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日
列日 Liège(法語) Luik(荷蘭語) Lüttich(德語) Lîdje(瓦隆語) | |
---|---|
比利時城市 | |
坐標:50°38′23″N 05°34′14″E / 50.63972°N 5.57056°E | |
國家 | 比利時 |
社群 | 法語社群 |
大區 | 瓦隆大區 |
省 | 列日省(省會) |
區 | 列日區(區府) |
片區 | |
政府 | |
• 市長 | 維利·德梅耶 (PS) |
• 執政黨 | PS-MR |
面積 | |
• 總計 | 68.65 平方公里(26.51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比利時市鎮第149位 |
海拔 | 147 公尺(482 英尺) |
最高海拔 | 286 公尺(938 英尺) |
最低海拔 | 53 公尺(174 英尺) |
人口(2022年1月1日) | |
• 總計 | 195,278人 |
• 排名 | 比利時市鎮第4位 |
• 密度 | 1,640人/平方公里(4,200人/平方英里) |
居民稱謂 | 法語: Liégeois(男性) Liégeoise(女性) 荷蘭語: Luikenaar(男性) Luikse(女性) 瓦隆語: Lîdjwès(男性) Lîdjwèse(女性) |
時區 | CET(UTC+01:00) |
• 夏時制 | CEST(UTC+02:00) |
郵政編碼 | 4000, 4020, 4030, 4031, 4032 |
NIS編碼 | 62063 |
電話區號 | 04 |
網站 | liege.be |
資料最後更新:2023-07-23 |
列日(法語:Liège,發音:[ljɛʒ] (ⓘ)[註 1];荷蘭語:Luik,發音:[lœy̯k] (ⓘ);德語:Lüttich,發音:[ˈlʏtɪç] (ⓘ);瓦隆語:Lîdje,發音:[liːtʃ]),別稱「熱烈之城」(La Cité ardente),比利時東部城市,隸屬瓦隆大區列日省,同時也是該省省會與同名區區府,通行法語,是比利時法語社群的一部分。其市鎮面積68.65平方公里,人口195,278人(2022年1月1日),是比利時人口第四多的市鎮;其連同周邊地區人口約700,000人,是瓦隆尼亞最大的城市集聚區,也是繼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之後的比利時第三大城市集聚區。
列日位於默茲河與烏爾特河交匯處,毗鄰荷蘭和德國,歷史上為列日采邑主教區的首府,也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如今列日在政治、經濟、司法、教育、文化等領域為比利時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為瓦隆尼亞的經濟首都,是列日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所在地,擁有比甲知名球隊標準列日,許多影視作品取景於此。
地名
[編輯]詞源
[編輯]「列日」一名的來源尚存爭議。8-9世紀,史料里出現了拉丁語名「Leodium」及其各種古體和變體(如Leodicum、Leudicum)[1]。但到了10世紀,史料里出現了另一個拉丁語名「Legia」及其各種古體和變體(如Ledgia、Letgia、Lethgia、Leggia)。雖然「Legia」在史料中晚於「Leodium」出現,但這並不一定表明「Legia」的誕生一定晚於「Leodium」。總之,自十一世紀起,這兩個名稱便可同時使用而不會互斥或混淆,例如在一首11世紀的詩中同時出現了九次「Leodium」和八次「Legia」[2]。直至今日,「Leodium」與「Legia」之間的關係仍然模糊不清[3]。
「Leodium」與「Legia」的來源
[編輯]「Leodium」可能來自日耳曼語「*leudi-」,意為「人」[4]。「Legia」的來源則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其來自萊日亞河[5],有觀點認為其與意為「法律」的拉丁語「lex」一詞的屬格形式「legis」有關[6],還有觀點認為其來自駐紮此地的古羅馬軍團,拉丁語「軍團」一詞為「legiones」[1]。
法語名的正寫法
[編輯]長久以來,列日的法語名為採用尖音「é」的「Liége」。然而到了18世紀,法語中部分尖音「é」([e])的讀音變為了重音「è」([ɛ])。1878年,法蘭西學術院推行了法語正寫法改革,將詞尾的「ége」改為「ège」。但列日作為一個法國以外的地方,其地名並未立即受到影響。儘管該地名在當地通行發音為「Liéche」([ljeʃ]),但1946年6月3日,列日市議會通過了將地名拼寫從「Liége」改為「Liège」的決議。同年9月17日,攝政夏爾王子批准了該決議[7][8]。然而部分列日人仍然堅持使用舊的正寫法,特別是《列日報》(Gazette de Liége)。今天,尖音「é」仍用於「Liège」的形容詞形式「liégeois(e)」。
別稱
[編輯]「熱烈之城」(Cité ardente)是列日最常見的迂迴說法。該稱呼來自亨利·卡爾東·德維亞爾所著的騎士小說《熱烈之城》(La Cité ardente),這部小說出版於1905年,講述了1468年列日人民在六百名弗朗希蒙人的幫助下抵抗大膽查理的軍隊卻惜敗並慘遭洗劫的故事。1905年列日世博會開幕式上,阿爾貝親王使用了該稱呼來讚揚這座城市的經濟活力。自此該稱呼便一直沿用,直至今日[9][10]。
除「熱烈之城」外,列日亦常被稱為「采邑主教之城」(La Cité des Princes-évêques)[11][12]。同魯昂、卡昂、普瓦捷、第戎、蒙特婁、維也納和布拉格,列日享有「百鍾之城」(Ville aux cent clochers)之名,因為當地有眾多教堂[13][14]。列日與法國頗有淵源——列日人民曾深受法國大革命的鼓舞[15],且列日是第一個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的外國城市[16],其被儒勒·米什萊稱為「默茲河畔的小法蘭西」(petite France de Meuse)[17][18],被大仲馬稱為「遺失在比利時的法蘭西一隅」(Un petit coin de France perdu en Belgique)[19]。此外,由於中世紀當地發達的學術,列日也被稱為「北方的雅典」(Athènes du nord)或「新雅典」(Nouvelle Athènes)[20]。
各語名稱
[編輯]比利時的官方語言為荷蘭語、法語和德語。列日的官方語言為法語,其法語名為「Liège」。在比利時另外兩種官方語言中,列日的荷蘭語名為「Luik」(勒伊克),德語名為「Lüttich」(呂蒂希)。列日當地的傳統語言為瓦隆語,其瓦隆語名為「Lîdje」[21]。
居民稱謂詞與形容詞
[編輯]在法語中,列日的居民稱謂詞為「Liégeois」(男性)、「Liégeoise」(女性),形容詞同為「liégeois」但首字母常小寫。在荷蘭語中,列日的居民稱謂詞為「Luikenaar」(男性)、「Luikse」(女性),形容詞為「Luiks」與「Luiker」。在瓦隆語中,列日的居民稱謂詞為「Lîdjwès」(男性)、「Lîdjwèse」(女性),形容詞同為「lîdjwès」但首字母常小寫。
中文譯名
[編輯]「Liège」的通行中文譯名為「列日」。中國大陸方面,「Liège」在《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世界地名譯名詞典》與《法國地圖冊》均譯作「列日」[22][23][24]。台灣方面,「Liège」在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及各其他資料中均譯作「列日」[25][26][27][28][29][30]。香港方面,「Liège」在各資料中常譯作「列日」[31][32][33][34][35],香港賽馬會將當地足球俱樂部Standard de Liège譯作「標準列治」[36]。
歷史
[編輯]史前時期
[編輯]列日早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最早的活動遺址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期。默茲河與萊日亞河的匯合處,即今天列日市中心聖朗貝爾廣場地區,曾陸續有人類定居[18][37][38]。
羅馬高盧時期
[編輯]Archéoforum博物館位於聖朗貝爾廣場下方,於2003年建成開放,館內展出當地發掘出的羅馬高盧別墅遺址[39][40]。列日東部的瑞皮耶亦曾有羅馬高盧聚居地。2005年,當地發掘出一個供奉阿波羅的聖所。該聖所於3世紀上半葉被廢棄,但3世紀下半葉乃至4世紀仍偶有人光顧,不過彼時該聚居地已幾近荒廢[41][40]。
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時期
[編輯]7世紀的文獻中提到了當地的一座加洛林王朝君主的府邸[42]。8世紀,瑞皮耶曾有一座宮殿,丕平二世、查理·馬特和丕平三世皆曾下榻於此[43][44]。15世紀出現了該宮殿為查理曼出生地之說,不過此說法存在爭議[45]。1868年,列日市中心豎起了一座查理曼的青銅雕塑。該雕塑位於石頭基座上,基座側面有六個壁龕,每個壁龕中有一個小雕塑,為查理曼的六位先人:聖貝加、丕平二世、查理·馬特、貝爾特魯德、蘭登的丕平和丕平三世[46]。這位皇帝已成為當地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列日民俗中的虛構人物昌切斯被設定為他的使者[47][48]。
705年,通厄倫-馬斯垂克主教聖朗貝爾在列日遇刺。隨後,其繼任者列日的胡貝特將主教座從馬斯垂克遷至列日,並成為首任列日主教。715年,聖胡貝特將其遺物從馬斯垂克轉移至列日。此後,聖朗貝爾的遇害之地建起了一座主教座堂,即聖朗貝爾主教座堂。很快,列日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朝聖地,並且逐漸發展為一座繁榮的城市[49][50]。
列日采邑主教區
[編輯]列日采邑主教區,又稱「列日親王國」,其開端可以追溯到972年,是年列日的諾特克爾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任命為列日主教。980年,奧托二世授予其一般豁免權。自此,列日主教成為了采邑主教[18][50][51]。列日成為了采邑主教區的首府,也是23座「良城」之一。
自11世紀起,在采邑主教的推動下,當地的學術頗負盛名,列日贏得了「北方的雅典」(Athènes du nord)或「新雅典」(Nouvelle Athènes)的美譽。除了聖朗貝爾主教座堂外,當地還建有七座協同教堂:聖伯多祿協同教堂、聖十字協同教堂、聖保祿協同教堂、聖若望協同教堂、列日聖德尼協同教堂、聖瑪爾定協同教堂和聖巴多羅買協同教堂;還有兩座本篤會修道院:聖雅各伯修道院和聖老楞佐修道院。諸多羅馬式教堂和默茲藝術作品見證著這一時期的輝煌,特別是比利時七大奇蹟之一的聖巴多羅買領洗池,今藏於聖巴多羅買協同教堂。
14世紀初,各類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諸城市爆發了對采邑主教的反抗。1312年8月3日至4日夜,列日的平民與貴族爆發了衝突,平民將躲入聖瑪爾定教堂避難的貴族悉數燒死,該事件史稱「聖瑪爾定之難」[18]。1316年6月18日,列日采邑主教阿道夫·德·拉馬克於費克斯簽署了《費克斯和約》。該和約保障了公民權利與個人自由,是列日地區歷史與民主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50]。
列日人民追求自由,卻適逢勃艮第公爵不斷謀求擴張領土。15世紀上半葉,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吞併了大多數低地國家。1456年,菲利普三世試圖將其勢力擴大至列日采邑主教區。憑藉著與教宗嘉禮三世的良好關係,他迫使采邑主教若望·德·海因斯貝格退位,讓自己18歲的侄子路易·德·波旁取而代之。路易·德·波旁在魯汶大學繼續學習了7年,此時菲利普三世成為了列日的實際統治者。1465年、1467年和1468年,列日和勃艮第雙方爆發了三次戰爭,列日三戰皆負,是為「列日戰爭」。1467年,菲利普三世病逝,其子大膽查理即位。1468年10月29日至30日,戈敘安·德·斯特雷爾和文森特·范比倫率領六百名弗朗希蒙人擒拿前來鎮壓的大膽查理但最終兵敗。作為報復,大膽查理下令摧毀這座城市,列日慘遭勃艮第軍隊燒殺搶掠,只有少數宗教紀念物得以倖免[50],而象徵自由的列日柱碑也被遷至布魯日,以示羞辱。
1477年,大膽查理在南錫戰役中戰死,其19歲的獨生女勃艮第的瑪麗即位。勃艮第旋即遭到法國進攻,瑪麗便向尼德蘭三級會議求助。雖然瑪麗得到了援助,但她不得不讓出大特權,放棄了她父親和祖父的中央集權政策。列日也從中受益:1477年3月19日,瑪麗放棄了她對列日采邑主教區的所有權利,列日獲得了相對獨立,柱碑也得以回歸[50]。不過路易·德·波旁仍然是列日采邑主教,直到1482年8月30日被紀堯姆·德·拉馬克刺殺,若望·德·奧爾納接任其位。1505年,若望·德·奧爾納逝世,埃拉爾·德·拉馬克成為繼任者。他下令重建了采邑主教宮,修復了許多古蹟。16世紀20-30年代,由於歉收等原因造成的物資匱乏,里瓦茹瓦人發動起義,之後被血腥鎮壓,多位領導者被梟首。16世紀末,軍火商讓·庫爾提烏斯誕生,成為了資本主義的成功典範[18]。17世紀,列日出現了支持民主的希魯派和支持采邑主教格里紐派。1637年,列日市長及格里紐派領袖塞巴斯蒂安·拉呂埃勒被暗殺,雙方衝突被推向高潮[18]。1691年6月4日,列日遭到布夫萊元帥指揮的法國軍隊炮轟[52]。18世紀,開明進步的采邑主教韋爾布呂克試圖將啟蒙思想引入采邑主教區,但他的繼任者胡恩斯布魯克卻選擇倒行逆施,最終引發列日革命,采邑主教區於1789-1795年間走到了盡頭[18]。
列日革命
[編輯]1789年,列日革命與法國大革命和布拉邦革命一同爆發。同年8月18日,列日共和國宣告成立。為反抗奧地利統治,1790年1月11日,奧屬尼德蘭的部分成員國組成比利時合眾國,不過年末便因不敵奧軍而覆滅,而這期間列日也並未加入該合眾國。1790年9月13日,采邑主教胡恩斯布魯克逃往特里爾尋求庇護。
1791年1月12日,奧軍奪回列日,列日共和國覆滅。在奧軍的幫助下,胡恩斯布魯克於同年2月13日重回采邑主教寶座,但采邑主教的復辟受到了列日人民的冷遇。1792年6月3日,胡恩斯布魯克逝世,其侄子弗朗索瓦-安托萬·馬里·德·梅昂·德·博里厄於兩個月後接任其位。11月6日,由夏爾·弗朗索瓦·迪穆里埃將軍指揮的法蘭西革命軍在熱馬普重創奧軍。11月28日,列日民眾熱情恭迎迪穆里埃入城,而采邑主教博里厄則於前一天出逃杜塞道夫。舊制度在當地被顛覆,列日人民首次可以普選投票。1792年,列日人民通過投票選擇讓采邑主教區併入法國。
1793年,法軍在下溫登戰役中戰敗,采邑主教第二次復辟,但這次同樣是短暫的。1794年6月26日,法軍在弗勒呂斯取得大捷。7月,奧軍在炮轟並燒毀阿梅克爾地區後離開了列日,末任采邑主教博里厄流亡國外。在法國統治下,自這一年起,作為采邑主教權力的象徵的聖朗貝爾主教座堂被逐步拆除。1795年10月1日,督政府下令將采邑主教區併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這個九個世紀以來先後屬於德意志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比利時其他地區也一同悉數被吞併,劃分為數個省份,列日成為烏爾特省的首府。
法國和荷蘭統治時期
[編輯]共和曆11年(1803年),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官拿破崙·波拿巴遊歷比利時。是年熱月13日(1803年8月1日),拿破崙攜夫人約瑟芬·德·博阿爾內抵達列日,受到了民眾的熱情接待[53]。拿破崙參觀了阿梅克爾郊區的廢墟,這些廢墟是1794年7月奧地利軍隊撤離時破壞造成的。他對居民遭受的苦難深感震驚,下令立即向烏爾特省省長米庫·迪蒙男爵撥款30萬法郎用於阿梅克爾郊區重建[54]。訪問期間,拿破崙還委託工程師雅克-康斯坦丁·佩里耶在默茲河岸的聖萊昂納爾修道院舊址上建造一座火炮鑄造廠,這便是之後的皇家火炮鑄造廠(Fonderie royale de canons)。1947年,該廠遷至羅庫爾[55],1972年更名為「羅庫爾兵工廠」(Arsenal de Rocourt),如今為比利時主要的兵工廠,也是瓦隆尼亞唯一的兵工廠[56][57]。此次訪問列日,拿破崙對當地居民的精神深感滿意,他宣布將向列日市贈送一幅自己的肖像畫[54]。該肖像畫由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繪於1804年,畫中拿破崙身著共和國執政官的紅衣,左手插入衣襟,右手放在撥款重建阿梅克爾的法令文件上,其身後的窗戶中可見聖朗貝爾主教座堂,但該教堂在安格爾作此畫時已被拆為廢墟[58][59][60]。
