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埔乡
Dapu Township
旧称:后大埔
大埔乡官方图章
大埔乡徽
大埔乡位置图
大埔乡位置图
坐标:23°17′N 120°35′E / 23.29°N 120.59°E / 23.29; 120.59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嘉义县
下级区划549
政府
 • 行政机构大埔乡公所
(立法机关:大埔乡民代表会
 • 乡长吴明勋大埔乡乡长列表)
面积
 • 总计173.2472 平方公里(66.8911 平方英里)
海拔517 米(1,696 英尺)
人口(2024年3月)(1,906户)
 • 总计4,406人
 • 排名嘉义县的第18位
 • 密度25.4人/平方公里(65.9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607
户政资料代码10010170
毗邻中埔乡番路乡阿里山乡台南市白河区东山区楠西区南化区高雄市那玛夏区
网站https://dapu.cyhg.gov.tw

大埔乡台湾话Tuā-poo-hiong客家话Thai-phû-hiông卡那卡那富语:Kanakanabu)位于台湾嘉义县的东南隅,是嘉义县人口最少的乡镇,面积则仅次于阿里山乡,位列第二大乡镇。北邻中埔乡番路乡,东邻阿里山乡高雄市那玛夏区,西邻台南市白河区东山区,南邻台南市南化区楠西区

大埔乡地处阿里山山脉之上,全境有90%以上的土地属国有或保安林地,并建有全台最大水库曾文水库。由于原有的河谷平原已被水库淹没,农业发展受限,改以观光业为主力产业,而曾文水库风景区即为最重要的观光资源,并因本地相当多山猪,喂食山猪便成为地方一大观光特色。

历史[编辑]

台湾史前时期[编辑]

早在台湾史前时期,大埔地区即有人类在此活动,已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有嘉义农场遗址大埔遗址。嘉义农场遗址位于曾文水库旁的农场本部对面河堤坡上面,曾挖掘出橙红色夹砂陶器,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之“鹿陶类型”文化,年代约当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元年间。大埔遗址位于大埔村湖滨公园掬月半岛前端,曾挖掘出灰黑色夹砂陶、橙色粗砂陶、泥质陶等陶器,及打制斧锄形石器,文化类型与年代均与嘉义农场遗址相当[1]

斧锄形石器具有砍、挖、翻等功能,多用于耕作。泥质陶是采用杂质较少,颗粒较细的黏土为原料所烧成,多用于盛装食物的器皿,如陶钵、陶杯、陶壶;或做装饰用的陶环、陶珠。夹砂陶是在黏土中掺入适当比例的砂粒,因均匀受热而比较耐烧,多用于具有烹煮功能的大型陶锅。由这些出土器具的用途,可推断当地史前住民已从事农业,并进行手工业活动[2]

荷治及明郑时期[编辑]

1624年7月,荷兰人在台南安平登陆,逐步扩展势力范围(1624-1662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1636年,荷兰人向北推进,一路征服各地原住民,降服了诸罗山诸番社,整个今嘉义县境落入荷兰人的统治。当时整个今嘉义县东部山区,都还是邹族的活动领域,尚无汉人垦殖记录[3]。而其中的今大埔地区,则属于邹族简仔雾社的所在地[4][5]

依据荷兰人于1647年所作的户口统计资料,简仔雾社(Kanakannavo)仅有37户、157人。由于荷兰人有抽人头税,易导致少报人口数,该数字因此未必可信。但无论如何,当时大埔地区的人口数应属稀少[6]

1662年2月(阴历:永历十五年十二月),郑成功攻台之役获胜,结束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1662-1683年,明郑时期[7]。此一时期今嘉义县的汉人拓垦集中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包含今大埔乡在内的山区部分仍是邹族的活动领域,仍无汉人入垦[8]

清治时期[编辑]

1683年8月(南明永历三十七年七月,康熙二十二年七月),郑克塽投降清朝,台湾进入长达212年的清治时期(1683-1895年)[9]

清治初期的康熙年间,已有人自竹头崎(今竹崎乡)南下入垦后大埔(大埔村一部分)[4]。1731年(雍正八年),漳州人赖真宗渡台,游历至后大埔社,见有沃野数百甲,遂向诸罗县请领垦照而率众入垦,建立后大埔庄,并担任第一代庄主[10]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清廷推动熟番兵农合一制,平日耕作,农余时进行军事训练。在后大埔即设有一小分屯,屯丁7人,每人配地1.1甲,总数7.7甲[11]

