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真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禁寺克爾白是伊斯蘭教史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
汶萊國際機場外清真寺Airport Mosque
馬來西亞最大的清真寺:蘇丹沙拉胡汀阿都阿茲沙清真寺。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雅加達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

清真寺阿拉伯語:單數مسجد / جامع masjid / jāmiʿ,複數مساجد‎ / جوامع‎ masājid / jawāmiʿ),又稱回教堂伊斯蘭教寺禮拜寺麥斯智德、是供穆斯林群眾使用的宗教場所

對於什麼宗教場所可視作清真寺,遜尼派伊斯蘭教法學裏有嚴格以及具體的要求,不符合規定的場所則稱作禮拜處。[1]正式被劃定為清真寺的場地(通常是更大綜合建築物的一小部分)有嚴格的使用限制,而伊斯蘭教法規定,一旦某個場地被正式劃定為清真寺,該場所將直到末日都作為清真寺用途,[1]如同不容許伊斯蘭領土重新成為非穆斯林領土,被非穆斯林摧毀或佔用的情形是絕對不容許的(僅為理論,比如西班牙科爾多瓦主教座堂正是從科爾多瓦清真寺改變的,因伊比利半島重新由非穆斯林統治緣故)。

許多清真寺都有精緻的圓頂叫拜樓和禮拜殿,各有獨特的建築風格。清真寺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如今所有人類聚居的大陸裏均能發現其蹤影,用作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禮拜的地方,也可以作傳達信息、教育以及爭議解決等用途。清真寺的會眾由伊瑪目帶領禱告。

詞源

[編輯]
位於伊朗馬什哈德的伊瑪目禮薩聖陵,什葉派主流派別十二伊瑪目派尊奉的第八任伊瑪目阿里·里達(伊朗稱阿里·禮薩)即安葬於此

阿拉伯文的مسجد masjid一詞,其詞根為سجد sajada,意為「拜倒」,因為穆斯林禮拜時需要拜倒叩拜。[2]

中文譯名[3]

[編輯]

伊斯蘭教在唐代傳入中國後,其名稱經歷了演變的過程。起初稱「麥斯吉德」,隨着伊斯蘭教在中國傳播,以及與中國文化的結合,各種按照中國人理解而產生的稱謂層出不窮。如「禮堂」「禮拜堂」「禮拜寺」「清教寺」「真教寺」等。

  明洪武元年(1368年),敕建金陵禮拜寺時,朱元璋御書《百字贊》:「降邪歸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貴聖人……」北京東四清真寺於明正統十二至十三年(1447-1448)建成,皇帝賜匾額為「清真寺」。此後,「清真」一詞逐漸被伊斯蘭教界普遍接受。

「清真」一詞,在漢語中原作清潔、自然、質樸解,曾被社會廣泛使用。

 中國伊斯蘭教借用「清真」一詞後,將其本來之意附加伊斯蘭教教義作出解釋。明末清初伊斯蘭教大學者王岱輿在其著作中作出權威解釋:「純潔無染謂之清,誠一不二謂之真。」又說:「吾教自生民以來,不拜像,滅諸邪,故謂之清;獨尊一,無二主,故謂之真。」

  此後,「清真」成為伊斯蘭教的專用詞,人們把伊斯蘭教禮拜場所稱為「清真寺」,把表白信仰的作證詞(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稱為「清真言」,把符合伊斯蘭教規定、可供穆斯林食用的食品稱為「清真食品」,把售賣清真食品的店面稱為「清真餐館」。

歷史

[編輯]

全世界的第一座清真寺通常被認為是位於麥加、以克爾白為中心的禁寺[4]早在公元638年起,禁寺就擴大了若干次,為的是容納日益增多、住在禁寺周邊地區或每年前往麥加朝聖的伊斯蘭教徒。[5]也有意見認為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則應該是坐落在今麥地那庫巴清真寺,因為這是穆罕默德先知在622年從麥加遷移時建造的第一座建築。[6]