1804年,列日被授予帝國「良城」稱號。
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敗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法國在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時期兼併的領土被劃出。依《維也納會議》,南尼德蘭併入荷蘭王國,法國烏爾特省成為荷蘭列日省,列日成為該省首府。荷蘭統治時期,列日大學和瓦隆尼亞皇家歌劇院相繼建成。
比利時獨立至一戰前
[編輯]1830年,比利時革命爆發,比利時從荷蘭王國獨立,夏爾·羅日耶及其領導的列日人在這次革命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18]。此後有多位列日人活躍於比利時政壇,例如夏爾·羅日耶和瓦爾泰爾·弗雷爾-奧爾邦,二人數度擔任比利時首相。
歐洲於19世紀步入工業時代。19世紀中葉,比利時是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得益於煤炭和冶金業,列日迅速發展為一個強大的工業中心。1817年,英國實業家約翰·科克里爾在列日西南的瑟蘭建廠。1837年,老山鋅礦公司成立。1835-1840年,數座現代化鋼鐵廠在列日建成[18]。1855年,武器製造商納甘兄弟公司成立於列日。1877年,昂格勒貝爾輪胎公司在列日成立。1882年,列日銅鋅工廠有限公司由三座工廠合併而成。1889年,埃斯塔勒國營工廠在列日以北的埃斯塔勒成立。
鐵路的到來改變了城市景觀。1842年,吉耶曼火車站在吉耶曼街區建成。1851年,隆多街區的隆多火車站投入運營。火車站發展出了新的居民區[18]。默茲河和烏爾特河流出的小分支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填補,這便是今天大學路、攝政路、阿夫魯瓦大道、索沃尼耶爾大道等道路的由來。許多建築也在這一時期建成。1849-1853年間,列日采邑主教宮西側新建了一個新哥德式側翼,用作省政府大樓。1860年,列日拱橋重建。為防止洪水風險,烏爾特河於1863年進行了改道。1871年,列日第一輛有軌馬車投入運營[註 2]。為防止可能發生的來自德國的入侵,1887-1892年,列日環城建造了十二座堡壘,即列日要塞[18]。
1886年,比利時經歷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3月17日,列日的一群無政府主義者張貼了一些講述工人生活疾苦的海報,向工人發出呼籲[61][62],他們計劃於次日在聖朗貝爾廣場與工人見面,慶祝巴黎公社成立15周年[62]。3月18日起,這場集會迅速升溫成騷亂和罷工。3月24日,列日刑事法庭以參與「18日無政府主義者事件」的罪名對約40名被告判處4-16個月監禁[63]。共有77人被判刑[64]。3月25日起,列日恢復了平靜,工人們陸續返崗[65]。
1905年,列日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慶祝比利時獨立75周年[18]。
兩次世界大戰
[編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同年8月4日,德軍入侵比利時。8月5日,德軍進攻列日。憑藉之前修建的要塞,列日堅守到了8月16日,拖延了德軍的西線攻勢。8月20日,德軍處決了67名平民,摧毀了42座建築,這些事件是1914年德軍暴行的一部分[66]。德國的占領持續了四年,1918年11月11日,一戰結束,列日解放。憑藉對德軍進攻的頑強抵抗,列日於1914年8月7日獲授法國榮譽軍團十字勳章(列日也是第一個獲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的外國城市;此外,維也納咖啡在巴黎被更名為「列日咖啡」,巴黎地鐵13號線柏林站也更名為「列日站」[67]),1923年獲授義大利戰爭功勳十字勳章,1926年獲授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金質勇敢勳章,1940年獲授比利時戰爭十字勳章[16]。
兩次世界大戰戰間期,列日舉辦了兩次大型展會:為紀念建國一百周年而舉辦的1930年國際博覽會和為紀念連接列日和安特衛普港的阿爾貝運河竣工而舉辦的1939年國際水技術博覽會。1937年,列日市決定每年7月14日慶祝法國國慶日以抗議比利時對納粹德國的中立政策以及對法比軍事協定的廢除[68]。時至今日,列日每年7月14日仍會慶祝該節日,逾35000人參加慶祝活動[6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列日周邊新建了數座堡壘,如埃本-埃馬勒堡、歐班-訥沙托堡、巴蒂斯堡和唐克雷蒙堡。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5月10日,德軍再度入侵比利時。次日,埃本-埃馬勒堡陷落。5月28日,比利時軍隊投降。由於不配合德國人,1942年8月1日,列日市長約瑟夫·博洛涅被德軍中將古斯塔夫·凱姆告知其無法繼續任職[70]。11月9日,雷克斯黨人熱拉爾·威廉斯(Gérard Willems)取代了他的職位,但新市長上任僅九天後便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71],另一位雷克斯黨人阿爾貝·達爾讓接任其位。阿爾貝·達爾讓主政列日至1944年8月底,其間他將市政管理部門的猶太人名單交給了納粹,此舉導致列日地區的2560名猶太人中約有700人遇害[70],而布魯塞爾和比利時其他城市的市長則拒絕這樣做,他們遭到了逮捕並被關進集中營[72][73]。1944年9月7日,列日被英國陸軍第二軍團解放[74][75],約瑟夫·博洛涅官復原職,但次年年初又被解職,並被指控向德國人提供了共產黨人名單,最後被判無罪。達爾讓在不久後被指控告發特定群體和通敵,不過審判中並未提及猶太人,最後他被判處死刑並被處決[70]。
戰後至今
[編輯]二戰結束後,國王問題浮現,許多人認為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在戰爭期間與德國人合作。1950年7月,比利時勞動總聯合會成員安德烈·勒納爾發起了針對利奧波德三世的總罷工並「奪取了對列日市的控制權」[76]。此次罷工最終致使利奧波德三世退位並讓位給其子博杜安。
1955年4月3日,斯克萊桑的里奧電影院發生火災,造成39人死亡,至今仍是比利時最致命的火災之一。
1960年末至1961年初的深冬,比利時爆發總罷工,反對加斯東·伊斯更斯政府的大幅財政緊縮計劃。在列日,最激烈的對峙發生於1961年1月6日,憤怒的示威者洗劫了吉耶曼火車站。在七個小時的巷戰中,共有75人受傷[77][78]。
1977年1月1日,列日與市鎮昂格勒爾、布雷蘇、謝內、格蘭、格里沃涅、默茲河畔瑞皮耶、羅庫爾、旺德爾外加屬於市鎮烏格雷的街區斯克萊桑以及其他臨近市鎮的部分地段[79]合併,組成了今天的列日市鎮。
1985年12月6日,列日司法大樓遭到一名律師的炸彈襲擊,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大樓嚴重受損[80]。
由於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列日債務激增,以致1989年9月出現違約[81]。
1991年,比利時前副首相、法語社會黨人安德烈·科爾斯在列日寬特街區被兩名槍手槍殺,其女友身負重傷[82]。對該案的調查牽扯出兩起有關軍火訂單的行賄案,即阿古斯塔案和達索案,多名法語社會黨和荷蘭語社會黨政治人物因涉案而辭職[83]。
2010年1月27日,列日利奧波德路發生燃氣爆炸,造成14人死亡,19人受傷[84]。
2011年12月13日,列日聖朗貝爾廣場發生襲擊事件,33歲的摩洛哥裔男子努爾丁·阿姆拉尼(Nordine Amrani)向人群投擲手榴彈並用FN FAL自動步槍向人群射擊,隨後用左輪手槍自盡。該事件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6人死亡,123人受傷[85]。
2018年5月29日,列日發生了一起伊斯蘭教恐怖襲擊事件,一名男子在列日市中心阿夫魯瓦大道的一家咖啡館附近持刀襲擊了兩名正在忙碌的女警察,並從其中一人手中奪過手槍,之後將她們以及一名22歲的路人射殺。隨後這名襲擊者驅車前往了一所中學,挾持了一名清潔工人作肉盾並繼續射擊,在打傷四名警察後被警方擊斃。據報道,這名襲擊者名為邦雅曼·埃爾曼(Benjamin Herman),因毒品犯罪在監獄服刑,案發前一天獲得假釋[86]。
地理
[編輯]列日位於比利時與瓦隆大區東部,列日省中北部,默茲河、烏爾特河和韋斯德爾河的交匯處,坐落在德國阿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荷蘭馬斯垂克和瓦隆首都那慕爾之間的幹線上,距離那慕爾53公里[87],距離布魯塞爾89公里[88]。與列日接壤的市鎮包括:埃斯塔勒、瑟蘭、聖尼古拉、昂斯、瑞普雷勒、烏佩、維塞、布萊尼、貝訥-厄賽、紹方丹、埃斯訥[89]。
列日坐標50°38'23"N, 5°34'14"E,市鎮面積68.65平方公里,在比利時所有市鎮中排名第149位。境內海拔在53-286公尺之間,平均海147公尺[90],屬於依海拔高度劃分的中比利時(la moyenne Belgique)與上比利時(la haute Belgique)地區之間的過渡地帶[91]。列日及其周邊地區被稱為「列日地區」,是默茲-萊茵歐洲跨境地區的一部分。
-
列日的OSM定位圖
-
列日的OSM定位圖(含周圍城鎮)
-
列日的OSM地形圖
地形
[編輯]列日大部分地區為默茲河沖積平原,城市位於三個自然區域的交會處:北部為埃斯拜(海拔160-200公尺),是比利時的主要農業區之一;東部為埃沃地區(海拔200-320公尺),地勢起伏較大,樹木繁茂,是主要的水果種植區;南部為孔德羅高原(海拔200-280公尺),以荒原和森林為主,是通往亞爾丁地區的門戶[92]。
地質
[編輯]水文
[編輯]默茲河自西南向東北流經列日,流經的河段全長約12公里,其支流烏爾特河與烏爾特河支流韋斯德爾河從列日西南部流入市鎮。萊日亞河是一條5公里的溪流,是默茲河的支流,今大部分已被覆蓋[94]。此外,列日還建有一些運河,如阿爾貝運河與分流運河[95]。
過去,默茲河和烏爾特河流出數條小分支穿過列日,但之後這些小分支逐漸被填平,成為了今天的數條街道,如布隆登大街、阿夫魯瓦大道、皮耶科大道、索沃尼耶爾大道、大學路、攝政路、索西大道、憲法大道、杜埃大道、弗魯瓦蒙大道、弗朗基紐爾大道、雷蒙·普恩加萊大道和埃米爾·德·拉弗萊大道[96]。
土地使用
[編輯]2021年,列日市鎮面積68.65平方公里,其中樹林面積4.67平方公里,建築用地面積51.63平方公里,住宅用地面積16.9平方公里,工業用地面積4.56平方公里,商業用地面積1.99平方公里,公共服務(不包含交通、通信與科技基礎設施)用地面積3.20平方公里,混合用途用地面積0.43平方公里,交通、通信用地面積14.67平方公里,科技基礎設施用地面積0.30平方公里,遊憩用地及其他開放空間面積9.59平方公里[97]。
城市形態
[編輯]列日城市集聚區人口約70萬,是瓦隆尼亞最大的城市集聚區,也是比利時第三大城市集聚區[98],由列日、昂斯、貝訥-厄賽、紹方丹、昂日、弗萊馬勒、弗萊龍、格拉斯-奧洛涅、埃斯塔勒、烏佩、聖尼古拉、瑟蘭和蘇馬涅13個市鎮組成。列日城市地區(région urbaine)由城市集聚區和郊區組成,後者由阿旺、巴桑日、布萊尼、克里斯內、埃斯訥、費克斯勒歐克洛謝、瑞普雷勒、楠德蘭、訥普雷、奧爾訥、奧賴、默茲河畔聖喬治、斯普里蒙、特羅和維塞15個市鎮組成[99]。
列日都會區(Liège Métropole)是比利時的一個非營利組織(ASBL),前身為列日集聚區市長會議(Conférence des Bourgmestres de l』Agglomération liégeoise),成立於1994年12月,成員為24個市鎮,旨在促進列日都會區與行政區發展,研究並解決都會區存在的問題,共同開展項目和行動[100]。列日歐洲都會區(Liège Europe Métropole),原名「地方政府省級協調」(Coordination provinciale des Pouvoirs locaux),為另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11年,成員為省內84個市鎮的市長和6名省代表,目標與前者近似[101]。
-
列日城市地區地圖,紅色(列日)和橙色為城市集聚區,黃色為郊區
-
夜晚的列日城市地區衛星圖
氣候
[編輯]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同比利時多數地區一樣,列日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Cfb)[102]。列日年平均氣溫為11.2℃,年平均降水量為853.7公釐,是一座降水量大的城市,即便在最乾燥的月份也有許多降水。
列日氣候數據(1991-2020年的正常值,1949年至今的極端值)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5.3 (59.5) |
20.0 (68.0) |
24.4 (75.9) |
28.9 (84.0) |
32.8 (91.0) |
34.9 (94.8) |
39.5 (103.1) |
36.1 (97.0) |
33.3 (91.9) |
26.3 (79.3) |
21.3 (70.3) |
16.1 (61.0) |
39.5 (103.1) |
平均高溫 °C(°F) | 6.4 (43.5) |
7.3 (45.1) |
11.1 (52.0) |
15.4 (59.7) |
19.0 (66.2) |
22.0 (71.6) |
24.1 (75.4) |
23.9 (75.0) |
20.1 (68.2) |
15.4 (59.7) |
10.2 (50.4) |
6.8 (44.2) |
15.2 (59.4) |
日均氣溫 °C(°F) | 3.7 (38.7) |
4.2 (39.6) |
7.1 (44.8) |
10.4 (50.7) |
14.2 (57.6) |
17.3 (63.1) |
19.3 (66.7) |
19.0 (66.2) |
15.6 (60.1) |
11.7 (53.1) |
7.4 (45.3) |
4.4 (39.9) |
11.2 (52.2) |
平均低溫 °C(°F) | 1.1 (34.0) |
1.1 (34.0) |
3.1 (37.6) |
5.5 (41.9) |
9.4 (48.9) |
12.5 (54.5) |
14.5 (58.1) |
14.1 (57.4) |
11.1 (52.0) |
8.0 (46.4) |
4.5 (40.1) |
2.0 (35.6) |
7.2 (45.0) |
歷史最低溫 °C(°F) | −19.8 (−3.6) |
−18.8 (−1.8) |
−16.7 (1.9) |
−5.8 (21.6) |
−1.7 (28.9) |
1.2 (34.2) |
2.7 (36.9) |
4.5 (40.1) |
0.0 (32.0) |
−4.8 (23.4) |
−8.9 (16.0) |
−16.1 (3.0) |
−19.8 (−3.6)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2.2 (2.84) |
65.9 (2.59) |
60.1 (2.37) |
52.7 (2.07) |
67.7 (2.67) |
78.6 (3.09) |
78.9 (3.11) |
85.2 (3.35) |
67.5 (2.66) |
67.4 (2.65) |
68.3 (2.69) |
89.1 (3.51) |
853.7 (33.61) |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 13.3 | 12.2 | 11.7 | 9.5 | 10.7 | 11.0 | 10.8 | 10.7 | 9.9 | 11.1 | 12.7 | 15.3 | 138.8 |
月均日照時數 | 61 | 79 | 130 | 181 | 203 | 208 | 214 | 204 | 159 | 116 | 67 | 49 | 1,670 |
資料來源1:比利時皇家氣象研究所[103] | |||||||||||||
資料來源2:極端值[104] |
自然生態
[編輯]列日屬於大陸生物地理區域與大西洋生物地理區域交會地帶[105]。列日的森林主要分布於南部郊區,以亞自然古森林(Forêt ancienne subnaturelle)、古森林轉針葉林(Transformation résineuse de forêt ancienne)、種植闊葉林(Boisement feuillu)和種植針葉林(Boisement résineux)為主[106]。
