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紀錄列表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這是一份航天記錄的列表。這裏的大部分記錄都與載人太空飛行有關,但是少數無人航天和載犬航天也被包括在這個列表裏。
在50年代和60年代,蘇聯和美國爭相成為最先完成各種壯舉的國家。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軌道衛星史普尼克1號。1961年蘇聯東方一號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繞地球飛行的人,1969年美國太陽神11號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自1972年太陽神計劃結束以來,沒有人飛過繞月軌道。
各國首次獨立的亞軌道和軌道載人太空飛行飛行
[編輯]國家 | 任務 | 乘組 | 宇宙飛船 | 運載火箭 | 日期 | 類型 |
---|---|---|---|---|---|---|
蘇聯[1] | 東方一號[1] | 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1] | 東方號[1] | 東方-K運載火箭[1] | 1961年4月12日[1] | 軌道[1] |
美國[2] | 水星-紅石3號(自由7號)[2] | 艾倫·謝潑德[2] | 水星計劃 No.7[2] | 紅石運載火箭[2] | 1961年5月5日[2] | 亞軌道[2] |
美國[3] | 水星-擎天神6號(友誼7號)[3] | 約翰·格倫[3] | 水星計劃 No.13[3] | 阿特拉斯LV-3B | 1962年2月20日[3] | 軌道[3] |
蘇聯 | 聯盟18A | 瓦西里·拉扎列夫,奧列格·格里戈里耶·馬卡羅夫 | 聯盟7K-T型 | 聯盟-U運載火箭 | 1975年4月5日 | 亞軌道 |
俄羅斯 | 聯盟TM-14 | 亞歷山大·維克托連科,亞歷山大·卡列里,克勞斯-迪特里希·弗拉德 | 聯盟-TM | 聯盟-U2運載火箭 | 1992年3月17日 | 軌道 |
中國[4] | 神舟五號[4] | 楊利偉[4] | 神舟載人飛船[4] |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4] | 2003年10月15日[4] | 軌道[4] |
俄羅斯 | 聯盟MS-10 | 阿列克謝·奧夫奇寧,尼克·黑格 | 聯盟MS | 聯盟-FG型運載火箭 | 2018年10月11日 | 亞軌道 |
最多飛行次數
[編輯]軌道飛行(從地球發射)
[編輯]搭乘不同飛行器次數(僅從地球發射)
[編輯]- 3種飛行器
- 瓦爾特·施艾拉()–水星,雙子星和太陽神(1962–1968)
- 約翰·楊()–雙子星,太陽神和穿梭機(1965–1983)
- 野口聰一()–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2005–2020)
- 羅伯特·金布羅()–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2008–2021)
- 星出彰彥()–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2008–2021)
- 托馬斯·馬什本()–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2007–2021)
- 米高·洛佩斯-阿萊格里亞()–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1995–2022)
- 若田光一()–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1996–2022)
- 佩吉·惠特森()–穿梭機,聯盟號和載人龍飛船(2002–2023)
- 米高·巴勒特()–聯盟號,穿梭機和載人龍飛船(2009–2024)
- 巴里·威爾莫爾()–穿梭機,聯盟號和波音星際航線(2009–2024)
- 蘇妮塔·威廉斯()–穿梭機,聯盟號和波音星際航線(2006–2024)
持續時間紀錄
[編輯]以下是在太空中總時間最長的50人名單,其中大部分是在長期太空飛行任務中獲得。[5]
在太空最長時間的太空人
[編輯]- 目前在太空中
- 現役
- 退役
- 去世
排名 | 太空人 | 飛行時間 | 次數 | 狀態 | 國籍 |
---|---|---|---|---|---|
1 | 奧列格·科諾年科 | 1110.623 | 5 | 現役 | 俄羅斯 |
2 | 根納季·帕達爾卡 | 878.480 | 5 | 退役 | 俄羅斯 |
3 | 尤里·馬連琴科 | 827.389 | 6 | 退役 | 俄羅斯 |
4 | 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里卡廖夫 | 803.371 | 6 | 退役 | 蘇聯 / 俄羅斯 |
5 | 亞歷山大·卡列里 | 769.276 | 5 | 退役 | 俄羅斯 |
6 | 謝爾蓋·阿夫傑耶夫 | 747.593 | 3 | 退役 | 蘇聯 / 俄羅斯 |
7 | 安東·什卡普列羅夫 | 709.336 | 4 | 退役 | 俄羅斯 |
