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櫻花樹隨風吹動約22米/秒(約合49英里/小時)
受風力影響的樹木

是大規模的氣體流動現象。在地球上,風是由空氣的大範圍運動形成的。在外太空太陽風是氣體或帶電粒子太陽到太空的流動,而行星風則是星球大氣層的輕分子釋氣作用飄散至太空。風通常可按空間尺度英語scale (spatial)速度、力度、肇因、產生區域及其影響來劃分。在太陽系海王星木星上,曾觀測到迄今為止於星球上產生的最為強烈的風。

氣象學中,經常用風的強度和風的方向來描述風。短期的高速的風的爆發被稱為陣風。極短時間內(大約1分鐘)的強風被稱為。長時間的風可根據它們的平均強度被稱呼不同的名字,比如微風烈風風暴颶風颱風等。風發生的時間範圍很大,有只持續幾十分鐘的雷暴氣流,有可持續幾小時的因地表加熱而產生的局地微風,也有因地球上不同氣候區內吸收太陽能量不同而產生的全球性的風。大尺度大氣環流產生的兩個主要原因是赤道和極地之間的所受不同的加熱,以及行星的旋轉(科里奧利效應)。在熱帶,熱低壓和高原可以驅動季風環流。在海岸地區,海陸風循環在局地的風中佔主要。在有起伏地形的地區,山谷風在局地風中佔主要。

人類文明歷史中,風引發了神話,影響過歷史,擴展了運輸戰爭的範圍,為機械功娛樂提供了能源。風推動着帆船在地球的大海中航行。熱氣球利用風可作短途旅行,動力飛行可以利用風來增加升力和減少燃料消耗。一些天氣現象引發的風切變區域可以導致航空器處於危險的境況。當風變強時,會毀壞樹木和人造建築。

風還可以通過不同的風成過程(比如沃土的形成,黃土的形成)和侵蝕作用改變地表形態。盛行風可以將大沙漠黃沙從源頭帶到很遠的地方;粗糙的地形可以將風加速,因為對當地的影響很大,世界上一些區域的和沙塵暴相關的風都有自己的名字。風可以影響野火的蔓延。 很多種植物的種子是依靠風來散佈,這些物種的生存和分佈受風影響很大。一些飛行類昆蟲的種群大小也受風影響。當風和低溫同時發生時,對家畜會有不利影響。風還可以影響動物的食物的儲存,以及它們的捕獵和自保的策略。

成因

[編輯]
1888年超級暴雪英語Great Blizzard of 1888地面天氣分析圖。圖中等壓線較密集的區域表明有較大的風。

風是由氣壓的差異造成的。當氣壓差異存在時,空氣會從高壓區域向低壓區域移動,從而產生風速大小不同的風。在一個旋轉的星球上,在赤道以外的地方,空氣的流動會受到科氏力的影響而產生偏轉。就全球而言,大尺度風(大氣環流)的兩個主要的驅動因子是赤道和極地之間的加熱差異(吸收太陽能量的差異導致了浮力)和星球的旋轉。在赤道之外的不受地面摩擦力影響的高空,大尺度的風傾向於達到地轉平衡。在地球表面,摩擦力會使得風逐漸變慢。地表摩擦力還會使得更多的風被吹入低壓區域[1]。一個新的有爭議的理論認為, 森林引起的水汽凝結導致了對森林從海岸沿線吸引潮濕的空氣過程的一個正反饋循環,從而產生了氣壓梯度。[2]

在解構和分析風廓線時會將風描述為物理的力的平衡。這種分析有助於簡化大氣的運動方程以及構造有關風的水平和垂直的分佈的變量。地轉風是科氏力與氣壓梯度力平衡的結果。它平行於等壓線流動,在中緯度地區大致流動在大氣邊界層之上。 [3]熱成風是大氣中兩層地轉風的差分。它僅當大氣有水平溫度梯度之時存在。[4]非地轉風英語ageostrophy是地轉風與真實風之差,它會導致空氣逐漸填滿氣旋[5]梯度風與地轉風相似,但還包括離心力(或向心加速度)。[6]

另有一小眾觀點認為風是由於能量溢散所引起的能量運動現象,大至颱風等由於熱能的交換運動導致,小至人類的揮手產生的風,由於能量(力)的運動而浪費(溢散或消失的功)的部分會化作風力。

氣象數據

[編輯]

風向

[編輯]
一個風力磨坊式的風速計

風向一般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比如,北風是指從北方吹向南方的風。[7]

