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鐵巨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鐵巨人
The Iron Giant
Promotional poster for The Iron Giant
基本資料
導演布萊德·博德
監製皮特·湯申德 (執行製作人)
Des McAnuff英語Des McAnuff
Allison Abbate
John Walker英語John Walker (movie producer) (associate producer)
編劇Tim McCanlies英語Tim McCanlies
布萊德·博德
故事布萊德·博德
原著鐵巨人英語The Iron Man (novel)
泰德·休斯作品
主演艾力·馬倫斯奧
珍妮佛·安妮斯頓
小亨利·康尼克
馮·迪索
克里斯托弗·麥克唐納
約翰·馬奧尼
配樂邁克爾·凱曼
攝影Steven Wilzbach
剪輯Darren T. Holmes英語Darren T. Holmes
製片商華納兄弟
華納家庭娛樂[*]
華納兄弟動畫公司
片長86 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官方網站warnervideo.com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美國1999年8月6日
臺灣地區1999年12月25日[1]
發行商華納兄弟影業
預算$5000萬美元
票房$3130萬美元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鋼鐵巨人
臺灣鐵巨人
新加坡鐵巨人

鐵巨人》(英語:The Iron Giant)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美國科幻動畫電影,根據1968年泰德·休斯的同名小說鐵巨人英語The Iron Man (novel)》所改編的,由布萊德·博德所執導,蒂姆·麥肯萊斯英語Tim McCanlies編劇,華納兄弟影業所發行。它即使用傳統動畫技術也使用計算機動畫技術。它是博德導演的第一部電影。艾力·馬倫斯奧克里斯托弗·麥克唐納珍妮佛·安妮斯頓小亨利·康尼克約翰·馬奧尼馮·迪索為它配音。電影的背景是冷戰時期的1957年,一個叫豪加斯·休斯的男孩發現了一隻從外空掉下來的巨大金屬機器人。在比特尼克藝術家迪恩·麥克克平的幫助下他們必須防止美國軍方和一個叫肯特·曼斯利的聯邦探員找到和摧毀巨人。

1994年誰人樂隊皮特·湯申德參加編排了一部音樂劇,這是電影計劃的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博德參加成為導演,1996年他雇用麥肯萊斯編劇。電影主要使用傳統動畫技術,但是使用電腦成像在動畫巨人和其它效應。雖然整個開發隊伍人手不夠,但是他們只用了其它動畫作品一半的時間和經費。邁克爾·凱曼作曲,捷克愛樂樂團演奏。

電影發行後獲得批評家和公眾的廣泛好評。它被提名多項獎賞,獲得九項安妮獎。由於營銷活動不足,票房成績非常差,投資7000多萬,但是全球只賺了3130萬美元。通過家庭媒體發行和電視發播它獲得許多愛好者,今天被廣泛看作是一部現代動畫經典[2][3][4]。 2015年,數位修復的版本發行。

劇情

[編輯]

1957年10月蘇聯衛星史普尼克1號升空後一隻巨大的機器人在緬因州洛克威爾附近墜落。機器人登陸走到森林裡。一夜九歲的豪加斯·休斯發現吃變電所電線而觸電的機器人。休斯把電關掉救了機器人後回家。數日後豪加斯決定去找機器人拍照。他等了幾個小時後機器人出其不意地出現,兩人很快成為朋友。由於鐵巨人記憶消失,因此豪加斯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他們跨越一條鐵路時,鐵巨人開始吃鐵軌。豪加斯聽到火車開近,讓鐵巨人修鐵軌。就在它修鐵軌時火車和它相撞,把它撞裂成數塊。鐵巨人的部件開始重新修復,豪加斯把被損壞的機器人,藏在家裡的穀倉裡,在那裡部件可以繼續修復。

和寡婦的母親安妮吃過晚飯後,豪加斯給鐵巨人讀漫畫書。鐵巨人很喜歡超人。豪加斯告訴鐵巨人「你選擇自己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這是他從他的朋友──比特尼克藝術家迪恩·麥克克平那裡學來的。麥克克平在當地擁有一座廢鐵場。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間諜肯特·曼斯利到達,他發現了一些鐵巨人的跡象,開始調查。在變電站附近,他發現豪加斯的氣槍,因此他在豪加斯家裡租了一間房,跟蹤男孩,希望發現更多。豪加斯擺脫曼斯利,把鐵巨人送到麥克克平的廢鐵場。他們看到獵人在森林裡用槍打一隻鹿後,討論「死亡」。曼斯利怕外星人入侵,因此向美軍警告鐵巨人的存在。他和沙能·羅加德中將帶兵到達並開始搜查。迪恩告訴他們,所謂的鐵巨人,實際上是一個廢鐵藝術品。羅加德警告曼斯利,帶兵離開。後來豪加斯和鐵巨人用玩具槍玩,但是這自動激發了鐵巨人的自我防衛武器。迪恩救豪加斯,命令鐵巨人離開。豪加斯相信鐵巨人並沒有想傷害他,因此去追鐵巨人。迪恩也認識到鐵巨人只是自我防禦因此騎摩托車帶豪加斯去追鐵巨人。他們在鐵巨人到達小鎮的時候趕上它。