8 | 瓦列里·波利亞科夫 | 678.690 | 2 | 去世 | 蘇聯 / 俄羅斯 |
9 | 佩吉·惠特森 | 675.158 | 4 | 現役 | 美國 |
10 | 費奧多爾·尤爾奇欣 | 672.860 | 5 | 退役 | 俄羅斯 |
11 | 阿納托利·索洛維約夫 | 651.117 | 5 | 退役 | 蘇聯 / 俄羅斯 |
12 | 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 | 567.633 | 2 | 現役 | 俄羅斯 |
13 | 奧列格·阿爾捷米耶夫 | 560.614 | 3 | 現役 | 俄羅斯 |
14 | 維克托·米哈伊洛維奇·阿法納西耶夫 | 555.772 | 4 | 退役 | 蘇聯 / 俄羅斯 |
15 | 尤里·烏薩切夫 | 552.773 | 4 | 退役 | 俄羅斯 |
16 |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沃爾科夫 | 547.931 | 3 | 退役 | 俄羅斯 |
17 | 帕維爾·維諾格拉多夫 | 546.939 | 3 | 退役 | 俄羅斯 |
18 | 亞歷山大·斯克沃爾佐夫 | 545.964 | 3 | 退役 | 俄羅斯 |
19 | 奧列格·諾維茨基 | 545.068 | 4 | 現役 | 俄羅斯 |
20 | 穆薩·馬納羅夫 | 541.021 | 2 | 退役 | 蘇聯 / 阿塞拜疆[註 1] |
21 | 奧列格·斯克里波奇卡 | 536.159 | 3 | 退役 | 俄羅斯 |
22 | 傑弗里·威廉姆斯 | 534.116 | 4 | 退役 | 美國 |
23 | 米哈伊爾·秋林 | 532.118 | 3 | 退役 | 俄羅斯 |
24 | 奧列格·科托夫 | 526.211 | 3 | 退役 | 俄羅斯 |
25 | 蘇妮塔·威廉斯 | 525.981 | 3 | 現役 | 美國 |
26 | 馬克·范德·海 | 523.374 | 2 | 現役 | 美國 |
27 | 史考特·凱利 | 520.440 | 4 | 退役[6] | 美國 |
28 | 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 | 516.417 | 2 | 退役 | 俄羅斯 |
29 | 若田光一 | 504.773 | 5 | 現役 | 日本 |
30 | 亞歷山大·維克托連科 | 489.066 | 4 | 去世 | 蘇聯 / 俄羅斯 |
31 | 阿列克謝·奧夫奇寧 | 481.012 | 3 | 現役 | 俄羅斯 |
32 | 阿納托利·伊萬尼申 | 476.195 | 3 | 退役 | 俄羅斯 |
33 | 唐納德·佩蒂特 | 475.894 | 4 | 現役 | 美國 |
34 | 米高·巴勒特 | 446.640 | 3 | 現役 | 美國 |
35 | 尼古拉·布達林 | 444.060 | 3 | 退役 | 俄羅斯 |
36 | 尤里·羅曼年科 | 430.765 | 3 | 退役 | 蘇聯 |
37 | 托馬斯·佩斯凱 | 396.482 | 2 | 現役 | 法國 |
38 |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沃爾科夫 | 391.495 | 3 | 退役 | 蘇聯 / 俄羅斯 |
39 | 尤里·奧努夫里恩科 | 389.282 | 2 | 退役 | 俄羅斯 |
40 | 羅伯特·金布羅 | 388.728 | 3 | 退役 | 美國 |
41 | 弗拉基米爾·格奧爾基耶維奇·季托夫 | 387.036 | 4 | 退役 | 蘇聯 / 俄羅斯 |
42 | 瓦西里·齊布利耶夫 | 381.662 | 2 | 退役 | 俄羅斯 |
43 | 瓦列里·科爾尊 | 381.653 | 2 | 退役 | 俄羅斯 |
44 | 米高·芬克 | 381.633 | 3 | 現役 | 美國 |
45 | 巴里·威爾莫爾 | 382.302 | 3 | 現役 | 美國 |
46 | 克里斯托弗·卡西迪 | 377.742 | 3 | 退役 | 美國 |
47 | 列昂尼德·基濟姆 | 374.749 | 3 | 去世 | 蘇聯 |
48 | 葉光富 | 374.582 | 2 | 現役 | 中國 |
49 | 尼古拉·丘布 | 373.843 | 1 | 現役 | 俄羅斯 |
50 | 米高·福奧勒 | 373.763 | 6 | 退役 | 美國 / 英國[註 2] |
最長單次載人太空飛行飛行
[編輯]# | 飛行時間 | 太空人 | 國籍 | 發射時間(運載工具) | 降落時間(運載工具) | 太空站 |
---|---|---|---|---|---|---|
1 | 437.7天[7][8] | 瓦列里·波利亞科夫[7] | 俄羅斯 | 1994-01-08 (聯盟TM-18) | 1995-03-22 (聯盟TM-20) | 和平號太空站[7] |
2 | 379.6天[8] | 謝爾蓋·阿夫傑耶夫[8] | 俄羅斯 | 1998-08-13 (聯盟TM-28) | 1999-08-28 (聯盟TM-29) | 和平號太空站[8] |
3 | 373.8天 | 奧列格·科諾年科 | 俄羅斯 | 2023-09-15 (聯盟MS-24) | 2024-09-23 (聯盟MS-25) | 國際太空站 |
尼古拉·丘布 | ||||||
