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國社會民主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國社會民主黨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
副領袖
總書記薩斯基婭·艾斯肯
拉爾斯·克林拜爾
創始人
成立1863年5月23日 (1863-05-23Tdfx)(建黨紀念日)
1875年5月27日 (1875-05-27)
合併自全德工人聯合會
德意志社會民主工黨
總部柏林
黨報前進報
青年組織德國社民黨青年社會主義者工作團體
學生組織社會主義德國學生聯盟(1946年-1961年)
德國社民黨青年社會主義者-大學團體(1973年至今)
婦女組織社會民主婦女協會
黨員
(2021年)
393,727
意識形態社會自由主義[1]
社會民主主義[2]
民主社會主義
親歐洲主義[3]
政治立場中間偏左[3]
國內組織反法西斯民主黨派統一戰線(1945年—1946年)
歐洲組織歐洲社會黨
國際組織進步聯盟
歐洲議會黨團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
官方色彩  紅色
聯邦議院
206 / 735 (28%)
聯邦參議院
21 / 69 (30%)
州長
7 / 16 (44%)
州議會
469 / 1,884 (25%)
歐洲議會
16 / 96 (17%)
黨旗
官方網站
www.spd.de
德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德國社會民主黨(德語: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德國社民黨SPD德語發音:[ɛspeːˈdeː] ),德國主要政黨之一,是一個社會民主主義[4][5][6]政黨,成立於1863年。於1966年至1982年,1998年至2009年,2013年至今,社民黨與不同政黨結成執政聯盟,組建聯合政府。在德國的政治光譜上,它較聯盟黨自由民主黨為左,較左翼黨為右。

基本主張

[編輯]

社民黨來源於工人運動,有着明確的社會主義性質;社民黨和工會關係密切,在意識形態上像19世紀歐洲大多數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那樣向革命性的馬克思主義看齊。愛德華·伯恩斯坦以他的修正主義理論反對當時在社民黨中仍佔大多數的具有革命傾向的陣營。最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修正主義理論就在黨內得到逐步但非正式的貫徹。這個理論主要包含:通過民主選舉以民主的合法的手段來接管政府,並且以改革的方式來實現社會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目標。

1989年,社民黨告別了從1959年一直延用的哥德斯堡綱領,取而代之為柏林宣言。如今,社民黨為了能更好的強調黨派觀點,清晰黨派政見(特別是和基民盟),於2007年新發佈的黨派宣言。

社民黨把社會正義作為它的一個主要政見。經濟應該發展,利益應該公平分配,因此公民才能更好的享受社會福利。同時社民黨認為一個強大而重視社會福利的國家才能保護弱勢群體的權利,一個充分滿足下一代需要的財政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不同的人群能夠獲利,社民黨提出了新改革議題,如新的富人稅政策等。

在社會政治上,社民黨致力於民法,開放式社會和公民參政上,它們是自由、正義和團結的基石。

國際政策上,社民黨採取了比較積極的歐洲一體化和對外政策。

2013年,63%的社民黨黨員都在60歲以上,8%為35歲以下的青年,三分之二的黨員為男性,大多有工會背景;將近一半的黨員是工人或者公司僱員,12%為家庭婦女(或居家男性),11%為公務員。

歷史

[編輯]

1863年5月23日,社會主義活動家斐迪南·拉薩爾創立了「全德工人聯合會」(即拉薩爾派)。1869年,奧古斯特·倍倍爾威廉·李卜克內西創立「德意志社會民主工黨」(即愛森納赫派)。在卡爾·馬克思的斡旋下,1875年5月22日—27日,兩個組織在哥達召開大會,合併為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並通過哥達綱領,馬克思因此創作了哥達綱領批判

因為該黨贊成革命反對君主制俾斯麥在1878年開始實施的「反社會黨人法」,宣佈該黨為非法,進行鎮壓。此舉導致該黨黨派結構的迅速發展,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期間,被認為是國家力量代言人的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多次要求對社會民主人士進行暴力鎮壓。但是,龐大的工人階級在最緊要關頭覺醒,使該黨很快成為了德國最大的黨派。