風的級別

[編輯]

蒲福風級

[編輯]

蒲福風級英國人弗朗西斯·蒲福(Francis Beaufort)於1805年根據風對地面物體或海面的影響程度而定出的風力等級。按風力強弱,將風力劃分為「0」至「12」,共13個等級,即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所建議的分級。到了1950年代,因為發展出更完善的測風儀器,在自然界中可以實際測量出的風力便大大地超過了12級的風力等級,於是就把風力等級由「0」至「12」級擴展至最高的「17」級,即共18個等級。

蒲福氏風級發明的時候是一種依靠觀察海面現象的分級法。各級數根據海情或浪的狀況來劃分,並沒有定明相關連的風速。

一個區域與另一個區域熱帶旋風風級術語是各有不同的,所以區域性與全球性也不相同。比對列表如下:

一般風級 熱帶氣旋等級(10分鐘平均風速)
蒲福風級[8] 10分鐘平均風速( 對應術語 北印度洋
IMD
西南印度洋
MF
澳洲
BOM
西南太平洋
FMS
西北太平洋
JMA
西北太平洋
JTWC
東南太平洋&
南大西洋
NHC&CPHC
東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NHC&CPHC
0 <1 無風 低氣壓 熱帶擾動 熱帶低區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1 1–3 輕微
2 4–6 輕微
3 7–10 和緩
4 11–16 和緩
5 17–21 清勁
6 22–27 強風
7 28–29 強風 深度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30–33
8 34–40 烈風 氣旋風暴 中度熱帶風暴 熱帶氣旋
(一級)
熱帶氣旋
(一級)
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
9 41–47 烈風
10 48–55 暴風 強烈氣旋風暴 強烈熱帶風暴 熱帶氣旋
(二級)
熱帶氣旋
(二級)
強烈熱帶風暴
11 56–63 暴風
12 64–72 颶風 特強氣旋風暴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
(三級)
熱帶氣旋
(三級)
颱風 颱風 颶風
(一級)
颶風
(一級)
13 73–85 颶風
(二級)
颶風
(二級)
14 86–89 熱帶氣旋
(四級)
熱帶氣旋
(四級)
強烈颶風
(三級)
強烈颶風
(三級)
15 90–99 強烈熱帶氣旋
16 100–106 強烈颶風
(四級)
強烈颶風
(四級)
17 107–114 熱帶氣旋
(五級)
熱帶氣旋
(五級)
115–119 特強熱帶氣旋 超級颱風
>120 超級氣旋風暴 強烈颶風
(五級)
強烈颶風
(五級)

改良藤田級數

[編輯]

改良藤田級數用作分類龍捲風強度等級,在2007年改良自藤田級數,現一般作為加拿大美國等地的龍捲風強度等級系統。級別如下:

級數 風速(估計) 相對發生頻率 潛在損害
英里每小時 千米每小時 米每秒
EF0 65–85 105–137 29–37 53.5% 輕微損壞程度。
屋頂和壁板被破壞。樹枝被折斷,樹根下沉,這個類分為龍捲風無損傷報告確認。
EF0級別受災例子
EF1 86–110 138–178 38–49 31.6% 中等損害程度。
屋頂被掀飛,房車損壞或掀倒。入戶門被吹走,窗戶玻璃破碎。
EF1級別受災例子
EF2 111–135 179–218 50–61 10.7% 可觀的損害程度。
結構較穩定房子的房頂和牆壁也被破壞,木造房屋地基開始移動,移動住宅被完全破壞,樹木從根部被折倒。
EF2級別受災例子
EF3 136–165 219–266 62-74 3.4% 嚴重損害程度。
即使結構穩定房子的大部分結構被破壞,商店等比較大的建築物也遭受嚴重的損害。列車翻車,被吹跑的樹木會從天而降,笨重的車也會脫離地面。地基較差的房屋會被掀起,吹到較遠的地方去。
EF3級別受災例子
EF4 166–200 267–322 75–89 0.7% 極端的損害程度。
結構穩定和所有的木造房屋完全被破壞。車是像小型導彈一樣被吹飛。
EF4級別受災例子
EF5 >200 >322 >90 <0.1% 無法想像的、極其劇烈的損害程度。
極為堅固的建築物也從地基被摧毀,汽車大小的物體像導彈一樣被掀至100米的高空,鋼筋混凝土製造的建築物也遭受到嚴重的損害,高層建築的結構會遭受很大的變形。
自2007年2月1日以來,截止於2013年5月底為止,這一階級的龍捲風全美有10例被確認。造成最大損失的是在2011年5月24日密蘇里州喬普林觀測到的該級別的龍捲風,造成158人死亡。最近的,2013年5月俄克拉荷馬州的首府俄克拉荷馬城近郊被該級別的龍捲風襲擊,24人死亡。
EF5級別受災例子