4 | 370.9天 | 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 | 俄羅斯 | 2022-09-21 (聯盟MS-22) | 2023-09-27 (聯盟MS-23) | 國際太空站 |
德米特里·佩捷林 | 俄羅斯 | |||||
弗朗西斯科·盧比奧 | 美國 | |||||
5 | 365.9天[8] | 弗拉基米爾·季托夫[8] | 蘇聯 | 1987-12-21 (聯盟TM-4) | 1988-12-21 (聯盟TM-6) | 和平號太空站[8] |
穆薩·馬納羅夫[8] | 蘇聯 | |||||
6 | 355.2天[9] | 彼得·杜布羅夫 | 俄羅斯 | 2021-04-09 (聯盟MS-18) | 2022-03-30 (聯盟MS-19) | 國際太空站 |
馬克·范德·海 | 美國 | |||||
7 | 340.4天 | 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 | 俄羅斯 | 2015-03-27 (聯盟TMA-16M) | 2016-03-01 (聯盟TMA-18M) | 國際太空站 |
史考特·凱利 | 美國 | |||||
8 | 328.6天[10][11] | 克里斯蒂娜·科赫[11] | 美國 | 2019-03-15 (聯盟MS-12) | 2020-02-06 (聯盟MS-13) | 國際太空站 |
9 | 326.5天[12] | 尤里·羅曼年科[12] | 蘇聯 | 1987-02-05 (聯盟TM-2) | 1987-12-29 (聯盟TM-3) | 和平號太空站[12] |
10 | 311.8天[13] | 謝爾蓋·克里卡廖夫[13] | 蘇聯/ 俄羅斯 | 1991-05-18 (聯盟TM-12) | 1992-03-25 (聯盟TM-13) | 和平號太空站[13] |
最長單次女性太空人載人太空飛行飛行
[編輯]NASA太空人克里斯蒂娜·科赫保持着女性單次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記錄(328天),她於2020年2月6日返回。[11] 超過了NASA太空人佩吉·惠特森在2019年遠征61期間的289天。排在第三位的是NASA太空人安妮·麥克萊恩,時間為204天。[14]
最長太空工作時間
[編輯]男性:瓦列里·波利亞科夫,1992年1月8日,437.7天,這個記錄保持了29年279天。
最長單人航天飛行
[編輯]- 瓦列里·貝科夫斯基,4日23小時,1963年6月14-19日。這個記錄保持了61年190天。
最長載犬航天飛行
[編輯]最長月球表面停留時間
[編輯]速度和高度記錄
[編輯]離地球最遠的人類
[編輯]非登月任務中的最高高度
[編輯]最快速度
[編輯]年齡記錄
[編輯]進入太空的最早出生者
[編輯]亞軌道飛行
[編輯]- 約瑟·A·沃克(1921年2月20日出生),搭乘X-15 Flight 90,在1963年7月19日。
軌道飛行
[編輯]- 男性 - 喬治·貝雷戈瓦(1921年4月15日出生),在聯盟3號,在1968年10月26日。
- 女性 - 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1937年3月6日出生),搭乘東方六號,在1963年6月16日。
最年輕
[編輯]亞軌道飛行
[編輯]- 男性 - 奧利弗·戴門(18歲),搭乘藍色起源NS-16,在2021年7月20日。
- 女性 - Sirisha Bandla(33歲),搭乘維珍銀河團結號22任務,在2021年7月11日。
軌道飛行
[編輯]- 男性 – 戈爾曼·季托夫(25歲),搭乘東方二號,在1961年8月6日。[15]
- 女性 – 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26歲),搭乘東方六號,在1963年6月16日。
最年長
[編輯]亞軌道飛行
[編輯]軌道飛行
[編輯]艙外活動紀錄
[編輯]進行艙外活動最長時間的太空人
[編輯]- 男性:
- 阿納托利·索洛維約夫(/),16次,82小時22分鐘[18]。
- 米高·洛佩斯·阿萊格里亞(),10次,67小時40分鐘[18]。
- 女性:
單人任務最多次艙外活動的太空人
[編輯]- 米高·洛佩斯·阿萊格里亞,5次
單次艙外活動最長時間的太空人
[編輯]按載人航天時間總計
[編輯]國家 | 人數 | 人次數 | 目前在軌人數 | 人天數 | 佔總人天數% |
---|---|---|---|---|---|
總計 | 617 | 1368 | 12 | 70059.03 | - |
俄羅斯 蘇聯 |
136 | 295 | 3 | 32679.01 | |
美國 | 364 | 894 | 6 | 26659.92 | |
ESA | 42 | 71 | - | 3958.99 | |
中國 | 22 | 35 | 3 | 3486.70 | |
日本 | 14 | 26 | - | 2101.91 | |
意大利 | 8 | 15 | - | 1158.81 | |
德國 | 12 | 17 | - | 1032.82 | |
法國 | 10 | 19 | - | 828.66 | |
加拿大 | 11 | 19 | - | 726.86 | |
荷蘭 | 2 | 3 | - | 210.69 | |
丹麥 | 1 | 2 | - | 208.94 | |
比利時 | 2 | 3 | - | 207.65 | |