1890年,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恢復活動。1892年,該黨正式合法化,並在愛爾福特通過了愛爾福特綱領。由卡爾·考茨基愛德華·伯恩斯坦撰寫的黨綱拒絕了改良主義,以馬克思主義作為主要的思想指南針。1890年社民黨已經佔據了27.2%的席位,1912年社民黨提高到了34.8%的席位。1913年倍倍爾死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胡戈·哈阿茲共同領導社民黨。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愛德華·伯恩斯坦發表了他的修正主義理論,以反對社民黨內部佔主流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理論。伯恩施坦認為在德國可以通過一次民主的,合法的選舉,進行一次政府更替,從而實現德國的社會主義變革。修正主義理論一直在社民黨實際政治策略中得到部分運用,但不被公開承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修正主義才逐步成為社民黨的官方意識形態。

1914-1919:一戰、十一月革命、分裂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社民黨支持戰爭公債的發行。只有卡爾·李卜克內西威廉·李卜克內西之子)和奧托·呂勒兩位社民黨議員反對1915年的戰爭公債。1916年在一次反戰遊行之後,卡爾·李卜克內西被捕,並判處監禁。但出於不明原因,他在戰爭結束前被釋放。在戰爭中,很多議員不贊同社民黨越來越懦弱的姿態,他們在社民黨之外另外組建了一個獨立於社民黨的黨派——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USPD)。

1916年卡爾·李卜克內西出獄後,他和羅莎·盧森堡一同組織左派的斯巴達克同盟,又稱「國際派」。左翼社會民主黨人從社會民主黨內分離出來,組建了新政黨:獨立社會民主黨。形式上,斯巴達克同盟是獨立社會民主黨內的一派。加入獨立社民黨的社民黨人不但有左派領袖羅莎·盧森堡,還有馬克思主義的教皇、《新時代》的發行人卡爾·考茨基,以及修正主義之父、理論家愛德華·伯恩斯坦

從1915年起一個叫列施—庫諾—亨尼施集團(Lensch-Cunow-Hänisch-Gruppe)的組織(它和俄裔德國社會主義右翼政治家亞歷山大·帕爾烏斯很親近),取代考茨基和伯恩斯坦,成為主要的修正主義派別。他們期待德國能在一戰中獲勝,能夠在歐洲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在俄羅斯沙皇統治下的人民。海恩里希·庫諾英語Heinrich Cunow,一位人種學家,社民黨黨校講師在1917年取代了考茨基,成為《新時代》的發行人,也成為了後來的《格爾利茨宣言》 和《海德堡宣言》的撰寫人之一。從1917年開始,當大多社會民主黨人開始覺得,戰爭將以失敗告終,該組織影響力也隨之衰退。

1918年,德國的敗局已定,在維爾赫爾姆斯哈芬和基爾的水兵開始起義,也就是歷史上的德國革命,又稱十一月革命。革命使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最後逃到了荷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領導「多數派社會民主黨」 (Mehrheits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為政府更替做好了準備,同時馬克斯·馮·巴登親王也將政權移交給了社會民主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斯巴達克聯盟和部分獨立社民黨人支持仿照年前在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在德國建立一個蘇維埃政權。但是革命士兵和工人並沒有把俄國的十月革命做為榜樣,他們大多都在為結束戰爭和推翻軍政奔走。在此目標下多數派社民黨和獨立社民黨再度合併。這個在艾伯特和哈阿茲領導下的,由多數派社民黨和獨立社民黨平等組成的革命政府只是一個過渡政府,它只是作為不久後舉行全民大選最終產生國民議會做準備。

1918年末,多數派社會民主黨人和部分獨立社民黨人在聯合政府中為軍事鎮壓起義的水兵爭論不休。多數社民黨認為沒有授權的行動是違背工人運動民主原則的,他們嘗試建立義務警察系統德語Volkswehr和多數派社會民主黨的自由團體。1919年1月,斯巴達克同盟發動第二股革命浪潮,讓它橫掃德國。艾伯特聘用自由軍團鎮壓起義。

古斯塔夫·諾斯克徵召的右派民族主義自由軍團在多數社會民主黨的支持下,對斯巴達克同盟起義和蘇維埃政權進行了血腥鎮壓。由此,古斯塔夫·諾斯克也成了威瑪共和國的第一任國防部長,同時他也被冠以了「血手」的稱號。他應該為眾多的,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自由軍團對革命者的謀殺負責。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在1919年1月15日也未倖免於難。

