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榮桓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榮桓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任期
1954年9月 - 1963年1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任期
1954年9月 - 1956年12月
1961年1月 - 1963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任期
1954年9月 - 1963年12月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任期
1954年6月 - 1954年9月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任期
1949年10月 - 1954年9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原名羅慎鎮
字雅懷
出生(1902-11-26)1902年11月26日
 大清湖南省衡州府衡山縣
逝世1963年12月16日(1963歲—12—16)(61歲)
 中國北京市北京醫院
墓地八寶山革命公墓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顏月娥1919年結婚)
林月琴1937年結婚)
兒女7位
兒子:羅北屯、羅東進
女兒:羅玉英、羅林、羅南下、羅北捷、羅寧
專業軍事家
宗教信仰
軍事背景
效忠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服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軍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年)
著作

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慎鎮,字雅懷湖南省衡山縣(今屬衡東[1]:4406)人。中國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1]:4406,其最高軍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正國級領導人

羅榮桓1927年武昌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的前身)讀書,加入中國共產黨[1]:4406。同年參加鄂南暴動和湘贛邊界秋收起事,後上井岡山[1]:4406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他先後擔任特務連黨代表、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營黨代表、第二縱隊黨代表。曾參加古田會議[1]:4406。歷任紅軍第四軍軍委書記兼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江西軍區政治部主任、紅八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動員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4406。參加過長征[1]:4406。1936年入紅軍大學學習[1]:4406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任紅軍後方政治部主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代理師長,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1]:4406。開闢山東根據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兼東北民主聯軍東北軍區第一副政委,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第一政治委員[1]:4406。同林彪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攻佔東北全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榮桓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和總幹部部長、政治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4406。羅榮桓從1942年起經常帶病指揮作戰,1946年曾切除一側腎臟,以後長期抱病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4406。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4406。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病逝[1]:4406

生平

[編輯]

青年時期

[編輯]

1902年11月26日,羅榮桓出生於湖南省衡州府衡山縣(今衡陽市衡東縣)寒水鄉魚形鎮南灣村[2]:1。1919年就讀長沙市協均中學,年底參加了長沙反對軍閥張敬堯和抵制日貨的運動[2]:5。1924年6月,他考入私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工商預科[2]:8,1926年結業,在校期間羅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為當時的青島學生領袖[2]:11

1927年4月,羅榮桓進入武昌中山大學理學院學習[2]:17,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團支委組織幹事。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3]。7月,他被中共湖北省委派往通城從事農民運動[2]:18。8月20日,羅榮桓組織通城秋收暴動,任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黨代表[2]:20。8月底,他率通城、崇陽農民武裝100餘人到達江西修水,與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合編,參加秋收起事[2]:22。9月29日,部隊在江西永新三灣改編,羅榮桓任特務連黨代表[2]:26

早期紅軍生涯

[編輯]

1928年初,羅榮桓任三營九連、八連黨代表[2]:37,參加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作戰[2]:34。同年4月,羅榮桓任紅四軍第11師31團三營黨代表[2]:38。1929年1月,隨部隊向贛南進軍[2]:40。3月,任第三縱隊九支隊黨代表,參加了攻打龍巖、出擊閩中和廣東東江地區的各次戰鬥[2]:45。10月30日,在攻打梅縣時腰部負傷[2]:46。12月28日,羅榮桓參加古田會議,當選紅四軍前委委員[4]。1930年1月,調任二縱隊政委[2]:49。6月,代理紅四軍政治委員[2]:52。8月23日,羅榮桓任紅四軍軍委書記、政治委員[5],與林彪一起指揮紅四軍參加攻打長沙,未克[2]:55。11月,羅榮桓參加峽江縣羅坊會議,在會議上發言支持毛澤東關於放棄打南昌,移師贛江以東,誘敵深入,在根據地內作戰,以粉碎國軍圍剿的主張[2]:55。此後,參加第一三次反圍剿戰爭[2]:57良村等地戰鬥後,紅軍部隊轉移途中遭襲擊,一些傷員、俘虜和繳獲的槍械受到損失。隨後,被免去軍委書記職務,由林彪接任[2]:59

1932年3月,羅榮桓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漳州戰役[6]。1933年3月,參加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發出《紅一軍團官家僚以後政治工作指示》,全面總結了反圍剿戰爭中的政治工作[7]:1。4月,調任江西軍區政治部主任[2]:66,後又調任總政治部任巡視員、動員部長[2]:67。7月兼任總政治部擴紅突擊隊總隊長,組織擴充紅軍部隊。1934年1月,當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8]