在洛克威爾,鐵巨人在大眾前救了兩個墜落的孩子。美軍也看到鐵巨人返回,並開始攻擊鐵巨人,還要求海軍和空軍的支援。鐵巨人和豪加斯飛走,但是被空軍F-86軍刀戰鬥機的一枚導彈擊中墜落。鐵巨人以為昏迷不醒的豪加斯死了,大為生氣,它的記憶恢復,使用所有它的能量武器大戰美軍。曼斯利向羅加德撒謊,說鐵巨人殺死了豪加斯,在大海上他們可以用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原子導彈摧毀它。豪加斯醒來,告訴鐵巨人他沒有死,讓鐵巨人關閉它所有的武器。曼斯利讓羅加德繼續進攻,而迪恩則保證鐵巨人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人。羅加德看到豪加斯沒有死,因此下令停火,但是他沒有能夠及時把這個命令傳送到鸚鵡螺號,而慌張的曼斯利已經下令發射導彈了。羅加德大怒,告訴曼斯利導彈瞄準位於洛克威爾的鐵巨人,會殺死洛克威爾所有人。曼斯利企圖逃跑,但是鐵巨人阻止他。軍隊強迫曼斯利留下,像一名好士兵一樣面臨死亡。豪加斯告訴鐵巨人洛克威爾的命運。鐵巨人下決心飛走,它對自己微笑因為它選擇成為超人那樣的英雄。鐵巨人和導彈在高空相撞,導致一個大爆炸,拯救了小鎮。鎮裡的人高興他們倖存,但是也很悲痛鐵巨人的犧牲。

春季,安妮和迪恩約會。迪恩在公園裡樹立了一座雕像紀念鐵巨人。豪加斯從羅加德獲得一個包裹,裡面有一枚小鉚釘,這是找到的唯一的鐵巨人的東西。當夜豪加斯聽到鉚釘發出熟悉的噼噼聲,鉚釘躍出窗子。豪加斯打開窗子讓鉚釘出去。在冰島朗格冰原的某處,鐵巨人的部件,跑向鐵巨人的頭待的地方;鐵巨人醒過來,微笑修復自己。

配音員

[編輯]
克里斯托弗·麥克唐納布萊德·博德艾力·馬倫斯奧在2012年3月洛杉磯動畫節上《鐵巨人》放映前
  • 艾力·馬倫斯奧為男主角豪加斯·休斯配音。他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精力充沛和好奇心很強的男孩。畫動畫的人看馬倫斯奧的表演,這幫助他們在畫的時候結合配音演員的表情和動作[5]
  • 克里斯托弗·麥克唐納為肯特·曼斯利配音。他是一名派來調查鐵巨人的政府間諜。他的官方政府專車上的標誌說是「出奇現象局」
  • 小亨利·康尼克為迪恩·麥克克平配音。他是一名比特尼克藝術家和廢鐵場主。博德覺得把迪恩描述為垮掉的一代有理,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們被看作是小鎮價值觀的一種威脅。作為一名局外人他是首先認識到巨人不是威脅的人之一[6]。全球中文版則是由明星王力宏配音
  • 珍妮佛·安妮斯頓為安妮·休斯配音。她是豪加斯·休斯的母親和一名軍事飛行員留下的寡婦
  • 馮·迪索為鐵巨人配音。它是一台50英尺高、吃金屬的機器人[7]。製造它的目的不明,但是假如它把一個物件辨認成武器後它立刻不自覺地採取防禦措施,企圖摧毀那個物件。本來他們打算用電子產生的聲音,但是製片人覺得他們「需要一個低沉、好聽和有表達力的聲音作為基礎」。本來他們打算請彼得·庫倫,因為庫倫已經有為機器人角色配音的經驗,但是庫倫沒有空,原因此他們聘請馮·迪索[8]
馮·迪索為鐵巨人配音

製片

[編輯]

開發

[編輯]

電影的故事來源於1968年泰德·休斯給他的孩子們寫的故事《鐵巨人》。1980年代裡搖滾樂音樂家皮特·湯申德選擇這本書來編輯一張概念專輯。1989年這張專輯出版[8]。1991年理查德·巴茲利在愛爾蘭唐·布魯斯的工作坊里工作時向布魯斯提出了一個他的鐵巨人版本。巴茲利後來成為電影的主動畫家。他製造了故事的概述和角色緊要,但是布魯斯沒有接受[5]。音樂劇在倫敦上演後德斯·邁克納福相信鐵巨人也可以被轉到屏幕上,最後華納兄弟影業把這個計劃買下[8]

1996年末項目繼續發展,公司覺得當時正在透納娛樂公司工作的布萊德·博德最適合導演這部電影[8]。當時華納剛剛收購透納娛樂公司,博德被允許轉到華納兄弟動畫公司導演《鐵巨人》。博德讀了休斯的原書後對其故事非常感興趣,而且華納公司授予他不尋常的創作權利,其中包括引入兩個原書裡沒有的角色,迪恩和肯特,把電影背景放到美國,放棄湯申德的音樂劇計劃[9][10]。博德的主題是「假如槍有靈魂它會怎樣決定?」[11]他在一個採訪中解釋為什麼把電影的背景改為1950年代的美國:

故事的原作者泰德·休斯在電影發表前就逝世了,他的女兒弗里達·休斯代替他看這部電影並說她喜歡它。開始這個計劃的湯申德也喜歡它[12]

編劇和導演

[編輯]

雖然博德不高興有另一個作家參與,因為他想自己寫劇本,蒂姆·麥肯萊斯被雇來寫劇本[9]。但是在讀了麥肯萊斯當時還沒有發表的《盛夏獅王》劇本後他改變主意[8]。博德的原計劃是電影結尾時美國和蘇聯開戰,巨人死去。麥肯萊斯決定最後有一個短情節展示它活下來了。他說:「你不能殺E.T.而不讓他復活。」麥肯萊斯有三個月的時間來寫劇本,這是華納最緊張的時限了,但是他在兩個月內就完成了劇本。麥肯萊斯說巨人的背景故意被隱沒掉來使得故事集中在它與豪加斯的關係:「我們沒有時間來浪費。」.[13][14]博德覺得這個故事很難講因為裡面的元素不尋常地結合,比如「50年代的多疑科幻電影配上《學徒》般的天真[10]。麥肯萊斯的版本被送給休斯本人,他回信說非常喜歡。他說:「我想告訴你們我喜歡布萊德·博德的工作。他把可怕恐怖的時刻、終局,把所有這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最後的結尾對我來說像一個奇蹟。他的故事發展使得《鐵巨人》極其戲劇性。我無時不刻地想這個故事。」[8]

博德利用他在電視公司工作時獲得的經驗。他說他在拍攝《宜家宜犬》時獲得組織團隊的經驗,在參加《辛普森一家》的拍攝時獲得了一定要在截止日期時完成的經驗[10]。他鼓勵他的組內同事幫助他發展電影的故事,他經常問組內同事他們對情節的意見並作出相應的更改[15]。他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強調溫柔的、體現角色的時刻,這與緊張的情節正好相反,博德認為過分多的緊張情節是現代電影的一個毛病。「時刻必須有動作、聲響效應或者截面或者巨響音樂。就好像觀眾手裡拿着遙控器時刻在轉換頻道一樣,「他評論道[14]。故事板藝術家泰迪·牛頓對電影故事的成形有重要貢獻。牛頓加入工作組後博德給他的第一個任務是製造一個「懼怕核彈時期的那種所有人都看的宣傳電影」那樣的電影內的電影。牛頓的結論是音樂劇格式是最吸引人的選擇。他製作的「蹲下和掩護」情節成為製作組最喜歡電影情節[16]。故事組的組長傑佛瑞·林奇授予牛頓「X因素」的綽號,製片人在電影劇本里給他多處藝術家自由的情節[17]

動畫

[編輯]

華納的上一部動畫片《尋找卡米洛城》財務失敗,使得公司重新考慮動畫片,這對《鐵巨人》的製作有很大的影響。《尋找卡米洛城》四分之三的成員也幫助製作《鐵巨人》[14]。電影開始製作時華納告訴他們這部電影的金費會少,完工的時間限制也短。雖然對製作的觀察很嚴格。博德說「只要我們保持控制,可以給他們看我們製作認真,在規定的時間裡完工,結果好,他們基本上不干預。」博德覺得缺點是「只有迪斯尼夢工廠電影三分之一的金費和一半的時間,」優點是有更多創作自由,博德說這部電影「完全是動畫組製作的;我相信其它公司不能達到我們能夠達到的程度。」動畫組的一小部分人到緬因州去待了數周給五座小城市拍照和錄像。他們希望能夠把它們的文化精確小型化地反映出來;「我們拍攝商店正面、穀倉、森林、住房、住房內部、飯店,所有我們能夠找到的細節,包括樹皮,」製作設計師馬克·瓦亭說[18]

博德精心計劃每個場面的細節和來預防超出預算[14]。一開始動畫組使用MacromediaAdobe Director軟件,後來完全改用Adobe After Effects。博德想使用這個當時還初期的軟件因為它允許故事板包含攝像頭的移動路線。對於製作組來說這個軟件非常關鍵,它幫助公司理解電影故事,也幫助博德理解電影的編輯需要。最後他對電影的製作方法很滿意,說「我們可以想象節奏,花費小量資源來開發我們的電影。」[19]開發組可以聚集在一個放映室里完成一個系列,博德可以在屏幕上標記和畫出他的建議。首席動畫家巴茲利說這加強了組員之間的關係,所有的人都想要製作一部好電影[5]。博德說電影製作過程里他最喜歡的時候是所有的人聚集在編輯室里測試巨人得知靈魂是什麼的場面。「屋裡的人情不自禁地哭。這個場面很關鍵;我們全部都感覺到我們真正地打動人心,」他回憶道[10]

