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費倫茨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অসমীয়া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Bosanski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客家語 / Hak-kâ-ngî
- עברית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taliano
- 日本語
- 한국어
- Latina
- Lietuvių
- مازِرونی
- Plattdüütsch
- Nederlands
- Norsk bokmål
- Polski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imple English
- Svenska
- தமிழ்
- Türkçe
- Українська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克勞斯·費倫茨 Krausz Ferenc | |
---|---|
出生 | (1962-05-17) 1962年5月17日(62歲)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莫爾 |
教育程度 | 羅蘭大學 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 |
網站 | www |
科學生涯 | |
機構 | 維也納工業大學(特許任教) 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 慕尼黑大學 |
克勞斯·費倫茨(匈牙利語:Krausz Ferenc,1962年5月17日—),是一位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他的研究小組率先制出並測量了時間不到1飛秒的光脈衝。研究人員用這些原秒級的光脈衝可以實時觀測電子在原子內的運動。這標誌了原秒物理的創生。
生平
[編輯]克勞斯生於匈牙利莫爾,曾在羅蘭大學學習理論物理,在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學習電氣工程。之後進入維也納科技大學學習,後成為該校教授。2003年,他成為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並在2004年年成為慕尼黑大學實驗物理主任。2006年,他與人創立了慕尼黑光子學中心。2013年獲費薩爾國王國際獎。[1][2][3][4]2023年與安妮·呂利耶(法語:Anne L'Huillier)、皮埃爾·阿戈斯蒂尼共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5]。
參考資料
[編輯]- ^ Y. Silberberg, Nature 414, 494 (2001)..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7).
- ^ M. Lewenstein, Science 297, 1131 (2002).
- ^ L. F. DiMauro, Nature 419, 789 (2002)..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6).
- ^ P. Bucksbaum, Nature 421, 593 (2003).
- ^ Upright, Christian Edwards,Ed. Nobel Prize in physics goes to Pierre Agostini, Ferenc Krausz and Anne L'Huillier for research into electrons in flashes of light. CNN. 2023-10-03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8) (英語).
1901年-1925年 | 1901年:倫琴 / 1902年:洛倫茲、塞曼 / 1903年:貝克勒、皮埃爾·居里、瑪麗·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萊納德 / 1906年:湯姆孫 / 1907年:邁克耳孫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馬可尼、布勞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維恩 / 1912年:達倫 / 1913年:昂內斯 / 1914年:勞厄 / 1915年:勞倫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紀堯姆 / 1921年:愛因斯坦 / 1922年:玻爾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蘭克、赫茲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考克饒夫、沃爾頓 / 1952年:布洛赫、珀塞爾 / 1953年:澤爾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蘭姆、庫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 / 1957年:楊振寧、李政道 / 1958年:切連科夫、弗蘭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張伯倫 / 1960年:格拉澤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爾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維格納、梅耶、延森 / 1964年:湯斯、巴索夫、普羅霍羅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溫格、費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貝特 / 1968年:阿爾瓦雷茨 / 1969年:蓋爾-曼 / 1970年:阿耳文、奈爾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庫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於奈、賈埃弗、約瑟夫森 / 1974年:賴爾、休伊什 / 1975年:玻爾、莫特森、雷恩沃特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齊亞斯、威爾遜 / 1979年:格拉肖、薩拉姆、溫伯格 / 1980年:克羅寧、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爾森 / 1983年:錢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魯比亞、范德梅爾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魯斯卡、賓寧、羅雷爾 / 1987年:貝德諾爾茨、米勒 / 1988年:萊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貝格爾 / 1989年:拉姆齊、德默爾特、保羅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爾、泰勒 / 1991年:德熱納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爾斯、泰勒 / 1994年:布羅克豪斯、沙爾 / 1995年:佩爾、萊因斯 / 1996年:戴維·李、奧謝羅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恩-塔諾季、菲利普斯 /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韋爾特曼 / 2000年:阿爾費羅夫、克勒默、基爾比 |
2001年-至今 | 2001年:康奈爾、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維斯、小柴昌俊、賈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茲堡、萊格特 / 2004年:格婁斯、波利策、韋爾切克 / 2005年:格勞伯、霍爾、亨施 / 2006年:馬瑟、斯穆特 / 2007年:費爾、格林貝格 /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爾、高錕 / 2010年:海姆、諾沃肖洛夫 / 2011年:珀爾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羅什、瓦恩蘭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 2016年:索利斯、霍爾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魯、斯特里克蘭 / 2019年:皮布爾斯、奎洛茲、麥耶 / 2020年:潘洛斯、根策爾、蓋茲 / 2021年:真鍋淑郎、哈塞爾曼、帕里西 / 2022年:阿斯佩、克勞澤、蔡林格 / 2023年:阿戈斯蒂尼、克勞斯、呂利耶 / 2024年:霍普菲爾德、辛頓 |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7年、1918年、1921年、1924年、1925年、1928年、1932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沃爾夫物理獎得主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