阿聯酋 | 2 | 2 | - | 193.82 | |
英國 | 2 | 2 | - | 193.81 | |
瑞典 | 2 | 3 | - | 48.39 | |
瑞士 | 1 | 4 | - | 42.50 | |
以色列 | 2 | 2 | - | 33.01 | |
沙特阿拉伯 | 3 | 3 | - | 25.52 | |
土耳其 | 1 | 1 | - | 21.65 | |
西班牙 | 1 | 2 | - | 18.78 | |
烏克蘭 | 1 | 1 | - | 15.69 | |
白俄羅斯 | 1 | 1 | - | 13.78 | |
保加利亞 | 2 | 2 | - | 11.80 | |
南韓 | 1 | 1 | - | 10.88 | |
馬來西亞 | 1 | 1 | - | 10.88 | |
南非 | 1 | 1 | - | 9.89 | |
巴西 | 1 | 1 | - | 9.89 | |
哈薩克 | 1 | 1 | - | 9.84 | |
阿富汗 | 1 | 1 | - | 8.85 | |
敘利亞 | 1 | 1 | - | 7.96 | |
捷克斯洛伐克 | 1 | 1 | - | 7.93 | |
奧地利 | 1 | 1 | - | 7.93 | |
波蘭 | 1 | 1 | - | 7.92 | |
斯洛伐克 | 1 | 1 | - | 7.91 | |
印度 | 1 | 1 | - | 7.90 | |
匈牙利 | 1 | 1 | - | 7.86 | |
古巴 | 1 | 1 | - | 7.86 | |
蒙古國 | 1 | 1 | - | 7.86 | |
越南 | 1 | 1 | - | 7.86 | |
羅馬尼亞 | 1 | 1 | - | 7.86 | |
墨西哥 | 1 | 1 | - | 6.88 | |
更新時間 2024-08-26 04:05 UTC |
動物記錄
[編輯]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動物是美國在1947年用V-2火箭發射到68英里(109公里)高空的果蠅。[22]它們也是第一批從太空安全返回的動物。[22]1949年6月14日,恆河猴阿爾伯特二世成為美國V-2火箭上的第一隻進入太空的哺乳動物,由於降落傘失效,他在重返大氣層時死亡。1951年7月22日,蘇聯的R-1V發射了第一批進入太空的狗。「Tsygin」和「Dezik」到達了100公里(62英里)的高度,並安全地跳傘返回地球。這次飛行比美國第一次犬類太空任務提前了兩周[23]
第一個進入軌道的動物
[編輯]萊卡是一隻蘇聯母犬,於1957年11月3日在人造衛星2號上發射升空。脫離軌道的技術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沒有生存的希望。她在飛行數小時後死亡。1960年8月19日,Belka和Strelka成為第一批從軌道安全返回地球的犬科動物。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科動物
[編輯]1961年1月31日,通過NASA的Mercury-Redstone 2任務,黑猩猩Ham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類人猿或人科動物。[24]
最長的犬類單次飛行
[編輯]蘇聯太空犬Veterok(Ветерок,「輕風」)和Ugolyok(Уголёк,「Ember」)於1966年2月22日在Cosmos 110上發射升空,在軌道上停留了22天,然後於3月16日着陸。
首批超越低地球軌道的動物
[編輯]1968年9月18日,蘇聯Zond 5太空船執行環月任務時,包括一對俄羅斯陸龜在內的各種動物以及酒蠅和粉蟲與包括種子和細菌在內的許多其他生物標本一起繞月飛行。[25]它於9月14日由一枚質子-K火箭發射升空。[25]
著名的無人或非人類太空飛行
[編輯]關於: | 宇宙飛船 | 事件 | 起源 | 日期 |
---|---|---|---|---|
地球 | MW 18014(A-4(V-2)) | 第一個到達太空的火箭(亞軌道飛行)。 | 納粹德國 | 1944年6月20日 |
地球 | V-220 | 太空中的第一個生命體(果蠅)(亞軌道飛行)。成功復原。 | 美國 | 1947年2月20日 |
地球 | V-247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哺乳動物,阿爾伯特二世,一隻恆河猴(亞軌道飛行)。死於太空艙降落傘失靈。 | 美國 | 1949年6月14日 |
地球 | R-1V[26] |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狗(亞軌道飛行)。成功復原。 | 蘇聯 | 1951年7月22日 |
地球 | 人造衛星1號 | 軌道上的第一顆衛星。[27] | 蘇聯 | 1957年10月4日 |
地球 | 人造衛星2號 | 第一個進入軌道的動物,萊卡,一隻狗。 | 蘇聯 | 1957年11月3日 |
地球 | 先鋒1號 | 除了它的上部發射階段之外,最古老的衛星仍然在軌道上。預計在軌道上停留240年。於1964年5月停止傳播。 | 美國 | 1958年3月17日 |
地球 | 先鋒1號 | 雖然未能如預期的那樣到達月球,但達到了離地球113,800公里(70,700英里)的創紀錄距離。 | 美國 | 1958年10月11日 |
