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爱丽丝梦游仙境: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beta)
第135行: 第135行:
* [http://www.alice-in-wonderland.fsnet.co.uk/ Website devoted to Alice in Wonderland and its derivations]
* [http://www.alice-in-wonderland.fsnet.co.uk/ Website devoted to Alice in Wonderland and its derivations]
* [http://wonderland.wik.is Wonderland.Wik.is Alice in the World] wiki about Alice's translations
* [http://wonderland.wik.is Wonderland.Wik.is Alice in the World] wiki about Alice's translations
* [http://russell.cool.ne.jp/AliceWonderland.pdf Bertrand Russell talks about Alice in Wonderland and Lewis Carroll on CBS Radio]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27074633/http://russell.cool.ne.jp/AliceWonderland.pdf Bertrand Russell talks about Alice in Wonderland and Lewis Carroll on CBS Radio]
* [http://www.alice-in-wonderland.fsnet.co.uk/ Film, video, theatrical, recorded,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s]
* [http://www.alice-in-wonderland.fsnet.co.uk/ Film, video, theatrical, recorded,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s]



2018年6月9日 (六) 08:40的版本

愛麗絲夢遊仙境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一版的封面 (1865)
作者查爾斯·路德維希·道奇森
类型兒童文學
语言英語
故事时代背景1860年代 编辑维基数据
發行信息
插圖John Tenniel
出版机构Macmillan Publishers
出版時間1865
出版地點 英国
媒介Print
所获奖项凱特·格林威獎
系列作品
前作
續作愛麗絲鏡中奇遇
规范控制
OCLC1023201734

愛麗絲夢遊仙境》(英語: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通常缩寫成Alice in Wonderland)是英國數學家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以筆名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1]。故事的主角愛麗絲,從兔子洞掉進一個充滿擬人化動物的夢幻世界,遇到各種懂得說話的動物。這童話1865年出版,一直深受不同年紀的讀者喜愛[2]。《愛麗絲夢遊仙境》是一個典型「奇幻文學」的例子,亦是最具影響力的童話故事之一[2][3]。已被翻译为174种语言出版[4]

歷史

《愛麗絲夢遊仙境》於1865年出版。故事原形乃是1862年7月4日,作者與魯賓遜·達克華斯英语Robinson Duckworth(Reverend Robinson Duckworth)及三位女孩於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同遊。三位女孩當中,有一位名叫愛麗絲·李德爾(Alice Liddell);她們的父親正是牛津大學威斯敏斯特學校(Westminster School)的校長亨利·喬治·李德爾英语Henry Liddell(Henry George Liddell)。

他們由牛津附近的Folly Bridge開始,划船到五哩外一條名叫Godstow的村莊。途中,他們為了消磨時間,道奇森就在船上向三位女孩講了一個應她們要求「越荒誕越好」的幻想冒險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好就是他最疼愛的三姊妹之中的二女兒愛麗絲。

三位女孩都很喜歡這個奇妙的故事,事後同船的友人,以及與故事主角同名的愛麗絲更希望道奇森能把故事寫下來。道奇森雖然當晚就把故事記錄下來,但之後又拖延超過二年[5],增補新情節與多首詩,才終於完成該作品。他於1864年11月26日把手寫原稿連同親手繪畫的插圖,一併送給愛麗絲·李德爾。最初,他的原稿命名為《愛麗絲地底之旅》。一些愛麗斯故事的研究者如馬丁·嘉德納(Martin Gardner)估計,道奇森可能還有較早的手稿,但他抄了更完整的版本之後,便將初稿毀掉。不過,此推斷仍未得到初步的證實。

事實上,道奇森將原稿送予愛麗絲以前,已經將其由15,500詞擴展至25,500詞,並準備將作品發佈;其中,他花了大量筆墨於柴郡貓(Cheshire Cat)及瘋狂下午茶(A Mad Tea Party)等章節。他亦與負責插畫的政治諷刺漫畫家约翰·坦尼尔密切合作,於1865年,他終於以筆名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

