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目
靈長目 化石時期:
| |
---|---|
日本獼猴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演化支: | 獸形類 Theriimorpha |
演化支: | 獸型類 Theriiformes |
演化支: | Trechnotheria |
演化支: | 歧獸類 Cladotheria |
演化支: | 原磨楔齒類 Prototribosphenida |
演化支: | Zatheria |
演化支: | 磨楔齒類 Tribosphenida |
亞綱: | 獸亞綱 Theria |
下綱: | 真獸下綱 Eutheria |
演化支: | 有胎盤類 Placentalia |
高目: | 北方真獸高目 Boreoeutheria |
總目: | 靈長總目 Euarchontoglires |
大目: | 真靈長大目 Euarchonta |
上目: | 靈長形上目 Primatomorpha |
目: | 靈長目 Primates Linnaeus, 1758[1] |
亞目 | |
非人靈長目動物分佈範圍 | |
異名 | |
更猴目 Plesiadapiformes |
靈長目(學名:Primates)是哺乳綱的一個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可以再細分原猴及簡鼻亞目(包括人)[1]。靈長目的始祖住在熱帶雨林的樹上,許多靈長目的特徵表現了其適應三維立體環境的能力,大部份的靈長目至少有部份樹棲的能力。
大部份人以外的靈長目住在美洲、亞洲及非洲的熱帶或是亞熱帶區域[2],只有人類可以住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地區[3]。靈長目的體型差異很大,如伯特夫人狐猴體重只有30克,而東部大猩猩體重達200公斤。依照化石的證據,最早已知的靈長目是德氏猴,其年代可以追溯到5580萬年以前[4]。分子鐘認為靈長目的分支可能起源於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約六七千萬年前[5][6][7][8]。
靈長目過去一般會分為二類:原猴及類人猿。原猴的特徵接近最早期的靈長目,包括馬達加斯加的狐猴、懶猴及跗猴。類人猿包括猴、猿及人族。最近的生物分類學會將靈長目分為原猴亞目(Strepsirrhini)及簡鼻亞目(Haplorhini)。原猴亞目是指鼻部濕潤的靈長目,包括跗猴以外的原猴,簡鼻亞目是指鼻部乾燥的靈長目,包括跗猴型下目(Tarsiiformes)及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
類人猿下目也可以分為狹鼻小目(非洲及東南亞的猿及猴)及闊鼻小目(中美及南美的新世界猴)。狹鼻小目包括舊世界猴(像狒狒屬及獼猴)、長臂猿及人科。新世界猴包括捲尾猴、吼猴及松鼠猴屬。人類是其中唯一成功在非洲、南亞及東亞以外地區繁衍的狹鼻小目動物,不過有化石證據指出其他狹鼻小目動物也曾出現在歐洲。現在仍有發現新的靈長目物種,在2000年代找到了超過25個物種,在2010年代也已找到了11個物種。
靈長目是適應性良好的哺乳類動物,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有些靈長目(包括一些大猿和狒狒)主要是陸棲動物,不是樹棲動物。但其他的靈長目都可以爬樹。行動方式包括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用二隻或四隻腳行走,指關節行走、在樹枝上擺盪(握枝現象)或是透過捲纏尾於樹上攀爬。
相對於其他的哺乳類,靈長目的大腦大了許多,靈長目也比較依賴立體視覺,而其嗅覺就不如大多數動物。在猿及猴身上這類的特徵更加明顯,但在懶猴及狐猴身上就不太明顯。有些靈長目有三色視覺,大部份也有對生拇指,甚至有些會有適於抓取的尾巴。許多靈長目會有兩性異形,差異包括體重、犬齒大小及顏色。靈長目的發育比其他體型相當的動物要晚,也較晚成熟,但其壽命也較長。依物種的不同,成年的靈長目可能是獨自生活、成對生活,或是成群生活。
歷史和現代術語
[編輯]靈長目中不同群體之間的關係一直到現代才比較清楚,因此一些常用的詞可能會令人困惑,例如在英語中,ape(意即「猿」)可能只是monkey(意即「猴」)的另一種稱呼,但也可能只指沒有尾巴,比較接近人的靈長目動物[9]。不同語言中對靈長類的劃分可能不同,像在中文中,「猿」及「猴」有分別;但在日語中,「猿」一詞被用以統稱猴子及包括猩猩在內的其他靈長類動物。