在有關生物研究與保護的地點方面,列日有26個具有重大生物學意義的地點(SGIB)、1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下洞穴(CSIS)和2個核准自然保護區(RNA)[107]。列日有1個Natura 2000保護區[108],主要分布於南部郊區森林的東北端[109],占市鎮面積的1.2%[110]。
自然災害
[編輯]地震
[編輯]在根據EC8規範所劃定的地震活動性分區中,列日屬於4級區[111]。在700-1910年的有震感地震記錄中,列日有15次記錄[112]。1983年11月8日凌晨,列日及周邊地區發生了里氏4.9級地震,造成兩人死亡,16000餘所房屋受損[113][114][115]。
洪水
[編輯]列日的洪水風險地區主要在默茲河與烏爾特河沿岸[116][117][118][119]。2021年7月,比利時爆發洪水,列日亦受波及。7月15日,列日市政府要求所有位於默茲河與烏爾特河沿岸的居民撤離至安全地帶[120]。
區劃
[編輯]- 行政
列日是比利時瓦隆大區列日省列日區的一個市鎮(享有城市稱號),NIS編碼62063。
今天的列日市鎮於1977年1月1日由原列日與市鎮昂格勒爾、布雷蘇、謝內、格蘭、格里沃涅、默茲河畔瑞皮耶、羅庫爾、旺德爾外加屬於市鎮烏格雷的街區斯克萊桑以及其他臨近市鎮的部分地段[79]合併而成。合併前的各市鎮(含原列日)成為了今列日市鎮的片區(section),斯克萊桑在合併前雖然不是獨立市鎮,但如今也視作列日的片區,同時也是列日的街區[121][122]。
以下為列日各片區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瓦隆尼亞-布魯塞爾開放數據平台(Open Data Wallonie-Bruxelles)上的列日片區地圖與之有出入,該地圖中斯克萊桑並不是片區,而是列日片區的一部分,且各片區的邊界也與下圖有所不同[123]。
列日各片區 | ||||
---|---|---|---|---|
片區名稱 | 人口 (2015年) | 郵政編碼 | ||
列日 Liège |
110111 | 4000, 4020 | ||
昂格勒爾 Angleur |
10217 | 4031 | ||
布雷蘇 Bressoux |
12721 | 4020 | ||
謝內 Chênée |
9101 | 4032 | ||
格蘭 Glain |
2670 | 4000 | ||
格里沃涅 Grivegnée |
20652 | 4030 | ||
默茲河畔瑞皮耶 Jupille-sur-Meuse |
10784 | 4020 | ||
羅庫爾 Rocourt |
7584 | 4000 | ||
斯克萊桑 Sclessin |
6410 | 4000 | ||
旺德爾 Wandre |
6122 | 4020 | ||
人口來源:列日市政府文件[124] |
此外,列日也分為若干街區(quartier),以下為列日街區區劃圖。在與片區同名的街區中,謝內、格蘭、瑞皮耶、斯克萊桑、羅庫爾、旺德爾街區範圍與同名片區相同,昂格勒爾、布雷蘇、格里沃涅街區範圍則為同名片區減去片區內其他街區的剩餘部分。在部分資料中,個別相鄰的兩街區會被並稱為一個街區[121]。
列日各街區 | ||||||
---|---|---|---|---|---|---|
| ||||||
編號 | 街區名稱 | 編號 | 街區名稱 | 編號 | 街區名稱 | |
1 | 阿梅克爾 Amercœur |
10 | 格蘭 Glain |
19 | 羅庫爾 Rocourt | |
2 | 昂格勒爾 Angleur |
11 | 格里沃涅 Grivegnée |
20 | 聖洛朗 Saint-Laurent | |
3 | 布瓦德布勒 Bois-de-Breux |
12 | 吉耶曼 Guillemins |
21 | 聖瑪格麗特 Sainte-Marguerite | |
4 | 布雷蘇 Bressoux |
13 | 瑞皮耶 Jupille |
22 | 聖瓦爾比熱 Sainte-Walburge | |
5 | 比朗維爾 Burenville |
14 | 坎康普瓦 Kinkempois |
23 | 薩爾蒂爾曼 Sart Tilman | |
6 | 中央 Centre |
15 | 拉沃 Laveu |
24 | 斯克萊桑 Sclessin | |
7 | 謝內 Chênée |
16 | 隆多 Longdoz |
25 | 蒂耶阿列日 Thier-à-Liège | |
8 | 寬特 Cointe |
17 | 北部 Nord |
26 | 韋訥 Vennes | |
9 | 德魯瓦克斯 Droixhe |
18 | 烏特勒默茲 Outremeuse |
27 | 旺德爾 Wandre |
在街區之下亦有若干分街區(sous-quartier),如阿梅克爾街區的科爾尼永,中央街區的阿夫魯瓦、皮耶勒斯和聖吉勒,北部街區的科龍默茲和聖萊奧納爾,韋訥街區的費蒂訥以及跨聖瓦爾比熱和聖瑪格麗特兩個街區的奈梅特-奧韋蒙。亦存在一些不算街區或分街區的小地方,即稱地(lieu-dit),如中央街區的勒卡雷、費龍斯特雷和城堡外、拉丁區和萊泰拉斯。
- 郵政與電信
列日郵政編碼為4000、4020、4030、4031、4032,其中格蘭、羅庫爾、斯克萊桑片區為4000,布雷蘇、默茲河畔瑞皮耶、旺德爾片區為4020,列日片區為4000和4020,格里沃涅片區為4030,昂格勒爾片區為4031,謝內片區為4032。列日電話區號為04。
- 立法與司法
在選舉方面,列日屬於法語選舉團(歐洲議會選舉)、列日選區(聯邦選舉)、列日選區(瓦隆尼亞議會選舉)、列日省級選區(省議會選舉)和列日選舉縣(Canton de Liège,市鎮級以上選舉時各選區的細分選區)。
在司法方面,列日屬於列日司法區。
- 警務與救援
在警務方面,列日屬於列日警區。
在消防救援方面,列日屬於列日IILE-SRI救援區。
- 其他
比利時統計局將領土劃分為若干統計區(secteur statistique)以便統計,列日市鎮劃分為184個統計區[125];瓦隆評估、預測和統計研究所(IWEPS)將瓦隆大區領土劃分為若干統計街區(quartier statistique)[126],列日市鎮劃分為81個統計街區[127]。
為進行水務管理,瓦隆大區劃分為4個水務區(district)和若干個小水務區(secteur),列日屬於列日水務區(district de Liège)[128]。
比利時劃分為14個農業區,列日屬於草原地區(Région herbagère,市鎮大部)農業區與泥濘地區(Région limoneuse,市鎮西北部羅庫爾)農業區[129]。瓦隆大區劃分為9個農業地理區(Zones agro-géographiques),列日市鎮大部不屬於任何農業地理區,北部屬於埃斯拜(Hesbaye)農業地理區,東北角屬於埃沃地區(Pays de Herve)農業地理區,南部屬於孔德羅(Condroz)農業地理區[130]。
在宗教方面,列日屬於天主教列日教區和列日總鐸區[131][132]。
與比利時其他所有地區一樣,列日的時區為UTC+01:00、UTC+02:00(夏令時)。
政治
[編輯]列日是比利時瓦隆大區列日省列日區的一個市鎮,也是列日省的省會與列日區的區府。在比利時三個社群中,列日屬於比利時法語社群。
在歐洲議會選舉方面,列日屬於法語選舉團,選舉歐洲議會議員。在聯邦選舉方面,列日屬於列日選區,選舉眾議員。在瓦隆尼亞議會選舉方面,列日屬於列日選區,選舉瓦隆尼亞議會議員。在省議會選舉方面,列日屬於列日省級選區,選舉列日省議員。此外,比利時分為210個選舉縣,用作市鎮級以上選舉時各選區的細分選區,列日屬於列日選舉縣(Canton de Liège)。
層級 | 超國家 | 國家 | 社群 | 大區 | 省 | 區 | 市鎮 | ||
---|---|---|---|---|---|---|---|---|---|
區劃 | 歐洲聯盟 | 比利時 | 法語社群 | 瓦隆大區 | 列日省 | 列日區 | 列日 | ||
行政機構 | 歐盟執委會 | 比利時聯邦政府 | 法語社群政府 | 瓦隆政府 | 列日省理事會 | 無 | 列日市鎮理事會 | ||
立法 | 議會 | 歐洲議會 | 眾議院 | 法語社群議會 | 瓦隆尼亞議會 | 列日省議會 | 無 | 列日市議會 | |
選區 | 法語地區選區 (法語選舉團) |
列日選區 | 無 | 列日選區 | 列日省級選區 | 無 | 列日 | ||
選舉 | 歐洲議會選舉 | 聯邦選舉 | 無 | 瓦隆尼亞議會選舉 | 列日省議會選舉 | 無 | 列日市議會選舉 |
市鎮政治
[編輯]列日市議會負責管理所有與市鎮利益相關的事務,並審議上級機關提交的其他事項。2019-2024年列日市議會由49名成員組成:市長、議會主席、8名市政官和39名市議員,分屬社會黨(PS)、革新運動為列日(MR pour Liège,革新運動黨在列日的分支)、比利時工人黨(PTB)、熱烈綠色(Vert ardent,生態黨在列日的分支)、行動者(Les Engagés)、韋加政治合作(VEGA)和民主聯邦獨立(DéFI)七個黨派,其中社會黨和革新運動為執政黨[133][134]。
列日市鎮理事會為列日的市鎮行政機構,由市長、社會福利公共中心(CPAS)主席和8名市政官組成,負責市鎮日常管理,執行市議會的決議與上級機關頒布的法令[135][136]。
列日的現任市長為維利·德梅耶(Willy Demeyer)先生,所屬黨派為社會黨。
2019-2024年列日市議會 | ||
---|---|---|
黨派 | 席位 | |
PS | 17 / 49
| |
MR (MR pour Liège) | 10 / 49
| |
PTB | 9 / 49
| |
Ecolo (Vert ardent) | 8 / 49
| |
Les Engagés | 3 / 49
| |
VEGA | 1 / 49
| |
DéFI | 1 / 49
|
列日市鎮委員會 | ||
姓名 | 職務 | 黨派 |
---|---|---|
維利·德梅耶 Willy DEMEYER |
市長 | PS |
克里斯蒂娜·德弗雷涅 Christine DEFRAIGNE |
首席市政官 | MR pour Liège |
瑪吉·耶爾納 Maggy YERNA |
市政官 | PS |
朱莉·費爾南德斯·費爾南德斯 Julie FERNANDEZ FERNANDEZ |
市政官 | PS |
吉勒·福雷 Gilles FORET |
市政官 | MR pour Liège |
羅蘭·萊昂納爾 Roland LEONARD |
市政官 | PS |
讓·皮埃爾·於普康斯 Jean Pierre HUPKENS |
市政官 | PS |
伊莉莎白·弗雷蓬 Elisabeth FRAIPONT |
市政官 | MR pour Liège |
穆罕默德·艾多杜 Mehmet AYDOGDU |
市政官 | PS |
讓-保羅·邦讓 Jean-Paul BONJEAN |
CPAS主席 | PS |
歷任市長
[編輯]以下為20世紀以來列日曆任市長列表:
列日曆任市長 | ||
市長 | 任期 | 黨派 |
---|---|---|
古斯塔夫·克萊爾 Gustave Kleyer |
1900—1921年 | Parti Libéral |
埃米爾·迪涅夫 Émile Digneffe |
1921—1927年 | Parti Libéral |
格扎維埃·納讓 Xavier Neujean |
1927—1940年 | Parti Libéral |
約瑟夫·博洛涅 Joseph Bologne |
1940—1945年 | PSB |
保羅·格呂瑟蘭 Paul Gruselin |
1945—1958年 | PSB |
奧古斯特·比瑟雷 Auguste Buisseret |
1958—1963年 | PLP |
莫里斯·德特奈 Maurice Destenay |
1963—1973年 | PLP |
夏爾·巴伊 Charles Bailly |
1973—1976年 | PS |
愛德華·克洛斯 Édouard Close |
1976—1990年 | PS |
亨利·施利茨 Henri Schlitz |
1990—1995年 | PS |
讓·莫里斯·德烏斯 Jean-Maurice Dehousse |
1995—1999年 | PS |
維利·德梅耶 Willy Demeyer |
1999年至今 | PS |
選舉結果
[編輯]以下為1976年-2018年列日市議會選舉結果:
1976年-2018年列日市議會選舉結果 | |||||||||||||||||
黨派 | 1976年10月10日[137] | 1976年10月10日 | 1988年10月9日 | 1994年10月9日 | 2000年10月8日 | 2006年10月8日[138] | 2012年10月14日[139] | 2018年10月14日 | |||||||||
---|---|---|---|---|---|---|---|---|---|---|---|---|---|---|---|---|---|
得票率 / 席位 | % | 51 | % | 51 | % | 51 | % | 49 | % | 49 | % | 49 | % | 49 | % | 49 | |
PS1 / RPSWA | 371 | 21' | 40.75A | 23' | 40.081 | 23' | 32.551 | 18' | 34.831 | 20' | 37.971 | 21' | 37.951 | 22' | 30.741 | 17 | |
RW1 / RPSWA / RWF2 | 14.491 | 7 | 0.91 | 0 | - | 0.63 | 0 | - | - | - | |||||||
PSC1 / UPLB / cdH2 | 25.141 | 14 | 36.52B | 21 | 18.441 | 10 | 21.781 | 12 | 19.511 | 10 | 14.362 | '7' | 14.012 | '7' | 6.762 | 3 | |
RLL1 / UPLB / PRL2 / PRL-MCC3 / MR4 / MR pour Liège5 |
13.871 | 7 | 21.662 | 12 | 19.712 | 10 | 21.263 | 11 | 26.064 | 14 | 21.194 | 11 | 17.965 | '10 | |||
ECOLO1 / Vert Ardent2 | - | 11.661 | 6 | 11.321 | 6 | 11.111 | 5 | 15.431 | 8 | 12.231 | 6 | 12.231 | 6 | 14.752 | 8 | ||
PTB1/PTB+2 | 0.261 | 0 | 0.231 | 0 | 0.341 | 0 | 0.641 | 0 | - | 1.452 | 0 | 6.412 | 2 | 16.321 | 9 | ||
AGIR | - | - | - | 6.18 | 2 | - | - | - | 1.49 | 0 | |||||||
VEGA | - | - | - | - | - | - | 3.6 | 1 | 4.53 | 1 | |||||||
DéFI | - | - | - | - | - | - | - | 3.61 | 1 | ||||||||
FN1 / Front-Nat.2 | - | - | 0.891 | 0 | 51 | 2 | 3.181 | 0 | 4.192 | 1 | - | - | |||||
PCB1/PC2 | 5.781 | 2 | 4.431 | 1 | 3.042 | 0 | - | - | 1.282 | 0 | - | - | |||||
其他* | 3.46 | 0 | 6.4 | 0 | 3.31 | 0 | 3.03 | 0 | 5.18 | 0 | 2.46 | 0 | 4.6 | 0 | 3.84 | 0 | |
總票數 | 141245 | 127107 | 115026 | 105839 | 106062 | 113127 | 105167 | 107269 | |||||||||
投票率 % | 87.52 | 84.27 | 83.77 | 86.87 | 80.28 | 81.16 | |||||||||||
空白票和無效票比率 % | 4.4 | 6.4 | 6.52 | 5.42 | 5.79 | 5.47 | 6.57 | 8.14 |
經濟
[編輯]列日是瓦隆大區的經濟首都,列日區的GDP占整個瓦隆大區的20%[140][141]。12世紀,列日發現煤礦並開採[142]。14世紀,武器製造行業在列日興起。由於水路和煤田的區位優勢,19世紀列日工業迅猛發展,高爐和重工業企業在默茲河畔拔地而起。1939年,連接默茲河和斯海爾德河的阿爾貝運河建成,彼時列日成為歐洲第二大內陸港。但自20世紀60年代年起,列日第二產業走向衰落,逐漸被第三產業取代。今天,列日經濟呈多元化發展[18]。
商業
[編輯]列日市中心有多條商業街,眾多商鋪與餐館坐落其中。列日步行街是比利時最古老的步行區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如今涵蓋街道60條,總計6公里,是瓦隆尼亞和默茲-萊茵歐洲跨境地區最大的步行街[143][144]。此外,列日有三家大型購物中心:市中心的聖朗貝爾百貨、韋訥街區的列日美麗島與隆多街區的媒體城[145]。