測量

[編輯]

風向標被用來指示風向。[9]在機場,風向袋被用來指示風向,它被吹拂的角度也被用來指示風速大小。[10]風速一般用風速計來測量,最常用的有轉杯式和螺旋槳式。當需要頻繁測量風速時(比如研究應用),可以利用超聲波信號的傳播速度或對加熱電線的電阻的通風效應來測量風。[11]另外一種類型的風速計是利用皮托管來測量。皮托管的外管被暴露在風中測量動態壓力,通過外管和內管之間的壓力差可以計算出風速來。 [12]

全球範圍內,各地的離地面10米(33英尺)高處的風的測量記錄被平均每10分鐘報告一次。美國熱帶氣旋實行每1分鐘報告一次風的記錄,[13]以及平均每2分鐘 作一次天氣觀測。[14]印度一般平均每3分鐘報告一次風的記錄。[15]知道採樣風的平均時間是很重要的,因為1分鐘持續風的平均風速一般要比10分鐘持續風的平均風速大14%。[16]突然暴發的高速風被定義為陣風。陣風風速的一種技術上的定義為:超過10分鐘間隔內測得的最小風速的最大風速差值,單位為 10節(19公里每小時)。是指風速超過某一臨界值的兩倍,並且持續至少一分鐘的狂風。

對於高空的風,可以利用無線電探空儀上的GPS無線電導航,或用雷達追蹤探空儀等方式來測量風速。[17]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經緯儀從地面肉眼追蹤搭載探空儀的氣象氣球[18]可以用來探測風的遙感技術有聲雷達英語SODAR多普勒激光雷達和多普勒雷達輻射計和雷達可以被搭載在飛機和太空來測量海洋的粗糙度。海洋表面的風速可以通過海洋粗糙度來估計。通過計算地球同步衛星圖像中雲移動的距離也可以估算出風速。風工程是研究風對建築環境(包括建築,橋樑和其它人造建築)的效應的。

類型

[編輯]
一個錮囚的中尺度氣旋龍捲風俄克拉何馬州,1999年5月)
美國龍捲風走廊

龍捲風

[編輯]

龍捲風由快速旋轉並造成直立中空管狀的氣流形成,一般都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超級單體雷暴(Supercell storms)有30%可能性會產生龍捲風。龍捲風內部冷空氣下降,外部熱空氣上升。

季候風

[編輯]

季候風(又稱季風)是周期性的風,隨着季節變化,並且盛行風向季節切變達120度以上。主要發生在亞洲(東亞地區)、西非幾內亞澳大利亞的北部沿海地帶等地。

氣旋

[編輯]

氣旋(cyclone)是指大氣中水平氣流旋轉形成的大型渦旋,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

全球氣候學

[編輯]
西風帶和貿易風
風作為地球大氣環流的一部分

平均而言,東風在吹過極地的風中佔主要部分。西風則在地球的中緯度地區佔主要。副熱帶高壓脊地區的風大多來自極地方向,赤道地區又是多為東風。

緊接着副熱帶高壓脊之下的是赤道無風帶,或是馬緯度(即副熱帶無風帶)。這些地區風速很小。地球上很多沙漠都是排列在副熱帶高壓脊的平均緯度上,這裏空氣的下沉使得空氣的相對濕度減小。[19]地球上最強的風是在中緯度地區,寒冷的極地氣團與溫暖的熱帶氣團在這裏相遇。

風的應用

[編輯]

歷史

[編輯]

基本上,關於風的應用早在西元前即有史料記載,其中較為人知的為人們利用風力去提水,並到宋代時發展達到頂峰,並於文藝復興時期之後傳入歐洲,在荷蘭等地勢較低漥的國家相當興盛,通常用途為農事方面。而十八世紀中葉後,英國人瓦特發明蒸汽機後,進入工業時代,而因此使得風的應用在此之後漸漸沒落,但到了二十世紀的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以來,國際社會開始意識到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生態上的浩劫下;因此,為了保護環境,風的相關應用開始受到各國重視,時至今日仍持續的發展當中,其中又以歐洲地區對於風的發展最為發達。[20]

運輸

[編輯]