威爾弗里德·樂·格羅斯·克拉克爵士是一位靈長類學家,他和其他靈長類學家發展了有關靈長目演化趨勢的概念,並將未滅絶的靈長目依升序方式排序,最末端(即演化程度最高)的為人類[10]。常用的名稱像prosimian(原猴亞目)、monkeys(猴)、lesser apes(長臂猿)、great apes(人科)就是這種方法論下的產物。根據目前對靈長目演化的了解,這種分類是並系群,也就是該群中並不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11]。
和克拉克的理論相反的,現代的分類會將靈長目用單系群分類,該群中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12]。
特徵
[編輯]比較解剖學
[編輯]靈長目動物的眼睛在臉的前面,有眉骨保護眼窩。視覺敏銳,類人猿有辨色能力,但是許多原猴沒有。鼻子比其他的哺乳動物短,嗅覺退化。靈長目動物的腦相對於自身體重、大且構造複雜。大部分靈長動物上下頜前方都有一排牙床。位於中間的叫門齒,之後是犬齒。犬齒之後是前臼齒,最後是臼齒。靈長目動物四肢會抓握,而且四肢都有5個趾頭。
生物化學
[編輯]根據對血和蛋白質的化驗,黑猩猩和大猩猩最接近於人類。黑猩猩的染色體除了第22對和額外的一對,其他的都與人相近。
分類
[編輯]本目屬於靈長總目的演化支,屬於真靈長大目,現存生物中與本目關係最親的可能是皮翼目,兩者組成靈長形上目。本目與其它靈長總目動物的演化關係如下:
北方真獸高目 |
| |||||||||||||||||||||||||||||||||||||||||||||
Boreoeutheria |
內部分類
[編輯]靈長目可以分為兩個亞目:
社會行為
[編輯]人類與其他靈長目動物不僅體質特徵很相似,而且社會行為也很相近。一般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大腦很發達,因此他們的行為方式也比其他動物複雜。
靈長目動物大多是社會性動物。他們的生活和遷徙都是成群結隊進行的。其規模大小根據種類的不同而不同。在群體中,有一隻成年雄性的個體是整個群體的領導者。
靈長目動物個體之間也有相互影響。最值得注意的是修飾對方的活動。他們彼此去除同伴身上的寄生蟲,雜物等。此外,靈長目動物的未成年個體之間經常遊戲。研究者認為這是在了解周圍環境,或者是在訓練力量,因為如想爭得領導者的地位往往取決於力量。
靈長目動物能夠發出聲音,彼此進行信息交流。他們用一系列的喊叫聲或者身體某部位的動作來傳遞信息。
靈長目動物一般都有一個「居住區」,就是通常活動的一定區域。居住區周圍經常有群體成員進行巡邏。在居住區內,還按照群的大小以及食物的獲取方式分成不同的小區域。居住區經常根據季節的改變而改變。有些種群會遷徙到經常去的區域,稱為「核心區」。
靈長目動物的嬰兒與其他動物不同,他們 在剛出生時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完全由母親來照顧,依偎在母親的懷裏。當然,不同的靈長目動物之間的母親行為也不相同。許多靈長目種類的雄性對嬰兒往往起到父母的責任,一起照料和保護嬰兒。靈長目動物的一個重要的社會行為是侵略行為。這種行為一般是通過姿勢來恐嚇對手,而不是通過激烈的搏鬥來表現。搏鬥一般只用於爭奪在群體中的領袖地位時才用。靈長目動物具有很強的等級制度。雄性領袖具有優先挑選食物、選擇雌性,並且有下級的成員服侍。但是在他受傷或生病時,他就有可能失去這種地位。
靈長目會對去世的同伴感到悲傷,悲傷的時間長短和強度因物種而異,同時,它們還表現出失去同伴後的抑鬱。甚至一些靈長目個體會照顧瀕臨死亡的同伴[13]。
由於靈長目動物與人類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其生活方式也可能與最早的人類相仿。因此對研究人類的祖先有很大的幫助。
起源
[編輯]在靈長目中最早出現的是一些發現於歐洲和北美的近猴類化石。多發現於古新世地層。自始新世開始狐猴類出現,早期的都歸入已絕滅的兔猴科,它們的分佈範圍廣,亞洲、北美、歐洲均曾發現,但是在非洲沒有發現化石證據。到漸新世,已經出現猴,並且朝不同的方向進化。
保育狀況
[編輯]牠們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參見
[編輯]- 靈長目學—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專門研究靈長目動物。
- 靈長目彩色視覺的演化
- 人類演化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Groves, C.P. Wilson, D.E. & Reeder, D.M. , 編.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1–184. ISBN 978-0-8018-8221-0. LCCN 2005001870. OCLC 62265494. OL 3392515M. NLC 001238428.