拉巴特市場是當地的周日市場,位於默茲河左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561年,是比利時最古老的市場;每年有4-5萬遊客,是歐洲最大的市場之一。
企業
[編輯]眾多工業、科技、食品企業雲集於此,列日及周邊地區的知名企業有瑞皮萊爾啤酒、埃斯塔勒國營工廠、EVS廣播設備、賽峰航天推進器公司和Eurogentec等。
2021年,列日繳納增值稅的企業有13001家,其中製造業企業626家(占比4.8%),建築企業1098家(占比8.4%),機動車銷售維修企業2498家(占比19.2%),住宿餐飲企業1221家(占比9.4%),信息通信企業744家(占比5.7%),科技企業3199家(占比24.6%),行政和支助活動企業585家(占比4.5%),藝術、娛樂、休閒企業568家(占比4.4%),其他服務企業826家(占比6.4%),其他企業1636家(占比12.6%)[146]。2022年,列日有198家企業破產[147]。
居民收入
[編輯]2020年,列日居民人均收入為15882歐元,與上一年相比增加3%[148],低於比利時(19671歐元)、瓦隆大區(18518歐元)與列日省(18233歐元)[149]。2020年,列日報稅人數111858人,與上一年相比減少0.7%。報稅者收入中位數為21126歐元,收入平均數為27872歐元,均低於瓦隆大區(24808歐元和32978歐元)[150][151]。
就業情況
[編輯]2019年,列日15-64歲人口(勞動適齡人口)130007人,其中勞動人口85098人,非勞動人口44910人。2020年,列日15-64歲人口失業率為13.9%,高於比利時(5.6%)、瓦隆大區(7.4%)與列日省(8.1%)[152]。2022年,列日15-64歲人口行政失業率(taux de chômage administratif)為23.0%,高於瓦隆大區(12.8%)[153]。
2021年,列日有酬工作崗位中,工業占比6.0%,農林漁業占比0.0%,建築業占比2.0%,貿易、運輸、餐飲業占比15.8%,信息通信業占比2.2%,金融保險業占比3.2%,房地產業占比0.7%,專業與行政機構占比14.2%,行政、國防、教育、衛生、社會工作占比51.7%。自僱人士中,自由職業占比43.9%,農漁業占比1.8%,工業與手工業占比16.6%,貿易與服務業占比36.5%,其他行業占比1.2%[127]。
財政
[編輯]2023年,列日預測財政收入為684,667,269.34歐元,預測財政支出為677,892,772.24歐元,年末預測預算結餘6,774,497.10歐元[154]。
軍事
[編輯]列日省軍事指揮部(Commandement Militaire de la Province de Liège)位於列日聖洛朗街區,其負責民政當局與比利時國防部之間的合作[155]。
人口
[編輯]2022年,列日人口195278人,在比利時所有市鎮中排名第4位,其中男性96824人(占比49.6%),女性98454人(占比50.4%),外籍人口38236人(占比19.58%,其中歐盟人口9.34%,非歐盟人口10.24%),人口密度2844.5人/km²,人口平均年齡40.6歲[156][157][127]。
2022年,列日境內出生2186人(1164名男嬰,1022名女嬰),死亡2082人[158][159]。2021年,列日粗出生率為11.2‰,人口增長率為1.40%,均高於瓦隆大區(10.0‰和0.39%)[160][161]。2012-2022年,列日人口增長率為-0.15%(比利時為4.97%)[162]。
人口結構
[編輯]在人口結構方面,2023年列日18歲以下人口37898人(占比19.4%,其中男性19278人,女性18620人),18-64歲人口122635人(占比62.78%,其中男性62896人,女性59739人),65歲以上人口34813人(占比17.82%,其中男性14700人,女性20113人;百歲及以上人瑞59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51人)[163][164]。
外籍人口
[編輯]2022年列日外籍人口中,喀麥隆籍有1307人(占比3.4%),剛果民主共和國籍1296人(占比3.4%),西班牙籍2997人(占比7.8%),法國籍4474人(占比11.7%),摩洛哥籍3671人(占比9.6%),羅馬尼亞籍1427人(占比3.7%),土耳其籍1080人(占比2.8%),義大利籍6504人(占比17.0%),其他亞洲國家籍1274人(占比3.3%),其他籍14206人(占比37.2%)[165]。
住戶類型
[編輯]在住戶類型方面,2022年列日有子女的已婚伴侶11678戶(占比11.8%),無子女的已婚伴侶9498戶(占比9.6%),有子女的未婚伴侶5514戶(占比5.6%),無子女的未婚伴侶5676戶(占比5.7%),單親家庭11922戶(占比12.0%),一人戶52373戶(占比52.7%),其他類型住戶2539戶(占比2.6%)[165]。
列日市鎮人口變化圖
1977年市鎮合併前的原列日人口變化圖
交通
[編輯]列日交通運輸發達,是重要的貨運樞紐,且與中資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166][167][168][169][170]。此外,列日也有著豐富的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選擇[171]。
公路
[編輯]列日位於數條高速公路的交會處:E25、E40、E42和E313[172]。
在經過列日的主要國道中,屬於第一公路網(premier réseau)的有N3,屬於第二公路網(deuxième réseau)的有N20、N30和N90,屬於第三公路網(troisième réseau)的有N61和N63,屬於第四公路網(quatrième réseau)的有N633、N637和N653[172]。
列日有數條隧道,如寬特隧道、分流運河下方隧道、斯克萊桑隧道和奧爾洛隧道。
2005年,列日境內的鋪面道路共計766.8公里[173],其中高速公路17.9公里[174],大區道與省道116.2公里[175],市道632.7公里[176]。
鐵路
[編輯]列日位於比利時34、36、37、40、43和125號鐵路的交匯處,可前往布魯塞爾、那慕爾、蒙斯、魯汶、哈瑟爾特、維塞、馬爾什昂法梅訥、阿亨、馬斯垂克等比利時國內外城市[177]。
列日吉耶曼站、列日卡雷站和列日聖朗貝爾站是列日主要的三個鐵路車站,此外該市還有昂格勒爾站、布雷蘇站、謝內站、坎康普瓦站和斯克萊桑站五個小型鐵路車站。吉耶曼站是該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是歐洲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節點,大力士高速列車(Thalys)與德國鐵路旗下的城際快車(ICE)服務於此。2006年,吉耶曼站是瓦隆大區第三繁忙的鐵路車站,每天接待16000名乘客[178][179]。2009年,由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設計的新吉耶曼火車站落成,被CNN評為五座值得一停的火車站之一[180]。
城市快鐵
[編輯]列日地區快鐵(Réseau S)是列日尚在建設中的城市快鐵系統,已於2018年9月投入運行,目前有S41、S42、S43、S44四條線路。
水路
[編輯]以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命名的阿爾貝運河建於1939年,連接列日自治港與安特衛普港,也連接默茲河和斯海爾德河。該運河於1997年拓寬,可通過9000噸級船隻[181]。分流運河建於19世紀,取代了默茲河和烏爾特河的幾個支流以改善航運,減少洪水。烏爾特運河是19世紀的運河項目,由荷蘭國王威廉一世發起,由於成本高昂和比利時革命導致的政局不穩定而廢止,如今許多該項目的遺蹟位於列日。
列日自治港位於默茲河畔,是歐洲第三大內陸港。除默茲河外,該港還通過阿爾貝運河與安特衛普相連,通過朱麗安娜運河與鹿特丹相連。
「河流穿梭」是列日於2016年推出一項水上巴士服務,船隻航行於默茲河弗拉涅橋至科龍默茲河段,設有6個站點[182][183]。
航空
[編輯]列日機場(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EBLG;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機場代碼:LGG)位於列日以西的比耶爾塞,於1930年開始營運,用途以貨運為主,是歐洲第五大貨運機場。2021年,位於該機場的菜鳥列日數字物流中樞正式投入使用,其為菜鳥網絡在歐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184][185]。除貨運外,比利時途易航空也為該機場提供定期和季節性客運航班[186]。
城市公共運輸
[編輯]公共汽車
[編輯]瓦隆尼亞交通運營商(TEC)為列日提供公共汽車服務,在列日有75條線路運營。2015年,TEC子公司TEC列日-韋爾維耶服務乘客1.2億人次,占瓦隆大區公共運輸的45%,收入占整個TEC集團的40%。列日市與其區域合作夥伴共同開發了公共汽車專用道、專用站點,為公共汽車提供了十字路口優先權[187]。
除列日市及周邊地區外,乘坐TEC公共汽車亦可前往瓦隆大區其他地區與布魯塞爾首都大區[188]。
有軌電車
[編輯]列日於1871-1967年間曾有有軌電車[註 2],後被廢除。2008年,列日有軌電車回歸計劃被提上日程,目前正在修建中,預計於2025年1月通車[189]。
曾經的城市公共運輸
[編輯]除了1871-1967年間的有軌電車外[註 2],列日於1930-1971年曾有無軌電車,後被公共汽車取代。20世紀80年代,列日曾有修建地鐵的構想,但後因對外所宣布的工程費用和項目規模引發民眾強烈不滿而胎死腹中。
列日市際交通公司(STIL)是列日曾經的一家交通運輸公司,於1964年由列日-瑟蘭市際交通公司(STILS)與列日集聚體市際交通公司(STIAL)合併而成,服務於列日市及其周邊地區。1990年,該公司暫時與韋爾維耶市際交通公司(STIV)合併為列日-韋爾維耶運營公司(SELV)。1991年,列日-韋爾維耶運營公司與沙勒羅瓦市際交通公司(STIC)和國家鄰區鐵路公司(SNCV)的瓦隆尼亞部分合併,成立TEC,即今天的瓦隆尼亞交通運營商。TEC曾分為五家子公司,列日曾由TEC列日-韋爾維耶提供服務,五家子公司已於2019年合併。
-
1900年左右的列日有軌馬車
-
1963年的列日有軌電車
-
1968年的列日無軌電車
-
列日地鐵的模型車
-
1982年的STIL公共汽車
其他道路
[編輯]列日有208公里的小徑,其中65公里狀況良好,2公里難以行進,2公里被封鎖[190]。
RAVeL是瓦隆大區的一項倡議,旨在為行人、自行車騎行者、騎馬者和行動不便者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創建一個道路網。項目成立於1995年10月,道路由纖道和廢棄鐵路改造而成。2014年,RAVeL獲得「官方」地位[191]。在列日有如下RAVeL道路:沿舊鐵路(比利時38號鐵路)從謝內至貝訥-厄賽;沿烏爾特河纖道從昂格勒爾至蒂爾夫;沿默茲河纖道然後沿阿爾貝運河纖道從列日市中心至埃斯塔勒[192]。
共享交通工具
[編輯]截至2023年,服務於列日的共享汽車運營商有Cambio、Cozywheels[193],千餘輛來自運營商Dott、Pony和Tier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在列日投入運營[194],Vélocité提供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租賃服務[195][195]。
車輛統計
[編輯]2022年,列日有各類車輛共97999輛,其中私人汽車77535輛[196]。2021年,列日沒有汽車的家庭占比44.8%[197],有一輛汽車的家庭占比41.8%[198],有兩輛汽車的家庭占比11.2%[199],有三輛及以上汽車的家庭占比2.1%[200]。
交通事故
[編輯]2021年,列日發生交通事故806起,與上一年相比上述27%;傷亡997人,與上一年相比下降28%。傷亡者傷亡情況中,輕傷952人,重傷40人,事故後30日內不治者5人。各交通方式傷亡者中,汽車駕乘者514人,摩托車駕乘者132人,自行車騎行者91人,公共汽車駕乘者58人,卡車駕乘者4人,行人155人,其他類型43人[201]。
社會
[編輯]醫療健康
[編輯]列日有數家醫院,其中列日大學醫療中心(CHU de Liège)、城塞地區醫療中心和CHC蒙萊日亞醫院為當地較大規模的醫院。
2021年,列日每名專職同等資歷全科醫生平均服務人口數為1135人,高於瓦隆大區平均值(1092人)[202]。全科醫生中,55歲及以上者的比例為57.0%,高於瓦隆大區(44.4%)[203]。
2022年,列日每1000名60歲及以上人士的療養院(MR)與療養護理院(MRS)床位為57張,高於瓦隆大區平均值(52張)[204]。
2011-2020年,列日居民潛在壽命損失年數(期望壽命為70歲)為4859,高於瓦隆大區平均值(3948)[205]。
教育
[編輯]列日是一座教育大城,列日大學、列日省高等專業學院、列日市高等專業學院、列日皇家美術學院、列日皇家音樂學院、列日聖呂克高等藝術學院位於該市,眾多學生在當地各類學校學習[206]。列日大學成立於1817年,是比利時法語區主要的公立大學之一。2022年,列日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排名在第351-340位區間[207],QS世界大學排名第480位[208],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在第301-400位區間[209]。
2023年,列日有82所普通初等教育學校[210]、33所普通中等教育學校[211]、1所大學[212]、3所高等專業學院[213]、16所繼續教育學校[214]、4所非全日制藝術學院[215]。
2021-2022學年,列日各級教育機構註冊學生中,幼兒園學童7869人[216],初等教育學校學生14800人[217],中等教育學校學生26983人[218]。
2017年,列日25歲及以上人口中有27.2%接受過高等教育[219]。
住房
[編輯]2022年,列日共有各類住房110607套[220]。各類住房中,樓宇和公寓占比35.7%[221],封閉式房屋占比45.5%[222],半封閉式房屋占比8.7%[223],開放式房屋、農場、城堡占比3.2%[224],商業用房占比5.9%[225],其他建築物占比1.0%[226]。
2020年,列日各類住房的中位數價格為150000歐元(瓦隆大區為175000歐元)[227],房屋的中位數價格為156000歐元(瓦隆大區為180000歐元)[228],公寓的中位數價格為138700歐元(瓦隆大區為155000歐元)[229]。同年,列日住房交易量為2110[230],其中房屋1233棟[231],公寓877套[232]。
2011年,列日各類住房中,自有住房占比48.1%[233],租房占比51.97%[234]。
殯葬
[編輯]2023年,列日境內共有22處墓地[235][236],38家殯葬公司[237],羅貝爾蒙公墓為當地最大的墓地。此外,列日還建有動物公墓。
勞動就業
[編輯]地區資格教育、培訓、就業機構列日分區(IBEFE Liège)、社會職業融入中心(CISP)、瓦隆交替式培訓、自雇與中小企業協會列日-于伊-韋爾維耶分中心(Centre IFAPME Liège-Huy-Verviers)、瓦隆職業培訓和就業辦公室(Forem)等組織機構負責列日的就業和職業培訓工作[238][239][240][241]。
社會保障
[編輯]比利時每個市鎮均有一個社會福利公共中心(CPAS),為困難民眾提供社會援助。2021年,列日社會福利公共中心人均支出1218.9歐元[242]。
在列日有地方職業介紹所,其為比利時的非營利組織,為符合特定條件的困難民眾提供簡易工作[243]。
列日是社會凝聚力計劃(Plan de cohésion sociale)參與市鎮,該計劃由瓦隆政府推出,致力於通過促進所有人有效享有基本權利來減少不穩定和不平等,使每個人都能在瓦隆大區過上有尊嚴的生活[244][245]。
愛心餐廳是1985年由法國喜劇演員科呂什創立於法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為無家可歸者和低收入群體提供餐食。列日愛心餐廳每天分發近300份餐食,亦提供咖啡、淋浴、藥品和母嬰用品[246]。
公共安全與司法
[編輯]治安
[編輯]列日警務方面由列日警區負責。
