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破壞
外觀
系列條目 |
馬克思主義 |
---|
創造性破壞(德語:Schöpferische Zerstörung;英語:creative destruction,又稱創造性毀滅)是由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提出的重要觀點,是其創新理論與經濟周期理論的基礎。
歷史
[編輯]「創造性破壞」的理論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國社會學家維爾納·桑巴特1913年所著的《戰爭與資本主義》(Krieg und Kapitalismus)。在早期著作中,馬克思認為該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不斷產生和消滅財富,而且通過戰爭和經濟危機不斷毀滅人類財富。[1]
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1942)中,熊彼特發展了馬克思的理論,並在書的第二部分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最終會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解體。
後來,自由主義和自由市場派經濟學家把「創造性破壞」視為資本主義的優點,用於描述公司和產業的興衰使市場向更有效率的方向進行。在這種觀點下,創造性破壞是資本主義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企業家的創新是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而創新能夠從內部不停地革新經濟結構,即不斷地破壞舊有的秩序和結構, 同時再不斷地創造新的結構。這一過程便被稱為「創造性破壞」。通過創新,企業家不斷創造性地打破舊的市場均衡,而經濟增長就是以這種「創造性破壞」為特徵的動態競爭的過程。
參考文獻
[編輯]- ^ Reinert, Hugo; Reinert, Erik S.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Economics: Nietzsche, Sombart, Schumpeter. 2006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2), Wor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