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齒齦邊搭嘴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不送氣邊搭嘴音
ǁ
ʖ
IPA編號180
編碼
HTML碼(十進制)ǁ​ʖ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1C1 U+0296
X-SAMPA音標|\|\
ASCII音標tl!
IPA盲文英語IPA Braille⠯ (braille pattern dots-12346)⠇ (braille pattern dots-123)
音頻範例
濁邊搭嘴音
ǁ̬
ᶢǁ
ʖ̬
ᶢʖ
編碼
ASCII音標dl!
齒齦邊鼻搭嘴音
ǁ̃
ᵑǁ
ʖ̃
ᵑʖ
編碼
ASCII音標nl!

齒齦邊搭嘴音(又稱齒齦邊吸氣音[1]、邊喌音)是一類搭嘴音的總稱,該發音僅分布於非洲語言中。齒齦邊搭嘴音也就是有時所發出的用來趕馬的聲音[2](但在趕馬的情境下,這種聲音不能算是語音)。齒齦邊搭嘴音在整個南部非洲均有分布,兩種坦尚尼亞的語言也含有齒齦邊搭嘴音。

國際音標中用來標記齒齦邊搭嘴音這一發音方法的符號是ǁ,即兩根垂直的線,而在1989年以前,該輔音則使用符號ʖ進行標記。由於前一種標記法可能會和韻律標記或是兩個l相混淆,因而至今仍被部分語音學家所採用。不論使用哪個符號,該符號都能和另外一個國際音標符號組合使用,以指明其不同的發音方法,但在標記時,不送氣齒齦邊搭嘴音卻常常被忽略或改用附加符號加以標記。常見的齒齦邊搭嘴音如下表:

國際音標I類 國際音標II類 描述
ǁʖ 清不送氣齒齦邊搭嘴音
ǁʰʖʰ 送氣齒齦邊搭嘴音
ǁ̬ʖ̬ ᶢǁᶢʖ 濁齒齦邊搭嘴音
ǁ̃ʖ̃ ᵑǁᵑʖ 清不送氣鼻化齒齦邊搭嘴音
ǁ̥̃ʰʖ̥̃ʰ ᵑ̊ǁʰᵑ̊ʖʰ 清送氣鼻化齒齦邊搭嘴音
ǁ̃ˀʖ̃ˀ ᵑǁˀᵑʖˀ 鼻化咽化齒齦邊搭嘴音

在不同語言的正寫法中,用於書寫齒齦邊搭嘴音的字母或二合字母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使用與國際音標相同的雙豎線符號ǁ表示,二是按班圖語支的傳統,使用拉丁字母x表示。使用前一種表示法的有霍屯督語(Nama)和大多數布須曼(Bushmen)語支語言。而Naro語, 桑達韋語以及祖魯語使用後一種表示法。

發音特徵

[編輯]

大多數齒齦邊搭嘴音都屬於齒齦音,然而,不同語言中具體的發音部位卻各不相同,從齒音到齒齦音都存在。不過這些發音部位間是否真的有區別,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捲舌搭嘴音除外,因為搭嘴音也可以是邊音除阻的)。

齒齦邊搭嘴音的發音特徵有以下幾點:

  • 其細分出的各種不同的變體的基本發音特徵包括濁音變體、鼻化變體、送氣變體、咽化變體等。
  • 在南部非洲,齒齦邊搭嘴音開始音段的發音部位舌尖音齒齦音。即用舌尖抵住齒齦隆骨(alveolar ridge)發音,濁音除阻,發出近似於塞擦音的聲音,而在非洲東部的哈察語(Hadza)和桑達韋語中則是突發除阻。
  • 搭嘴音可以是口腔音或是鼻音,亦即氣流或是只限從口腔發出,或是也可同時從鼻腔發出。
  • 搭嘴音屬於邊音中的一類,也就是說氣流流出口腔的位置是舌頭的側邊而非舌頭的中部。其中有些人發搭嘴音時,氣流僅從舌頭的一側流出,而另一些人發音時則從其兩側同時流出。
  • 搭嘴音發音的氣流機制舌吸氣(也稱為軟齶吸氣),即有一小部分氣流位於兩個封閉的部位之間,通過舌頭的吸氣動作(而非通過聲門或肺的運動),使兩部位間的氣壓降低,在前一個封閉部位打開時,發出搭嘴音。濁搭嘴音和帶鼻化的搭嘴音發音時,還會同時伴隨著肺部氣流的的呼出。

Tindall曾指出,學習科伊科伊語的歐洲人大多在發各種類型的齒齦邊搭嘴音時都把它們當成普通的搭嘴音而不加分別的發出來,它們發音時只是把舌頭抵側邊的牙齒上,這樣發出的聲音在說科伊科伊語的本族人聽來,既粗糙又陌生。而納馬人(Namaqua)則是把舌頭蓋住整個硬齶來發搭嘴音,發出的是「好像在硬齶最後部的聲音」.[3]

出現情況

[編輯]

英語中沒有齒齦邊搭嘴音(或任何一種搭嘴音)語素,但英語的感嘆詞tchick!(也作tchek!)中含有寬口齒齦邊搭嘴音(其疊詞形式tchick-tchick!常用於馭馬前進時)。

語言 例詞 國際音標 漢語意義 備註
箜語英語ǃKung languages an [ᵑǁàŋ]/[ʖ̃àŋ] marama豆
哈察語 exekeke [ʔeǁekeke]/[ʔeʖekeke]
naxhi [naǁʰi]/[naʖʰi] 塞進、湧入
konxa [koᵑǁa]/[koʖ̃a] 配對
slaxxa [ɬaᵑǁˀa]/[ɬaʖ̃ˀa] 分叉、裂縫
科薩語 isiXhosa [isiǁʰosa]/[isiʖʰosa] 科薩語 分為不送氣齒齦邊搭嘴音、呼氣齒齦邊搭嘴音, 送氣齒齦邊搭嘴音以及鼻化齒齦邊搭嘴音
宏語 ǁnáã [ᵑǁɑ́ɑ̃]/[ʖ̃ɑ́ɑ̃] 扁擔漿果(grew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erry)
祖魯語 xoxa [ǁɔ́ːǁa]/[ʖɔ́ːʖa] 交談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國際音標表中文版(2005年修訂)》將「Lateral clicks」歸屬於「輔音(非肺氣流)」部分、「吸氣音」分類之下的「齒音邊音」,因此可將該術語稱為「齒齦邊吸氣音」
  2. ^ 彼得·賴福吉(Peter Ladefoged),張維佳譯. 語音學教程(第五版)(A Course in Phonetics(Fifth Edition))138頁.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2013年3月2日]. ISBN 978-7-301-18019-8|978-7-301-18019-8.
  3. ^ Tindal (1858)A grammar and vocabulary of the Namaqua-Hottentot language

參考資料

[編輯]
  • Pullum, Geoffrey K.; Ladusaw, William A. Phonetic Symbol Guid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