1934年9月,羅榮桓任紅八軍團政治部主任,10月隨部隊參加長征[9]。12月,紅八軍團因戰鬥減員而撤銷,羅榮桓調任總政治部巡視員[2]:75。1935年9月,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隨軍到達陝北[2]:79。1936年2月10日,發出《關於目前政治工作的指示》,要求部隊加強政治動員和訓練教育工作[2]:379。6月調紅軍大學學習,同時任一科政治委員[10]。1937年1月,任紅軍後方政治部主任[2]:85,7月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2]:88

1938年,陳士榘、羅榮桓、李天佑蕭華(左起)在晉西孝義

抗日戰爭時期

[編輯]

1937年8月,羅榮桓任八路軍115師政訓處主任,後改為政治部主任[11]。9月,率領115師一部在阜平曲陽靈壽一帶發動群眾,創建抗日根據地[2]:89。1938年3月,羅榮桓任115師政治委員,與代師長陳光指揮部隊進行午城井溝戰鬥,開闢呂梁山根據地[2]:92。1938年12月,與陳光率領師直與686團等部隊到達晉東南,組成東進支隊,向山東進軍[2]:98

1939年3月,東進支隊進入魯西鄆城地區。全殲樊壩偽軍一個團,擴大八路軍的影響[2]:99。5月,指揮陸房戰鬥,突出日軍包圍後,他派東進支隊大部,東越津浦路進入魯南地區[2]:105。8月,與陳光指揮部隊在梁山地區殲滅日軍長田敏江少佐以下300餘人[2]:110。11月趕赴西地區,及時處理了該區的「肅」事件[12] 。1940年2月,與陳光指揮三打白彥,殲日軍800餘人[13]。9月,羅榮桓在115師高幹會上總結了鬥爭的「插、爭、擠、打、統、反」六字方針,提出了「建設鐵的模範黨軍」的號召和具體措施[2]:140-141

1942年,劉少奇視察115師與山東軍區,自左為黎玉周長勝劉少奇陳光蕭華梁興初、羅榮桓

1941年11月,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土橋一次日語土橋一次親自指揮日偽軍5萬餘人,向山東根據地中心沂蒙山區進攻[2]:154。11月5日,率山東黨政軍機關突出日軍重圍,隨後率領部隊又回到沂蒙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粉碎了日軍掃蕩[14]。1942年8月,在山東分局黨刊《鬥爭生活》和一一五師《戰士月刊》上分別發表《堅持我們的邊沿游擊區》和《準備打破敵人緊縮包圍封鎖我們根據地》[7]:130-138。11月,指揮教二旅運用「翻邊戰術」,乘日偽軍開赴沂蒙山區的機會,在海陵地區攻克據點16處[2]:169。11月在《戰士月刊》上發表《克服在游擊戰爭中認識上的一些偏差》[7]:154。12月,參加指揮對國軍111師的甲子山戰役[2]:170。甲子山戰役後,羅榮桓因操勞過度,突然尿血[2]:173

1943年3月12日,羅榮桓擔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5師政治委員、代師長[15]。3月13日,在山東軍政工作會議上作《分散性游擊戰爭與對敵政治攻勢問題》的報告。4月,因病情加重,曾赴淮南新四軍根據地治療[2]:176。6月,羅榮桓對國軍于學忠部撤出山東給予便利,同時阻滯了李仙洲部入魯[16]。10月,與黎玉蕭華指揮部隊進行反掃蕩作戰[2]:183。1944年3月,羅榮桓指揮發起第三次討伐吳化文部戰役,控制魯山地區[2]:192。同年又發起秋季攻勢,攻佔利津沂水文登榮成等地。爭取了偽軍王道、莫正民等部倒戈[2]:194。1945年,指揮山東八路軍發起春季攻勢[2]:198。8月,指揮部隊分5路向山東日佔城市和交通要道進軍,山東省境內除鐵路沿線及西部幾座縣城外,均獲攻佔[17]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
遼瀋戰役中,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在指揮作戰

