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共相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8.253.86.243留言2019年4月27日 (六) 12:2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共相梵語sāmānya-lakṣana),又譯同相、總相、通相,古印度哲學術語,由佛教所繼承。共相指各別不同的之間,共同的(性質與外顯特徵)。也可以被引申為,由眾生共同的業所感應形成的共同外在世界。

概論

毘缽舍那修行四念住,即是觀察身、受、心、法的自相與共相[1]

註釋

  1.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