地球 | 月神一號 | 第一艘達到地球逃逸速度的太空船。 | 蘇聯 | 1959年1月4日 |
月亮 | 月神一號 | 第一次飛越。全長5995公里(3725英里)。 | 蘇聯 | 1959年1月4日 |
太陽 | 月神一號 | 第一艘宇宙飛船進入日心軌道。 | 蘇聯 | 1959年1月4日 |
月亮 | 月神二號 | 第一次撞擊。[27] | 蘇聯 | 1959年9月14日 |
月亮 | 月神三號 | 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27] | 蘇聯 | 1959年10月7日 |
地球 | 發現者13號 | 第一顆從軌道上回收的衛星。[27] | 美國 | 1960年8月11日 |
地球 | 史普尼克5號 | 第一個從軌道上恢復的生物。[28] | 蘇聯 | 1960年8月19日 |
地球 | 水星-紅石2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類人猿,火腿,黑猩猩。[29] | 美國 | 1961年1月31日 |
金星 | 金星一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100,000公里(62,000英里)(以前失去聯繫)。[27] | 蘇聯 | 1961年5月19日 |
月亮 | 四號 | 第一艘撞擊月球背面的宇宙飛船。[30] | 美國 | 1962年4月26日 |
地球 | Alouette 1 | 第一顆由美國或蘇聯以外的國家設計和建造的衛星(五個月前發射的英國衛星Ariel 1由美國設計和建造)。[31] | 加拿大自治領 | 1962年9月29日 |
金星 | 水手二號 | 第一次與通訊聯繫的行星飛越。距離34,762公里(21,600英里)。 | 美國 | 1962年12月14日 |
地球 | 林肯校準球1號 | 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太空船(截至2015年為50年)。 | 美國 | 1965年5月6日 |
火星 | 水手4號 | 第一次飛越和第一次行星成像。全長9,846公里(6,118英里)。 | 美國 | 1965年7月14日 |
地球 | 阿斯泰利克斯 | 第一顆由美國或蘇聯以外的國家獨立發射的衛星(其他國家以前曾用美國火箭發射過衛星)。 | 法國 | 1965年11月26日 |
月亮 | 月神九號 | 第一次軟着陸和從月球表面拍攝的第一張照片。[27] | 蘇聯 | 1966年2月3日 |
地球 | 宇宙110 | 第一批在太空中發芽的種子。 | 蘇聯 | 1966年2月22日 |
金星 | 金星3號 | 第一次撞擊。[27] | 蘇聯 | 1966年3月1日 |
月亮 | 月神十號 | 第一個人造衛星。[27] | 蘇聯 | 1966年4月3日 |
對接 | 宇宙186號,宇宙188號 | 首次無人飛船自動對接。 | 蘇聯 | 1967年10月30日 |
月亮 | 6號測量員 | 第一次計劃,控制,動力飛行從另一個身體的表面。 | 美國 | 1967年11月17日 |
月亮 | 第五區 |
|
蘇聯 | 1968年9月15日 |
月亮 | 月神16號 | 第一次樣品自動歸還。 | 蘇聯 | 1970年9月24日 |
月亮 | 月神17號 | 第一輛機械人巡邏車,盧諾霍德1號。 | 蘇聯 | 1970年11月17日 |
金星 | 金星七號 | 第一次在另一個星球上軟着陸。 | 蘇聯 | 1970年12月15日 |
地球 | 禮炮1號 | 第一個太空站。 | 蘇聯 | 1971年4月19日 |
火星 | 水手9號 | 第一個人造衛星。 | 美國 | 1971年11月14日 |
火星 | 火星2號 | 第一次撞擊。 | 蘇聯 | 1971年11月27日 |
火星 | 火星3號 | 第一次軟着陸。在傳輸停止前維持遙測信號20秒。 | 蘇聯 | 1971年12月2日 |
太陽 | 先鋒10號 | 第一艘達到太陽逃逸速度的太空船。 | 美國 | 1972年3月3日 |
木星 | 先鋒10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132,000公里(82,000英里)。 | 美國 | 1973年12月4日 |
水銀 | 水手10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703公里(437英里)。 | 美國 | 1974年3月29日 |
金星 | 金星9號 |
|
蘇聯 | 1975年10月22日 |
火星 | 海盜1號 | 第一次火星表面成像。 | 美國 | 1976年7月20日 |
土星 | 先鋒11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21,000公里(13,000英里)。 | 美國 | 1979年9月1日 |
金星 | 金星13號 | 第一個在另一個星球上錄製的聲音。 | 蘇聯 | 1982年3月1日 |
太空站 | 聯盟 T-5,禮炮7號 | 第一種在太空中開花的植物。[32] 擬南芥瓦倫丁・列別捷夫。 | 蘇聯 | 1982年7月1日 |
跨海王星區域 | 先鋒10號 | 首先穿過海王星的軌道,海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主要行星。 | 美國 | 1983年6月13日 |
金星 | 織女星一號 | 第一個氦氣球大氣探測器。第一次飛行(相對於進入大氣層)在另一個行星的大氣層。 | 蘇聯 | 1985年6月11日 |