后大埔地处山区,常为盗匪所苦。1840年(道光二十年)有盗首杨椪生率众侵扰;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有盗首红目鹙等三人潜入;同年又有盗首赖棕、赖黗、赖愚等带部下三十余人入侵;1850年(道光三十年)有盗首汆草仔带部下八人作乱,均被时任庄主的叶占春率乡勇一一降服。由于治安改善,后大埔庄在叶占春担任庄主期间(1798年-1855年,嘉庆三年-咸丰五年),移民激增,户口数成长到一千五百余户、六千余人[12]

日治时期[编辑]

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四月),清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予日本。5月底,台湾军民起而反抗日军接管,爆发乙未战争,至11月中旬始宣告平定[13]

当时由于局势混乱,部分地区治安失序。以陈法为首之盗贼为患曾攻进后大埔庄,洗劫财物并烧毁房舍,当地居民因而四散逃避。平定之后,居民始复来归[5]

其后另有大埔人黄国镇召集李乌猫、张德福等12人结为异姓兄弟,号称“十二虎”,起而抗日。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1月,黄国镇率抗日义军袭击后大埔。同年7月10日黄国镇得知简义柯铁等克复云林消息后,率义军数百名围攻嘉义城。7月15日日军突围,抗日军退入深山。1897年(明治三十年)黄国镇控制嘉义东堡49个庄,组织联庄自卫,并自称皇帝,以“大靖”为年号。其后台湾总督府采绥抚政策,安排其父黄享担任大埔庄长。黄国镇归顺并担任嘉义东堡羌仔寮庄保正,其后移住后大埔成立自治区,务农维生。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总督府改采诱杀政策,黄国镇等人被迫再起抗日。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4月,黄国镇被日军搜索队击毙于后大埔[14]

后来此地区多次成为南台抗日重要据点,抗日军每每借此险要地势,袭击日宪警;1914年(大正三年)的罗阿头六甲事件、1915年(大正四年)的余清芳事件皆是如此[5]

民国时期[编辑]

1945年(昭和二十年,民国三十四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

1952年(民国四十一年),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选择大埔乡康榔埔为中心,安置将近千名退伍军人开垦,即今之嘉义农场[15]

1973年(民国六十二年)10月31日,曾文水库完工蓄水,全乡被淹没私有地五百五十甲,公有放租地三十四甲,滥垦地五十二甲,共计六百卅六甲;被淹没地区原居住户数七百十八户,人口三千零八十七人。[16]。由于原有的大埔溪河谷平原已被水库淹没,农业发展受限,大埔乡改以观光业为主力产业,而曾文水库风景区亦成为最重要的观光资源。

2005年(民国九十四年)11月26日,西拉雅国家风景区成立,下辖五大游憩系统,其中曾文游憩系统即为曾文水库及临近景点。

地理[编辑]

地理位置[编辑]

大埔乡位于嘉义县东南端,距嘉义市60公里。北与中埔乡番路乡为界,东与阿里山乡高雄市那玛夏区毗连,南与台南市南化区楠西区接壤,西与台南市东山区白河区为邻。地理四极位置如下:

  • 极东:东经120°39'47"、北纬23°20'34"(和平村横仑聚落东侧)与本县阿里山乡交界处。
  • 极西:东经120°31'08"、北纬23°14'21"(西兴村三角石聚落西侧)与台南市楠西区、东山区交界处。
  • 极南:东经120°34'41"、北纬23°12'48"(西兴村东南端)与台南市楠西区、南化区交界处。
  • 极北:东经120°38'46"、北纬23°22'01"(和平村内寮仔聚落北侧)与本县番路乡、阿里山乡交界处。[17][18]

大埔乡同时与台南市高雄市相邻,是全国唯二同时与两个直辖市相邻的乡、镇、县辖市(另一为新竹县尖石乡,该乡同时与桃园市台中市相邻)。

地形[编辑]

依据地理学家林朝棨所作之全台湾地形分区,大埔乡全乡位处阿里山山脉范围内[19]。由于曾文溪中上游各支流的切割,可再细分为西部山地、大埔河蚀盆地、东北部山地、东部山地及位于东南部的后堀溪河谷地。