1945年10月,羅榮桓等組織山東部隊6萬餘人北上東北[18]。10月31日,就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政治委員[2]:233。1946年初,羅榮桓因病去平壤大連等地治療,經診斷為腎癌[2]:245;在病中,他致電中共中央東北局,提出東北戰爭要作較長時間準備,不要把和平估計過急,應全面發展自己,全力支持長期戰爭[2]:246。5月回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6月16日,羅榮桓任東北局副書記兼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19] 。8月,他前往蘇聯治病,切除右側腎臟[2]:254

1947年6月,羅榮桓回國[2]:256。其後,他組織建設東北二線兵團,保證解放軍主力部隊有充足的後備兵力[2]:261。8月26日《東北日報》根據他的指示,刊登了遼東軍區訴苦教育的經驗,發表了《部隊教育的方向》的社論[2]:259。其後,他同林彪指揮了東北民主聯軍的秋季攻勢冬季攻勢[2]:258。1948年2月2日,在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召開的政治工作會議上作報告,總結了部隊政治工作經驗[2]:261。3月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後勤工作會議上作報告,要求後勤單位要加強黨的領導,把政治工作貫徹到各個系統中[7]:409。在東北野戰軍召開的參謀會上作報告,提出了關於今後建軍及正規化問題。羅在長春圍困戰期間參與指揮東北野戰軍對長春的圍困,如在6月制定了《圍困長春辦法》。9月9日,羅榮桓起草了給毛澤東提交的《關於圍困長春的報告》,其中提到「不讓饑民出城,已經出來者要堵回去,這對饑民對部隊戰士,都是很費解釋的。饑民們對我會不滿,怨言特多:『八路見死不救。』他們成群跪在我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將嬰兒小孩丟了就跑,也有持繩在我崗哨前上吊的。戰士見此慘狀心腸頓軟有陪同饑民跪下一道哭的,說是『上級命令我也無法』。」[20]長春圍困戰最終造成數十萬平民餓斃。

1948年8月14日,羅榮桓任東北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21] 。9月,他和林彪等指揮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2]:274。戰役初期,由於國軍增援,林彪一度猶豫,要回師進攻長春[22]。在羅榮桓的勸說下,很快又堅定了進攻錦州的決心[2]:276。遼瀋戰役結束後,指揮東北野戰軍向關內進軍,發起平津戰役[2]:287。1949年1月10日,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統一領導與指揮東北野戰軍與華北軍區部隊作戰[23]。其後,成功進行了與傅作義的和平談判[24]。3月,第四野戰軍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羅榮桓作報告,反對無政府主義、無紀律現象[7]:497。4月,他因病留天津治療,隨後到達北平[2]:302。在此期間,羅榮桓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華中局第二書記、第四野戰軍第一政治委員[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編輯]
1953年,羅榮桓與蕭勁光蕭華在頤和園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羅榮桓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26]。期間,他主持了建立全國檢察機構的工作[2]:305。1950年4月,出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主任,以後又兼任總幹部管理部部長[27]。9月20日,毛澤東給信羅榮桓,請其考慮少開會,甚至不開會,只和若干幹部談話及批閱文件,對身體好些,否則難於持久[28]:528。在擔任總幹部部部長期間,羅榮桓具體主持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評定工作[29]。1954年4月15日,他組織領導起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日語中国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条例》,經中央軍委批准正式頒佈實施[2]:321。6月19日,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8月24日軍委批准政治學院根據羅榮桓指示起草的《辦院基本方案》[2]:316

1954年9月,羅榮桓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並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2]:325;9月27日,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3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羅榮桓兼任院長[30]。1956年9月,羅榮桓請退總政治部主任及總幹部部部長職務[2]:336,隨後當選第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31]。其後,他到各地視察休養[2]:337

1959年9月,羅榮桓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分管民兵建設工作[2]:341。12月,任中央軍委民兵工作小組組長[2]:342。1961年1月,總政治部主任譚政被誣陷降職後,羅榮桓再次出任總政治部主任[32] 。4月30日,在第二十六次軍委常委會討論《合成軍隊戰鬥條例概則》時,他當着林彪的面指出「帶着問題學毛選」的提法不妥[2]:358。在這前後,他還多次反對林彪將學習毛澤東著作庸俗化、簡單化的主張[2]:352。7月,他任人民武裝委員會主任[33]