他建議像迪斯尼起初那樣讓每個動畫家畫電影的一部份,而不是每人負責一個角色的動畫[15][20]。唯一的例外是負責使用電腦成像製作巨人本身的人,因為使得金屬「像液體那樣」有點困難[8]。他們也發現使用計算機模型來表達感情有困難[15]。巨人是電影製片人喬·約翰斯頓設計的,製作設計師馬克·瓦亭對它加工,斯蒂夫·馬爾科夫斯基是巨人的首席動畫師[14]。他們使用計算機軟件讓巨人與其他角色互動時「每秒鐘動畫兩幅」來使得它不明顯是計算機模型。由於電影的製作時間緊張博德讓加州藝術學院的學生幫助小動畫工作。他確保所有的場面都有有經驗的和年輕的動畫家參加製作,說:「[假如你只讓你的最佳天才製作最好的部位的話]你給你的強手太多工作,給其他人太少。」南城廣木設計了電影裡所有的計算機成像製造的物件和車輛,它們是用AliasMayaPowerAnimator、更改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hotoRealistic RenderManToon Boom AnimationAvid Elastic RealityAdobe Photoshop等不同軟件製作的[21]

諾曼·洛克威爾愛德華·霍普N·C·懷斯的作品影響了設計。瓦亭選擇了既是對於電影背景時代典型的,也體現了電影的感情的顏色;比如霍加斯的房間的設計反映了他的「少年和好奇心」[18]。其中又參雜了1950年代插圖的風格。動畫家研究了查克·瓊斯漢克·凱查姆艾爾·赫什菲爾德和那個時代迪斯尼的電影,比如101忠狗來幫助設計電影的動畫[20]

音樂

[編輯]

電影配樂是邁克爾·凱曼作曲指揮的。博德初始的零時配樂是「一堆50、60年代伯納德·赫爾曼作的科幻電影音樂」一開始把凱曼嚇了一跳[22]。凱曼相信樂隊對電影的感覺重要,因此他「決定去東歐尋找聽上去『老式』的樂隊,他在布拉格弗拉基米爾·達維多維奇·阿什肯納齊指揮捷克愛樂樂團演奏理查德·施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最後捷克愛樂樂團演奏電影配樂,博德稱該樂隊是「一群出色的音樂家。」[23]與大多數電影相比《鐵巨人》配樂的錄音不尋常:錄音是在魯道夫音樂廳使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完成的,沒有使用常用的合成,而是凱曼1999年在一次採訪中說「像演奏一首經典作品一樣。」1999年11月6日凱曼給《鐵巨人》作的配音贏得動畫作品音樂安妮獎[24]

編制

[編輯]

博德打算使用寬屏,尤其是2.39:1的比率,但是他的顧問警告他不要這樣做。博德覺得使用這個格式合適因為這是1950年代後期許多電影使用的寬屏格式[25]。他還想在海報上印上這個格式的標誌,作為幽默,但是擁有這個商標二十世紀福斯拒絕[26]

博德回憶他曾經和經理爭執因為他們想添加其他角色,比如一條助手犬,把電影的背景放到今天,加一首嘻哈[27]。原因是他們怕無法出售這部電影。博德反駁道:「假如他們想講故事的話他們就得讓故事是原樣的。[14]」電影本來還要在開始顯示華納家庭娛樂的標誌和穿大禮服的賓尼兔。博德因為多種原因反對,最後獲得羅伯特·A·達利特里·塞梅爾的同意。取而代之的博德和他的開發人員設計了一個類似經典公司標誌樂一通的標誌。他感謝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等經理人員幫助他達到他的預想,說他們接受他的意見。

據發行時的報道《鐵巨人》的製作費用是5000萬美元,加上3000萬美元廣告[28]Box Office Mojo後來計算其金費為7000萬美元[29]。與華特迪士尼影片發行的電影相比他被看作是低費用電影[30]

主題

[編輯]

電影的背景是冷戰時期的1957年,當時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緊張不斷上升。1957年史普尼克號升天使得從太空進行核攻擊的可能性出現。反共主義和核摧毀的威脅導致了一種恐懼和懷疑的氣氛,促使外空入侵內容的電影大增。在一個情節里霍加斯的班級看一部名為《原子大屠殺》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是基於一部真電影《蹲下和掩護》寫的,內容是假如蘇聯向美國投彈的話如何倖存。

電影也包含反槍信息。鐵巨人看到獵人殺一頭鹿的時候它注意到鹿的屍體邊扔了兩把槍。鐵巨人的眼睛變紅,表明它對槍的敵意。這個主題不斷重複,「槍殺」和「你不是槍」。雖然電影反戰和反槍但是它不把軍隊惡魔化。洛加德將軍被體現為一個理智和可愛的人物,這和權力欲很強的平民曼斯利正好相反。霍加斯對巨人說的「你自己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在電影裡有關鍵作用。在一個被刪除的場面里機器人夢見自己看到許多和它一樣的機器人在一個外星世界裡走過一個戰區,說明它是在一個過去的戰爭里作為武器被製造的。