海運方面,在帆船時代風對航海是極度重要的動力源,信風的運用為地理大發現帶來極大的助力,直到蒸汽船普及後才失去其重要性,但強風對小船的航行仍帶來不少危險性,且強風亦會增強海浪危害航行安全,因此迴避風帶來的危險仍是航海的重點,大型船隻也要迴避龍捲風與颱風等強烈氣旋。

空運方面,逆風有助於航空器起降,特別是固定翼飛機,而側風對起降則最不利,因此多數機場跑道盡可能與盛行風向平行以降低遇上側風的概率,航空母艦在要進行起降作業時也多半會逆風航行亦此原因。飛機航行中風亦是重要的危險因素,與行進方向不平行的風容易引發亂流造成飛安問題,因此機身設計必須重視減少風干擾保持平衡,長途飛機則多半會飛到平流層巡航亦為減少對流層的垂直風影響。

陸運方面,一些空曠平原或河面常會有強風吹拂,因此這些路段或橋樑會加設擋風板增加行車安全,特別是鐵路,一旦因強風造成出軌必成重大事故。車輛本身較少受自然風影響,但高速行駛下產生的相對風便很重要,車身外型是主要的風阻來源,採用流線型的設計可降低風阻系數,提高最高車速並降低油耗,重視性能的跑車賽車還會要求利用相對風在高速行駛時產生下壓力(即與飛機的機翼相反的概念),藉此確保高速行駛輪胎的抓地力。風對車輛的散熱也極為重要,引擎煞車與輪胎等容易產生高溫的部件非常需要仰賴風散熱。

能源

[編輯]
一座在草原上的風力發電機

風能是因空氣流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空氣流具有的動能稱風能。空氣流速越高,動能越大。人們可以用風車把風的動能轉化為旋轉的動作去推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方法是透過傳動軸,將轉子(由以空氣動力推動的扇葉組成)的旋轉動力傳送至發電機。到2008年為止,全世界以風力產生的電力約有 94.1 百萬千瓦,供應的電力已超過全世界用量的1%。風能雖然對大多數國家而言還不是主要的能源,但在1999年到2005年之間已經成長了四倍以上。

娛樂

[編輯]

許多娛樂活動都和風有關,像是懸掛式滑翔、乘熱氣球、放風箏風箏衝浪滑翔傘帆船航行、滑浪風帆、開滑翔機等。

以滑翔機為例,地面上方的風速梯度會影響滑翔機的起飛及降落階段,風速梯度會產生一種稱為地面發射(ground launch)的效果,但若風速梯度很大,或是有突然的變化,而飛行員保持相同的俯仰姿態,指示空速會增加,可能超過最大速度,因此飛行員需調整俯仰姿態來處理風速梯度的影響[21]

自然界中的角色

[編輯]

風侵蝕

[編輯]

風吹襲時,會大量夾帶走地表或岩壁上的微小物質,造成地形上的變化。

風會利用夾帶的沙粒等堅硬物質做為工具,對沿途的岩石進行撞擊與磨損,造出各種奇特的地形。如台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女王頭。

沙塵暴/沙漠化

[編輯]

沙塵暴:為風接觸到地面不平的突起產生亂流,並夾帶沙塵,產生移動。

沙漠化:風大、乾旱的地區遭到過量的耕種與畜牧,導致土地枯渴,成為不適合大部分植物生存的沙漠。

對植物的影響

[編輯]

蒲公英、山菊、紅檜等植物利用風力傳播自身的種子。

當長期接受到風的影響,植物有時發生枝幹彎曲;風的強度大時,甚至被連根拔起或是斷裂。

對動物的影響

[編輯]

當風對着動物吹襲時,若風力太強,會影響到動物的行動能力,有可能會造成減緩,或者是不平衡等,導致動物自身身體的損害。

適度的風有助於鳥類飛行,特別是需要長途遷徙的候鳥,風的助力十分重要,一旦風力過弱或吹逆風,便會增加耗損的體力,可能增加遷徙途中的死亡率。

風有助於動物散熱,在沒風、沒水且日照過量的地方,多數動物皆很容易引發中暑的危險。

風會影響體感溫度,長時間被異於體溫的風吹拂很容易引發疾病,沒有毛皮的人類長期被冷風吹很容易引起感冒。一些靠空氣或飛沫傳染的病原體也會利用風擴大傳染範圍。

外太空

[編輯]

行星風

[編輯]

