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鼻: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xzbb留言 | 贡献
内容扩充(借助ProveIt编辑)
Wxzbb留言 | 贡献
内容扩充(借助ProveIt编辑)
第58行: 第58行:
一般而言哺乳动物的梨鼻器与爬行动物较为相似,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犁鼻器位于鼻腔底部,通过两根[[鼻腭管]]穿过腭部通向口腔,而[[啮齿目]]动物的犁鼻器则开口于鼻腔。而蝙蝠和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动物都已没有犁鼻器结构<ref name=VB/> 。
一般而言哺乳动物的梨鼻器与爬行动物较为相似,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犁鼻器位于鼻腔底部,通过两根[[鼻腭管]]穿过腭部通向口腔,而[[啮齿目]]动物的犁鼻器则开口于鼻腔。而蝙蝠和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动物都已没有犁鼻器结构<ref name=VB/> 。


== 鱼类 ==
== 鱼类的鼻子 ==
鱼类的嗅觉一般都很弱,同时由于在水环境生活,味觉远比嗅觉重要。但是鱼类的确拥有鼻子,只不过他们的鼻子不像[[四足动物]]那样,他们的鼻子与口腔没有任何连接,也没有任何呼吸气体的作用。鼻孔位于其头的前端,并且在鼻孔后方由一对小型的袋状结构。许多情况下每一个鼻孔由于皮肤的折叠而被分为两个,使得水流可以从一个鼻孔进入,并从另一个鼻孔流出<ref name=VB/>。
鱼类的嗅觉一般都很弱,同时由于在水环境生活,味觉远比嗅觉重要。但是鱼类的确拥有鼻子,只不过他们的鼻子不像[[四足动物]]那样,他们的鼻子与口腔没有任何连接,也没有任何呼吸气体的作用。鼻孔位于其头的前端,并且在鼻孔后方由一对小型的袋状结构。许多情况下每一个鼻孔由于皮肤的折叠而被分为两个,使得水流可以从一个鼻孔进入,并从另一个鼻孔流出<ref name=VB/>。


第66行: 第66行:


== 鼻的疾病 ==
== 鼻的疾病 ==
与鼻子有关的疾病可能与[[耳鼻喉科学]]有关,也有可能会跨越学科,涉及到[[皮肤病学]]或[[口腔颌面外科学]]。
* 炎症:鼻孔发炎、由[[感冒]]引发的打喷嚏、[[过敏性鼻炎]]
* [[流鼻血]](也称“鼻衄”)
* [[鼻敏感]]
* [[鼻敏感]]
* [[鼻竇炎]]
* [[鼻竇炎]]
* [[鼻咽癌]]
* [[鼻咽癌]]
* [[上呼吸道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
* [[鼻前庭湿疹]]
* [[鼻中隔偏曲]]
* [[鼻疖]],即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 [[酒槽鼻]]
* [[面鼻部纤维性丘疹]]
* [[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偶发[[肉瘤]]和[[黑色素瘤]]<ref>{{cite journal | url=http://www.head-face-med.com/content/6/1/7 | title=Cutaneous lesions of the nose | author=Michael Sand, Daniel Sand, Christina Thrandorf, Volker Paech, Peter Altmeyer, Falk G Bechara | journal=Head & Face Medicine | year=2010 | doi=10.1186/1746-160X-6-7}}</ref>


== 资料来源 ==
== 资料来源 ==

2013年4月13日 (六) 21:32的版本

具有非常靈敏的鼻子
标识字符
拉丁文'Nasus'
MeSHD009666
TA98A06.1.01.001、​A01.1.00.009
TA2117
解剖學術語
人的鼻子。