西部山地属西乌山岭山列,为阿里山山脉西南支脉之延伸,其主棱线在大冻山以北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以南大致为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共同形成大埔乡与属白河区、东山区的主要边界。主棱线上的高峰由北而南依次为冻子顶山(1,180米)、九龙山(1,211米)、大冻山(1,241米)及李子园山(971米),其余较高山峰为大埔乡与番路乡边界上的马头山(1,127米)及其南侧之望天湖山(1,071米)。

大冻山为大埔乡及台南市之第一高峰,西侧有露头岩层,自南二高远望,山形颇为壮阔,深受登山界人士之重视,因而列名台湾小百岳之一。望天湖山两侧并无高峰,自曾文水库向北眺望,山势颇为雄伟。

东北部山地为西乌山岭山列自隙顶山向南延伸的小支脉,其最峰为草山(1,103米)。东部山地属阿里山山脉另一支脉——东乌山岭山列的北段,主要高峰由北而南为仑顶山(993米)、坪林山(977米)及三角南山(1,187米)。[18][20]

大埔河蚀盆地位于大埔溪两岸,略呈南北狭长形,原为大埔乡农业区。1973年曾文水库兴建完工并蓄水后,已被淹没成为人工湖,仅余两侧标高235米以上之丘陵地仍露出水面。

水文[编辑]

大埔乡除西部永乐村冻子顶山至九龙山棱线以西一小块地区属于急水溪上游白水溪流域范围,及东南部茄苳村顶坪林、木瓜坑地区属于曾文溪支流后堀溪流域范围外,其余均属于曾文溪主流(最长河道)上游大埔溪流域范围。

大埔溪流域在大埔乡的主要支流有沙美箕溪二寮溪、水底寮溪、长枝坑溪、竹坑溪、雷公溪、匏仔寮溪(后湖溪)及角溪等。后堀溪流域在大埔乡的主要支流有及凤梨坑溪及干水坑溪。白水溪在大埔乡境内为源流区,河长及流域面积均不大。

曾文水库

大埔溪干流由东部边界流入大埔乡,至外埤附近进入曾文水库淹没区,大坝位于西南部茅埔附近,其下游流经水库管理处附近形成大埔乡与台南市东山区的边界,续向西南流出乡境。[18]

二寮溪又名草兰溪,发源于高雄市那玛夏区河表湖山西麓,向西北流至县、市边界后,转向北沿边界流至二寮坑附近注入曾文溪。近年来政府规划“曾文水库越域引水计划”,预备在高雄市桃源区勤和聚落附近的荖浓溪河床上设置拦河堰,并兴建引水隧道及跨河输水桥,以穿越玉山山脉楠梓仙溪阿里山山脉,最后经由草兰溪注入曾文水库。

气候[编辑]

大埔乡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人口集中区域海拔皆低于500米,为亚热带气候区,夏季长而冬季短,年平均温度约23.4℃。其中5月至10月份之月均温皆在25℃以上,尤以7月份之28.8℃为最高;12月至翌年2月间月均温较低,平均最低温度为摄氏17.1℃。

大埔乡年平均降雨量约2,236毫米,雨、旱季颇为分明。雨季分布于5月至9月间,其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之83.7%,尤以6、7、8等3个月之午后阵雨与气旋雨为主,此时曾文水库之水位会明显增高。旱季分布于10月至次年4月,此时水库水位则明显下降。近年来最高降雨量发生在民国90年(2001年)9月17日,适逢纳莉台风来袭,单日降雨量高达774.5毫米。[21]

人口[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4,019—    
1986 3,987−0.8%
1991 3,730−6.4%
1996 3,756+0.7%
2001 3,815+1.6%
2006 3,900+2.2%
2011 4,554+16.8%
2016 4,610+1.2%
2021 4,533−1.7%
来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据嘉义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大埔乡户数约1.9千户,人口约4.4千人[2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6人[23],是嘉义县人口最少的乡镇[24],也是全台湾人口密度最低的平地乡镇(不包括山地乡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23]。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大埔村与永乐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656人与471人[22]

政治[编辑]

历任首长[编辑]

庄长时期(日治)[编辑]