1961年11月4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總結講話中提出,紅與專問題,要落實在專業上,只講紅不落實在專上也是空的[7]:665。11月15日,在全軍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組織部門的任務主要是抓中共組織建設。「連隊工作靠黨支部的領導,黨支部搞好了,中心工作才能搞好。黨的建設主要抓教育提高黨員質量,健全和活躍黨的生活。」[7]:6811963年2月16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強調,加強黨委工作,主要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問題。黨委內部既要加強團結又要堅持原則。

去世

[編輯]

1963年9月28日,羅榮桓因腎功能衰竭引發尿毒症,住進北京醫院進行腹膜透析[34][2]:370,12月16日逝世[2]:373

紀念與評價

[編輯]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裏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毛澤東《吊羅榮桓同志》
1963年12月22日,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公祭羅榮桓,鄧小平主持
1963年12月 毛澤東參加羅榮桓追悼會

羅榮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奠基人[35]。1963年12月19日,羅榮桓逝世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向羅榮桓遺體告別。12月22日首都各界2萬餘人在人民大會堂公祭羅榮桓[2]:374。國家主席劉少奇主祭,朱德鄧小平林彪陪祭,鄧小平致悼詞。悼詞讚譽羅榮桓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最善於動員、組織群眾和依靠群眾,最善於團結幹部」[2]:375,並特別提及他和林彪領導第四野戰軍在東北、華北戰場上的作戰。

毛澤東在1929年古田會議時評價說:「羅榮桓是個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領導幹部,對這個同志我們發現晚了。」[2]:481955年,解放軍評定軍銜,羅榮桓自認為無甚軍功,請辭元帥軍銜[2]:323。然而,鑑於羅榮桓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貢獻,毛澤東堅持讓羅榮桓上選[36]。在羅榮桓逝世後,毛澤東十分悲痛,幾夜不能寐,並為羅榮桓寫下一詩《弔羅榮桓同志》[2]:373

1983年,衡東縣羅榮桓故居被列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全面維修後對外開放[37]。1989年11月,羅榮桓被中共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之一[38]。2002年11月26日,中央軍委舉行「紀念羅榮桓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39]江澤民發表講話,評價羅榮桓為「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40]。2011年10月,羅榮桓故居紀念館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41]

  • 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羅榮桓紀念館前,有羅榮桓全身銅像。

著作

[編輯]
  • 《堅持平原游擊戰爭,創建泰西抗日根據地的報告提》1939
  • 《遼瀋戰役行動前政治動員令》(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 《平津作戰的政治動員令》(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 《羅榮桓軍事文選》1997年解放軍出版社
  • 《羅榮桓口述、自傳》2007年當代中國出版社
  • 回憶錄《秋收起事與我軍初創時期》1977年載《星火燎原選編之一》

家庭

[編輯]

羅榮桓第一任妻子顏月娥,1919年與小兩歲的羅榮桓成親。1926年生下女兒羅玉英。1927年4月羅榮桓再次離家求學,從此失去聯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榮桓一直給顏月娥寄生活費,顏月娥獨自生活至1984年去世[42]

羅榮桓第二任妻子林月琴,1937年5月與羅榮桓結婚[2]:86。在此之前,林月琴前夫吳先恩參加西路軍,失去聯繫,後返回延安[43]。1955年林月琴被授予大校軍銜,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幹部部顧問[44]。2003年1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 長女:羅玉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農科院幹部)
  • 長子:羅北屯(早逝)
  • 次女:羅林(早逝)
  • 次子:羅東進(解放軍二炮副政委、中將)
  • 三女:羅南下(早逝)
  • 四女:羅北捷,解放軍304醫院教授,嫁賴傳珠次子賴克游
  • 五女:羅寧(北京凱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45]