艾伯特和諾斯克在十一月革命,以及對其鎮壓的角色,被當時的議會內外的左派政黨的攻擊,被認為是「革命的叛徒」。斯巴達克聯盟和其他左派革命者聯盟在1919年1月1日建立了德國共產黨。這也是革命社會民主黨人和改良社會民主黨人分道揚鑣的標誌。

1919-1933:威瑪共和國

[編輯]

從1919-1925年,社民黨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一直主導年輕的威瑪共和國政府。1922年,左派開始崛起,社民黨和殘餘的獨立社民黨再一次合併,從那以後,社民黨和他們分擔了政府部門的主導權,最後在1928-1930年組成了以赫爾曼·穆勒為首的大聯合政府。奧托·布勞恩普魯士自由邦從1920-1932年也一直擔任總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社民黨和由大部分脫離者組建的德國共產黨成了新的激烈競爭對手,相當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德國革命的餘熱。由於一些工人階級選民投向了德國共產黨,社民黨一直試圖作為反對黨來保持在帝國內部政治的影響以減少選票的流失。社民黨的社會基礎在威瑪共和國期間以工會組織的專業工人隊伍為主。

雖然納粹黨NSDAP)開始逐漸崛起,社民黨還是保持了它的選民群體。納粹黨依靠年輕選民甚至非選民贏得選舉,但是社民黨並沒有太多的反對。由於社民黨結構上的癥結,它不願意和指責社民黨是社會法西斯主義的德國共產黨合作,同時其他被邊緣化的民主黨也不是對抗納粹的好夥伴。

社民黨議會議員採取的妥協政策導致了在布呂寧政府中一部分年輕黨員和社民黨左派越來越多的責備。1931年一部分社民黨左派再度組成了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

柏林的普魯士政府領導人,社會主義者奧托·布勞恩,1932年7月20日在軍事政變中被驅逐,在一場被稱為普魯士政變動,社民黨最後的堡壘也被攻破。

1933年3月24日德國1933年授權法立法中,社民黨投出了反對票,奧托·威爾士在辯論中最後一次在議會中對希特拉進行反對,成為除被強制剝奪議席的德國共產黨外唯一一個在投票中反對《授權法》的政黨。在社民黨的所有黨產被沒收以後,相當一部分的黨派領袖移居它國。5月17日一些社民黨議會主要成員在生命威脅下通過了希特拉外交解釋[翻譯腔]。6月21日,社民黨收到了希特拉的禁令,7月14日,社民黨被禁止。

二戰後至今

[編輯]

二戰以後社民黨重建。在聯邦德國,社民黨起初處於在野位置,但是從1966年-1982年領導了聯邦政府,維利·勃蘭特赫爾穆特·施密特先後出任西德總理。在1959年的《哥德斯堡綱領》中社民黨摒棄了階級政黨和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概念[7],繼續推行社會福利計劃,在1989年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基本綱領(1998年補充)的我們的歷史淵源中稱:「歐洲民主社會主義思想淵源淵源自基督教、人道主義哲學基督教、人道主義哲學、啟蒙主義、馬克思的歷史和社會學說以及工人運動的經驗。」[8][9]又在2007年社民黨綱領中的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理念稱:「1959年的哥德斯堡綱領是植根於猶太教和基督教,人文主義和啟蒙、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和工人運動的經驗」[10]

雖然起初社民黨反對西德於1955年加入北約,不過現在十分強烈的支持德國加強與歐洲聯盟和北約的關係。

在蘇軍佔領區也就是後來的東德,社民黨組織被迫與德國共產黨的東部組織合併成德國統一社會黨。1989年東歐劇變以後,東德的社民黨重新回到獨立政黨狀態,兩德統一後與西德社民黨合併。

1990年德國統一後,1998年社民黨在施羅德帶領下,順利在大選中勝利奪取政權,並在2002年連任,但其在2005年因提前解散大選而下台。隨後,社民黨加入了以基民盟為首的大聯合政府,後於2009年因大選中慘敗退出政府,成為在野黨。