任次 姓名 到任日期 卸任日期 备注
1 黄享 1900年(明治33年) 1901年(明治34年)
2 叶耳 1901年(明治34年) 1920年(大正9年) 1902年(明治35年)至
1920年(大正9年)称为区长
3 洪再恩 1920年(大正9年) 1923年(大正12年) 助役陈定邦
4 杨九 1923年(大正12年) 1925年(大正14年) 助役陈定邦
5 郭岳 1925年(大正14年) 1926年(大正15年) 助役陈定邦
6 叶耳 1926年(大正15年) 1936年(昭和11年)5月 助役高桥清五郎
7 高桥清五郎 1936年(昭和11年)6月 1939年(昭和14年)5月 助役李王清波
8 森孝移 1939年(昭和14年)6月 1943年(昭和18年)2月 助役陈定郡
9 平熊六 1943年(昭和18年)2月 1945年(昭和20年)8月 助役陈定郡

庄长时期(民国)[编辑]

届次 姓名 到任日期 卸任日期 备注
派 任 陈定郡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1月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依日治时期制度称为庄长

乡长时期[编辑]

届次 姓名 到任日期 卸任日期 备注
第1任 叶进财 1946年 1948年10月 乡民代表会选出乡长
第2任 刘 森 1948年11月 1950年8月 乡民代表会选出乡长,任内离职
代 理 曾新贺 1950年8月 1951年8月
第1届 曾新贺 1951年8月10日 1953年8月9日
第2届 曾新贺 1953年8月10日 1956年8月9日
第3届 曾新贺 1956年8月10日 1960年1月15日
第4届 叶进财 1960年1月16日 1964年2月29日
第5届 叶进财 1964年3月1日 1968年2月29日
第6届 曾新贺 1968年3月1日 1973年3月31日
第7届 许轻镇 1973年4月1日 1977年12月30日
第8届 许轻镇 1977年12月31日 1982年2月28日
第9届 曾新贺 1982年3月1日 1986年2月28日
第10届 许荣松 1986年3月1日 1990年2月28日
第11届 许荣松 1990年3月1日 1994年2月28日
第12届 许俊昇 1994年3月1日 1998年2月28日
第13届 许俊昇 1998年3月1日 2002年2月28日
第14届 陈金永 2002年3月1日 2006年2月28日
第15届 陈金永 2006年3月1日 2010年2月28日
第16届 张玉燕 2010年3月1日 2010年12月30日 因幽灵人口案遭法院判决当选无效而解除职务
代理 郭周卫 2011年1月10日 2011年3月28日
第16届
(补选)
黄国明 2011年3月29日 2014年12月25日
第17届 黄国明 2014年12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
第18届 吴明勋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
第19届 吴明勋 2022年12月25日 现任

资料来源:邱淑丽,《大埔乡志》[25]

乡政组织[编辑]

大埔乡公所是大埔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大埔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嘉义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大埔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3课3室1会等7个内部单位及1个附属机关[26]

大埔乡民代表会是大埔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大埔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大埔乡民代表会共有7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27]

行政区[编辑]

大埔乡行政区划

清朝时期大埔乡隶属嘉义东堡,称为后大埔庄,以别于隶属哆啰啯东顶堡之前大埔庄(今台南市东山区东原里)。日治初期行政区划虽更改频繁,但传统的堡里、街庄体制依然维持。1920年(大正九年)废除堡里、街庄而改设街庄、大小字,设为台南州嘉义郡大埔庄,仅含大埔一个大字[28]。战后中华民国接管台湾,该乡于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8月改称“大埔乡”。

大埔乡现辖共有5个,分列如下:

里名 面积
km²
邻数 人口
2013.5
人口密度 主要聚落[18]
大埔村 9.13 16 1711 187.4 后大埔
和平村 37.31 9 735 19.7 双溪、外埤、石硖内、九芎崎脚、二寮坑、马头山、富山、草山路口、鸟埔、石峡顶、番仔寮坑、水寮、内叶翅、射免潭、角坑、流东、内寮仔、石崁顶、横仑
永乐村 26.89 7 505 18.78 埔顶(牛舌埔)、湖底、内湾仔、后湖仔、眉子陶、望天湖、隙仔田、石壁头、石井、南寮、石面桶、顶新寮、五林玔
西兴村 57.42 8 617 10.75 蕃薯圈、水底寮、石公、竹仑仔、茅埔、柳藤潭、三脚石、竹头尖、风吹岭、牛场仑、桃花岭、中心仑、火烧寮、嘉义农场、复兴仑、牛舌仔坪、菜瓜坪、南草岭、草岭、三重溪埔、过山、倒弯龙、七濑子、印斗
茄苳村 42.51 9 758 17.83 茄苳脚、竹围仔、枋树湖、掬月半岛、大茅埔、过山(木瓜脚)、坪林、顶坪林、木瓜坑
大埔乡 173.2472 49 4326 24.97

