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紫南宮

坐标23°48′58″N 120°43′20″E / 23.81611°N 120.72222°E / 23.81611; 120.7222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402:7500:57a:e2a0:8320:dc91:c7a0:dd5b留言2021年1月2日 (六) 04:5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竹山紫南宮
南投縣竹山鎮竹山紫南宮廟貌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南投縣竹山鎮社寮里大公街40號
主神福德正神
例祭農曆二月初二做牙
建立时间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
地圖
地图

竹山紫南宮,又名社寮紫南宮,是臺灣一座土地公廟,主祀福德正神尊像,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社寮里大公街(旁為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由於『北天燈南烽炮.中丁酒』香火旺盛,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吃丁酒是人潮最多時候(吃丁酒由來),與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屏東車城福安宮並稱「三大土地公廟」[1]。此地演變成為觀光風景區。

沿革

借完發財金順便摸金雞

17世紀中葉後,先民隨鄭成功拓墾與清廷移墾,從濁水溪一路往內山,定居在林圮埔(即現在的竹山),緊臨濁水溪,逐漸成幾處聚落,由於深入內陸,與當地原住民的活動地相當接近,經常受到襲害,為求庇佑,由杜夫首倡在社寮與後埔仔兩村民發起募款,清治乾隆十年(1745年)建廟。清治咸豐五年(1885年),由陳東水發起募款改建。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年(1907年),由陳克己首倡發起募款,將整座廟宇重建成磚瓦木樑的平屋建築。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憂於木樑木柱有安全之虞,由莊其炎與莊錦誠發起募款,將木樑木柱改建成鋼筋水泥,以強化廟宇結構的穩定度。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紫南宮重建完成,日後改由紫南宮管理委員會負責[2]

民間習俗

借發財金的服務中心
農曆新年服務中心的人潮

紫南宮已經有二百多年歷史,因為土地公借發財金給信眾而享有盛名。且廁所的獨特造型及乾淨明亮隨時清潔為一大特色。[3][4]

據說向土地公借錢來投資都會賺錢,來年再還錢,後來這項傳聞,日久成習,來自各地的信眾日益增加,紫南宮乃成立管委會而進行管理[5]

凡向土地公借發財金需擲筊杯,第一次獲同意可借六百元,第二次才同意可借五百元,依序類推,最多只能借用六百元做為生意的本,來年若有賺錢即須還本,賺錢後再增添香油錢,口耳相傳下名聞遐爾,紫南宮香火維持不衰[6]

根據紫南宮廟方表示,求到的發財金一定要全數用完,不限當日使用,也不限制買什麼東西(買什麼都行,就是不能捐回給廟方),原因是這些錢就是要幫忙賺錢回來的,也就是所謂的錢滾錢[7]

相關條目

註解

  1. ^ 陳可文、吳江泉、高有智. 田頭田尾土地公 無所不在的守護. 中時電子報. 2010-08-10 [2013-02-23]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2. ^ 紫南宮源由. 紫南宮. [2011-01-19] (中文(臺灣)). 
  3. ^ 南投紫南宮求金紀錄
  4. ^ 竹山紫南宮 借出3億 收回5億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7-26.,廖志晃、程炳璋/綜合報導,中國時報,2012-07-24/01:19。
  5. ^ 美美旅遊網-紫南宮. [201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8). 
  6. ^ 綠野寄情-向土地公求金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11.
  7. ^ 郭長成老師的作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