,長孫皇后所生子女人數是最多的,生下三子四女,共七人。唐太宗的第一個兒子(即太子承乾)和最後一個女兒(即新城公主)都是她所生。
在她死後,李世民多次建廟度人入道為長孫皇后祈福,不再立皇后,甚至此親自撫養她所生的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李明達二人,故晉陽公主是目前為止唯一能考證由皇帝親養的公主。[11][12]
因病去世
[編輯]貞觀八年(634年),長孫皇后陪同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期間,身染重疾。皇太子請求大赦並度人入道,為妻子健康憂慮的唐太宗立即應允,但遭到長孫皇后的堅決反對,無奈唐太宗只好請普光寺法師曇藏入宮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誠意所致,長孫皇后病情旋即康復。
九年(635年)皇太子李承乾納妃蘇氏,然而喜悅之後卻連接着悲傷,此後接踵而來的生身母親趙國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淵的駕崩,給長孫皇后和李世民這對夫妻又一次沉重打擊。雙重喪期的哀痛,誘發了長孫皇后早年罹患並時常發作的氣疾(疑似為現代醫學稱氣喘病又叫哮喘病),次年,病勢加重,藥石皆不見效。
早年,太宗駕幸太原,長孫皇后生病,他曾親自到石壁寺禮謁禪師,並解眾寶名珍,為妻子供養啟願。 於是太宗決定再次求助於佛家。十年四月,李世民下詔修復天下名勝古寺392座為皇后祈福,著名的善寂寺,修定寺便在此列。雖然太宗期待佛家的福祉能夠又一次給妻子帶來好運,但是,幸運沒有再次眷顧。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己卯,長孫皇后崩逝於太極宮立政殿,時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太宗悲傷不已,遵從皇后遺願,營山為陵,是為昭陵。縱觀長孫皇后的一生,她與太宗從少年結髮,一起互相扶持,走過了二十三載,於情伉儷情深,於政相輔相成,一與之齊,終身不改。
長孫皇后曾著書《女則》共十篇,輯錄歷代婦女事跡,作為效法古賢之鑑,已佚。今存詩一首:「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質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她死後與唐太宗合葬於昭陵。
長孫皇后在位期間,積極履行皇后職務,曾兩次行先蠶禮。[13]
子女
[編輯]子
[編輯]- 皇太子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武德二年——貞觀十七年~十九年】)得年24~26歲
- 魏王李泰(620年—652年【武德三年——永徽三年】)得年32歲
- 高宗李治(初為晉王,628年7月19日—683年12月27日【貞觀二年六月十三日——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享年55歲
女
[編輯]- 長樂公主,李麗質(621年—643年8月10日【武德四年——貞觀十七年八月十日】)
- 城陽公主,李月貌(約630年—671年【貞觀四年——咸亨二年】)[14][15][16][17]
- 晉陽公主,李明達(633年—644年【貞觀七年——貞觀十八年】)
-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貞觀八年——龍朔三年】)
- 豫章公主(約621年—約642年【約武德四年——約貞觀十六年】,為長孫后所養,本非長孫后親生)
名字
[編輯]正史中沒有記錄長孫皇后的名字,後蜀何光遠所著《鑒誡錄》稱長孫皇后號「觀音婢」,並難產而亡[18]。並無其他史書記載長孫皇后死於難產。
當代影視劇中,編劇使用「長孫無垢」一名。在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柏楊編著的《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一書中,稱其為「長孫無垢」[19],同時此書的台北版中無「長孫無垢」之名。「長孫無垢」的出處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添加,還是柏楊添加,皆不得而知。
電視劇
[編輯]年份 | 劇名 | 演員 | 劇中姓名 |
1986-1987 | 大運河 | 曾華倩 | 長孫無垢 |
1992 | 大唐風雲錄 | 許秀年 | 長孫淑穎 |
1993 | 唐太宗李世民 | 童愛玲 | 長孫無垢 |
2004 | 秦王李世民 | 陳秀麗 | 長孫瓏兒 |
2006 | 貞觀之治 | 苗圃 | 長孫氏 |
2007 | 貞觀長歌 | 韓再芬 | 長孫氏 |
2014 | 武媚娘傳奇 | 張定涵 | 長孫氏 |
2018 | 唐磚 | 袁詠儀 | 觀音婢 |
2020 | 天下長安 | 舒暢 | 長孫竭羅 |
2022 | 天盛長歌 | 倪妮 | 長孫知微 |
動畫片
[編輯]- 《隋唐英雄傳》(2003年)
注釋
[編輯]- ^ 《舊唐書‧后妃上》: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也。晟妻,隋揚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
- ^ 《舊唐書·長孫皇后傳》:九年,冊拜皇太子妃。
- ^ 《舊唐書·唐太宗本紀》:武德九年八月癸亥,高祖傳位於皇太子,太宗即位於東宮顯德殿。
- ^ 《舊唐書·唐太宗本紀》:武德九年八月丙子,立妃長孫氏為皇后。
- ^ 《新唐書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宗文德長孫皇后》 皇后喜圖傳,視古善惡以自鑒,矜尚禮法
- ^ 《舊唐書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宗 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太宗彌加禮待,常與後論及賞罰之事,對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太宗固與之言,竟不之答。並以皇后之責,舉行了親蠶禮之務。
- ^ 《資治通鑑》:長孫皇后性仁孝儉素,好讀書,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
- ^ 《舊唐書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宗 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 》後固言不可,每乘間奏曰:「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太宗不聽,竟用無忌為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太宗不獲已而許焉,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後意乃懌。
- ^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七年十月,冊拜司空
- ^ 唐太宗有二十一女,除長孫皇后和韋妃所生之女外,十六女生母不詳。
- ^ 《唐會要·公主雜錄》: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
- ^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晉陽公主字明達,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嘗見喜慍色。帝有所怒責,必伺顏徐徐辯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譽愛。後崩,時主始孩,不之識;及五歲, 經後所游地,哀不自勝。帝諸子,唯晉王及主最少,故親畜之。王每出合,主送至虔化門;泣而別。王勝衣,班於朝,主泣曰:「兄今與群臣同列,不得在內乎 ?」帝亦為流涕。主臨帝飛白書,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閱三旬不常膳,日數十哀,因以癯羸。群臣進勉,帝曰:「朕渠不知悲愛無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因詔有司簿主湯沐余貲,營佛祠墓側。
- ^ 《唐會要·卷十》:皇后親蠶。唐先蠶壇。在長安宮北苑中。高四尺。周回三十步。(文獻通考。)貞觀元年三月癸巳。皇后親蠶。(唐書太宗本紀。)九年三月。文德皇后率內外命婦。有事於先蠶。(同上。)
- ^ 《冊府元龜·帝王部·友愛》:咸亨二年,城陽公主薨於房州。公主帝同出,降房州刺史薛瓘。
- ^ 《(唐)李涪撰·刊誤》:城陽公主薨於房州,公主,高宗同母妹也。
- ^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四》:龍朔二年城陽公主有疾沈篤......公主乃高宗大帝同母妹也。友愛殊厚。
- ^ 《新修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城陽公主者高宗之同母妹也。
- ^ 《鑒誡錄·卷二》梁武帝為寺家奴,豈禳囚死。長孫后號觀音婢,難懺產亡。
- ^ 柏楊. 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山西: 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72. ISBN 978-7-203-059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前任: 隋朝皇后蕭皇后 |
唐朝皇后 626年—636年 |
繼任: 王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