警政治安[编辑]

经济[编辑]

大埔乡一级产业人口为约2,500人,占全乡总就业人口约75%,远高于全台湾地区之23%,而其中尤以农业人口居多,因此大埔乡可视之为典型的农业乡。

在农业方面,因山坡地居多,且为水源保护区,故耕地面积仅占全乡土地面积约21%,其中水田仅占约3%,旱田约97%。乡内主要农产品有麻竹笋百香果破布子。在渔业方面,大埔乡仅有零星渔捞及养殖户,渔业不发达。在畜牧业方面,以之饲养为主。

大埔乡二级产业人口约200人,占全乡总就业人口仅约7%,远低于全台湾地区之37%。由于地处偏远,原物料及运输成本较高,加上土地发展受限,因此不利于工业之发展。1994年全乡工厂登记家数仅有食品制造业1家而已,工业极度不发达。

大埔乡三级产业人口为约600人,占总就业人口约18%,远低于全台湾地区之40%。由于三级产业发展条件并未成熟,服务业仍以食品、服装等消费型零售商业为主。[29]

教育[编辑]

嘉义县大埔乡大埔国民小学(简称大埔国小)位于茄苳村北端之大埔聚落南侧,为全乡唯一的国民小学。该校前身为中埔公学校大埔分离教室,创立于1920年(大正9年)5月1日,隔年4月1日独立改称大埔公学校,属4年制。1929年(昭和4年)3月28日,始改为6年制。1941年(昭和16年)4月1日,改制为大埔国民学校。

1954年(民国43年),成立石公分校及坪林分校。隔年9月1日,成立南寮分班。1964年(民国53年)9月1日,成立康朗分班,其后于1967年(民国56年)9月改为康朗分校。1970年(民国59年)2月因兴建曾文水库,撤销石公分校,学生转入康朗分校。1990年(民国79年)8月,康朗分校裁撤并回。隔年8月,永乐村埔顶分校改为埔顶分班,其后于1993年(民国82年)8月恢复为埔顶分校。1998年(民国87年)8月1日坪林分校、埔顶分校裁撤,并回大埔国小;同时南寮分班裁撤,并入番路乡永兴国小[30][31]

大埔国民中学(简称大埔国中)位大埔国小南邻,为全乡唯一的国民中学。该校创立于1968年(民国57年)8月,初为嘉义县立大埔国民中学分部,隔年8月1日独立设校。大埔国中学区包括大埔国小与阿里山乡茶山国小新美国小,因范围辽阔,设有宿舍供远道学生住宿[32]

2016年大埔国中与大埔国小改制为嘉义县立大埔国民中小学。

医疗[编辑]

大埔乡曾属台湾的无医乡之一,过去乡内仅有一间卫生所,没有医院、诊所及药局。直至2002年9月,大林慈济医院于大埔乡设置大埔医疗站[33][34]

交通[编辑]

公路[编辑]

大埔乡对外完全仰赖公路,其中以沄密战备道路(省道台3线)最为重要。该道路由北而南贯穿全乡,并经过乡治所在地大埔聚落。往北可通往中埔番路竹崎及中北部山线各地,或在中埔转省道台18线中埔交流道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3号)以快速前往中北部;往南可通往楠西玉井南化及高屏山线各地,或在玉井转省道台84线快速公路在官田系统交流道上福尔摩沙高速公路以快速前往高屏地区。

大埔乡并无县道,但有数条乡道,其中嘉129线可通往阿里山乡的茶山、新美、山美等地;嘉149线可通往台南市南化区关山里;南183线即为曾文水库大坝沿曾文溪河谷经由台南市东山区通往楠西区的道路。

公车资讯[编辑]