2022年,列日發生犯罪案件27934起,違規案件3785起[247],每10000戶住宅發生入室盜竊案件111.4起[248],每10000輛汽車發生被盜案件24.57起[249],每10000輛汽車發生車上物品盜竊案件238.22起[250],每10000個住戶發生家庭暴力案件100.66起[251]。
消防救援
[編輯]列日消防救援方面由列日IILE-SRI救援區負責。2020年,該救援區內共發生各類火災2406起[252]。
司法
[編輯]列日司法方面由列日司法區負責。列日初審法院(Tribunal de Première Instance de Liège)和列日上訴法院位於列日[253]。
2022年,列日有10450起刑事案件立案,10472起刑事案件結案,448起民事案件立案,509起民事案件結案[254]。
資源、能源與環境
[編輯]資源
[編輯]列日市際自來水公司(CILE)為包括列日在內的列日省24個市鎮生產和輸送飲用水[255]。2017年,列日平均用水量為64立方公尺/(戶/年)[256]。
能源
[編輯]2019年,列日能源總消耗量為4343.4GWh[257],其中用電量為1245.4GWh[258],天然氣能源消耗量為1678.6[259],石油產品能源消耗量為1246GWh[260],其他載體能源消耗量為173.4GWh[261]。能源供應中,可再生能源供電61.4GWh,可再生能源供熱48.5GWh[127]。
列日是市長盟約簽署市鎮[262],該運動旨在提高市鎮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
環境
[編輯]2017-2019年,列日環境空氣品質指標為0.31,低於瓦隆大區平均水平(瓦隆大區為0,即基準數,指標小於0表示空氣品質高於瓦隆大區平均水平,大於0則反之)[263]。
2021年,列日平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76.9公斤/(人/年),高於瓦隆大區平均值(138.7公斤/(人/年))[264]。
列日是市鎮移動性計劃(PCM)參與市鎮[265][266],該計劃旨在改善市鎮的無障礙設施、移動性、道路安全和生活環境,減少噪音、空氣污染[267]。
為維護河流及流域環境,瓦隆大區成立了14個河流協定(Contrats de Rivière)非營利組織,列日同時屬於烏爾特河流協定(Contrat de Rivière Ourthe)和韋斯德爾河流協定(Contrat de Rivière Vesdre)[268][269][270]。
媒體
[編輯]瓦隆大區主要媒體均可在列日接收,當地主要媒體有RTC列日電視台[271]、RCF廣播電台列日頻道[272]、Plus廣播電台[273]、至大FM[274]、48FM[275]、分點FM[276]。
發展規劃
[編輯]2018年,列日區的24個市鎮通過了《列日區領土發展綱要》,計劃到2035年建造出45000套新住房來應對人口挑戰;通過限制批地來協調商業發展;加速回收荒廢的經濟活動用地;每年分配100公頃土地用於當地食品生產,發展替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短期供應鏈[277][278]。
建築與場所
[編輯]宗教建築
[編輯]列日主教座堂,全稱列日聖保祿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Paul de Liège),位於列日市中心,是天主教列日教區的主教座堂。其前身為歷史上列日七大協同教堂之一的聖保祿協同教堂(collégiale Saint-Paul),建於10世紀。13-15世紀間,該教堂進行了重建,後於19世紀中葉進行了修復。因聖朗貝爾主教座堂於列日革命期間被拆毀,該教堂於1802年依《1801年教務專約》升格為主教座堂。聖雅各伯教堂,全稱列日小聖雅各伯教堂(Église Saint-Jacques-le-Mineur de Liège),原為本篤會聖雅各伯修道院的一座修道院教堂,由采邑主教巴爾德里克二世建立於1015年。1785年,該教堂升格為協同教堂。1803年,該協同教堂依《1801年教務專約》成為堂區教堂。列日聖巴多羅買協同教堂建於11-12世紀,是列日七大協同教堂之一。1999-2006年間,該教堂按原色進行了翻新。教堂內有雷尼耶·德·於伊所造的聖巴多羅買領洗池,其為比利時七大奇蹟之一。聖瑪爾定聖殿是列日市中心的一座哥德式教堂,其前身為一座建於10世紀的羅馬式教堂,即列日七大協同教堂之一的聖瑪爾定協同教堂(collégiale Saint-Martin)。1246年,該教堂首次舉辦基督聖體聖血節。16世紀,一座新建的哥德式教堂取代了原羅馬式教堂。1886年,該教堂升格為次級聖殿。
-
列日主教座堂
-
聖雅各伯教堂
-
聖巴多羅買協同教堂
-
聖瑪爾定聖殿
政府大樓
[編輯]列日采邑主教宮位於列日市中心的聖朗貝爾廣場,史上歷經數次損毀及重建,當前的宮殿主體於16世紀由采邑主教埃拉爾·德·拉馬克發起建造,今用作列日司法大樓。1849-1853年間,宮殿西側新建了一個新哥德式側翼,今用作省政府大樓。列日市政廳,綽號「紫屋」(La Violette),位於集市廣場,與列日柱碑相對。其所在地史上曾兩度建有市政廳,但均毀於戰爭,當前的市政廳建於1714年。謝內市政廳是一座新文藝復興建築,建於1903年,為謝內曾經的市政廳。1977年,謝內與列日及周邊市鎮合併,如今該建築為街區辦事處與警察局所在地。
-
列日采邑主教宮
-
列日采邑主教宮側翼
-
列日市政廳
-
謝涅市政廳
高層建築
[編輯]天堂大廈,俗稱「列日金融大廈」(Tour des Finances de Liège)[279],是吉耶曼街區的一座高層建築,共28層,高118公尺,若包括樓頂天線則高136公尺,是瓦隆尼亞第一高樓。該樓建於2012-2014年,於2015年落成,取代了兩座原聯邦財政公共服務部大樓,是列日市1100多名財政官員的辦公場所。
紀念性建築
[編輯]列日柱碑是一座底部為噴泉的柱碑,位於集市廣場,與列日市政廳相對。該柱碑建於1305年,代表著列日的自由,是列日市的象徵。馴牛師,常以瓦隆語「公牛」(Li Tore)稱之,是列日雕塑師萊昂·米尼翁的作品,題材為一頭公牛及裸體的馴獸師,位於萊泰拉斯。該雕塑於1880年巴黎沙龍斬獲金獎,如今與列日柱碑同為該市的象徵之一,也是列日大學生的吉祥物。協約國紀念園位於寬特街區,為紀念協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而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建成,由紀念塔和聖心教堂組成。
-
列日柱碑
-
馴牛師雕塑
-
協約國紀念塔
-
聖心教堂
城堡
[編輯]科隆斯泰爾城堡位於薩爾蒂爾曼,坐落在俯瞰烏爾特河谷的岩石山脊上,其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1963年,列日大學收購了該城堡及其莊園。加亞爾蒙城堡,又稱「布呂耶爾城堡」(Château des Bruyères),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位於布瓦德布勒,建於1843年,後於1873年左右抬高及擴建,如今屬於列日大學醫療中心。佩拉爾塔城堡位於昂格勒爾,建於14世紀,1935年被昂格勒爾市政府購買用作市政廳,如今是市工程辦公室、警察局、街區辦事處與烏爾特-默茲文化中心(CCOM)文化館所在地。沙特勒斯堡位於阿梅克爾,於1817-1823年奉荷蘭國王威廉一世之命建於科爾尼永山。列日要塞建立後,該堡壘逐漸失去軍事作用,如今已荒廢,成為了受城市探險家青睞的去處[280]。
-
科隆斯泰爾城堡
-
加亞爾蒙城堡
-
佩拉爾塔城堡
-
沙特勒斯堡
博物館
[編輯]列日有6家市立博物館[281],15家非市立博物館[282]。大庫爾提烏斯博物館是當地的一個博物館綜合體,於2009年翻修而成,匯集了列日數個博物館的藏品,展區面積5000多平方公尺,擁有5000多件藏品,是瓦隆尼亞最大及最重要的博物館[283]。拉博沃里博物館是一座美術博物館,位於拉博沃里公園,博物館建築為1905年世界博覽會的美術館。博物館於2016年5月開館,藏有文森特·梵谷、巴勃羅·畢卡索、克洛德·莫內、保羅·高更、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保羅·德爾沃、雷內·馬格利特、瑪麗·羅蘭珊等名家的畫作。瓦隆生活博物館建於1913年,位於原少年修道院,是瓦隆尼亞館藏最豐富的民俗博物館之一。昂桑堡博物館是一座裝飾藝術博物館,位於列日老城區的昂桑堡府邸,藏有畫作及眾多列日-阿亨風格家具。
-
大庫爾提烏斯博物館
-
拉博沃里博物館
-
瓦隆生活博物館
-
昂桑堡博物館
廣場
[編輯]聖朗貝爾廣場位於列日市中心,占地19000餘平方公尺,是該市的主廣場,於列日革命期間將聖朗貝爾主教座堂拆除後修建。廣場上最大的公共建築是列日采邑主教宮,今用作列日司法大樓與列日省政府大樓。集市廣場毗鄰聖朗貝爾廣場,占地3550平方公尺,是該市最古老的廣場之一,也是作為該市象徵的列日柱碑與列日市政廳的所在地。主教座堂廣場亦位於列日市中心,占地5110平方公尺,得名於列日主教座堂。皮埃爾·克萊當廣場位於吉耶曼街區,吉耶曼火車站腳下,占地8000平方公尺,以比利時政治家皮埃爾·克萊當命名。
-
聖朗貝爾廣場
-
集市廣場
-
主教座堂廣場
-
皮埃爾·克萊當廣場
公園綠地
[編輯]列日有眾多公園和綠地。阿夫魯瓦公園位於中央街區,阿夫魯瓦大道和夏爾·羅日耶大街之間,占地5公頃,園內有許多紀念碑和雕塑。拉博沃里公園位於烏特勒默茲島南部,默茲河和分流運河之間,占地9公頃,園內有拉博沃里博物館、數個水上運動俱樂部、列日會議宮和范德法爾克連鎖酒店。寬特市立公園位於寬特街區,占地20餘公頃,分為運動場、景觀公園和林區三個區域。列日植物園位於中央街區,占地3公頃,1970年之前曾為列日大學的校植物園,內有來各大洲的稀有樹種。
城寨山坡位於列日老城區,占地90餘公頃,得名於山頂上的列日城寨。該地帶有六十多處古蹟和遺址,40.07公頃被瓦隆大區歸為具有重大生物學意義的地點(SGIB)[284]。
-
阿夫魯瓦公園
-
拉博沃里公園
-
列日植物園
-
城寨山坡與聖巴多羅買廣場
階梯
[編輯]比倫山是列日市中心的一處階梯,全長260公尺,高差67公尺,坡度28-30%,共374階,是比利時第二大階梯[285]。該階梯建於1880年,以列日戰爭中對抗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的列日軍事領袖文森特·范比倫命名,同時也紀念因1468年10月29日襲擊大膽查理和法王路易十一的行動而犧牲的六百名弗朗希蒙人。2013年,《赫芬頓郵報》將其列為「世界上最極端的階梯名單」首位[286]。2020年7月,比利時探險家、冒險家路易-菲利普·隆克背著15公斤的背包花費三天時間上下階梯135次,模擬攀登珠穆朗瑪峰。他表示這麼做是想引起注意,提醒人們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在家附近也可鍛鍊身體[287][288]。
橋梁
[編輯]列日有許多橋梁,主要在默茲河和分流運河上。弗拉涅大橋長177.6公尺,寬17.2公尺,位於分流運河的起點,橫跨默茲河與烏爾特河的合流點,與費蒂訥大橋相連。該橋建於1901-1904年,與費蒂訥大橋、韋訥橋和馬蒂瓦人行橋同為為1905年世界博覽會而建的橋梁。阿爾貝一世大橋長170公尺,連接列日中央街區與烏特勒默茲街區。此處之前曾陸續建有兩座橋和一座臨時橋,第一座橋於1866年建成,名為「商業大橋」(pont de Commerce)。因日益繁忙的交通與1905年世界博覽會,該橋於1905年重建。1940年,為延緩德軍的進攻,該橋被毀並以一座臨時人行橋取代。1957年,該橋按建築師喬治·德杜瓦亞爾的設計重建,並以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命名。甘迺迪大橋,原名「拉博沃里大橋」(Pont de la Boverie)或「新橋」(Pont Neuf),長120公尺,寬23.7公尺,橫跨默茲河,將列日市中心與隆多街區相連。此橋歷經兩度損毀及重建,當前橋梁由建築師喬治·德杜瓦亞爾設計,於1958年重建,1960年建成通車[289]。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該橋易名為當今名稱。今天,甘迺迪大橋是默茲河上的一個繁忙的過境點,每天有15000餘輛車通過。旺德爾大橋是一座斜拉橋,長527公尺,橫跨默茲河與阿爾貝運河,將列日旺德爾片區與列日東北部市鎮埃斯塔勒相連。該橋由格賴施設計公司設計,瓦隆公共工程和交通部(Ministère Wallon de l'Équipement et des Transports)負責,共耗資5.08億比利時法郎(約合1260萬歐元),於1989年建成通車。1993年5月,旺德爾大橋被列入建築遺產名錄[290]。
-
弗拉涅大橋
-
阿爾貝一世大橋
-
甘迺迪大橋
-
旺德爾大橋
墓園
[編輯]列日共有22處墓地。羅貝爾蒙公墓位於布雷蘇片區,建於1805年,占地40餘公頃,是列日最大的墓地。拉博塞比利時軍人公墓位於旺德爾片區,建於1947年,埋葬著200餘名一戰比利時軍人。槍下亡魂圍場是城寨公園內的一處小型墓地,建於1947年,占地0.8公頃,埋葬著415名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國防軍與武裝黨衛隊槍殺者以及列日城寨牧師馬蒂厄·馮肯(Mathieu Voncken)。
-
羅貝爾蒙公墓
-
羅貝爾蒙公墓的盟軍紀念區
-
拉博塞比利時軍人公墓
-
槍下亡魂圍場
文化
[編輯]文化遺產
[編輯]2022年,列日共有67886座建築,其中建於20世紀之前的建築有16858座[220]。截至2023年,列日有456座建築被列為比利時建築遺產,28座建築被列為瓦隆尼亞特殊建築遺產[291]。
美食
[編輯]列日有眾多特色美食,其中具代表性的美食有列日華夫餅、列日肉丸和佩凱特酒。列日及周邊地區亦有其他美食,如列日沙拉、列日燴兔、列日糖漿、糖漿煮梨、蕎麥煎餅、拉克芒華夫餅、白香腸和列日紫硬糖。此外,列日亦有本地啤酒,如瑞皮萊爾啤酒、庫爾提烏斯啤酒和萊日亞啤酒。
-
列日華夫餅
-
列日肉丸
-
列日燴兔
-
列日沙拉
-
瑞皮萊爾啤酒
節日、活動與民俗
[編輯]列日全年有眾多節日與活動,如烏特勒默茲8月15日節、列日集市、列日聖誕村聖誕市場、列日高盧村夏季市場、聖公牛學生節、聖尼古拉學生節、Les Ardentes音樂節、列日爵士樂節、列日國際喜劇電影節、列日國際犯罪電影節、列日VOO喜劇節等。
昌切斯和娜內絲是列日民俗中的虛構人物,誕生於19世紀,前者身著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北歐工人的典型服飾,後者身著烏特勒默茲勞工階層社區搬運工的典型服飾。每年烏特勒默茲8月15日節有昌切斯與娜內絲巨偶參與遊行,當地建有昌切斯博物館。
-
烏特勒默茲8月15日節的昌切斯與娜內絲巨偶
-
列日集市
-
列日聖誕村
-
聖公牛學生節
-
Les Ardentes音樂節
曾舉辦於列日的大型活動
[編輯]1905年世界博覽會、1930年國際博覽會、1939年國際水技術博覽會及多場大型體育賽事舉辦於列日。
-
1905年世界博覽會海報
-
1905年世界博覽會的塞內加爾村莊
-
1930年國際博覽會交通館
-
1939年國際水技術博覽會德國館
旅遊
[編輯]列日旅遊局(Office du Tourisme de Liège)位於肉市大廳,為列日當地的旅遊事務機構[292]。此外,列日省旅遊協會(Fédération du Tourisme de la Province de Liège)和列日地區旅遊局(Maison du Tourisme du Pays de Liège)分別為為列日省和列日地區的旅遊事務機構,二者亦負責列日的旅遊事務[293][294]。VISITWallonia是比利時的一個非營利組織(asbl),致力於在比利時國內外推廣瓦隆尼亞地區旅遊[295],亦會介紹宣傳列日的景點和文化[296]。
列日旅遊局網站列出了18個列日不容錯過的項目,其中包括列日主教座堂、聖雅各布教堂、吉耶曼火車站、比倫山、列日聖巴多羅買協同教堂、大庫爾提烏斯博物館和拉博沃里博物館[297]。
在《米其林綠色指南》中,列日共有24處景點被列出,其中列日采邑主教宮、拉博沃里博物館、昂桑堡博物館獲得一星評級,聖雅各布教堂、吉耶曼火車站、大庫爾提烏斯博物館、瓦隆生活博物館獲得二星評級[298]。在《米其林紅色指南》中,列日共有13家餐廳被列出,其中1家餐廳獲得一星評級[299]。
紋章、旗幟與標誌
[編輯]列日紋章如下:紅色的盾牌上有一根柱子,位於由三隻獅子支撐的三級台階上;柱子上有一個支撐著十字架的松果,柱子左側為字母「L」,右側為字母「G」,為拉丁語「Libertas Gentis」(人民的自由)之縮寫;柱子、獅子、台階、松果、字母皆為金色。盾牌上方有一個金色的牆紋之冠,下方飾有義大利戰爭功勳十字勳章、帶棕櫚勛扣的比利時1940年戰爭十字勳章、法國榮譽軍團十字勳章和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金質勇敢勳章[300]。簡版紋章只有盾牌部分。