賈可比尼-秦諾彗星 | 國際彗星探險者號(ICE) | 第一次飛越彗星尾巴(沒有圖片)。距離7800公里(4800英里)。 | 美國 | 1985年9月11日 |
天王星 | 旅行者2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81,500公里(50,600英里)。 | 美國 | 1986年1月24日 |
哈雷彗星 | 織女星一號 | 第一顆彗星飛過(圖片返回)。距離8,890公里(5,520英里)。 | 蘇聯 | 1986年3月6日 |
地球 | 和平號核心艙,Kvant-1 | 第一個模組化太空站。 | 蘇聯 | 1987年4月9日 |
軌道穿梭機 | 布蘭 | 穿梭機的首次全自動軌道飛行(簡易機場着陸)。 | 蘇聯 | 1988年11月15日 |
火衛一 | 火衛一2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860公里(530英里)。 | 蘇聯 | 1989年2月21日 |
海王星 | 旅行者2號 | 第一次飛越。距離40,000公里(25,000英里)。 | 美國 | 1989年8月25日 |
加斯普拉街951號 | 伽利略 | 第一顆小行星飛過。距離1,600公里(990英里)。 | 美國 | 1991年10月29日 |
木星 | 伽利略號探測器 | 第一次撞擊。 | 美國 | 1995年12月7日 |
木星 | 伽利略 | 第一個人造衛星。 | 美國 | 1995年12月8日 |
火星 | 火星探路者 | 第一輛自動巡迴車,旅居者號。 | 美國 | 1997年7月4日 |
愛神星433號 | 靠近鞋匠 | 第一顆小行星軌道飛行器。 | 美國 | 2000年2月14日 |
愛神星433號 | 靠近鞋匠 | 第一顆小行星軟着陸。 | 美國 | 2001年2月12日 |
土星 | 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 | 第一個人造衛星。 | 2004年7月1日 | |
太陽風 | 創世紀 | 第一個樣本從比月球更遠的地方返回。 | 美國 | 2004年9月8日 |
泰坦 | 惠更斯探測器 | 第一次軟着陸。 |
|
2005年1月14日 |
彗星坦普爾1號 | 深度撞擊 | 第一次彗星撞擊。 | 美國 | 2005年7月4日 |
絲川街25143號 | 隼 |
|
日本 | 在2005年11月19日獲發 |
81P/Wild | 星塵 | 來自彗星的第一個樣本返回。 | 美國 | 2006年1月15日 |
地球 | 旅行者1號 |
|
美國 | 截至2019年12月[update][33] |
運行時間最長 | 旅行者2號 | 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空間探測器(自1977年8月以來)。 | 美國 | 截至2015年[update] |
地球到金星的軌道 | IKAROS | 第一個行星際太陽帆。 | 日本 | 於2010年6月10日起航 |
絲川街25143號 | 隼 | 第一個小行星樣本。 | 日本 | 2010年6月13日 |
水銀 | 信使 | 第一個人造衛星。 | 美國 | 2011年3月17日 |
地球-太陽 L2拉格蘭奇 | 嫦娥二號 | 第一個從月球軌道直接到達 l2拉格朗日點的物體。[34] | 中國 | 2011年8月25日 |
國際太空站 | SpaceX Dragon | 第一艘停泊在國際太空站的商業太空船。 | 美國 | 在2012年5月25日獲發 |
星際物質 | 旅行者1號 | 第一艘飛船穿過日光層頂,從而離開日光層進入星際空間。 | 美國 | 2012年8月25日 |
圖塔蒂斯4179號 | 嫦娥二號 |
|
中國 | 2012年12月13日 |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羅塞塔 | 第一顆彗星軌道器。[36] | 歐空局 | 2014年8月6日 |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菲萊 | 第一顆彗星軟着陸。[37] | 歐空局 | 2014年11月12日 |
錫里斯 | 道恩 | 第一顆矮行星軌道飛行器。[38] | 美國 | 2015年3月6日 |
火星 | 機會 | 在另一個世界表面旅行的最長距離(26.219英里(42.195公里) ,馬拉松長度)。[39] | 美國 | 2015年3月23日 |
水銀 | 信使 | 第一次撞擊。[40] | 美國 | 2015年4月30日 |
冥王星 | 新視野 | 美國 | 2015年7月14日 | |
所有9顆行星都在IAU重新定義的太陽系版本中 | 包括新視野號在內的所有美國宇宙飛船 | 隨着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美國成為第一個在2006年前重新定義太陽系的IAU版本中進行太空探測器探索所有九大行星的國家。 | 美國 | 2015年7月14日 |
地球 | 獵鷹9號 | 軌道節火箭首次再飛。[41] | 美國 | 2017年3月30日 |
地球 | 軌道發射間隔最短(發射間隔72秒)。[42] | 2017年12月23日 | ||
月亮 | 嫦娥四號 | 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 | 中國 | 2019年1月3日 |