編劇作家麥肯萊斯評論道:「有一天我們會來到一個決定性的時刻決定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決定決定我們的一生。」麥肯萊斯說電影可以向觀眾提供錯和對的感覺,表達電影「能夠使我們感覺到我們全部是人類的一部份」的希望[13]羅傑·埃伯特等把《鐵巨人》和《E.T.外星人》相比。博德對此回應道:「E.T.不指責。不使得軍隊補償。當然假如你想引起背痛或者非常傷心的感覺你有使得自己的腰痛的危險。」[25]

廣告

[編輯]

部分由於華納的廣告不足《鐵巨人》在電影院裡很失敗。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魔劍奇兵英語Quest_for_Camelot》的結果;《魔劍奇兵》發行後一直到1999年4月華納不肯給博德和他的組定下發行日期[31]試映的良好結果使得公司大吃一驚,據博德所說,它的分數是華納過去15年裡最高的[10]。公司忽略了給電影準備成功的廣告策略——比如通過穀類早餐或者快餐——而到它發行剩下的時間不夠。博德回憶華納只製造了一份海報[27]。負責電影廣告的布萊德·伯爾很坦率地承認公司沒有打算發行漢堡王玩具[32]。在一次採訪中博德說這是「華納歷史性糟糕的廣告行動,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手裡的寶貝。」[33]

公司需要800萬才能保證電影不賠本,但是在發行前他們未能適當地給它做廣告。為了更好地準備他們幾乎推遲數月。「他們說:『我們應該推遲適當準備,』我說:『你們有兩年半的時間準備。』」博德回憶道[27]。媒體注意到電影缺乏廣告[34]。一些媒體報道說公司想花更多錢給計劃夏季發行的大片飆風戰警》做廣告[15][31]。為了減輕這個策略的打擊,華納安排了在正式發行前的周日進行先睹為快放映[35]。此外他們還在網上平台Webcastsneak事先放映[36]

發行

[編輯]

票房

[編輯]

1999年7月31日《鐵巨人》在洛杉磯中國戲院首演,電影放映前在一個特別的儀式里一塊印有主題角色的腳印的鐵板被鑄入地內[37]。1999年8月4日電影在紐約和洛杉磯上映[36]。8月6日在美國全國上映。它在美國2179個影院上映,在票房獲得第九名,在開映周末共收入5,732,614美元[38]。它很快落出前十名。到第四周它才收入1890萬美元,遠遠低於7000萬美元投資[29]。據《洛杉磯日報》的戴夫·麥克奈瑞「在周末它平均每場才賺2631美元,每場的平均只有145美元,或者每場才30張票。」因此影院很快就停止放映了[35]。當時華納正處於危機中,經理羅伯特·A·達利和特里·塞梅爾辭職,加劇電影的失敗。《Brandweek》的斯坦利引用它來證明今天廣告對電影的成功有多麼重要[28]

在美國電影總共賺了23,159,305美元,在其它國家8,174,612美元,全球共31,333,917美元[29][39]。分析家認為它是時事不成和「嚴重錯誤地吸引觀眾」的犧牲者[35]。當時華納的經理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解釋說:「人們總是對我說:『你們為什麼不拍聰明的家庭電影?』我們的經驗是每次我們這樣做我們被屠殺。」

批評家反應

[編輯]

觀眾和影評人對《鐵巨人》的評價都非常好[40]。電影評論總結網站爛番茄基於132篇回顧的總結為96%讚揚評分,平均評分為8.2/10。共識為「引人入勝、優善、感人和可愛地仿古,布萊德·博德導演的《鐵巨人》穩定地接觸感人的主題和複雜的關係,動畫優美。」[41]基於27個回顧在Metacritic上它平均獲得100分的85分,說明「一致讚揚」[42]。《影院評分》在回應電影批評外報道觀眾給電影評最高分[43]。Reel Source預告服務計算96-97%的觀眾推薦它[35]。2015年爛番茄把它評為1990年代裡拍攝的動畫電影裡列第三受讚揚的[44]

洛杉磯時報的肯奈斯·圖蘭稱之為「如同一支箭和引人入勝,即簡單又複雜」,他繼續寫道:「它給人一種經典的感覺但實際上它不符合一般的模式[30]。」芝加哥太陽報羅傑·埃伯特把它的故事和動畫與日本導演宮崎駿相比,總結說這部電影「不僅僅可愛而且它的故事有深刻的意義[45]。」紐約客批評家麥克·斯拉戈夫稱之為「一個現代童話」,寫道:「電影完美地使用規模和透視——和它打開觀眾的心和腦的力量[46]。」時代的理查德·斯基克爾認為它是「一部聰明的活也讓別人活童話,充滿對所有大問題漂亮精確的觀察——生活、死亡、大型軍事工業。」紐約時報作家勞倫斯·凡·格爾德認為它是一部「動畫電影完美技巧的範例」[47]華爾街日報喬·摩根斯頓覺得它「美,哦像一副完美的藝術品一樣美」,說:「我可以保證這部電影首先非常幽默和極其感人。」