坐落於突尼斯的凱魯萬大清真寺是穆斯林西區最古老的清真寺

穆罕默德先知接着在麥地那親自再建設一座清真寺,現稱作先知清真寺,並幫助開拓清真寺作為伊斯蘭城市的重點的概念。[7]先知清真寺的一些特點,在當今清真寺也仍常見,其中包括設於禮拜殿後牆正中處的小拱門的米哈拉布以及講台敏拜爾[8]該清真寺也建有一個大庭院,清真寺自此都常見這樣的設計。[7]

宗教和社會角色

[編輯]

禮拜

[編輯]

清真寺最主要的功能是為穆斯林提供一個專門的集體敬拜場所,滿足穆斯林履行五時禮拜的需要。

文化教育

[編輯]

隨着學校、研究所和大學等專門機構的出現,清真寺在世俗科學領域的作用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公眾學習宗教的目的地。

慈善機構

[編輯]

清真寺通過慈善委員會向有需要的人家庭提供資助,施捨食物、分發物資或者慈善委員會募集富人的捐款並將其分發給有需要的人。

現代政治角色

[編輯]
東倫敦清真寺是英國第一座獲准使用擴音器來播放宣禮的清真寺。[9]

20世紀末,作為政治用途的清真寺數量日漸增多,而當今西方世界的清真寺通常也會倡導民間參與。正因為清真寺在社群裏的重要性,所以清真寺被用來宣揚與非信徒的和平共存,即使是在逆境中。

大型清真寺有時也會扮演政治角色,如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2003年後)等伊斯蘭國家的伊瑪目會定期在星期五的禱告上宣揚政治主張,[10]其他伊斯蘭國家的伊瑪目則一般禁止談及政治課題。

宣揚

[編輯]

伊斯蘭教徒為少數群體的國家和地區比伊斯蘭教徒佔主體的大中東國家和地區更有可能會通過清真寺作為倡導民間參與的一種方式。[11]美國的清真寺會主辦選民登記和民間參與運動,以促進通常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的穆斯林移民參與政治。正因如此,再加上清真寺也會嘗試及時告知穆斯林居民有關穆斯林社群所面臨的問題,清真寺的人員更有可能參加示威、在請願書上簽名或涉及其他政治活動。[11]

清真寺的級別

[編輯]
  • مَسْجِد جَامِع‎,masjid jāmiʿ,是指舉行周五聚眾進行聚禮的清真大寺。此種類型的清真寺建築多數建築規模宏大,內外裝飾精美,是城市、地區的伊斯蘭宗教中心。
  • مسجد‎,masjid,是指舉行日常禮拜的清真寺。
  • مصلى‎,muṣallá穆薩拉,是指舉行日常的禮拜處,有可能是一個房間、或者一個棚子,亦或是簡單的鋪設草蓆的一處禮拜場。

建築組成

[編輯]
清真寺的佈局

清真寺內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偶像,即沒有任何人物、動物、圖騰和標誌的雕像畫像,也不需要任何供品(因為造物主-真主-是無求的 主),只有圍繞的柱廊,中心一個大拱頂,主要的牆要向着麥加卡巴方向,牆中間有一個凹下的,叫做米哈拉布محراب‎),是指示穆斯林禮拜方向的。中有一座帶階梯的高台,是在主麻日時,為伊瑪目站在上面帶領誦讀《古蘭經》、講道、宣佈消息--等用的,叫敏拜爾(منبر),誦讀《古蘭經》時不得有任何道具或樂器及音樂和歌唱。底下一般鋪有地毯,因為穆斯林需要赤腳禮拜。清真寺外面或一進門地方有自來水或噴泉,要求穆斯林洗淨手、臉、腳(小淨)後才能禮拜。不同清真寺有為區隔男女禮拜有不同設計和設施。女性多數在家禮拜,很少到清真寺禮拜。有穆斯林帶領下非穆斯林是允許進入禮拜殿的。穆斯林在清真寺內禮拜時要排成長排,跪拜俯伏在地、以額觸地、禮和拜獨一無二的造物主——真主。

叫拜樓

[編輯]