Bennu 街101955號 | 奧西里斯-雷克斯 | 被太空船環繞的最小天體(直徑492米(1,600英尺)和最近的軌道(高度680米(2,230英尺))。[43][44] | 美國 | 2019年6月12日 |
月亮 | 嫦娥五號 | 首次機械人交會和對接由兩個太空船(月球軌道飛行器附加返回艙和月球上升飛行器)在月球軌道或任何軌道以外的地球。[45] | 中國 | 2020年12月5日 |
月亮 | 嫦娥五號 | 在月球軌道或地球以外的任何軌道上的兩個對接太空船之間首次載荷的機械人傳輸(從月球上升飛行器到再入太空艙的月球樣本)。[46] | 中國 | 2020年12月5日 |
火星 | 真聰明 | 首先由另一個星球上的旋翼航空器控制動力飛行。[47] | 美國 | 2021年4月19日 |
太陽 | 太空船相對於太陽的最高速度:163公里/秒(587,000公里/小時;365,000英里/小時)。
最接近太陽的距離:0.057天文單位(8500.000公里;5300.000英里)。[48]太空船將繼續通過多重金星引力輔助降低其近日點,直到2024年最接近金星,預計將使探測器以191.7公里/秒(69萬公里/小時;43萬英里/小時)的速度進入太陽表面9.86太陽半徑(690萬公里;430萬英里),屆時它將成為除彗星以外太陽系中速度最快的天體(超過小行星2005 HC4)。[49] |
美國 | 2021年11月21日 |
參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Gebhardt, Chris. Anniversaries: 50 years of human spaceflight – 30 years for Shuttle. NASASpaceFlight (not affiliated with NASA). 2011-04-12 [201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2.0 2.1 2.2 2.3 2.4 2.5 2.6 Mercury-Redstone 3 (Freedom 7). NASA. 2011-11-01 [201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4).
- ^ 3.0 3.1 3.2 3.3 3.4 3.5 Mercury-Atlas 6 (Friendship 7). NASA. 2006-11-20 [200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0).
- ^ 4.0 4.1 4.2 4.3 4.4 4.5 4.6 Making History: China's First Human Spaceflight. Space.com. 2005-09-28 [2005-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3).
- ^ Astronauts and Cosmonauts (sorted by "Time in Space"). spacefacts.de.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9).
- ^ Northon, Karen. Astronaut Scott Kelly to Retire from NASA in April. NASA. 2016-03-11 [2016-06-01].
- ^ 7.0 7.1 7.2 Schwirtz, Michael. Staying Put on Earth, Taking a Step to Mars.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3-30 [200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Pearlman, Robert. One Year in Space: A History of Ultra-Long Missions Off Planet Earth. Space.com. 2015-03-26 [2015-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Zak, Anatoly. Russian space program in 2021. RussianSpaceWeb.com. 2022-01-02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5).
- ^ Garcia, Mark. Christina Koch Completes 328-Day Mission in Space. blogs.nasa.gov. 2020-02-06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 ^ 11.0 11.1 11.2 Astronaut Christina Koch sets new record for longest single space flight by a woman. CBS News. 2019-12-27 [2019-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9).