格哈特·施羅德領導下,社民黨宣稱建立一個更好的平台減少失業。1998年德國聯邦選舉社民黨以40.9%的支持率成為第一大黨。社民黨獲勝至關重要的力量在於大城市和擁有傳統產業的聯邦州。通過與綠黨組成的聯合政府,社民黨在1982年選舉失利之後十六年重新執政。

1995年11月奧斯卡·拉方丹經過選舉成為社民黨主席,1998年他出任財政部長,1999年3月因與總理施羅德理念不合,辭去黨內和政府職務。施羅德繼拉方丹之後成為黨主席。

2002年德國聯邦選舉,社民黨得到了全國選票的38.5%,與綠黨繼續組成新一屆聯合政府。其後聯合政府反對伊拉克戰爭

2004年歐洲選舉對社民黨是一場災難,在全國範圍的選舉中取得了最壞的成績,二戰以後的最低點21.5%。這一年早期,社民黨領導權從總理施羅德移交給了弗朗茨·明特菲林,這被廣泛認為是要解決黨內對聯邦政府推行經濟改革的反對。

社民黨的成員近年開始減少。1976年社民黨擁有一百萬成員,到1998年只有77萬5千人,2003年9月降到了66萬3千人,2005年11月只剩下59萬1千人。不少支持者轉而支持比社民黨更為左傾的綠黨和左翼黨.民社黨

2005年4月,黨主席明特菲林公開反對在德國自由市場經濟中的過於牟利,並且要求聯邦政府在推進經濟正義方面更多干涉。這引起了一場主導全國新聞幾個禮拜的辯論,成為了幾乎所有主要期刊頭版文章的主題,也得到了主要電視新聞幾乎每天報道。明特菲林的建議已遭到一些僱員組織和經濟學家批評,但是仍然得到公眾支持(某些民意測驗有75%支持)。

2005年1月,一些社民黨左派成員離開該黨成立了勞動和社會公正-選舉替代反以對社民黨的右傾和新自由主義;5月,前社民黨主席奧斯卡·拉方丹加入該黨;2007年,該黨與左翼黨.民社黨合併為左翼黨

2005年,一向有「社民黨家鄉」之稱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舉行大選,社民黨失去了長達39年的執政黨地位。從而導致施羅德政府提前於9月18日舉行聯邦國會大選。大選結果,社民黨與主要對手基民盟打成平手,但由於與綠黨議席不過半,最終與基民盟組建大聯合政府

2006年4月10日,社民黨主席馬蒂亞斯·普拉策克因聽力嚴重下降辭職。[11]臨時黨大會選出前副主席庫特·貝克繼任。

2009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的得票率為23.0%。

2013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的得票率為25.7%,與基民盟組建大聯合政府

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的得票率為20.5%,為68年來最低得票率。

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得票率達25.74%,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好成績,自2002年以來成為奪回國會第一大黨[12]

選舉成績

[編輯]