由於坦尼爾對插畫的印刷素質並不滿意,於是他們決定收回共二千冊初版,而新版於同年12月就印刷好。初時,道奇森授權予紐約阿普頓出版社(Appleton)印刷初版。其實,除了出版社不同外,初版的釘裝與1866年由麥克米倫(Macmillan)出版的沒有兩樣。

儘管一開始評論家給予的評價普遍不佳,稱之為「毫無條理、一群怪人的瘋人瘋語」,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卻意外大受歡迎,其天馬行空、奇想天外的劇情,以及令人拍案的雙關語諧音語言遊戲,多首惡搞當代著名鵝媽媽童謠詩歌胡鬧詩(nonsense verse),讓它很快便廣受喜愛,就連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和年輕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都是它的狂迷,而出版社當然忙著加印。至今,《愛麗絲夢遊仙境》已經被翻譯成125種語言,版次過百,又多次被拍成電影。

多年以來,《愛麗絲夢遊仙境》成為大量舞台劇、電影及電視節目的藍本。有些版本亦把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包含在內。

故事大綱

  • 第一章:掉進兔子洞(Down The Rabbit Hole)

一天,悶悶不樂的愛麗絲姊姊同坐於畔。忽見一隻古怪的白兔走過──牠穿戴打扮,手持懷錶,自言自語,行色匆匆。好奇的愛麗絲跟著牠跑,跳進兔子洞裡去。這個洞簡直是個深淵,過了很久,愛麗絲終於著地。她驚覺自己身處奇怪的大廳,四周儘是大大小小的,而所有門都被上了鎖。她撿到一條門匙,卻僅能開啟一道小門。由於這道門實在太小了,她只能望過去,卻發現那邊有個標緻的花園。她把門匙放在桌上,並在大廳別處找到一瓶寫著「喝我」的飲料。愛麗絲不由分說把它喝完,發現自己縮小了,當能穿過小門,卻拿不回桌上的門匙。慌亂之際,她撿到一件寫著「吃我」的蛋糕。這一次,愛麗絲吃掉它後竟又急速變大,大得連頭頂也貼著天花板了。

  • 第二章:淚水之潭(The Pool of Tears)

愛麗絲不禁大哭起來,整個門廳儘是淚水。她不經意地撿起一把扇子,身體竟又變小了,她不得不在自己的淚水中遊走。途中,她遇到一隻同在游泳老鼠。愛麗絲想要跟牠閒聊幾句,卻總是把她的家貓掛在嘴邊,結果當然觸怒了視貓為死敵的老鼠。

  • 第三章:無謂的競賽和長長的故事(The Caucus Race and a Long Tale)

淚水沖走了其他動物雀鳥;一時間,愛麗絲已被一群動物包圍。他們聚集在岸邊,討論如何弄乾身體。老鼠發表了一場有關『威廉一世』的冗長演說;渡渡鳥則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舉行一場無結果的比賽:大家繞圈,而沒有勝負之分。愛麗絲聽罷,覺得無聊極了,懵懵懂懂的又說起家貓,結果把所有動物都嚇跑。

  • 第四章:白兔先生與蜥蝪比爾(The Rabbit Sends a Little Bill)

令愛麗絲掉進地底的白兔先生又出現了。這一回,他在尋找公爵夫人的手套扇子。白兔先生命令愛麗絲入屋拿回物品,可是,愛麗絲甫入屋,看到一塊餅乾,便吃了起來,身體又變大起來了。嚇壞了的白兔先生,於是命令園丁蜥蜴比爾從煙囪爬進屋內以尋失物。此時,屋外已經聚集了一群動物,他們呆呆地看著愛麗絲偌大的手臂,並開始向她猛投卵石。卵石卻化成一件件蛋糕;愛麗絲把它們一一吃下,身體又縮小了。