  • 嘉义县公车处
    • 7301 嘉义-大埔
  • 兴南客运
    • 绿24 玉井-楠西-曾文管理局(延驶观景楼)
    • 绿25 玉井-楠西-大埔
  • 大埔乡幸福巴士
    • 幸福大埔1路 大埔乡公所-分水岭
    • 幸福大埔2路 大埔乡公所-菜瓜坪
    • 幸福大埔2A路 大埔乡公所-木瓜坑土地公庙

旅游[编辑]

曾文水库中正楼观景台

曾文水库位于曾文溪上游之大埔溪上,为台湾最大的水库与湖泊,满水位面积17.14平方公里,是一座兼具灌溉、发电、防洪和观光功能的多目标水库,也是西拉雅国家风景区五大游憩系统之一——曾文游憩系统的核心。曾文水库游乐区内除了大坝观景外,另有曾文青年活动中心、东口野营游憩区、溪畔游乐区、鸟宫花园、曾文之眼、曾文好汉坡登山健行步道、参观台、观景凉亭、环湖步道、嘉义农场等自然景点与休闲游乐设施[35]

大埔街区为乡治所在地,常住人口较多,商业活动也较为热络,为全乡的精华区。街区西侧有湖滨公园,西北侧有情人公园,均滨临曾文水库湖区,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情人公园内设有西拉雅国家风景区的“大埔旅游资讯站”,该建物前身原为嘉义县政府在1991年兴建的“大埔美馆游客中心”,但后来因为921大地震导致建物受损严重而关闭。直到2004年由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拨款近5百万元改建,次年完工后该处改为“大埔美馆─萤火虫生态主题馆”。而在西拉雅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成立后,该馆由西拉雅风管处接管并成立游客中心。2017年底,大埔旅游资讯站进行建物拉皮,并在户外新设塑钢材质的装置艺术,以粉红色系营造该爱情故事的浪漫氛围来促进当地观光[36][37]

白马亭位于大埔街区东郊的大坑山山顶,海拔约750米,是为纪念末一名围剿土匪殉职的叶姓捕头而设立的观景凉亭。该地展望视野良好,不仅可浏览曾文水库、大埔街区,并可向西眺望远处的大冻山群峰,是大埔乡登山健行及赏景的最佳去处之一[38]

大埔乡也有一些民营渡假机构,在西拉雅国家风景区官方网站有提及者,就有“欧都纳山野渡假村”及“跳跳生态农场”两家,均提供各式住宿木屋及休闲设施[39]

大埔乡多山地与溪流,有不少知名的瀑布与桥梁。瀑布方面有位于和平村角坑溪的茶山瀑布(青云瀑布)、和平村草山溪支流的富山瀑布、西兴村水底寮坑溪支流的飞云瀑布与茄苳村长枝坑溪支流的月桃瀑布等;另外二寮溪下游建有两个相近的拦沙坝,溪水越坝而下有如两层瀑布,因而被游客称为“草兰溪拦沙坝大瀑布”。桥梁方面则有位于和平村的大埔桥、射兔潭吊桥等。其中大埔桥为省道台3线跨越曾文溪的桥梁,长约120米,高约70米,中间无桥墩,侧面为彩虹状,造形优美,常吸引游客驻足拍照[40]