影視形象

[編輯]
電影
電視劇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辞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羅榮桓傳》編寫組. 《罗荣桓传》.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6. ISBN 978-7-80092-051-6. 
  3. ^ 李躍乾. 毛泽东与十大元帅. 北京: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4: 220. ISBN 978-7-5057-3388-6. 
  4.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朱德传 修訂本.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6: 227. ISBN 978-7-5073-2143-2. 
  5. ^ 葉健君;程波;王龍彪. 毛泽东与林彪.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13: 29. ISBN 978-7-5060-6944-1. 
  6. ^ 葉永烈.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四川人民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2014: 228–230. ISBN 978-7-220-09205-3.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羅榮桓. 《罗荣桓军事文选》.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7. ISBN 7-5065-3441-X. 
  8.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 1934-02-03 [2015-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 ^ 於俊道主編;梁漢編. 共和国领袖、元帅、将军交往实录 元帅卷 罗荣桓.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87. ISBN 7-220-05408-4. 
  10. ^ 《羅瑞卿傳》編寫組. 罗瑞卿传.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7: 52. ISBN 978-7-80092-501-6. 
  11.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八路军·文献. 解放軍出版社. 1994: 19–20. ISBN 7-5065-2325-6. 
  12. ^ 張正隆. 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 瀋陽: 白山出版社. 2011: 16. ISBN 978-7-8068-7898-9. 
  13. ^ 陳德仁等主編. 开国元勋 共和国首届政要纪实 第1卷.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2: 282. ISBN 7-80092-867-5. 
  14. ^ 宋時輪主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軍事I.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9: 729. ISBN 7-5000-0247-5. 
  15. ^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著. 中国抗日战争史画 第4卷 冲破黑暗.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5: 242. ISBN 7-80137-862-8. 
  16. ^ 姜克夫.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 重慶出版社. 2009: 516. ISBN 978-7-229-00840-6. 
  17. ^ 張明金、劉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 60. ISBN 978-7-5033-2252-5. 
  18.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0: 14. ISBN 978-7-80237-381-5. 
  19. ^ 朱佳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陈云年谱(上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 463–465. ISBN 978-7-5073-0787-0. 
  20. ^ 羅榮桓,關於圍困長春的報告,載 羅榮桓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永久失效連結]
  21. ^ 韓信夫、姜克夫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8659. ISBN 978-7-1010-7998-2. 
  22. ^ 劉統.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东北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65. ISBN 978-7-01-004261-9. 
  23.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胡繩.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 224. ISBN 7-8013-6339-6. 
  24. ^ Pak-Wah Leung. Political Leaders of Modern China: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 January 2002: 43. ISBN 978-0-313-30216-9. 
  25.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委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476. ISBN 978-7-5065-5401-5. 
  26. ^ 徐達深,張樹軍,蔣建農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 第1卷下.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40. 2009. ISBN 978-7-206-06261-2. 
  27.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四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1: 16、18. ISBN 978-7-80237-427-0. 
  28.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卷. 北京. 1987. 
  29. ^ 歐陽青. 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北京: 長城出版社. 2011: 34. ISBN 978-7-5483-0058-8. 
  30. ^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5: 244. ISBN 7-80137-800-8. 
  31. ^ 王琦. 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人名词典 1921-1987.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2: 246. ISBN 7-80023-494-0. 
  32. ^ 喬希章. 谭政大将.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5: 327. ISBN 7-5033-1824-4. 
  33. ^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編. 历史的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7 军事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5: 195. ISBN 7-5073-1612-2. 
  34. ^ 存档副本.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5). 
  35. ^ 史海,陳雄主編.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上. 北京: 長征出版社. 2007: 261. ISBN 978-7-80204-274-2. 
  36. ^ 歐陽青.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濟南: 黃河出版社. 2008: 188. ISBN 7-80152-924-3. 
  37. ^ 罗荣桓元帅故居. 衡陽市旅遊局. 2013-08-18 [2015-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8. ^ 中国当代军事家. 中國網. 2007-03-05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39. ^ 中央军委举行纪念罗荣桓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江泽民发表讲话 胡锦涛出席. 人民網. 2002-11-26 [2015-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40. ^ 江澤民. 在纪念罗荣桓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華網. 2002-11-26 [2015-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2). 
  41. ^ 衡东县罗荣桓故居纪念馆荣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紅網. 2011-11-03 [2015-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5). 
  42. ^ 揭秘:共和国十大元帅的爱情往事. 人民網. 2015-05-08 [2015-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3. ^ 朱麗華. 罗荣桓新婚遭遇尴尬事 毛泽东也极为震惊. 人民網. 2013-08-20 [2015-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44. ^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編.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8年10月: 476. ISBN 7-5065-3365-0. 
  45. ^ 趙雲生,王紅暉主編. 元帅夫人传 共和国元帅夫人们的纪实追踪.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3: 606. ISBN 7-80136-842-8. 

外部連結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機關職務
新頭銜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1949年-1954年
繼任:
張鼎丞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劉少奇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主任
1950年4月-1954年9月
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新頭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
1954年9月-1956年12月
第一次出任
繼任:
譚政
前任:
譚政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
1961年-1963年
第二次出任
繼任:
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