  • 第五章:毛毛蟲的建議(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愛麗絲見到一棵蘑菇,上面坐著一條藍色的毛蟲。他抽著水煙,向愛麗絲探問起來。愛麗絲回應他,自己正在個性轉變期之中,時常心緒不寧,她甚至連一首都記不起來。毛蟲離開之前,告訴了她蘑菇的秘密:吃其中一半會使她變高,吃另一半會使她變矮。於是,她把蘑菇一分為二,果然,吃其中一半使她矮小無比,吃另一半則令她的脖子增長。她的腦袋直達樹叢之中,樹上的鴿子甚至誤以為她長長的脖子是一條毒蛇。經過一番努力,愛麗絲終於恢復原來的身高。她蹣跚地走,偶然進入了一個小莊園。同時,她又利用蘑菇調校最適合的身高。

  • 第六章:小豬與胡椒(Pig and Pepper)

先生想把邀請信交予屋內的公爵夫人,於是將事情交託給先生。愛麗絲觀察著這個過程,並跟蛙先生講了一堆晦澀難懂的話,最後還是讓自己走進屋內。原來公爵夫人的廚子正把碗碟亂扔和煮濃湯,並加入了大量胡椒。胡椒實在太多了,令愛麗絲、公爵夫人和她的嬰兒不停打噴嚏,廚子和咧著嘴笑的柴郡貓卻不受影響。嬰兒不禁嚎啕大哭,而一向脾氣暴躁的公爵夫人當然對此十分厭惡,最後還把嬰兒交給愛麗絲照顧。愛麗絲抱著嬰兒走,不久卻驚覺嬰兒竟變成了一頭

  • 第七章:瘋狂下午茶(A Mad Tea Party)

柴郡貓在樹上出現,向愛麗絲指示往三月兔家的方向。接著他就消失了,他露齒的笑容卻還在那兒,在空中浮現,這令愛麗絲注意到,她見過的貓大抵沒有笑臉,卻從沒見過只有貓的笑容而沒有其身。 然後,愛麗絲到三月兔的家裡去。那時三月兔、帽子先生(現多被稱為瘋帽子)和睡鼠正舉行瘋狂茶聚,愛麗絲因而成為茶聚的賓客。在這一章,睡鼠幾乎一直處於熟睡的狀態;其他人則向愛麗絲講謎語和軼事。瘋帽子向她透露,由於他受到懲罰,使時間永遠停留在下午六時,也就是下午茶時間,所以他們不得不整天都喫茶點。言談之間,愛麗絲受到侮辱,又受不了謎題故事的疲勞轟炸,決定離開。臨走前,她更斷言這是她去過最無聊的茶聚。

  • 第八章:王后的槌球場(The Queen's Croquet Ground)

愛麗絲離開茶聚,走進了一個花園。她遇到三個嬉戲玩樂的紙牌僕人,他們正為討厭白玫瑰紅心王后將樹上的白玫瑰塗上紅色。接著,更多紙牌僕人、國王王后都列隊進入了花園,連白兔先生也來了。愛麗絲會見了國王和王后。那個王后很難討好,她說自己平日只要對事物有些微的不滿,就會大喊她的口頭禪「給我砍掉他的頭顱!」 王后邀請(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那是命令)愛麗絲跟他們一起打槌球,可是,這場比賽很快便淪為一片混亂。他們把活生生的火烈鳥當作球棍,又把刺蝟當作。接著,愛麗絲再一次遇上柴郡貓。紅心王后命人砍下柴郡貓的頭,劊子手卻抱怨他沒可能做到,因為他只能看見柴郡貓的頭。由於柴郡貓是屬於公爵夫人的,王后只好將公爵夫人從監獄釋放,再處理斬首的事。

  • 第九章:假海龜的故事(The Mock Turtle's Story)

在愛麗絲的要求下,公爵夫人被帶到槌球場,她深思著身邊所有事物的意義。紅心王后打消了給柴郡貓斬首的念頭,並將愛麗絲介紹予鷲頭飛獅認識。鷲頭飛獅帶愛麗絲去找假海龜。假海龜雖然沒有什麼可悲的事情,卻感到極度失落。他訴說自己曾經在學校做過一隻真正的海龜。然而,鷲頭飛獅打斷了他的話,好讓他們能夠一起玩遊戲。