阿婆湾柑仔店

省道台3线大埔乡路段位处山区,沿途风景秀丽而且人车稀少,每逢假日常有不少重机车爱好者至此游玩。永乐村北端与中埔乡交界处之分水岭(地名)路段,因有连续大弯道,尤为重机车族所爱。大弯道附近有一间由一位阿婆陈富[41]经营的杂货店,常聚集不少人车在此休憩补给,因而被车友称为“阿婆弯”,其后杂货店则以“阿婆湾”命名。由于大弯道景色优美,可远眺曾文水库,县政府因而在附近设立“阿婆湾景观平台”[42]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嘉义县志》〈沿革志〉,023页[永久失效链接]
  2. ^ 《嘉义县志》〈沿革志〉,024-025页[永久失效链接]
  3. ^ 《嘉义县志》〈沿革志〉,086-087页[永久失效链接]
  4. ^ 4.0 4.1 花松村,《台湾乡土续志》,第六册,第574页
  5. ^ 5.0 5.1 5.2 《大埔鄉發展綱要計畫》〈第一節 歷史沿革〉,內政部營建署官網,1997年7月. [201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10). 
  6. ^ 《嘉义县志》〈沿革志〉,089-090页[永久失效链接]
  7. ^ 《嘉义县志》〈沿革志〉,105页[永久失效链接]
  8. ^ 《嘉义县志》〈沿革志〉,109页[永久失效链接]
  9. ^ 《嘉义县志》〈沿革志〉,122页[永久失效链接]
  10. ^ 叶进财,〈大埔乡开拓史〉,收入邱淑丽编,《大埔乡志》,大埔乡公所,1993年9月,第1页
  11. ^ 连横,《台湾通史》,卷十三,﹙军备志.屯丁)及〈南北屯丁分给埔地表〉
  12. ^ 叶进财,〈大埔乡开拓史〉,收入邱淑丽编,《大埔乡志》,大埔乡公所,1993年9月,第1-3页
  13. ^ 黄秀政,《台湾割让与乙未抗日运动》,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12月,第246页
  14. ^ 《台湾历史辞典》,远流出版事业,第930页[永久失效链接]
  15. ^ 叶进财,〈大埔乡开拓史〉,收入邱淑丽编,《大埔乡志》,大埔乡公所,1993年9月,第11页
  16. ^ 叶进财,〈大埔乡开拓史〉,收入邱淑丽编,《大埔乡志》,大埔乡公所,1993年9月,第12-13页
  17. ^ 许祐恺,《大埔乡志》,2009年,第32页
  18. ^ 18.0 18.1 18.2 18.3 《嘉义县大埔乡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5年3月
  19. ^ 《嘉義縣志》〈地理志〉,074頁 (PDF). [2022-01-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5). 
  20. ^ 《川流台湾》,经典,2009年10月,第163页
  21. ^ 许祐恺,《大埔乡志》,2009年,第37页
  22. ^ 22.0 22.1 人口統計-村里鄰人口數-大埔鄉村里鄰人口數. 嘉义县竹崎户政事务所.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中文(台湾)). 
  23. ^ 23.0 23.1 内政部户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万维网.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台湾)). 
  24. ^ 最新消息-公告資訊. 嘉义县政府民政处.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中文(台湾)). 
  25. ^ 邱淑丽,《大埔乡志》,1993年,第37-38页
  26. ^ 機關簡介-組織架構. 嘉义县大埔乡公所.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台湾)). 
  27. ^ 鄉民代表會-本屆代表. 嘉义县大埔乡公所.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台湾)). 
  28.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99年6月
  29. ^ 《大埔鄉發展綱要計畫》〈第四節 經濟及產業分析〉,內政部營建署官網,1997年7月. [201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10). 
  30. ^ 《嘉义县志》〈教育志〉,第315页[永久失效链接]
  31. ^ 许祐恺,《大埔乡志》,2009年,第323-325页
  32. ^ 许祐恺,《大埔乡志》,2009年,第330-331页
  33. ^ 大林24小時服務終結大埔無醫鄉 - 慈濟全球資訊網.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中文(台湾)). 
  34. ^ 走進「無醫」世界 嘉義大埔的故事.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中文(台湾)). 
  35. ^ 《首頁 > 曾水煙波 > 景點介紹》,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旅遊資訊網. [2011-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36. ^ 《首页 > 到馆走走 > 大埔美馆》,嘉义县地方文化馆官网[永久失效链接]
  37. ^ 〈巨型玫瑰裝置藝術 大埔遊客中心添亮點〉. 《自由时报》. 2018-11-20. 
  38. ^ 《首頁 > 玩樂嘉義 > 各地觀光景點 > 大埔鄉 > 白馬亭》,嘉義縣觀光旅遊網,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201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39. ^ 《首頁 > 環遊西拉雅 > 曾文遊憩系統》,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官網. [201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4). 
  40. ^ 《大埔拱橋》,嘉義縣觀光旅遊網. [201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7). 
  41. ^ 李宗祐. 幹譙阿嬤駁死訊「死囝仔 我很勇健」. 《苹果日报》. 2015-12-13 [201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中文(台湾)). 
  42. ^ 《阿婆灣景觀平台工程與「阿婆灣雜貨店」拆除無關》,嘉義縣政府新聞稿,2011年6月19日. [2011年8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8日).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