行星風也稱為大氣逃逸,是指星球大氣層中因着上層的流體動壓,使著一些較輕的分子(像氫氣)移動外氣層底(就是外氣層的底層),當其速度到達終端速度時,就在不影響其他氣體粒子的情形下進入外太空的情形[22]。隨着地質年代的變化,此過程可能會使得像地球一様豐含水的行星,會變成類似金星一様的星球[23]。若行星大氣下層的溫度較高,也會加速氫的流失[24]

太陽風

[編輯]

太陽風是從恆星上層大氣射出的超高速等離子(帶電粒子)流。在不是太陽的情況下,這種帶電粒子流也常稱爲「恆星風」。

太陽風一詞是在1950年代被尤金·派克提出。但是直到1960年代才證實了它的存在。長期觀測發現,當太陽存在冕洞時,地球附近就能觀測到高速的太陽風。因此天文學家認為高速太陽風的產生與冕洞有密切的關係。太陽表面的磁場及等離子活動對地球有很重要的影響。當太陽發生強烈的活動時,大量的帶電粒子隨着太陽風吹向地球的兩極,就會在兩極的電離層引發美麗的極光

在太陽的日冕層的高溫(幾百萬開氏度)下,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氦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重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形成太陽風。 太陽風的速度一般在200-800km/s。 一般認為在太陽極小期,從太陽的磁場極地附近吹出的是高速太陽風,從太陽的磁場赤道附近吹出的是低速太陽風。太陽的磁場的活動性是會變化的,週期大約為11年。

文化

[編輯]

詩詞

[編輯]
  • 唐代詩人杜甫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
  •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詩。
  • 宋代詞人晏殊有《踏莎行·小徑紅稀》一詞,裏面有「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一句。
  • 朱熹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詩。

文章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JetStream. Origin of Wind.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Southern Region Headquarters. 2008 [2009-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4). 
  2. ^ Makarieva, Anastassia; V. G. Gorshkov, D. Sheil, A. D. Nobre, B.-L. Li. Where do winds come from? A new theory on how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influences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dynamic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February 2013, 13 (2): 1039–1056 [1 February 2013]. Bibcode:2013ACP....13.1039M. doi:10.5194/acp-13-1039-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0). 
  3.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Geostrophic wind.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4.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Thermal wind.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5.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Ageostrophic wind.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6.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Gradient wind.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7. ^ JetStream. How to read weather map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8 [2009-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2). 
  8. ^ Walter J. Saucier. Principles of Meteorological Analysis. 倫敦: 多佛出版公司. 2003 [2009-01-09]. ISBN 9780486495415 (英語). 
  9.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Wind van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8). 
  10.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Wind sock.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2). 
  11.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Anemometer.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12.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Pitot tub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2). 
  13. ^ Tropical Cyclone Weather Services Program. Tropical cyclone definitions (PDF).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6-06-01 [2006-11-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1-02). 
  14. ^ Office of the Federal Coordinator for Meteorology. Federal Meteorological Handbook No. 1 – Surf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and Reports September 2005 Appendix A: Gloss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on 2008-04-06.
  15. ^ Sharad K. Jain, Pushpendra K. Agarwal, Vijay P. Singh.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of India. Springer. 2007: 187 [2009-04-22]. ISBN 978-1-4020-5179-1. 
  16. ^ Jan-Hwa Chu. Section 2. Intensity Observation and Forecast Errors. United States Navy. 1999 [2008-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7). 
  17.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Rawinsond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18. ^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Pibal.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9 [200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0). 
  19. ^ Michael A. Mares. Encyclopedia of Desert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9: 121 [2009-06-20]. ISBN 978-0-8061-3146-7. 
  20. ^ 風能的利用.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1. ^ Glider Flying Handbook.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U.S.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2003: 7–16 [2009-06-17]. FAA-8083-13_GFH.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18). 
  22. ^ Ruth Murray-Clay. Atmospheric Escape Hot Jupiters &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etary and Stellar Winds (PDF). Boston University. 2008 [2009-05-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8-04). 
  23. ^ E. Chassefiere. Hydrodynamic escape of hydrogen from a hot water-rich atmosphere: The case of Venu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6, 101 (11): 26039–26056. Bibcode:1996JGR...10126039C. doi:10.1029/96JE01951. 
  24. ^ Rudolf Dvořák. Extrasolar Planets. Wiley-VCH. 2007: 139–140 [2009-05-05]. ISBN 978-3-527-40671-5. [失效連結]
  25. ^ 周・莊. 這些年,中文教科書沒有告訴我們的事. 周・莊. [2020-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風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