由於《古蘭經》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禮拜,時間是日出前、正午後、下午時、日落和進入黑夜。在古代沒先進的報時和通訊工具 ,因此會設置一名專職宣禮員根據天色和日影的變化,站在高處進行喚禮提醒穆斯林大眾禮拜。後來清真寺出現了叫拜樓,每到禮拜時間,就有喚禮者在塔上大聲呼喚,有的大清真寺四周有幾個叫拜樓。現代都裝有擴音器,不再或很少上叫拜樓喚禮(Azan),但是某些傳統清真寺仍保留宣禮員上塔喚禮這一方式。

禮拜殿

[編輯]

建築風格

[編輯]

阿拉伯風格

[編輯]

阿拉伯風格的特點是簡單的方形或長方形建築,其中有一個祈禱廳,其屋頂是由棕櫚樹或者椰棗樹的葉子製成的。清真寺的入口處有一個無頂的中庭。

這種建築風格一直持續到阿巴斯王朝時期。

波斯風格

[編輯]

這種風格流傳於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亞,以及蒙兀兒時代之前的印度。它出現在塞爾柱時代,從十世紀開始。它的特點是伊萬(إيوان)、拱門、祈禱廳上方的圓頂以及帶有兩個尖塔的入口。建築物表面的傳統瓷磚可以說是波斯風格清真寺中最重要的裝飾元素。布哈拉有很多此種風格的清真寺。

奧斯曼土耳其風格

[編輯]

奧斯曼土耳其風格的真寺的特點是在祈禱大廳中部上方有一個巨大的中央圓頂,一些小圓頂可能與它相鄰,甚至在一些非指定祈禱場所的上方也有這種小圓頂。有些人認為土耳其風格受到拜占庭建築的影響。代表建築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蒙兀兒風格

[編輯]

這種風格主要流傳於印度半島,它是從16世紀開始受波斯風格的影響而出現的。它的特點是有一個大院子,院子裏有四個伊萬,其中一個通向祈禱廳,祈禱廳的頂部有三五個大圓頂。德里清真寺和比德爾清真寺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

其他

[編輯]
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始建於唐代,廣州越秀懷聖寺

除了上述風格以外清真寺亦有其他建築風格,比如北京的牛街清真寺就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清真寺的管理

[編輯]

政府管理

[編輯]

在穆斯林國家主要由宗教基金負責管理,提供相關許可和運營經費,也會提供業務指導。

在非穆斯林國家由宗教部門進行管理。

中國(大陸)

[編輯]

內部管理

[編輯]

中國(大陸)

[編輯]

根據《清真寺民主管理辦法》[12]在當地伊斯蘭教協會指導下,實行民主管理,負責清真寺教務、寺務、財務和其他有關事務的管理。清真寺之間不得形成隸屬關係。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Fiqh of Masjid & Musalla. Qa.sunnipath.com. 2005-07-03 [201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9). 
  2. ^ "masjid, n.". OED Online. December 201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
  3. ^ 清真寺名称的由来 ——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cn.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4. ^ Kuban 1974,第1頁
  5. ^ Dumper & Stanley 2007,第241頁
  6. ^ Tajuddin 1998,第135頁
  7. ^ 7.0 7.1 Chiu 2010,第67–8頁
  8. ^ Cosman & Jones 2008,第610頁
  9. ^ Eade, John. Nationalism, Community, and the Islamization of Space in London. Metcalf, Barbara Daly (編). Making Muslim Space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2015-04-19]. ISBN 05202040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7). As one of the few mosques in Britain permitted to broadcast calls to prayer (azan), the mosque soon found itself at the center of a public debate about 「noise pollution」 when local non-Muslim residents began to protest. 
  10. ^ What Muslims Hear at Friday Prayers. Der Spiegel. 2006-04-19 [201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11. ^ 11.0 11.1 Jamal, Amany. The Role of Mosques in the Civic and Political Incorporation of Muslim American. Teachers' College – Columbia University. [2006-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12. ^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2023-09-27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3). 

來源

[編輯]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