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始共产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共产主义是源于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概念,旨在描述共产主义存在于原始人类社会的现象;两人认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系奠基于平等的社会关系与资源的共同所有权上[1]北美洲原住民所组成的易洛魁联盟实施近似于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这一现象经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撰著记载后成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主要的理论启发来源[2]。在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经济模型中,原始共产主义内不存在层级化的社会阶级结构或资本累积英语Capital accumulation现象[3]

恩格斯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原始共产主义的详尽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使用该词汇的程度较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支持者更为广泛,且更将这种概念延伸至自给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不过,包含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近代学者均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存在时间没有统一的见解。

马克思与恩格斯同时在理论中强调了资本累积现象是如何强行附着于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中。

概念史

[编辑]

最早提到“原始共产主义”这一概念的可能是恩格斯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出版当年)致考茨基的信,恩格斯抨击了欧洲殖民主义英语European colonialism,称爪哇岛上的荷兰统治当局在“古代公社共产主义的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并从中牟利:

从这里可以看到,荷兰人怎样在古代公社共产主义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方式组织生产,并且怎样保证人们过一种他们所认为的非常舒适的生活。……那里的原始共产主义,象在印度和俄国一样,今天正在给剥削和专制制度提供最好的、最广阔的基础(只要现代共产主义的因素不去震动这种原始共产主义),并且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它和瑞士各旧州的独立的马尔克公社一样,成为极其引人注目的(或者应当被克服或者应当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遗迹。[4]

1897年列宁在为波格丹诺夫《经济学简明教程》写的书评中说,政治经济学应该这样来叙述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即原始氏族共产主义时期、奴隶制时期、封建主义行会时期、资本主义时期。[5]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

[编辑]
一名原住民狩猎采集者正在分配肉类。
原始共产主义
一个通常与卡尔·马克思有所连结的词汇,但其理论基本是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建立(参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内容包含对基础资源的集体共有权、社会关系的平等与人类历史上阶级分化及剥削现象出现前的权威统治以及阶级制度的不存在等面向。路易斯·亨利·摩尔根依据推测将美洲原住民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形容为“自由、平等且友爱的古老部落”,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均深深受到这种说法的影响,并认为美洲原生住民的社会结构是“活生生的共产主义”的最佳例证。
《社会学辞典》,约翰·史考特与戈登·马歇尔英语Gordon Marshall (sociologist),2007年。

在一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所有劳动人口均从事食物采集的工作,全体人口亦会共享所有狩猎与采集所得。这种社会中将不存在私有财产,但每个人仍得保有衣物与其他性质类似的个人财产[7];这是因为原始社会不存在生产过剩的情形,所有资源都将迅速消耗完毕。少数可持续利用一段时间的物品(如工具房屋等)均属全体共有[8]。在恩格斯的观点中,这种社会将以母系制度为主[9],成员也没有国家的概念。

新石器革命被视为原始共产主义走向阶级社会的转捩点;人类在学会畜牧与耕作后,私人所有权与奴隶制度亦相继出现,不平等的状况也随之而生。除此之外,部分劳动人口开始转而从事如生产、文化哲学科学等不同工作,造成社会阶级现象的进一步扩大[8]

包括詹姆斯·伍德本(James Woodburn)[10]理察·李英语Richard Borshay Lee[11]阿伦·巴纳德德语Alan Barnard (Anthropologe)[12]与近代的杰若米·路易斯(Jerome Lewis)[13]在内的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均研究并记录过这种富含平等精神的类共产主义狩猎采集社会。如克里斯多夫·保汉[14]克里斯·奈特英语Chris Knight (anthropologist)[15]与杰若米·路易斯[16]等人类学家则提出理论试图解释为何这种共产而平等的社会结构会存在于史前时代。尽管论点不同,人类学家仍普遍同意恩格斯的观点,认为人类对性别与政治地位垄断的反抗造就了进步性的改变,然而这种改变最终仍消弭于新时代的革命中。理察·李英语Richard Borshay Lee则批评主流文化长期以来对原始共产主义可能存在的偏见,并表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希望我们相信原始共产主义并不存在。在公众意识中,它与浪漫主义及异国情调绑在一起,是一种高贵的野蛮。”[17]

怀疑

[编辑]

考古学发现的史前遗址中很多人类遗骸都有打斗、破损、殉葬等情况,现代残存的原始部落之间亦会发生争斗,因此有人认为原始共产主义其实只是部落内的个例,部落与现代人理想的平等相去甚远。这种内部共产主义的形式至今仍然存在于家庭等个别情况下。并且,即便是次于人类的高级动物,例如猴子、狼、狮子的群落都有王的存在。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cott, John; Marshall, Gordon.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19-860987-2. 
  2. ^ Morgan, L. H. 1881. Houses and House-Life of the American Aborigine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 Lee, Richard; DeVore, Irven. Man the Hunter. Aldine Transaction. 1969. ISBN 978-0-202-33032-7. 
  4. ^ 恩格斯. 致卡尔·考茨基.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5. ^ 季正矩. 关于“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若干论争. 北京日报. 200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6. ^ Engels, Friedrich.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in the Light of the Researches of Lewis H. Morgan.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2. ISBN 978-0-7178-0359-0. 
  7. ^ Eight myths about socialism—and their answers. Party for Socialism and Liberation. [Aug 3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8. ^ 8.0 8.1 The Neolithic Revolution and the Birth of Civiliz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Civilizations: The Global Experience, Peter N. Stearns, Michael B. Adas, Stuart B. Schwartz, Marc Jason Gilbert, ISBN 0321164253, ISBN 9780321164254, Pearson, 2004.
  9. ^ Knight, C. 2008. Early Human Kinship Was Matriline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N. J. Allen, H. Callan, R. Dunbar and W. James (eds.), Early Human Kinship. Oxford: Blackwell, pp. 61-82.
  10. ^ James Woodburn (1982). "Egalitarian Societies", Man (NS), Vol. 17, No. 3, pp. 431-451
  11. ^ Richard B. Lee, 1992. "Demystifying Primitive Communism". In Christine Ward Gailey (ed), Civilization in Crisi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Gainesville, Florida: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pp. 73-94
  12. ^ Alan Barnard, 2008. "Social origins: sharing, exchange, kinship". In Rudolf Botha and Chris Knight (eds), The Cradle of Language (Studies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1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19-35. (2009)
  13. ^ 2008b Ekila: "Blood, Bodies and Egalitarian Societies". In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4:2: 297-315.
  14. ^ Boehm, C. 2001. Hierarchy in the Forest. The evolution of egalitarian behavio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 ^ Knight, C. 2002. "Language and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In A. Wray (ed.), The Transition to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8-160.
  16. ^ Knight, C. and J. Lewis 2014. "Vocal deception, laughter, and the linguistic significance of reverse dominance". Chapter 21 in D. Dor, C. Knight and J. Lewis (eds), The Social Origins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 ^ Richard B. Lee, 1992. "Demystifying Primitive Communism". In Christine Ward Gailey (ed), Civilization in Crisi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Gainesville, Florida: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pp. 73-94 

图书

[编辑]

21世纪文献

[编辑]
  • (法文) Christophe Darmangeat, Le Communisme primitif n’est plus ce qu’il était, Toulouse Collectif d'édition Smol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 new edition completely revised, 2012
  • (法文) Alain Testart, Avant l'histoire : l'évolution des sociétés, de Lascaux à Carnac. Gallimard, 2012
  • (法文) Alain Testart, Le communisme primitif, économie et idéologie,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1995

历史与原始文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