聯邦議院

[編輯]
選舉年份 選區投票 黨派選票 總票數(至1912年)/
黨派選票(截至1919年)
總席次 +/– 政府陣營
1877年 493,447 9.1 (#4)
13 / 397
反對黨
1878年 437,158 7.6 (#5)
9 / 397
4 反對黨
1881年 311,961 6.1 (#7)
13 / 397
4 反對黨
1884年 549,990 9.7 (#5)
24 / 397
11 反對黨
1887年 763,102 10.1 (#5)
11 / 397
13 反對黨
1890年 1,427,323 19.7 (#1)
35 / 397
24 反對黨
1893年 1,786,738 23.3 (#1)
44 / 397
9 反對黨
1898年 2,107,076 27.2 (#1)
56 / 397
12 反對黨
1903年 3,010,771 31.7 (#1)
81 / 397
25 反對黨
1907年 3,259,029 28.9 (#1)
43 / 397
38 反對黨
1912年 4,250,399 34.8 (#1)
110 / 397
67 反對黨
執政聯盟
執政聯盟
1919年 11,509,048 37.9 (#1)
165 / 423
55 執政聯盟
1920年 6,179,991 21.9 (#1)
102 / 459
63 反對黨
執政聯盟
反對黨
執政聯盟
反對黨
1924年5月 6,008,905 20.5 (#1)
100 / 472
2 反對黨
1924年12月 7,881,041 26.0 (#1)
131 / 493
31 反對黨
1928年 9,152,979 29.8 (#1)
153 / 491
22 執政聯盟
1930年 8,575,244 24.5 (#1)
143 / 577
10 反對黨
1932年7月 7,959,712 21.6 (#2)
133 / 608
10 反對黨
1932年11月 7,247,901 20.4 (#2)
121 / 584
12 反對黨
1933年3月 7,181,629 18.3 (#2)
120 / 667
1 反對黨
1949年 6,934,975 29.2 (#2)
131 / 402
11 反對黨
1953年 8,131,257 7,944,943 28.8 (#2)
162 / 509
22 反對黨
1957年 11,975,400 11,875,339 31.8 (#2)
181 / 519
19 反對黨
1961年 11,672,057 11,427,355 36.2 (#2)
203 / 521
22 反對黨
1965年 12,998,474 12,813,186 39.3 (#2)
217 / 518
14 執政聯盟
1969年 14,402,374 14,065,716 42.7 (#2)
237 / 518
20 執政聯盟
1972年 18,228,239 17,175,169 45.8 (#1)
242 / 518
5 執政聯盟
1976年 16,471,321 16,099,019 42.6 (#2)
224 / 518
18 執政聯盟
1980年 16,808,861 16,260,677 42.9 (#2)
228 / 519
4 執政聯盟
1983年 15,686,033 14,865,807 38.2 (#2)
202 / 520
26 反對黨
1987年 14,787,953 14,025,763 37.0 (#2)
193 / 519
9 反對黨
1990年 16,279,980 15,545,366 33.5 (#2)
239 / 662
46 反對黨
1994年 17,966,813 17,140,354 36.4 (#2)
252 / 672
13 反對黨
1998年 21,535,893 20,181,269 40.9 (#1)
298 / 669
43 執政聯盟
2002年 20,059,967 18,484,560 38.5 (#1)[13]
251 / 603
47 執政聯盟
2005年 18,129,100 16,194,665 34.2 (#2)
222 / 614
29 執政聯盟
2009年 12,077,437 9,988,843 23.0 (#2)
146 / 622
76 反對黨
2013年 12,835,933 11,247,283 25.7 (#2)
193 / 630
42 執政聯盟
2017年 11,426,613 9,538,367 20.5 (#2)
153 / 709
40 執政聯盟
2021年 12,227,998 11,949,374 25.7 (#1)
206 / 735
53 執政聯盟

歐洲議會

[編輯]
選舉年 總得票 總得票率(%)及排名 席次 席次增減
1979 11,370,045 40.8 (#1)
33 / 81
1984 9,296,417 37.4 (#2)
32 / 81
1
1989 10,525,728 37.3 (#1)
30 / 81
2
1994 11,389,697 32.2 (#1)
40 / 99
10
1999 8,307,085 30.7 (#2)
33 / 99
7
2004 5,547,971 21.5 (#2)
23 / 99
10
2009 5,472,566 20.8 (#2)
23 / 99
0
2014 7,999,955 27.2 (#2)
27 / 96
4
2019 55,914,953 15.8 (#3)
16 / 96
11

州議會

[編輯]
州議會 選舉年份 得票 得票率(%) 席位 政府陣營
No. ±
巴登-符騰堡州 2021 535,462 11.0 (#3)
19 / 154
0 反對黨
巴伐利亞州 2018 1,317,942 9.7 (5th)
22 / 205
20 反對黨
柏林 2016 352,369 21.6 (1st)
38 / 160
10 社民黨 - 左翼黨 - 綠黨
勃蘭登堡州 2019 331,238 26.2% (1st)
25 / 88
5 社民黨 - 左翼黨
不來梅州 2019 365,315 24.9 (2nd)
23 / 84
7 社民黨 - 綠黨 - 左翼黨
漢堡州 2020 1,554,760 39.0 (#1)
54 / 123
4 社民黨–綠黨
黑森州 2018 570,166 19.8 (3rd)
29 / 137
8 反對黨
下薩克森州 2017 1,413,990 36.9 (1st)
55 / 137
6 社民黨 - 基民盟
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 2016 246,393 30.6 (1st)
28 / 71
2 社民黨 - 基民盟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 2017 2,649,205 31.2 (2nd)
69 / 199
30 反對黨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2021 691,055 35.7 (#1)
39 / 101
0 社民黨–綠黨–自民黨
薩爾蘭州 2017 157,841 29.6 (2nd)
17 / 51
0 基民盟 - 社民黨
薩克森州 2019 167,289 7.7 (5th)
10 / 119
8 基民盟 - 社民黨
薩克森-安哈爾特州 2021 89,475 8.4 (#4)
9 / 97
2 反對黨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 2017 400,635 27.2 (2nd)
21 / 73
1 反對黨
圖林根州 2019 90,984 8.2 (#4)
8 / 90
4 左翼黨–社民黨–綠黨

