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 (西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代變更
設置 東漢
使用狀況 浙江省淳安縣
東漢 新都郡
三國 新都郡(孫吳)
西晉 新都郡→新安郡(280年)
東晉/十六國 新安郡
南北朝 新安郡(宋)
新安郡(齊)
新安郡(梁)
新安郡(陳)
隋朝 歙州→新安郡(607年)
改稱為歙州(621年)
唐朝 歙州→新安郡(742年)
改稱為歙州(758年)

新都郡,後改稱新安郡中國東漢末年設置的

建置沿革[編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丹陽郡置,治所始新縣(今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西北、威坪島附近)。尋移治賀城(今千島湖南山島附近)。領始新、黟、歙、新定、黎陽、休陽(258年左右改海陽)6縣。轄境相當今浙江省淳安縣全部、臨安市昌化鎮西南,安徽省黃山市全部,江西省婺源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新安郡,屬揚州,治所始新縣(今浙江省淳安縣西新安江北岸,現已沒入千島湖)。下轄六縣:始新縣、遂安縣(原新定)、黝縣歙縣海寧縣(原海陽)和黎陽縣,5000戶。轄境約當今徽州地區(黃山市績溪縣)、淳安縣婺源縣等地。南朝宋齊梁陳沿置。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新安郡,其地屬歙州[1]天寶元年(742年)又改新安郡,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縣(今安徽省休寧縣海陽鎮)、北野縣(今安徽省歙縣溪頭鎮)、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清華鎮),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歙州。[2]

人口[編輯]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新安郡有5000戶。[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新安郡有12058戶,36651口。[4]

行政長官[編輯]

新安太守(280年—403年)[編輯]

新安內史(403年—404年)[編輯]

新安太守(404年—460年)[編輯]

新安內史(460年—465年)[編輯]

新安太守(465年—493年)[編輯]

新安內史(493年—494年)[編輯]

新安太守(494年—565年)[編輯]

新安內史(565年—582年)[編輯]

新安太守(582年—589年)[編輯]

新安太守(742年—758年)[編輯]

  • 張某(751年之前)
  • 盧渙(天寶年間)
  • 崔渙(天寶年間)[39]

國主[編輯]

楚新安國(403年—404年)[編輯]

新安國(403年—404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安郡王 桓謙 403年—404年 桓沖第二子
晉匡復,國除

南朝宋新安國(460年—465年)[編輯]

襄陽國(460年)/新安國(460年—465年)/始平國(465年—479年)丨食邑2000戶→1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襄陽郡王→新安郡王→始平郡王 孝敬王 劉子鸞 460年—466年 宋孝武帝第八子
2 始平郡王 沖王 劉延年 465年—468年 劉景素子
3 始平郡王 劉延之 469年—479年 劉纂子
齊受禪,國除

南朝齊新安國(493年—494年)[編輯]

新安國(493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安郡王 蕭昭文 493年—494年 齊文帝第二子
即皇帝位,國除

南朝陳新安國(565年—582年)[編輯]

新安國(565年—582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新安郡王 陳伯固 565年—582年 陳文帝第五子
伏誅,國除

參見[編輯]

註釋及徵引文獻[編輯]

  1.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3. ^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4. ^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5. ^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6.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7.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8. ^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
  9. ^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10. ^ 10.0 10.1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11. ^ 《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12. ^ 《宋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13. ^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14. ^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15. ^ 《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十五》
  16. ^ 16.0 16.1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17. ^ 《隋書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七》
  18. ^ 《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一》
  19. ^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20. ^ 《南齊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21. ^ 《宋書 卷九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22. ^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23. ^ 23.0 23.1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24. ^ 《南齊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25. ^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26. ^ 《梁書 卷十四 列傳第八》
  27. ^ 《梁書 卷十五 列傳第九》
  28. ^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29. ^ 《梁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六》
  30. ^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31. ^ 31.0 31.1 《梁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32. ^ 《梁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33. ^ 《梁書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四》
  34. ^ 34.0 34.1 34.2 34.3 《陳書 卷十 列傳第四》
  35. ^ 《梁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
  36. ^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37. ^ 37.0 37.1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38. ^ 《陳書 卷八 列傳第二》
  39.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