- ^ Primat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08 [200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 ^ Who lives in Antarctica? - The Antarctic Population.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 ^ O'Leary, Maureen A.; Bloch, Jonathan I.; Flynn, John J.; Gaudin, Timothy J.; Giallombardo, Andres; Giannini, Norberto P.; Goldberg, Suzann L.; Kraatz, Brian P.; Luo, Zhe-Xi; Meng, Jin; Ni, Xijun. The Placental Mammal Ancestor and the Post–K-Pg Radiation of Placentals. Science. 2013-02-08, 339 (6120) [2022-07-26].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2292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英語).
- ^ Springer, Mark S.; Meredith, Robert W.; Gatesy, John; Emerling, Christopher A.; Park, Jong; Rabosky, Daniel L.; Stadler, Tanja; Steiner, Cynthia; Ryder, Oliver A.; Janečka, Jan E.; Fisher, Colleen A. Stanyon, Roscoe , 編. Macro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Primate Diversification Inferred from a Species Supermatrix. PLoS ONE. 2012-11-16, 7 (11). ISSN 1932-6203. PMC 3500307 . PMID 23166696. doi:10.1371/journal.pone.0049521 (英語).
- ^ Jameson, Natalie M.; Hou, Zhuo-Cheng; Sterner, Kirstin N.; Weckle, Amy; Goodman, Morris; Steiper, Michael E.; Wildman, Derek E. Genomic data reject the hypothesis of a prosimian primate clade.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11-09, 61 (3) [2022-07-26]. doi:10.1016/j.jhevol.2011.04.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6) (英語).
- ^ Pozzi, Luca; Hodgson, Jason A.; Burrell, Andrew S.; Sterner, Kirstin N.; Raaum, Ryan L.; Disotell, Todd R. Primat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divergence dates inferred from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4-06, 75 [2022-07-26]. PMC 4059600 . PMID 24583291. doi:10.1016/j.ympev.2014.0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英語).
- ^ Finstermeier, Knut; Zinner, Dietmar; Brameier, Markus; Meyer, Matthias; Kreuz, Eva; Hofreiter, Michael; Roos, Christian. Stanyon, Roscoe , 編. A Mitogenomic Phylogeny of Living Primates. PLoS ONE. 2013-07-16, 8 (7). ISSN 1932-6203. PMC 3713065 . PMID 23874967. doi:10.1371/journal.pone.0069504 (英語).
- ^ Anon., Ap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XIX 11th, New York: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2011-07-10]
- ^ Dixson, A.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Gorilla, London: Weidenfeld & Nicholson, 1981, ISBN 978-0-297-77895-0
- ^ Definitions of paraphyly vary; for the one used here see e.g. Stace, Clive A., Classification by molecules: What's in it for field botanists? (PDF), Watsonia, 2010, 28: 103–122 [2010-0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6).
- ^ Mishler, Brent D. Species are not Uniquely Real Biological Entities. Ayala, Francisco J. (編).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hilosophy of Biology.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2009-11-13: 110–122 [2022-07-26]. ISBN 978-1-4443-1492-2. doi:10.1002/9781444314922.ch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6) (英語).
- ^ 灵长目动物也会悼念死去的同伴,并表现出悲伤情绪.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3).
- 威廉·A·哈維蘭著,王銘銘等譯,《當代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ISBN 7-208-00082-4
延伸閱讀
[編輯]關於Primates 的圖書館資源 |
- David J. Chivers, Bernard A. Wood & Alan Bilsborough (編). Food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in Primates. New York & London: Plenum Press. 1984. ISBN 0-306-41701-4.
外部連結
[編輯]- Primate Info N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rimat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Animal Diversity Web
- Primate Research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Kyoto University
- High-Resolution Cytoarchitectural Primate Brain Atlases
- EUPRIM-Net: European Primate Netwo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rimateImages: Natural History Colle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