歷任領導

[編輯]
奧古斯特·倍倍爾
胡戈·哈塞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奧托·威爾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社民黨領袖

[編輯]

兩次大戰間的社民黨領袖

[編輯]

社民黨主席

[編輯]

社民黨政府

[編輯]

德國總統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aron, Thomas. Das Sozialliberale ist tief in der SPD verwurzelt. Stuttgarter Zeitung. 28 April 2017 [30 August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8). 
  2. ^ Merkel, Wolfgang; Alexander Petring; Christian Henkes; Christoph Egle. Social Democracy in Power: the capacity to refor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8. ISBN 0415438209. 
  3. ^ 3.0 3.1 Germany. Europe Elects. 2021-11-03 [2022-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美國英語). 
  4. ^ Merkel, Wolfgang; Petring, Alexander; Henkes, Christian; Egle, Christoph. Social Democracy in Power: the capacity to refor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8. ISBN 978-0-415-43820-9. 
  5. ^ Almeida, Dimitri. The Impact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on Political Parties: Beyond the Permissive Consensus. CRC Press. 2012: 71 [2013-07-14]. ISBN 978-1-136-3403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4). 
  6. ^ Ashley Lavelle. The Death of Social Democracy: Political Consequences in the 21st Century.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13: 7 [2013-07-18]. ISBN 978-1-4094-98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7. ^ James Joll. Second International 1889-1914. Oxford, England: Routeledg Revivals. 2014: 200. ISBN 9780415741163. 
  8. ^ 哥德斯堡綱領以及1989年社會民主黨基本綱領
  9. ^ 德國社民黨1989年綱領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1-26.:"In der sozialdemokratischen Partei Deutschlands arbeiten Menschen verschiedener Grundüberzeugungen und Glaubenshaltungen zusammen. Ihre Übereinstimmung beruht auf gemeinsamen Grundwerten und gleichen politischen Zielen. Der Demokratische Sozialismusin Europa hat seine geistigenWurzeln im Christentum und in der humanistischen Philosophie, in der Aufklärung, in Marxscher Geschichts- und Gesellschaftslehre und in den Erfahrungen der Arbeiterbewegung. Die Ideen der Frauenbefreiung sind bereitsim 19. Jahrhundert von der Arbeiterbewegung aufgenommen und weiterentwickelt worden.Wir haben mehr als 100 Jahre gebraucht, diese Ideen wirksam werden zu lassen.Wir begrüßen und achten persönliche Grundüberzeugungen und Glaubenshaltungen. Sie können niemals Parteibeschlüssen unterworfen sein."
  10. ^ 德國社民黨2007年綱領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0-20.13頁:「Die Sozialdemokratie war von Anbeginn die Demokratiepartei. Sie hat die politische Kultur unseres Landes entscheidend geprägt. In ihr arbeiten Frauen und Männer unterschiedlicher Herkunft, verschiedener religiöser und weltanschaulicher Überzeugungen zusammen. Sie verstehen sich seit dem Godesberger Programm von 1959 als linke Volkspartei, die ihre Wurzeln in Judentum und Christentum, Humanismus und Aufklärung, marxistischer Gesellschaftsanalyse und den Erfahrungen der Arbeiterbewegung hat. Die linke Volkspartei verdankt wichtige Impulse der Frauenbewegung und den neuen sozialen Bewegungen.」
  11. ^ 德国社民党主席普拉策克因健康原因辞职. [2006-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12. ^ Kramp-Karrenbauer ohne Direktmandat in Saarbrücken. Stern.de. [27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September 2021) (德語). 
  13. ^ 存档副本. [2018-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