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紀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崇禎紀元
諺文숭정기원
汉字崇禎紀元
文观部式Sungjeong Giwon
马-赖式Sungchŏng Kiwŏn
濟州島的《行牧使尹公堦教民善政碑》。其中在最左邊一列記有「崇禎三丙戌仲春」,即1766年(清朝乾隆三十一年)仲春

崇禎紀元,是朝鮮王朝時期使用的紀年法,以明朝的最後一個年号崇禎」命名並紀年。從崇禎元年(1628年)開始計算,年數表示「崇禎紀元後何年」或是「崇禎後何年」。在下面的紀年例子裡,有時使用天干地支和次數來表示,而不是用年數來表示。

朝鮮王朝從建國開始並接受明朝的冊封,奉中國正朔,採用明朝年號。1637年,朝鮮仁祖三田渡臣服於清朝,成為清朝的藩屬國。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主中原。朝鮮王朝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始終將明朝視為中華正統,把清朝視為夷狄鄙視之。從築壇建廟,崇祀明朝皇帝,編修各種史書,表明自己承繼了明朝以來的中華正統。在正朔問題上,朝鮮王朝明面上用清正朔,暗中遵用崇禎年號,稱作「崇禎紀元」。[1]一直使用到了19世紀末,甚至20世紀初仍有少量崇禎紀元存在。在2016年韓國慶尚南道居昌郡渭川面,尚有一座古宅,在每年的立春榜使用著崇禎紀元,稱「崇禎丁丑後三百八十三年」。[2]

例子[编辑]

  • 崇禎七十七年歲次甲申(1704年)[3]
  • 崇禎甲申後六十五年(崇禎17年之後的第65年,1707年)[4]
  • 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5]
  • 崇禎紀元九十三年庚子(1720年)[6]
  • 崇禎後再癸丑(第2個癸丑年,1733年)[7]
  • 崇禎後百三十八年(1765年)[8]
  • 崇禎紀元後四乙丑(第4個乙丑年,1865年)[9]
  • 崇禎紀元後五丙戌(第5個丙戌年,1886年)[10]
  • 崇禎二百六十五年(1892年)[11]
  • 崇禎後五甲寅(第5個甲寅年,1914年)[12]

參考[编辑]

  1. ^ 孫衛國. 從正朔看朝鮮王朝尊明反清的正統意識. [202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1). 
  2. ^ 新浪網:朝鮮人,為什麼無比懷念崇禎?.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3. ^ 《朝鮮肅宗大王實錄》卷三十九:「(三十年三月)戊午,上自宜春門詣禁苑壇,以大牢祭崇禎皇帝。其文曰:『崇禎七十七年歲次甲申三月庚子朔十九日戊午……』」
  4. ^ 北關大捷碑的概況和內容 - 獨立紀念館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30). 
  5. ^ 金澤大学所藏/近代教育掛圖 0426 文烈公重峯趙先生戰場紀蹟碑拓本 二. [201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6. ^ 金昌集《夢窩集》卷三〈塤篪錄序〉。
  7. ^ Harvard Mirador Viewer. iiif.lib.harvard.edu.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8. ^ 靑巖寺 龍巖禪師塔碑.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9. ^ 金澤大学所藏/近代教育掛圖 0433 有明朝鮮兩王子紀蹟碑拓本. [201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 ^ 復旦大學所藏朝鮮文獻《駱村朴先生遺稿》(編號AB096506-08)。
  11. ^ 小史 使用了二百多年的年號-崇禎. [2020-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12. ^ 首爾大學奎章閣所藏《天臺續游錄》(編號奎古565-1)。

參考[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