好萊塢的兩份行業出版物都讚揚《鐵巨人》:荷里活報道的戴維·亨特預言它是一匹黑馬,稱它「傑出」[48],《綜藝》的萊爾·略文斯坦說它「是一部視覺引人的好電影……一部完美的成功[49]。」娛樂周刊的布魯斯·弗萊特評論道:「我一直以為我天生沒有能夠使得圖畫感動我的基因。直到我看《鐵巨人》[43]。」舊金山紀事報的彼特·斯達克同意其故事比其它動畫電影強,說裡面的角色合理,並強調了豐富的道德主題[50]休斯敦紀事報的傑夫·米拉也贊同電影的基礎技術,並結論說配音傑出,和蒂姆·麥肯萊斯的劇本非常好[51]。除這些正面的批評外華盛頓郵報的斯蒂芬·亨特寫了一篇負面的批評,他認為「電影雖然圖像優美,故事柔潤感人,但是它有一股不可思議的令人討厭的沾沾自喜的姿態[52]。」

獎項

[編輯]

雨果獎提名《鐵巨人》最佳戲劇表現獎,[53]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提名布萊德·博德和蒂姆·麥肯萊斯星雲獎[54]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授予《鐵巨人》最佳兒童電影獎[55]。此外《鐵巨人》獲得九項安妮獎,在其它六項獲得提名[56]。被提名土星獎最佳家庭錄像獎[57]。2010年IGN把《鐵巨人》列入最佳動畫電影列表的第五名。

美國電影學會把《鐵巨人》列10部最佳動畫電影。

獎項
獎項 頒發日期 類別 獲獎和提名者 結果
安妮獎 1999年11月6日 最佳動畫片 艾莉森·阿巴特英語Quest_for_Camelot迪斯·麥納弗英語Des McAnuff約翰·沃克
華納兄弟;華納兄弟動畫公司
獲獎
最佳特效動畫獎 Allen Foster
米歇爾·加涅英語Michel Gagné 提名
最佳角色動畫獎 Jim Van der Keyl
Steve Markowski 獲獎
Dean Wellins 提名
最佳動畫導演獎 布萊德·博德 獲獎
最佳動畫電影音樂獎 邁克爾·凱曼
最佳動畫片產品設計獎 Alan Bodner
Mark Whiting 提名
動畫故事傑出個人獎 馬克·安德魯斯 獲獎
Kevin O'Brien 提名
Dean Wellins
最佳動畫配音獎 艾力·馬倫斯奧 獲獎
最佳動畫編劇獎 蒂姆·麥肯萊斯和布萊德·博德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兒童獎 2000年4月9日 最佳電影 布萊德·博德、愛麗森·艾芭特、德斯·邁克納福和蒂姆·麥肯萊斯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 2000年1月9日 最佳動畫片 布萊德·博德 獲獎
創世獎 2000年3月18日 最佳動畫片
雨果獎 2000年9月2日 最佳戲劇表現獎 布萊德·博德、蒂姆·麥肯萊斯和泰德·休斯 提名
拉斯維加斯電影批評家協會 2000年1月18日 最佳動畫片 獲獎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2000年1月20日 最佳動畫片 布萊德·博德
電影配樂獎 2000年3月25日 最佳動畫片配樂獎
最佳動畫片音樂獎 提名
紐約影評人協會 2000年1月10日 最佳動畫片 2nd place
聖菲批評家圈獎 2000年1月9日 最佳動畫片 獲獎
土星獎 2000年6月6日 最佳家庭錄像發行 提名
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 2000年5月20日 最佳劇本 布萊德·博德和蒂姆·麥肯萊斯
青年藝術家獎 2000年 最佳家庭動畫片
最佳年輕配音 艾力·馬倫斯奧 獲獎

家庭媒體和電視放映

[編輯]

鑑於電影發行時廣告無效的批評華納在錄像發行時包括了早餐食品、美國在線通用汽車的廣告,並獲得了三名美國國會成員的支持。2000年2月電影作為按次付費發行時它的知名度已經提高,同時也提高了電影網站的點擊數[58]

1999年11月23日《鐵巨人》的錄像帶數碼多功能影音光碟發行[26]鐳射影碟於12月6日發行。錄像帶有三個不同的版本。所有的第一批寬幅家庭錄像都是1.85:1幅度的。2000年電視播放權被賣給卡通頻道特納電視網,售價為300萬美元。電視台給電影做廣告時強調它是一部廣受讚譽但是被忽視的電影[59]。2000年代初卡通頻道在美國獨立日感恩節等節日裡24小時連續不斷放映過這部電影[60][61]

特殊DVD版於2004年11月16日發行[62]。2014年布萊德·博德和華納討論發行《鐵巨人》藍光光碟的可能。「華納和我討論過。但是他們要一張沒有其它內容的碟,我要更好的,」博德在他的Twitter賬號上說。他還說愛好者可以到華納家庭娛樂的Twitter主頁上要求電影的收集者版藍光光碟[63]

其它

[編輯]

簽名版

[編輯]