  • 第十章:龍蝦方塊舞(Lobster Quadrille)

海龜鷲頭飛獅跳起龍蝦方塊舞,而愛麗絲則背誦「這是龍蝦的聲音英语'Tis the Voice of the Lobster」。最後假海龜替愛麗絲唱了首《甲魚湯》(Beautiful Soup),此時遠處傳來了「審判開始」的聲音,於是鷲頭飛獅帶著愛麗絲參加審判。

  • 第十一章:誰偷了餡餅(Who Stole the Tarts?)

愛麗絲到了審判的場所,紅心騎士(Knave of Hearts)被控偷了紅心王后的餡餅陪審團由各種動物擔任,包括蜥蜴比爾,白兔先生則擔任喇叭手。在審判期間,愛麗絲發現自己愈長愈大,睡鼠(dormouse)說愛麗絲無權以這麼快的速度長高,把他擠的喘不過氣。愛麗絲回道睡鼠的控訴荒謬,因為每個人都會長大,而她自己沒辦法停下這個過程。同時,瘋帽子和公爵夫人的廚師被傳喚作證,當這兩人的詢問結束以後,愛麗絲被白兔先生傳喚為下個證人。

  • 第十二章:愛麗絲的證明(Alice's Evidence)

愛麗絲被傳為證人,當她站起來時因為長太大了而弄倒了陪審員席,國王只得命令審判暫停到陪審員回到席次上。國王和王后引用第42條規定:身高一英里以上者必須退出法庭,但愛麗絲否認並拒絕離開。最後,王后和愛麗絲在一陣爭吵以後,下令砍掉愛麗絲的頭,但愛麗絲並不怕,她認為他們只不過是紙牌。整副牌此時飛上天,又落到愛麗絲身上,愛麗絲正要揮去這些牌,卻發現自己在邊醒來,頭還枕在姊姊的腿上,姊姊正揮去愛麗絲臉上的枯葉。愛麗絲把這個告訴姊姊,然後先離去了,姊姊則一邊想著愛麗絲的奇怪夢境,一邊恍惚地睡著了。

登場人物

電影與電視節目

評論

新銳文創評論[6]指出《愛麗絲夢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根本就不是兒童讀物,更不應該歸之於荒唐文學的範圍內。《愛麗絲夢遊仙境》有兩條主線﹕一是邏輯,一是語言哲學。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包括第一位翻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完全誤解了路易斯·卡羅的「兒童故事」。卡羅的邏輯和數學觀念傾向於傳統和保守 [7],但在語言哲學方面,卡羅的遊戲規則理論比维特根斯坦還要早半個世紀。[6]

參見

注释与参考文献

  1. ^ BBC's Greatest English Books list
  2. ^ 2.0 2.1 Lecercle, Jean-Jacques (1994) Philosophy of nonsense: the intuitions of Victorian nonsense literature Routledge, New York, page 1 and following, ISBN 978-0-415-07652-4
  3. ^ Schwab, Gabriele (1996) "Chapter 2: Nonsense and Metacommunication: Alice in Wonderland" The mirror and the killer-queen: otherness in literary languag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Indiana, pp. 49–102, ISBN 978-0-253-33037-6
  4. ^ 漫游奇境的爱丽丝150岁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5年1月22日 [2015-07-01]. 
  5. ^ 因至今不為人知的理由,道奇森被愛麗絲母親勒令不得再前往他們家與愛麗絲見面。道奇森把當時相關的日記都銷毀,因此眾說紛紜。
  6. ^ 6.0 6.1 黃盛:《飛越愛麗絲:邏輯、語言和哲學》,2012,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ISBN 978-986-6094-86-6
  7. ^ Sen Wong,"On The Logical Pamphlets of Lewis Carroll",Knight Letter, Number 87, Winter 2011, The Lewis Carrol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pp. 46-5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