2006年底,列日市決定創造一個標誌以用於設施、車輛、旗幟、服裝、紀念品及網站等處。該標誌形狀取自列日柱碑,用顏色凸顯出字母「L」[301]。
語言
[編輯]列日是比利時法語社群的一部分,官方語言和當地通行語言為法語。列日所在地區的傳統語言為瓦隆語,不過其如今已式微[302]。
此外,在1846-1947年間,比利時人口普查會調查居民語言使用情況。1846年人口普查只問詢當前使用的語言。自1866年起,人口普查會問詢掌握的語言。自1910年起,人口普查不僅會問詢掌握的語言,還問會及最常使用的語言,但沒有具體說明是在哪種場合下最常使用(如私人、公共、職業)。
掌握的語言(列日區統計結果) | |||||||||||||||
年份 | 僅荷 | 荷法 | 僅法 | 法德 | 僅德 | 德荷 | 荷法德 | 無(其他語言) | 僅荷 | 荷法 | 僅法 | 法德 | 僅德 | 德荷 | 荷法德 |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
1846 | 6 438 | 215 228 | 1 331 | 2.9 % | 96.5 % | 0.6 % | |||||||||
1866 | 8 956 | 11 443 | 259 046 | 3 453 | 2 728 | 117 | 375 | 248 | 3.1 % | 4.0 % | 90.5 % | 1.2 % | 1.0 % | 0.0 % | 0.1 % |
1880 | 10 146 | 15 073 | 298 514 | 5 622 | 4 362 | 181 | 916 | 183 | 3.0 % | 4.5 % | 89.2 % | 1.7 % | 1.3 % | 0.1 % | 0.3 % |
1890 | 8 942 | 32 228 | 362 308 | 11 529 | 2 056 | 405 | 3 005 | 431 | 2.1 % | 7.7 % | 86.2 % | 2.7 % | 0.5 % | 0.1 % | 0.7 % |
1900 | 7 341 | 35 020 | 395 251 | 11 230 | 1 636 | 202 | 2 954 | 23 765 | 1.6 % | 7.7 % | 87.1 % | 2.5 % | 0.4 % | 0.0 % | 0.7 % |
1910 | 5 521 | 38 005 | 452 441 | 11 280 | 1 702 | 141 | 3 127 | 18 358 | 1.1 % | 7.4 % | 88.3 % | 2.2 % | 0.3 % | 0.0 % | 0.6 % |
1920 | 5 279 | 35 239 | 454 508 | 3 378 | 200 | 15 | 1 801 | 19 469 | 1.1 % | 7.0 % | 90.8 % | 0.7 % | 0.0 % | 0.0 % | 0.4 % |
1930 | 3 725 | 34 950 | 490 779 | 5 626 | 1 363 | 59 | 2 339 | 24 026 | 0.7 % | 6.5 % | 91.1 % | 1.0 % | 0.3 % | 0.0 % | 0.4 % |
1947 | 2 261 | 39 953 | 472 114 | 9 350 | 3 504 | 228 | 10 035 | 26 919 | 0.4 % | 7.4 % | 87.8 % | 1.7 % | 0.7 % | 0.0 % | 1.9 % |
法:法語 · 荷:荷蘭語 · 德:德語 來源:比利時公報 |
唯一使用或最常使用的語言(列日區統計結果) | ||||||
年份 | 荷蘭語 | 法語 | 德語 | 荷蘭語 | 法語 | 德語 |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
1910 | 13 680 | 494 985 | 3 602 | 2.7 % | 96.6 % | 0.7 % |
1920 | 11 583 | 488 438 | 399 | 2.3 % | 97.6 % | 0.1 % |
1930 | 10 723 | 526 030 | 2 016 | 2.0 % | 97.6 % | 0.4 % |
1947 | 9 193 | 522 481 | 4 155 | 1.7 % | 97.5 % | 0.8 % |
來源:比利時公報 |
宗教
[編輯]列日當地宗教信仰以天主教為主,不過同比利時各地一樣正在減少。此外,列日有15座清真寺[303];亦有東正教堂、猶太會堂與佛寺,如列日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薩羅夫的塞拉芬東正教堂、列日猶太會堂和慧覺寺(越南語:Chùa Tuệ Giác)[304]。
藝術
[編輯]音樂
[編輯]眾多音樂家來自列日,如14世紀作曲家、音樂理論家約翰內斯·西科尼亞,18世紀作曲家安德烈·格雷特里,19世紀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與音樂教育家塞薩爾·弗蘭克和20世紀初小提琴家歐仁·易沙意。當代作曲家亨利·普瑟爾於20世紀70-80年代任列日音樂學院院長,與指揮家、作曲家和鋼琴家皮埃爾·巴托洛梅共同創立了瓦隆尼亞音樂研究與培訓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s et de formation musicales de Wallonie),即今天的亨利·普瑟爾中心。列日皇家愛樂樂團成立於1960年,擁有近百名音樂家,2019年起由匈牙利指揮家毛道勞什·蓋爾蓋伊執棒。
Les Ardentes音樂節和列日爵士樂節為當地一年一度的音樂節。Les Ardentes音樂節創立於2007年,為期4天,最初主打電子搖滾,隨後轉向全類型,涵蓋流行、搖滾、電子音樂、香頌、嘻哈音樂甚至爵士樂,從2018年開始基本轉型為嘻哈和城市音樂節[305]。列日爵士樂節創立於1990年,舉辦於列日會議宮,為期3天,十幾位爵士樂藝人與樂隊在會議宮的四個大廳演出。
《列日勇者》是一首愛國歌,1790年由吉勒-約瑟夫-埃夫拉爾·拉穆創作於列日,時值列日革命正受尋求復辟采邑主教的奧地利軍隊的威脅。
繪畫
[編輯]畫家朗貝爾·隆巴爾、貝爾托萊·弗萊馬爾、熱拉爾·德·萊雷斯和萊昂納爾·德弗朗斯來自列日。當地的拉博沃里博物館、昂桑堡博物館和大庫爾提烏斯博物館藏有許多畫作。
《刺殺列日主教》是法國著名浪漫主義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的畫作,內容為列日采邑主教路易·德·波旁在主教宮被殺的場景,該畫今藏於羅浮宮。
影視
[編輯]導演斯特凡納·埃諾克和讓-克洛德·里加來自列日。《敢愛就來》《烈愛重生》《危機解密》等多部電影於列日取景;亦有部分影視劇於列日取景,如法國電視劇《邁格雷專員的調查》第51集。
列日有兩個一年一度的電影節:列日國際喜劇電影節和列日國際犯罪電影節。前者創立於2016年,舉辦於市中心各地,為期5天;後者創立於2007年,舉辦於列日宮電影院,為期4天,最近一次舉辦時間為2019年,之後連續數年因各種原因而被迫取消[306]。
於列日取景的電影 | ||||||
年份 | 名稱 | 導演 | ||||
---|---|---|---|---|---|---|
1967 | 《尚迪戈爾的陌生人》 | 讓·路易·魯瓦 | ||||
1969 | 《橡皮》 | 呂西安·德魯瓦西和勒內·米沙 | ||||
2002 | 《誠實的商人》 | 菲利普·布拉斯班德 | ||||
2002 | 《半邊天》 | 貝內迪克特·利埃納爾 | ||||
2003 | 《敢愛就來》 | 揚·薩米埃爾 | ||||
2004 | 《吉爾的妻子》 | 弗雷德里克·豐泰納 | ||||
2005 | 《職場殺手》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
2006 | 《剛果風情畫》 | 菲利普·法拉爾多 | ||||
2006 | 《弱者的理由》 | 盧卡·貝爾沃 | ||||
2007 | 《羅爾娜的沉默》 | 達頓兄弟 | ||||
2008 | 《黃金國度》 | 布利·拉納斯 | ||||
2009 | 《陽光修女》 | 斯泰恩·科寧克斯 | ||||
2010 | 《非法》 | 奧利維耶·馬塞-德帕斯 | ||||
2011 | 《頑固份子》 | 米哈埃爾·R·羅斯卡姆 | ||||
2012 | 《烈愛重生》 | 賈克·歐迪亞 | ||||
2012 | 《一鍵成名》 | 雷吉斯·魯安薩爾 | ||||
2013 | 《愛情故事》 | 埃萊娜·菲利埃 | ||||
2013 | 《相擁一家親》 | 達妮埃勒·湯普森 | ||||
2013 | 《魂斷日內瓦》 | 格萊尼奧·邦德 | ||||
2013 | 《愛的承諾》 | 巴提斯·勒貢特 | ||||
2013 | 《危機解密》 | 比爾·坎登 | ||||
2016 | 《無名女孩》 | 達頓兄弟 | ||||
2017 | 《1988年的妮可》 | 蘇珊娜·尼基亞雷利 | ||||
2018 | 《以遇刺為生的女人》 | 弗蘭克·里比埃 | ||||
2018 | 《亡命母侵》 | 奧利維耶·馬塞-德帕斯 |
文學
[編輯]作家喬治·西默農、斯坦尼斯拉斯-安德烈·斯泰曼、讓·杜特勒默茲、尼古拉·安西翁、馬德萊娜·布爾杜克斯、泰奧菲勒·博維、亞歷克西·屈爾韋、尼古拉·德弗雷舍、塞爾日·德萊夫、安德烈-約瑟夫·迪布瓦、喬治·伊斯塔、卡羅琳·拉馬什與編年史家讓·勒貝爾來自列日。列日文學社成立於1779年,為社員提供文化活動,如今仍然活躍。Les Parlantes是比利時的文化組織,每年在列日組織朗誦活動[307]。2023年,列日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學之城[308]。
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在其作品《萊茵河》中提到了列日,他對列日周邊工業地帶的環境表露出不喜,但又對列日的地標建築和自然景色大為讚嘆[309][310]。
體育
[編輯]列日有數支足球隊,其中最著名的是比甲球隊標準列日,該隊曾多次贏得比甲冠軍。RFC列日,比利時最古老的足球俱樂部之一,因拒絕讓-馬克·博斯曼轉會而聞名,該事件致使博斯曼法案出台。除足球外,列日還有數支參加比利時頂級賽事的其他體育項目俱樂部,如列日籃球俱樂部、列日鬥牛犬冰球俱樂部、列日草地曲棍球老俱樂部、列日皇家橄欖球俱樂部、列日君主美式橄欖球俱樂部、列日黑豹女子籃球俱樂部、標準列日女子足球俱樂部。
許多運動員來自列日,如網球運動員賈斯汀·海寧、大衛·戈芬、伊薩琳·博納旺蒂爾和史蒂夫·達爾西斯,足球運動員阿克塞爾·維特塞爾、納塞爾·查德利和凱文·米拉拉斯及桌球運動員讓-米歇爾·塞弗。
列日是一年一度的列日–巴斯通–列日自行車賽的起點和終點站,該賽事為五大古典賽之一,於每年四月下旬舉行,路線主要位於比利時亞爾丁地區,從列日到巴斯通再折返。列日也是唯一一個三大自行車環賽中三項比賽均舉行過的城市:2006年的環意自行車賽,2004年、2012年和2017年的環法自行車賽及2009年的環西自行車賽的賽段起止點或途經地點包括列日。
列日也是多項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地,1977年歐洲籃球錦標賽,2003年沙灘足球歐洲杯,2005年、2008年、2017年世界盃桌球賽男子單打項目在列日進行。
參加比利時頂級賽事的列日體育俱樂部 | ||||
俱樂部 | 運動 | 成立年份 | 聯賽 | 體育場地 |
---|---|---|---|---|
男子 | ||||
皇家標準列日足球俱樂部 | 足球 | 1898年 | 比利時甲組聯賽A | 莫里斯·迪弗拉納體育場 |
列日籃球俱樂部 | 籃球 | 1967年 | 比荷籃球聯賽 | 埃蒂亞斯列日鄉村大廳 |
列日鬥牛犬冰球俱樂部 | 冰球 | 1997年 | 比荷冰球聯賽 | 列日滑冰場 |
列日草地曲棍球老俱樂部 | 草地曲棍球 | 1984年 | 比利時草地曲棍球錦標賽 | 通厄倫路181號 (Chaussée de Tongres, 181) |
列日皇家橄欖球俱樂部 | 橄欖球 | 1958年 | 比利時橄欖球錦標賽 | 奈梅特-奧韋蒙綜合運動場 |
列日君主美式橄欖球俱樂部 | 美式足球 | 2008年 | D1聯賽 | 寬特運動場 (Plaine de sports de Cointe) |
女子 | ||||
列日黑豹女子籃球俱樂部 | 籃球 | 2014年 | 比利時女子籃球錦標賽 | 聖讓樹林大廳 (Salle du Bois Saint Jean) |
標準列日女子足球俱樂部 | 足球 | 1971年 | 比荷女子足球錦標賽 | SL16足球訓練營 |
文化設施
[編輯]謝內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de Chênée)、希魯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des Chiroux)、瑞皮耶文化之家(Foyer culturel de Jupille)、烏爾特-默茲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d'Ourthe et Meuse)和列日文化點(Point Culture Liège)為列日境內的五個文化中心,可舉辦各種文化活動[311]。
以列日命名的事物
[編輯]法國巴黎有列日路及得名於該路的地鐵車站列日站,而列日路的路名則是為了紀念列日戰役。法國南錫、米盧斯、洛里昂、利摩日、布雷斯特、敦克爾克、阿讓特伊等城市亦有「列日路」,旺德夫爾萊南錫則有「列日廣場」(Square de Liège)。此外,南極洲有列日島,不過該島則是得名於列日省,並非直接得名於列日。
榮譽與評價
[編輯]列日獲授勳章[16] | |
勳章名稱 | 獲授時間 |
---|---|
法國榮譽軍團十字勳章 | 1914年8月7日 |
義大利戰爭功勳十字勳章 | 1923年8月4日 |
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金質勇敢勳章 | 1926年 |
比利時戰爭十字勳章 | 1940年 |
人物
[編輯]作曲家、音樂理論家約翰內斯·西科尼亞、雕刻家泰奧多爾·德·布里、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塞薩爾·弗蘭克、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歐仁·易沙意、政治家瓦爾泰爾·弗雷爾-奧爾邦、網球運動員賈斯汀·海寧、大衛·戈芬、伊薩琳·博納旺蒂爾和史蒂夫·達爾西斯、足球運動員阿克塞爾·維特塞爾、納塞爾·查德利和凱文·米拉拉斯、桌球運動員讓-米歇爾·塞弗、作家喬治·西默農出生於列日,法蘭克王國宮相丕平二世、英格蘭騎士、旅行家約翰·曼德維爾、采邑主教巴伐利亞的約翰·特奧多爾、擊劍運動員雅克·奧克斯、動物學家愛德華·范貝內登逝世於列日,教宗額我略十世曾在列日擔任總執事,政治家、外交家夏爾·羅日耶、物理學家、數學家約瑟夫·普拉托和電氣工程師澤諾布·格拉姆曾在列日學習生活。
-
泰奧多爾·德·布里
-
瓦爾泰爾·弗雷爾-奧爾邦
-
夏爾·羅日耶
-
約瑟夫·普拉托
-
歐仁·易沙意
-
喬治·西默農
-
賈斯汀·海寧
-
阿克塞爾·維特塞爾
國際關係
[編輯]國際合作
[編輯]列日是亞利安城市共同體(CVA)的成員,其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於1998年成立於法國巴黎,成員為來自歐洲數國的城市、企業與航天機構。各成員共同參與歐洲太空總署的亞利安與織女星運載火箭計劃,讓民眾了解歐洲的航天活動,培養未來的航天領域專業人員[312]。
友好城市
[編輯]截至2023年,列日共與13座城市結為友好城市(1座暫停),與15座城市結為夥伴城市,與中國武漢市有合作但並未聲明締結友好城市或夥伴城市[313]:
友好城市
- 法國 南錫
- 德國 科隆
- 盧森堡 阿爾澤特河畔埃施
- 法國 里爾
- 荷蘭 鹿特丹
- 義大利 杜林
- 剛果民主共和國 盧本巴希
- 捷克 皮爾森
- 葡萄牙 波多
- 波蘭 克拉科夫
- 塞內加爾 聖路易
- 匈牙利 塞格德
- 俄羅斯 伏爾加格勒(因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由列日市議會暫停)
夥伴城市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Godefroid Kurth. Les origines de la ville de Lièg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art et d'histoire du diocèse de Liége: 1–87. 1882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法語).
