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蓮寺
24°47′56″N 120°58′12″E / 24.798929°N 120.970049°E
新竹竹蓮寺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新竹市東區竹蓮街100號 |
宗教 | 汉传佛教 |
本尊 | 觀世音菩薩 |
地圖 | |
新竹竹蓮寺,俗稱新竹觀音亭、新竹觀音廟、新竹觀音媽廟,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竹蓮街與南大路交叉路口附近。主奉觀世音菩薩,香火鼎盛。本廟與都城隍廟、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
沿革
[编辑]竹塹城植竹圍之初,清康熙50年((1711年)間,由檀越大墾戶福建泉州人王世傑率領親族一百八十餘人至竹塹墾荒,在南門外御史崎的平埔上(現壹同寺、智觀寺)附近所築小庵,供奉觀世音菩薩,該觀世音菩薩金身即今之三媽,初期經費,皆由王世傑及其親族所捐獻,始稱觀音亭。清乾隆46年(1781年),由莊德倡議遷廟,為遷建竹蓮寺,特前往浙江省普陀山法雨寺,請來觀世音菩薩金身即今之二媽,經王世傑後代子孫王春塘捐獻土地與香火租穀,在今址以磚建廟,遷建後稱為竹蓮寺,寺廟落成時鎮殿觀世音菩薩金身即今之大媽,此為竹蓮寺大媽、二媽、三媽之由來,至今共有三一一年之歷史[1]。其為一閩南風格之建築。廟中木刻部分,為黑金町名匠蔡心匏的傑作[2]。
竹蓮寺的觀音菩薩像有3尊,頂戴五佛冠,人稱大媽、二媽及三媽,大媽金身為泥塑、二媽、三媽金身則為木雕。大媽為現址蓋廟時泥塑之鎮殿媽。二媽是由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分香,恭請二媽及高僧至現址點地理蓋廟,據說最為靈驗。三媽最古,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康熙年間農民原先所蓋之觀音亭而來至竹蓮寺,緣起為三媽多人膜拜而決定遷至竹蓮寺現址,聞名臺灣。
竹蓮寺的天上聖母像有3尊,分靈自福建湄洲天后宮祖廟,每年於農曆8月16擲筊擇定南下恭請全臺媽祖名廟之媽祖神尊,如朴子配天宮、白沙屯拱天宮、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鹿港天后宮。
竹蓮寺曾於2004年(民國93年)整修,經歷8年的古蹟修復工程,於2011年(民國100年)陽月竣工,並舉行「新竹市竹蓮寺慶祝重修落成安座典禮暨建廟230週年紀念」。
祀神
[编辑]正殿: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護法尊者、十八羅漢。
二樓:觀音菩薩、準提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斗姥元君、太歲星君。
-
聖母殿的媽祖神尊
-
準提殿的準提菩薩
-
端坐於神轎內的 觀音佛祖 二媽 寶像
外部連結
[编辑]- 新竹竹蓮寺全球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新竹竹蓮寺Faceboo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考資料
[编辑]- 《竹蓮寺沿革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