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11月16日 (四) 19:26 (补救0个来源,并将1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參與元旦大遊行的人士經過中環雪廠街

「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香港一場於2010年1月1日舉行的遊行[1],由民主動力泛民主派聯合主辦。遊行的目的,主要是爭取香港市民的普選權、取消功能組別,也有不少示成者要求釋放劉曉波,要求政府解決雷曼事件,和反對興建廣深港高鐵[2]。主辦者表示,有三萬人參加遊行,比原先估計的一萬人多三倍。警方則指有9000人「抵達中聯辦[3]

背景

[编辑]
民協宣傳元旦大遊行的宣傳車

普選權

[编辑]

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香港2017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可以普選立法會,間接否決2012年雙普選的訴求[4]

其後,民間舉辦了多次活動,繼續爭取普選權,但從未得到確切承諾。到2009年11月18日,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發表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對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和2020年普選立法會隻字不提。而2012年的選舉辦法,內容和2005年否決的方案無分別。這點,和曾蔭權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的承諾背道而馳[5]

五區公投

[编辑]
「五區公投」,香港人網直幡

2009年12月,公民黨決定跟社民連發動「五區總辭,變相公投」,以全民投票來凝聚民意,爭取2012年普選方案。社民連公民黨,與網上電台香港人網等全力支持五區公投運動,在元旦大遊行設立街站、派發直幡、發動支持者拉大旗參與遊行,為五區公投造勢。[6]

釋放劉曉波

[编辑]

2008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宣言》發表60周年的日子。劉曉波與303位中國各界人士簽署一份稱為《零八憲章》的宣言,旨在促進中國民主化進程,改善人權狀況。結果,在2009年6月23日,劉曉波就因為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經檢察機關正式逮捕。到2009年12月25日,劉曉波被重判入獄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7]

這件事件,觸發香港連串抗議活動,包括衝入香港中聯辦、闖關投案等事件,期間更爆出內地公安越境執法的事件,激起香港人的憤慨。[8]

雷曼事件

[编辑]

2008年的金融海嘯雷曼兄弟破產收場,令不少持有迷你債券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據雷曼苦主大聯盟統計,受害者超過43000人。在事件中,投資者揭發了銀行的不良銷售手段、政府監管部門監管不嚴等問題。他們要求獲得應得之賠償及權利。[9]

反高鐵

[编辑]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於2009年10月20日在行政會議上通過興建,按照計劃,香港段將會由香港的西九龍落馬洲,全長26公里。[10] 但工程將需要清拆菜園村,作為列車停車側綫及緊急救援站的所在地。事件引來村民與香港保育人士的迴響,自2008年11月起投入抗爭運動。該村很多村民在該地居住了數十年,已落地生根,並希望維持「新界既有的生活模式」,又認為工程師設計時沒有考慮到當地村民,拒絕遷出。村民以「不遷不拆」為基本訴求,開展了一系列的抗爭發聲活動,包括印製及派發特刊、到政府部門抗議等,讓公眾及政府了解他們的訴求[11]。除了菜園村外,高鐵的受影響範圍越揭越多,包括大角咀華景山莊等鐵路沿線,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這些居民完全被蒙在鼓裡,直到蘋果日報在10月18日揭發大角咀舊區將會被高鐵隧道穿過,而會影響地基安全,他們才如夢初醒。[12]

除了受影響範圍外,公共專業聯盟提出多達23條問題,包括製造交通擠塞、造價太貴等問題,但政府卻沒有正面回應問題。[13]以上種種理由,讓更多人投入反高鐵行列。

過程

[编辑]

遊行由中環遮打道出發,途經雪廠街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到西區警署附近轉入朝光街,最後轉到德輔道西,以香港中聯辦作為終點。[14][8] 遊行大致和平進行,但行動期間仍因封路問題而引起爭執。警方多次使用「截龍」的方法,令示威者久候。在遊行期間,警方甚至容許行錯路的巴士駛進遊行路線。以上種種原因,造成示威者不滿,除了發動迅速行動把警方設置的雪糕筒移走外,也有示威者一手撕破警方防線,讓示威者繼續前進[15]。在遊行末段,示威者不滿警方派出大量警力,阻止示威者接近中聯辦,再加上剛才所述的理由,所以開始推倒警方設置的鐵馬,攻擊警方防線。雖然警方曾拔出胡椒噴霧恐嚇示威者,但仍未能阻止示威者攻破警方防線,有警務人員向上級報告時,指出防線已崩潰。示威者已經全面控制中聯辦附近。德輔道西被示威者迅速攻佔。結果,整段德輔道西被逼全線封閉。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在示威者佔領整段德輔道西後,呼籲示威者坐在馬路上。期間,有示威者焚燒中國共產黨黨旗。最終,警方容許示威者把寫上「中共法西斯入土為安」的假棺材放在中聯辦門外,示威者才和平散去[16]