- ^ Godefroid Kurth. La Légia. Étude toponymique. Bulletin de l'Institut archéologique liégeois: 123–149. 1907 (法語).
- ^ Louis Deroy. Nouvelles réflexions sur l'origine du nom de Lièg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royale Le Vieux-Liège: 537–548. 1984 (法語).
- ^ Aebischer, Paul. Les origines du nom de « Liège ». Revue belge de Philologie et d'Histoire. 1957, 35 (3) [2023-07-10]. doi:10.3406/rbph.1957.2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 ^ Jean d'Outremeuse. Ly myreur des histors, chronique de Jean des Preis dit d'Outremeuse. 布魯塞爾: Adolphe Borgnet. 1869: 599 (法語).
- ^ LEODIUM LIEGE LUTTICH - Les origines (du nom) de la ville de Liège - Godefroid KURTH. www.chokier.com.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 ^ presse, Revue de. Faut-il dire LiÈge ou LiÉge ?. wallonica.org. 2020-10-25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5) (法語).
- ^ 3 juin 1946 : l’accent grave de Liège | Connaître la Wallonie. connaitrelawallonie.wallonie.be.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 ^ Pourquoi Liège se surnomme-t-elle la Cité ardente ?. blog.rivesardentes.be.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fr-be).
- ^ D’où vient « Cité Ardente », le surnom de la ville de Liège.. La France en Belgique.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1) (法語).
- ^ KOCH, STÉPHANIE. Tout un pays au rythme de ses Princes-Évêques. La Libre.be. 2023-07-02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法語).
- ^ Quinet, Aude. Des “Summer Nights Music” dans la Cour du Palais des Princes Evêques de Liège. DHnet. 2023-07-02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法語).
- ^ Caen compte-t-elle vraiment 100 clochers ?. Ouest-France.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 ^ LIÈGE La ville aux cent clochers. DHnet. 2023-07-02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法語).
- ^ Hervé Hasquin. La Belgique française. 布魯塞爾. 1993: 503. ISBN 978-2-87193-174-4 (法語).
- ^ 16.0 16.1 16.2 La Légion d'honneur. Ville de Liège.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法語).
- ^ " PETITE FRANCE DE MEUSE ". Le Monde.fr. 1973-09-17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法語).
-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Histoire de Liège. Ville de Liège.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LE 14 JUILLET LIEGEOIS NE MANQUERA PAS D'ALLURE PETITE FRANCE DE MEUSE AYWAILLE ET HUY,DEUX MANIERES DE FAIRE LA FETE.... Le Soir. 1993-07-13 [2023-07-02] (法語).
- ^ Depuis le 11e siècle "L'Athènes du Nord". www.uliege.be.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法語).
- ^ DTW: Motî walon-francès - Dictionnaire wallon-français - Walloon-French dictionary. dtw.walon.org.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 ^ 周定國 (編).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7: 540. ISBN 978-7-5001-0753-8 (中文).
Liège 列日 【比】
-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編).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中册 H-O.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7: 1577. ISBN 978-7-5087-5525-0 (中文).
Liège 列日 比 50°38'N 5°34'E
- ^ 中國地圖出版社 (編).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地图册. 北京. 2010: 105. ISBN 978-7-5031-5312-9 (中文).
- ^ 樂詞網. terms.naer.edu.tw. [2023-07-02].
- ^ CMEX中文數位化技術推廣基金會. 辭典檢視 [列日 : ㄌㄧㄝˋ ㄖˋ]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dict.revised.moe.edu.tw. [2023-07-02] (中文(臺灣)).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07-10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 ^ 比利時列日驚傳槍擊 包含凶嫌4死4傷. Yahoo Sports. 2018-05-30 [2023-07-02] (中文(臺灣)).
- ^ 三立新聞網. 比利時史上最嚴重洪水!慘況曝光 地方市長:彷彿世界末日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www.setn.com. 2021-07-18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中文(臺灣)).
- ^ 比利時大洪災逾20人罹難 訂7/20為全國哀悼日|東森新聞. 東森新聞. [2023-07-02] (中文(繁體)).
- ^ 保安局-外遊警示制度-國家-比利時. www.sb.gov.hk.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中文(香港)).
- ^ 駐布魯塞爾經貿辦於歐洲藝術科技節推廣香港為創意和科技樞紐(附圖). www.info.gov.hk.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文化節目組 ,幻夕記.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文化節目組 ,幻夕記.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tc).
- ^ 比利時發生水災. 香港文匯網.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zh-Hans-HK).
- ^ 許懿安. 世界盃比利時不敵摩洛哥 球迷布魯塞爾縱火擲石多人被捕. 香港01. 2022-11-28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中文(香港)).
- ^ 香港賽馬會. www.hkjc.com.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 ^ Marcel Otte. Les industries lithiques du Néolithique. Université de Liège (編). Les fouilles de la place Saint-Lambert à Liège. vol. 2 : Le Vieux Marché. Liège. 1988: 119–131.
- ^ Pierre Van der Sloot. Le Mésolithique et le Néolithique du site Saint-Lambert à Liège dans leur contexte chronologique, géologique et environnemental. Synthèse des acquis récents 23. Notae praeristoricae: 104. 2003.
- ^ L’Archéoforum – Archeoforum. www.archeoforumdeliege.be.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4).
- ^ 40.0 40.1 Gyns, Thierry De. Jupille fut bourgade gallo-romaine. La Libre.be.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法語).
- ^ Coquelet, Catherine. Jupille-sur-Meuse. Le Sanctuaire de l'agglomération gallo-romaine. Études et documents. Archéologie. Namur: Agence wallonne du patrimoine. 2021 [2023-07-10]. ISBN 978-2-39038-10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 ^ Fouilles faites à Jupille près de Liège IX. BIAL: 469–496. 1872.
- ^ H. Ebling. M. WERNER: Der Lütticher Raum in frühkarolingischer Zeit. 184. Annalen des Historischen Vereins für den Niederrhein. 1981-12-01: 159–161.
- ^ Paul Diacre. MGH SS 2 , 編. Gesta Episcoporum Mettensis. : 265.
- ^ Philippe Biermé; François-Xavier Nève. Chez Edgar P. Jacobs Dans l'intimité du père de Blake et Mortimer. 2004: 84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 ^ Statue équestre de Charlemagne. Ville de Liège. [202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法語).
- ^ Charlemagne, Tchantchès et Liège. culture.uliege.be. [202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法語).
- ^ Tchantchès. tchantches.org. [202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 ^ Lambert | Connaître la Wallonie. connaitrelawallonie.wallonie.be. [202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 ^ 50.0 50.1 50.2 50.3 50.4 Histoire | Province de Liège. Mobilité durable | Province de Liège. [2023-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法語).
- ^ Jean-Louis Kupper; François Pirenne; Philippe George. La geste des pontifes de l’Église de Tongres, Maastricht ou Liège. Liège — Autour de l’an mil, la naissance d’une principauté (xe – xiie siècles). Liège: Éd. du Perron. 2000: 17. ISBN 978-2871141785 (法語).
- ^ Alphonse Le Roy, "Elderen (Jean-Louis, baron d')", Biographie Nationale de Belgique, vol. 6 (Brussels, 1878), 621-625.
- ^ Przybylski, Eddy. Les Liégeois agenouillés au passage de Napoléon. La Libre.be.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7) (法語).
- ^ 54.0 54.1 Henri Heuse. Georges Thone , 編. Pages de petite histoire, France et Wallonie 1789-1830. Liège. 1936: 41–43 (法語).
- ^ Fonderie royale de canons. Liège, Belgique. data.bnf.fr. [202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法語).
- ^ Fonderie royale de canons – Liège | BE-monumen. be-monumen.be. 2018-12-10 [202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法語).
- ^ A Rocourt, le plus grand arsenal de Belgique, accueille de plus en plus d'entreprises privées. RTBF. [202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法語).
- ^ Portugaels, Lily. Une tache de sauce sur l’habit de Bonaparte. La Libre.be. 2023-07-07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法語).
- ^ Jessica, Defgnée. Trop grande, elle est reproduite !. La Libre.be. 2023-07-07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7) (法語).
- ^ Napoléon à Liège : le portrait de Bonaparte par Ingres, à la Boverie. RTBF.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法語).
- ^ René Van Santbergen. La grève de 1886. Labor (編). 1886, la Wallonie née de la grève ?. Bruxelles. 1990: 45 (法語).
- ^ 62.0 62.1 Daniel Pector. Le soulèvement populaire. Le Progès (編). 1886, la révolte des damnés de la terre ! : Le soulèvement ouvrier de mars 1886 dans les pays de Liège et Charleroi. Charleroi. 1986: 26–28 (法語).
- ^ Frans van Kalken. Les Émeutes de 1886. Office de publicité (編). Commotions populaires en Belgique (1834-1902). Bruxelles. 1936: 75–121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 ^ La spirale de la violence. homeusers.brutele.be. [202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1).
- ^ Xavier Mabille. CRISP , 編. Nouvelle histoire politique de la Belgique. Bruxelles. 2011 (法語).
- ^ John Horne; Alan Kramer. Tallandier , 編. 1914 Les atrocités allemandes. 2005: 479. ISBN 2-84734-235-4.
- ^ Jean Tricoire. La Vie du Rail , 編. Un siècle de métro en 14 lignes. 1999: 318. ISBN 2-902808-87-9.
- ^ Stengers, Jean. L'accord militaire franco-belge de 1920 et le Luxembourg. Revue belge de Philologie et d'Histoire. 2004, 82 (1) [2023-07-10]. doi:10.3406/rbph.2004.48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 ^ Liège va célébrer le 14 juillet pour la septantième année consécutive. RTBF.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法語).
- ^ 70.0 70.1 70.2 Une cité si ardente. L'administration communale de Liège et la persécution des Juifs, 1940-1942.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 ^ Paul Bronzwaer. b.o.l , 編. Maastricht en Luik bezet : Een comparatief onderzoek naar vijf aspecten van de Duitse bezetting van Maastricht en Luik tijdens de Tweede Wereldoorlog. 2010: 138 (荷蘭語).
- ^ Thierry Delplancq. 1940-1942, une cité occupée et ses Juifs. Quelques aspects heuristiques 3. Bruxelles: Les Cahiers de la mémoire contemporaine: 125–134. 2001.
- ^ Étienne Verhoeyen. De Boeck , 編. La Belgique occupée. De l’an 40 à la Libération. Bruxelles. 1994: 77–78. ISBN 2-8041-1961-0 (法語).
- ^ Merriam, Ray. World War 2 in Review: A Primer. 2017-03-06. ISBN 9781365797620.
- ^ Libération de Liège : de la joie de voir les Américains à la dénonciation des 'collabos'. RTBF.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法語).
- ^ Erik Jones, Economic Adjustmen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Small States, Oxford Press, 2008, p. 121 978-0-19-920833-3
- ^ Liège : 60 ans après le sac de la gare des Guillemins, un manifestant de la 'grève de 60' témoigne. RTBF.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2) (法語).
- ^ Political History of Belgium: From 1830 Onwards,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Publishers, Brussels, 2009, p. 278. ISBN 978-90-5487-517-8
- ^ 79.0 79.1 Warzée, Claude. La rue Saint-Nicolas. Histoire de la commune de Saint-Nicolas. 2015-06-24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法語).
- ^ Ap. BOMB BLAST IN BELGIUM KILLS ONE. The New York Times. 1985-12-07 [2023-07-2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美國英語).
- ^ Aux origines de la dette de la ville de Liège. CADTM. 2023-07-10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法語).
- ^ Il y a quinze ans, André Cools était assassiné à Cointe. DHnet. 2023-07-23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法語).
- ^ à 00h20, Par Le Parisien avec AFP Le 30 avril 2020. Assassinat d’un ancien ministre belge en 1991 : un complice présumé arrêté en Italie. leparisien.fr. 2020-04-29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法語).
- ^ Belga. Explosion rue Léopold à Liège: le propriétaire de l’immeuble condamné à 18 mois de prison ferme. lavenir.net. 2023-07-09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法語).
- ^ Il y a 5 ans, Nordine Amrani faisait 6 morts et 130 blessés dans la tuerie de Liège. RTBF.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2) (法語).