2015年9月30日一個重新翻錄和剪輯的版本被有限期地發行,這個版本被稱為簽名版,2015年10月4日它再次被有限期發行。這個版本比原版長約兩分鐘,其中包括安妮和迪恩的一個短小場面以及巨人的夢的一個場面[64]。這兩個場面在博德的原電影故事板上都出現,但是由於時間和費用的限制沒有完成。在2004年的DVD版本上它們作為被刪除的故事板在花絮內容里出現[65]。它們是2015年在鄧肯工作室動畫的,工作室僱傭了一些原電影的動畫家。2016年2月16日簽名版以DVD以及數字下載出版。官方藍光光碟依然未肯定。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懷舊廣告】1999年 民國88年 中視節目《冠軍家庭TV秀》所播出的電視廣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14處
  2. ^ Terry Flores. Duncan Studios Adds New ‘Iron Giant’ Scenes for Remastered Re-release. 綜藝. 2015年9月24日 [2016年3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9日). Brad Bird’s 1999 animated classic The Iron Giant... 
  3. ^ Jamie S. Rich. 'The Iron Giant,' a modern classic of animation returns: Indie & art house films. OregonLive.com. 2014年1月20日 [2016年3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4日). Released in 1999, this modern classic of hand-drawn animation 
  4. ^ Oliver Lyttelton. 5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Brad Bird's 'The Iron Giant'. IndieWire. 2012年8月6日 [2016年3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6).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as a modern classic 
  5. ^ 5.0 5.1 5.2 Interview with Richard Bazley. Animation Artist. 1999年8月20日 [2016年3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12日). 
  6. ^ 6.0 6.1 The Iron Giant: Special Edition (DVD commentary) (音像媒體說明). Brad Bird, Jeffrey Lynch. Warner Bros. 2004年. 
  7. ^ 7.0 7.1 The Iron Giant - Making the Movie. Warner Bros. [2013年7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年2月20日). What he does find is a 50-foot giant with an insatiable appetite for metal and a childlike curiosity about its new world.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The Making of The Iron Giant. Warner Bros. [2008年1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3月21日). 
  9. ^ 9.0 9.1 Black, Lewis. More McCanlies, Texas. The Austin Chronicle. 2003年9月19日 [2016年3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月10日).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Bill Desowitz. Brad Bird Talks 'Iron Giant' 10th Anniversary.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2009年10月29日 [2016年10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0月21日). 
  11. ^ Rob Blackwelder. A "Giant" Among Animators. SplicedWire. 1999年7月19日 [2016年3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9日). 
  12. ^ 皮特·湯申德(2012年)Who I Am: A Memoir,紐約市:哈珀柯林斯 ISBN 978-0-06-212724-2
  13. ^ 13.0 13.1 Holleran, Scott. Iron Lion: An Interview with Tim McCanlies. Box Office Mojo. 2003年10月16日 [2016年3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15日).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Bob Miller. Lean, Mean Fighting Machine: How Brad Bird Made The Iron Giant.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4.5). 1999年8月 [2016年3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23日). 
  15. ^ 15.0 15.1 15.2 15.3 Patricia Ward Biederman. Overlooked Film's Animators Created a Giant. 洛杉磯時報. 1999年10月29日 [2016年3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7日). 
  16. ^ Brad Bird. DVD commentary for The Iron Giant (DVD). Warner Home Video. 2004年. 
  17. ^ Brad Bird, Jeffery Lynch et al. The Iron Giant Special Edition. Special Features: Teddy Newton "The X-Factor" (DVD). Warner Home Video. 2004年. 
  18. ^ 18.0 18.1 Interview with Mark Whiting. Animation Artist. 1999年8月31日 [2016年3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3日). 
  19. ^ 布萊德·博德. Director and After Effects: Storyboarding Innovations on The Iron Giant.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3.8). 1998年11月 [2016年3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2日). 
  20. ^ 20.0 20.1 Interview with Tony Fucile. Animation Artist. 1999年8月24日 [2016年3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9日). 
  21. ^ An Interview with... Scott Johnston - Artistic Coordinator for The Iron Giant. Animation Artist. 1999年8月10日 [2016年3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7月5日). 
  22. ^ Dan Goldwasser. Interview with Michael Kamen. SoundtrackNet. 1999年9月4日 [2016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年4月11日). 
  23. ^ 馮·迪色和布萊德·博德. The Making of: The Iron Giant. 22:07 記錄於. 1999年8月1日 [2016年3月6日]. WB電視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21日).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24. ^ Patricia Biederman. Giant Towers Over Its Rivals. 洛杉磯時報. 1999年11月8日 [2016年3月19日]. [失效連結]
  25. ^ 25.0 25.1 Sragow, Michael. Iron Without Irony. Salon Media Group. 1999年8月5日 [2016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7月10日). 
  26. ^ 26.0 26.1 Animation World News - Some Additional Announcements About The Iron Giant DVD.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4.8). 1999年11月 [2016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27. ^ 27.0 27.1 27.2 Chris Bumbray. EXCLUSIVE INTERVIEW: BRAD BIRD TALKS IRON GIANT, TOMORROWLAND FLOP, & MORE!. JoBlo.com. 2015年10月1日. 
  28. ^ 28.0 28.1 T.L. Stanley. Iron Giant's Softness Hints Tie-ins Gaining Make-or-Break Importance. Brandweek 40 (34). 1999年9月13日: 13. 