反應

[编辑]
遊行人士高舉的紙牌

這次遊行最大的特色,在於越來越多年輕人上街遊行,而且當中不乏行動激烈的躁少年。有網民就認為,遊行完結後都無所得著,令他們以另類方式爭取。在遊行途中,甚至有遊行人士高舉紙牌,寫着:「這是一個警告,年輕人對狗官沒有耐性,已準備暴動及流血」的標語。[17]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就指出,這次遊行人數雖然沒先前的遊行多,但他認為這只是因為經濟好轉,令上街的中產人數減少。反而年輕人在這次遊行中,成為了遊行的中堅。他相信,年輕人正開始取代中產一族,成為推動民主、為低下階層發聲及表達訴求的接棒者。他警告年輕人的行動較中產激進,政府不能掉以輕心[18]。警方西區分區指揮官陳進表示,有部份示威者在末段刻意「挑逗」警員,破壞了和主辦者的協議。對於有遊行人士衝擊警方防線引起混亂,又令西區交通擠塞,他表示遺憾。[16]

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指出,衝擊中聯辦的行為令北京「震驚」,會令北京覺得香港人不能自控,對政制發展不利[19]。但他後來卻推翻先前的說法,否認自己有用過「震驚」這兩個字[20]

青年民建聯成員張思晉在遊行後成立了一個「我都係80後,但我唔鍾意激進!」(意思是我也是80後出生,但我不喜歡激進!)的facebook群組,表達對於在元旦遊行中,年輕人激進行為的不滿。但該群組卻弄來反效果,不少社運人士都在群組上留言批評創辦人,而外號「鹵味男」的網民更打算公開和張思晉辯論。[21]

參看

[编辑]

相關活動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普選大遊行即將開始.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0-01-01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 ^ 衝擊中聯辦示威者散去. 明報. 2010-01-01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5). 
  3. ^ 警稱 9000人抵中聯辦.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0-01-01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4. ^ 背逆民意 北京扼殺 2012雙普選 李柱銘絕食抗議. 蘋果日報. 2007-12-30. [失效連結]
  5. ^ 翻叮 05殘渣 政改方案,廢!. 蘋果日報. 2009-11-19 [201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7). 
  6. ^ 〈紅衫軍打正公投旗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0年1月2日。
  7. ^ 最新消息:劉曉波判11年!!. [201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8. ^ 8.0 8.1 要求真普選 聲援劉曉波 爭取中港民主 今大遊行. 蘋果日報. 2010-01-01. [失效連結]
  9. ^ 大聯盟宣言.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2). 
  10. ^ 行政會議批准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0). 
  11. ^ 甚麼是廣深港高鐵.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8). 
  12. ^ 欺凌的軌迹──廣深港高鐵與大角嘴﹝一﹞. 獨立媒體. 2009-10-30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1). 
  13. ^ 高鐵廿三條 政府還在隱瞞甚麽?.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7). 
  14. ^ 遊行路線圖.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5. ^ 警方陰招 阻撓示威隊伍. 蘋果日報. 2010-01-02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6. ^ 16.0 16.1 中聯辦千警防線衝垮. 蘋果日報. 2010-01-02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7. ^ 年輕人接民主棒 三萬人上街爭普選. 蘋果日報. 2010-01-02 [201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18. ^ 特稿 80後變身社運中堅. 蘋果日報. 2010-01-02. [失效連結]
  19. ^ 鄭指衝擊中聯辦令北京震驚. 有線電視. 2010-01-06. [失效連結]
  20. ^ 鄭耀棠否認今早曾用「震驚」字眼.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0-01-06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1. ^ 隔牆有耳:五四放火 六七殺人  80後未夠激.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0-01-06. [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