- ^ Allen, Peter; Kitching, Chris. Gunman 'shouting Allahu Akbar' kills two police officers and passer-by in Liege. mirror. 2018-05-29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5) (英語).
- ^ Distance Liège, BEL > Namur, BEL - Trajet aérien, trajet par route, point médian. fr.distance.to.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法語).
- ^ Distance Liège, BEL > Bruxelles, BEL - Trajet aérien, trajet par route, point médian. fr.distance.to.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法語).
- ^ Communes/Gemeente - Vintage/Millésimé - Belgium. www.odwb.be.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英語).
- ^ Carte topographique Liège, altitude, relief. Cartes topographiques.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法語).
- ^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de la Belgique | Belgium.be. www.belgium.be.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 ^ LE PCDN DE LIÈGE : UN OUTIL POUR PRÉSERVER ET DÉVELOPPER LA BIODIVERSITÉ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5).
- ^ Lily, Portugaels. Il y a 30 ans, Liège tremblait. La Libre.be. 2023-06-18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法語).
- ^ Bassins versants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英語).
- ^ Voies hydrauliques en Région wallonne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英語).
- ^ Claude WARZÉE. Le Livre d'Or des quartiers Avroy-Sauvenière des bras de Meuse aux boulevards d'aujourd'hui. Noir Dessin Production. 2011. ISBN 978-2-87351-238-5.
- ^ Utilisation du sol en Belgique à partir de 1980. 比利時統計局.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法語).
- ^ Ville de Liège. NRB. 2015-03-06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3) (法語).
- ^ Vanderstraeten, Lieve; Van Hecke, Etienne. Les régions urbaines en Belgique. Belgeo. Revue belge de géographie. 2019-02-10, (1) [2023-07-10]. ISSN 1377-2368. doi:10.4000/belgeo.322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Qui sommes nous ?. Liège Métropole.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法語).
- ^ Liège Europe Métropole. www.liegeeuropemetropole.eu.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 ^ https://www.facebook.com/Acontresens. Météo et climat : Liège (Belgique) - Quand partir à Liège ?. Le planificateur de voyages.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法語).
- ^ Luchttemperatuur en neerslag Referentieperiode: 1991-2020 (PDF). 比利時皇家氣象研究所. [2022年8月24日] (荷蘭語).
- ^ Temperature estreme in Liège. Temperature Estreme in Toscana (Temperature estreme in Liège). [August 24, 2022] (義大利語).
- ^ SPW. Biodiversité - État de l'environnement wallon. Etat de l』environnement wallon.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1) (法語).
- ^ Ancienneté des forêts actuelles.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英語).
- ^ Recherche géographique | Sites | La biodiversité en Wallonie. biodiversite.wallonie.be.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8) (法語).
- ^ Rechercher un site intéressant ou protégé | Sites | La biodiversité en Wallonie. biodiversite.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Réseau Natura 2000 en vigueur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英語).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geo.be. www.geo.be.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 ^ Observatoire royal de Belgique - Séismologie-Gravimétrie. www.seismolog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Il y a 30 ans, la terre tremblait à Liège. RTBF.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7) (法語).
- ^ Kerzmann, Régine. C'était au temps où Liège tremblait. La Libre.be. 2023-06-17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法語).
- ^ Tremblement de terre : la Belgique est-elle à l'abri ?. RTBF.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Cigale 4.0 pour l'internet. geoapps.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 ^ Cigale 4.0 pour l'internet. geoapps.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 ^ Cigale 4.0 pour l'internet. geoapps.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 ^ Cartographie de l’aléa d’inondation (en vigueur)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英語).
- ^ Inondations: un appel à quitter le centre-ville de Liège et les abords de Meuse lancé par les autorités locales. Le Soir. 2021-07-15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法語).
- ^ 121.0 121.1 Séance du Conseil communal du 26 février 2018.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 ^ Mairie de quartier de Sclessin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法語).
- ^ Sections municipales/Deelgemeente - Vintage/Millésimé - Belgium. data.opendatasoft.com.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英語).
- ^ TABLEAU DE BORD TABLEAU DE BORD DE LA POPULATION LIEGEOISE DE LA POPULATION LIEGEOISE 2015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19).
- ^ Population par secteur statistiqu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6).
- ^ Quartiers statistiques wallons.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 ^ 127.0 127.1 127.2 127.3 IWEPS. WalStat - Détail de l'entité LIÈGE (Commune). walstat.iweps.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Districts et secteurs administratifs de gestion de l'eau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英語).
- ^ Région agricol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英語).
- ^ Zones agro-géographiques.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英語).
- ^ Accueil. Diocèse de Liège – Diözese Lüttich. 2023-05-29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法語).
- ^ Accueil News. www.doyennedelieg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conseil communal | CRISP asbl. [202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法語).
- ^ Conseil communal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3) (法語).
- ^ collège communal | CRISP asbl. [202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法語).
- ^ Collège communal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1976-2000:Verkiezingsdatabase Binnenlandse Zaken.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 ^ Gegevens 2006: elections2006.wallonie.be:.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9).
- ^ Gegevens 2012: elections2012.wallonie.be.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9).
- ^ Activités économiques. Ville de Lièg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Law, Ph. Liège, la capitale économique. La Libre.be. 2023-06-23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1195 : commencement de l’exploitation de houillères | Connaître la Wallonie. connaitrelawallonie.wallonie.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 ^ Les piétonniers de Liège. www.green-office.uliege.be. [2023-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法語).
- ^ Piéton. Ville de Liège. [2023-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法語).
- ^ Liège shopping. www.visitezliege.be. [2023-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法語).
- ^ Lièg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be.STAT. bestat.statbel.fgov.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1).
- ^ Lièg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Le revenu moyen des Belges s'élevait à 19.671 euros en 2020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1).
- ^ Taux d'activité, taux d'emploi et taux de chômage par commune calibrés sur l'enquête sur les forces de travail. Iweps.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法語).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 ^ BUDGET 2023 - SERVICE ORDINAIR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17).
- ^ Le Commandement Militaire de la Province de Liège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法語).
- ^ Structure de la population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 ^ Population par sexe et nationalité pour la Belgique et les régions, 2012 et 2022. bestat.statbel.fgov.be.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6).
- ^ Naissances et fécondité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 ^ Mortalité général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 ^ Lièg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Centenaires par sexe pour la Belgique et les régions, 2012 et 2022. bestat.statbel.fgov.be.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 ^ be.STAT. bestat.statbel.fgov.be.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Lièg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比利时列日与中国的紧密联系. www.ccpit.org.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 ^ 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赴列日开展中资企业安全巡视并会见列日机场总经理. be.china-embassy.gov.cn.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 ^ Economie: Trafic entre la Wallonie, la Chine et d'autres flux. Christine Mauel. 2020-09-23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德語).
- ^ Liège confirme son rôle de plaque tournante européenne pour le e-commerce chinois. www.gondola.b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Un milliard de masques ont transité par l'aéroport de Liège. RTBF.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9) (法語).
- ^ Se déplacer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法語).
- ^ 172.0 172.1 Réseau routier régional.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英語).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Train. Ville de Lièg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Demeester, Michel. Ottignies, première gare wallonne depuis 2005. lavenir.net. 2023-06-20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法語).
- ^ Law, Ph. Gares : Bruxelles-Centrale en tête. La Libre.be. 2023-06-21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0) (法語).
- ^ CNN, Leslie Elman,Special to. 5 train stations worth a stop. CNN. 2013-05-07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英語).
- ^ PORTUGAELS, LILY. Le maître atout du carré d'as liégeois. La Libre.be. 2023-06-18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法語).
- ^ Bâteau. Ville de Lièg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Á Liège, les navettes fluviales sont de retour sur la Meuse!. Province de Liège.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3) (法語).
- ^ 菜鸟比利时列日数字物流中枢正式启用-新华网. www.news.cn.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 ^ 菜鸟列日数字物流中枢在比利时正式启用--国际--人民网. world.people.com.cn.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 ^ Airport, Liege. Destinations | Liege Airport. Passagers.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法語).
- ^ Bus. Ville de Lièg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法語).
- ^ Lignes du réseau TEC.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 ^ Nouveau calendrier pour le tram de Liège : vers une mise en service en janvier 2025. RTBF.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8) (法語).
- ^ chemins.be - Liège. chemins.b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 ^ Son histoire. ravel.wallonie.be. [2023-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 ^ RAVeL. Ville de Lièg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9) (法語).
- ^ Offre. Autodelen.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0) (法語).
- ^ Trottinette. Ville de Lièg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195.0 195.1 Vélocité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Parc de véhicules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5).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Liège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6).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4).
- ^ Liège une ville universitaire et d'enseignement. Ville de Lièg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1-08-25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英語).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Top Universities.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英語).
- ^ ShanghaiRanking-Univiersities. www.shanghairanking.com.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 ^ Enseignement.be - Annuaire des écoles d'enseignement fondamental ordinaire (maternel et primaire). Enseignement.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Enseignement.be - Annuaire des écoles d'enseignement secondaire ordinaire. Enseignement.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Enseignement.be - Annuaire des établissements d'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nseignement.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Enseignement.be - Annuaire des établissements d'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nseignement.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Enseignement.be - Annuaire des établissements d'enseignement de promotion sociale. Enseignement.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Enseignement.be - Annuaires des académies. Enseignement.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 ^ Le niveau d’instruction cartographié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220.0 220.1 Parc des bâtiments | Statbel. statbel.fgov.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 ^ Décès et sépultures. Ville de Lièg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Les cimetières. opendata.liege.b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3) (法語).
- ^ Pompes Funèbres, Inhumations Et Crémations à Liège.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 ^ Instance Bassin EFE de Liège | Bassin EFE Liège. www.bassinefe-lieg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 ^ cisp – Forme-toi à ta sauc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fr-BE).
- ^ Centre IFAPME Liège-Huy-Verviers. IFAPM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法語).
- ^ Service Clientèle de Liège. Le Forem.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fr-BE).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Agence Locale pour l'Emploi de Liège. Ville de Lièg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Plan de Cohésion sociale de la Ville de Liège. Ville de Lièg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Plan de cohésion sociale 2020 - 2025 | Portail de la Cohésion sociale. cohesionsociale.wallonie.be. [2023-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 ^ Homepage. Resto du Cœur Lièg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fr-BE).
- ^ Statistiques de criminalité | Statistiques. www.police.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法語).
- ^ Carte avec données relatives | Statistiques. www.police.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0) (法語).
- ^ Carte avec données relatives | Statistiques. www.police.be. [2023-05-29] (法語).
- ^ Carte avec données relatives | Statistiques. www.police.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法語).
- ^ Carte avec données relatives | Statistiques. www.police.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法語).
- ^ Statistiques des interventions 2020 - Zones de secours belges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13).
- ^ Tribunal de première instance de Liège | Cours & Tribunaux. www.rechtbanken-tribunaux.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4).
- ^ Les statistiques annuelles des cours et tribunaux - Données 2022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02).
- ^ | CILE. www.cile.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1).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Plan Communal de Mobilité. Ville de Liège. [202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法語).
- ^ IWEPS. Catalogue des indicateurs statistiques - WALSTAT. walstat.iweps.be.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Mobilité. Plans communaux et intercommunaux de mobilité (PCM et PICM). Mobilité.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4) (中文).
- ^ Contrats de rivière de Wallonie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英語).
- ^ Contrat de rivière. Ville de Liège.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法語).
- ^ Contrats de rivière de Wallonie - Série. geoportail.wallonie.be.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9) (英語).
- ^ RTC Télé Liège. www.rtc.be.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fr-BE).
- ^ Liège. RCF Belgique.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6) (法語).
- ^ Radio plus | Bienvenue sur notre site. radio-plus.be.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Accueil - Maximum. Accueil - Maximum.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1) (法語).
- ^ 48FM 📻 100.1 FM et DAB+. 48FM 📻 - 100.1 Liège et DAB+.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1) (法語).
- ^ Equinoxe FM / Radio / Liège / Belgique. Equinoxefm.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0) (法語).
- ^ Le schéma de développement territorial pour l’Arrondissement de Liège. Ville de Liège.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法語).
- ^ SCHÉMA DE DÉVELOPPEMENT DE L’ARRONDISSEMENT DE LIÈGE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2).
- ^ Tour Paradis. www.visitezliege.be.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法語).
- ^ https://www.facebook.com/frens.vandersluis. Urbex: Fort Chartreuse Luik. Urban exploring locaties en foto's - Urbex Crew. 2016-02-03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美國英語).
- ^ Les musées communaux. opendata.liege.be.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6) (法語).
- ^ Les musées non communaux. opendata.liege.be.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 ^ Les collections du Musée | Grand Curtius. www.grandcurtius.be.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 ^ 1886 - Coteaux de la Citadelle | Rechercher un site intéressant ou protégé | Sites | La biodiversité en Wallonie. biodiversite.wallonie.be. [202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
- ^ sagt, Peer van Daalen. Extrem anstrengend: Mit dem Fahrrad die extremste Treppe der Welt aufsteigen. BRF Nachrichten. 2020-06-05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de-DE).
- ^ The Most Extreme Staircases In The World. HuffPost. 2013-09-10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 (英語).
- ^ Crew, Sarah. Climbing Mount Everest… in Liège!. The Bulletin. 2020-07-20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 (英語).
- ^ 135 Mal rauf und runter: Belgischer Abenteurer besteigt Montagne de Bueren. GrenzEcho. 2020-07-21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法語).
- ^ Methode. Bains et Thermes classés à la Sauvenière. La Libre.be. 2023-06-30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法語).
- ^ Liste des biens classés (PDF).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30).
- ^ Aménagement du territoire, Logement, Patrimoine et Énergie. lampspw.wallonie.b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Office du Tourisme de Liège. www.visitezliege.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Fédération du Tourisme de la Province de Liège - Accueil. www.liegetourisme.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1).
- ^ Maison du Tourisme du Pays de Liège. visitwallonia.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fr-BE).
- ^ VISITWallonia Wallonie Belgique Tourisme asbl et ses missions. visitwallonia.be. [2023-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fr-BE).
- ^ Résultats de la recherche | VISITWallonia.be. visitwallonia.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fr-BE).
- ^ Catalogue. www.visitezliege.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Liège Tourist attractions - ViaMichelin. www.viamichelin.com.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英語).
- ^ Restaurants Michelin Liège - Le Guide MICHELIN Belgique. MICHELIN Guid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4) (fr-BE).
- ^ Armoiries de la Ville de Liège. Ville de Liège.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法語).
- ^ Charte graphique de la Ville de Liège.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 ^ Le wallon n’est pas une langue qu’on spotche. Le Soir. 2018-03-02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Les 15 mosquées et horaires de prière à Liège (4000) - La Mosquée Du Coin. www.lamosqueeducoin.com.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 ^ Thắp Nhang Online Tại Chùa Tuệ Giác, Liège, Belgium - ThapNhang.com.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英語).
- ^ Dauchot, Valentin. Les Ardentes, urbaines, jeunes et pratiquement sold out. DHnet. 2023-06-23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法語).
- ^ Carana, Cyril. L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Policier de Liège reporté pour la deuxième fois. TodayInLiege. 2021-03-01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法語).
- ^ Belga. Une quatrième édition pour le festival "Les Parlantes" à Liège. La Libre.be. 2023-06-26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法語).
- ^ Liège se porte candidate comme «Ville littéraire de l’UNESCO». sudinfo.be. 2023-03-0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法語).
- ^ Wuyard, Kathleen. Quand Victor Hugo fustigeait "l'enfer" de l'industrie liégeoise • Boulettes Magazine. Boulettes Magazine. 2020-05-28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8) (法語).
- ^ Franck, Jacques. Voyage sur le Rhin avec Victor Hugo. La Libre.be. 2023-06-26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法語).
- ^ Centres culturels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法語).
- ^ Home. CVA ariane cities.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英國英語).
- ^ Jumelages et partenaires — Liège. www.liege.be.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