  29. ^ 29.0 29.1 29.2 The Iron Giant (1999). Box Office Mojo. [2016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5日). 
  30. ^ 30.0 30.1 Claudia Eller & James Bates. Animators' Days of Drawing Big Salaries Are Ending. 洛杉磯時報. 1999年6月24日 [2016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6日). 
  31. ^ 31.0 31.1 Charles Solomon. It's Here, Why Aren't You Watching. 洛杉磯時報. 1999年8月27日. 
  32. ^ Lyman, Rick. That'll Be 2 Adults And 50 Million Children; Family Films Are Hollywood's Hot Tickets. 紐約時報. [2016年3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11日). 
  33. ^ Otto, Jeff. Interview: Brad Bird. IGN. 2004年11月4日 [January 14,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2日). 
  34. ^ Ian Spelling. He's Big on Giant. 芝加哥論壇報. 1999年7月27日 [2016年3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0月6日). There's very little "Iron Giant" merchandise (no Happy Meals!)... 
  35. ^ 35.0 35.1 35.2 35.3 Dave McNary. Giant Dissapointment: Warner Bros. Blew a Chance to Market 'Terrific' Film While Iron Was Still Hot. Los Angeles Daily News. 1999年8月15日. 
  36. ^ 36.0 36.1 David Kilmer. Fans get another chance to preview THE IRON GIANT.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1999年8月4日 [2016年3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21日). 
  37. ^ Lisa D. Horowitz. ‘Iron Giant’ takes whammo, concrete steps. 綜藝. 1999年8月5日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9日). 
  38. ^ Karen Fessler. Warner Bros. takes Giant hit. 芝加哥太陽報. 1999年9月5日. 
  39. ^ The Iron Giant. The Numbers.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3日). 
  40. ^ R. Kinsey, Lowe. Filmmakers push to rescue 'Duma'. 洛杉磯時報. October 7, 2005年10月7日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7日). Some publications have compared the film's studio experience to "A Little Princess" and "Iron Giant," two other Warner Bros. family releases that famously failed to reach a broad audience in theaters despite widespread critical acclaim. 
  41. ^ The Iron Giant (1999). 爛番茄. Flixster.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1日). 
  42. ^ Iron Giant, The (1999):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1日). 
  43. ^ 43.0 43.1 Bruce Fretts. The Iron Giant wins over kids and adults alike. 娛樂周刊. 1999年8月12日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21日). 
  44. ^ Top 100 animation movies. 爛番茄. [2016年3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1月26日). 
  45. ^ 羅傑·埃伯特. The Iron Giant review. 芝加哥太陽報. 1999年8月6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4月6日). 
  46. ^ Michael Sragow. The Film File: The Iron Giant. 紐約客. 2009年12月7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9日). 
  47. ^ 勞倫斯·凡·格爾德. 'The Iron Giant': Attack of the Human Paranoids. 紐約時報. 1999年8月4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2月4日). 
  48. ^ David Hunter. Iron Giant. 荷里活報道. 1999年7月21日. 
  49. ^ Lael Loewenstein. The Iron Giant. 綜藝. 1999年7月21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10日). 
  50. ^ Stack, Peter. 'Giant' Towers Above Most Kid Adventures. 舊金山紀事報. 1999年8月6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1月26日). 
  51. ^ Millar, Jeff. The Iron Giant. 休斯敦紀事報. 2004年4月30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1日). 
  52. ^ Stephen Hunter. 'Iron Giant': Shaggy Dogma. 華盛頓郵報. 1999年8月6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25日). 
  53. ^ Hugo Awards: 2000.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3月12日). 
  54. ^ Nebula Award: 2000.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2月22日). 
  55. ^ BAFTA Awards: 2000.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31日). 
  56. ^ Annie Awards: 1999.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8日). 
  57. ^ The Saturn Awards: 2000.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6月21日). 
  58. ^ R. Thomas Umstead. Warner Bros. Backs 'Iron Giant' on Web. Multichannel News. 2000年2月14日 [2016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5). 
  59. ^ Rick DeMott. THE IRON GIANT to air on Cartoon Network and TNT.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2000年1月3日 [201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21日). 
  60. ^ Leigh Godfrey. Iron Giant Marathon On Cartoon Network. Animation World Magazine. 2002年7月2日 [201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24日). 
  61. ^ Patrizio, Andy. The Iron Giant: Special Edition - DVD Review at IGN. IGN. November 2, 2004年11月2日 [201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23日). 
  62. ^ Iron Giant SE Delayed. IGN. 2004年7月22日 [201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9日). 
  63. ^ Lussier, Germain. Brad Bird Fighting For Iron Giant Blu-ray. Slash Film. 2014年4月23日 [201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3日). 
  64. ^ The Iron Giant: Signature Edition. Fathom Events. [2015年7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7月8日). 
  65. ^ Wolfe, Jennifer. Duncan Studio Provides Animation for New ‘Iron Giant’ Sequences. Animation World Network. 2015年9月15日 [201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5日).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