- ^ 12.0 12.1 12.2 Carroll, Michael. Living Among Giants: Exploring and Settling the Outer Solar System. Springer. 2015: 195. ISBN 978-3319106731.
- ^ 13.0 13.1 13.2 Leary, Warren. Man in the News: Sergei Konstantinovich Krikalev; Symbol of New Cooperation. New York Times. Cape Canaveral. 1994-02-04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Harwood, William. 3 station fliers complete "once-in-a-lifetime ride" home after 204-day stay in orbit. cbsnews.com. [2020-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8).
- ^ 15.0 15.1 Wall, Mike. The Most Extreme Human Spaceflight Records. Space.com. 2015-03-11 [2015-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 ^ Blue Origin sends William Shatner to the final frontier. 2021-10-13 [2021-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 ^ Ax-2 Mission Successfully Launches, Four Private Astronauts Headed to Space Station. Axiom Space. [202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 ^ 18.0 18.1 18.2 18.3 Spacefacts. Astronauts and Cosmonauts with EVA Experience (sorted by "EVA Time"). Spacefacts. 2017 [2017-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 ^ Astronauts and Cosmonauts flown in space (in alphabetical order). spacefacts.de. [201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4).
- ^ Manned spaceflights. spacefacts.de. [201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 ^ 22.0 22.1 Tate, Karl. Cosmic Menagerie: A History of Animals in Space (Infographic) (infographic). Space.com. 2013-04-17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 ^ Brian Harvey; Olga Zakutnyaya. Russian Space Probes: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nd Future Missions. Chichester,UK: Springer Praxis Books. 2011. OCLC 1316077842.
- ^ My steps for Bataan.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lagship. [202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 ^ 25.0 25.1 Tate, Karl. Cosmic Menagerie: A History of Animals in Space (Infographic) (infographic). Space.com. 2013-04-17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 ^ R-1V.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5).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MAJOR SPACE "FIRSTS'-AN AMERICAN ASSESSMENT (PDF). Flight. 1967-03-23, 91 (3028): 459 [200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Asif A. Siddiqi. Challenge to Apollo (PDF). NASA.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9-16).; see page. 253
- ^ My steps for Bataan.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lagship. [202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 ^ Williamson, Mark. Protecting the space environment: Are we doing enough?. Space Policy. 1998, 14 (1): 5–8. doi:10.1016/S0265-9646(97)00038-6.
- ^ Alouette I and II. Canadian Space Agency. Government of Canada. 2012-03-05 [2017-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8) (英語).
- ^ Guinness World Record: First species of plant to flower in space.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 ^ Where are the Voyagers?.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6).
Becaus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faster than Voyager 1 is traveling from Earth, the distance between Earth and the spacecraft actually decreases at certain times of the year.
- ^ Ching'e 2 to reaches liberation point 2. 201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3).
- ^ "China's space probe flies by asteroid Toutati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15.. Chinadaily.com.cn.16 December 2012.
- ^ esa. Rosetta arrives at comet destination.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6).
- ^ Philae probe makes historic comet landing. BBC News. 2014-11-12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 ^ Barnett, Amanda. NASA's Dawn spacecraft begins orbiting Ceres. CNN. 2015-03-06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 ^ McKirdy, Euan. Opportunity rover celebrates marathon milestone. CNN. 2015-03-25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 ^ Corum, Jonathan. Messenger's Collision Course With Mercury. The New York Times. 2015-04-30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 ^ Used SpaceX Rocket Launches Satellite, Then Lands in Historic 1st Reflight. Space.com. 2017-03-30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 ^ TMRO:Space – Looking forward to 2018 – Orbit 11.01. YouTube.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 ^ NASA'S OSIRIS-REx Spacecraft Arrives at Asteroid Bennu. NASA. 2018-12-03 [201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5).
- ^ NASA's OSIRIS-REx Mission Breaks Another Orbit Record. NASA. 2019-06-13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 ^ 2nd LD-Writethru-Xinhua Headlines: China completes first spacecraft rendezvous, docking in lunar orbit, | The Star. www.thestar.com.my.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5).
- ^ Jones, Andrew. China's Chang'e 5 aces lunar orbit docking needed to bring moon samples home. Space News. 2020-12-07 [202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 ^ Palca, Joe. Success! NASA's Ingenuity Makes First Powered Flight On Mars.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21-04-19 [202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 Hatfield, Miles. Space Dust Present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s Parker Solar Probe Speeds Back toward the Sun. blogs.nasa.gov. NASA. 2021-11-10 [202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美國英語).
- ^ Parker Solar Probe Presskit (PDF). nasa.gov. [2018-1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