,又称鼻子,是陸上動物呼吸器官,屬呼吸系統一部份,也是哺乳類動物感應嗅覺的器官。

鼻一般在動物的頭部,可能是隆起,鼻對體外的開口叫作鼻孔,鼻孔讓空氣進入鼻腔內,兩孔氣流速度不同,且每隔幾小時就會交換一次[1]。鼻有兩腔,被鼻中隔隔開,哺乳類動物的鼻腔內通常長有鼻毛,作用是過濾及吸收空氣中飄浮的塵埃及雜質,鼻腔壁有黏膜,有助於溼潤吸入的空氣,並附著雜質。鼻腔內後部則是鼻竇,位於鼻兩側的顱骨下,是感應嗅覺的神經,鼻腔連接咽喉,並與消化系統共用管道,再分支進入呼吸系統部。

人類的鼻在面部的正中間。

除了動物,鼻亦可用作形容形狀與鼻相近的東西,例如飛機的前端便被稱為機鼻

功能

通过鼻子气体可以被吸入或呼出。在吸入空气的时候空气会被加热与加湿,同时鼻毛和鼻子内部的纤毛会将颗粒物过滤掉,防止其进入肺中。由于鼻子可以承担呼吸作用,因此人也可以在嘴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呼吸。这也使得演奏乐器时循环换气成为可能。

鼻子的肌肉呈海绵状,因此鼻腔的大小可以进行改变。

人类在静止状态下两个鼻孔呼吸的空气量并不是相等的,这个现象被称作鼻周期,为一正常的生理现象[2]。在呼吸时,有一个鼻孔的空气量将会减少,以便于保持鼻甲黏膜纤毛清除率、维持正常的鼻腔呼吸道阻力并调节鼻腔的温度[3]。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一现象就会发生交替,另一个鼻孔的通气量将降低,而之前通气量降低的鼻孔的气量将增加。

鼻子的嗅区(拉丁語Regio olfactoria)是嗅觉感知区域,在这个区域所吸入的气体的味道将被识别并传入大脑。

空气调节

由于鼻子是人与外界接触的器官之一,因此鼻子除了是呼吸空气的通道外通常还承担着以为的其他功能。鼻子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调节例如加温、加湿等,也可以在呼出空气时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回收,骆驼的鼻子便可非常有效地回收呼出气体中的水分。鼻子中通常还长有毛发,称为鼻毛,鼻毛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一些颗粒物进入肺部[4]

判断方向

湿鼻子对于判断方向很有用。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在何处鼻子温度最低,狗通过这样的信息可以判断刚刚吸入的空气是来自何处的。[5]

呼吸空气动物的鼻子结构

貘的鼻子

两栖类肺鱼类动物的外鼻孔通向一些小囊,而这些小囊又通过内鼻孔通向口腔上颚前部,这些囊状结构中包括少量的嗅上皮组织。肺鱼类动物的鼻子结构与两栖类很相似,但是他们的鼻孔并不用做进行呼吸,肺鱼类动物使用来进行气体交换。两栖类动物还有由嗅上皮形成的犁鼻器,但是和羊膜动物相比,两栖动物的犁鼻器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囊状结构。除了有尾目以外的两栖动物,他们的犁鼻器与鼻系统的其它部分关系很少[6]

爬行动物的鼻腔一般而言都会更大一些,且他们的内鼻孔要更靠后一些,位于腭顶的中部或咽喉附近。对鳄目而言,他们的鼻腔非常长,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半潜入水中时进行呼吸。爬行动物的鼻腔可以分为三部分:位于前部的鼻前庭、主嗅室以及位于后方的鼻咽。嗅室是由嗅上皮在其上表面所形成的结构,并拥有一系列的鼻甲来增大感觉面积。蜥蜴与蛇类的犁鼻器已经非常发达,并且不再与鼻腔相连,而是直接通向上腭。而这一结构在龟类动物中较小,并且还保持着原有的与鼻腔之间的练习,同时这一结构在成年鳄目动物中完全消失[6]

鸟类的鼻子结构与爬行动物的非常类似,鼻孔则位于的上部。由于鸟类的嗅觉一般都较差,因此他们的嗅室也相对来说较小,但是他们依旧拥有三个鼻甲,这种复杂结构与哺乳动物的结构非常类似。包括鸡雁小纲鸠鸽科在内的许多鸟类,他们的鼻孔都有一层角质层覆盖,起到保护作用。根据种类的不同,鸟类的犁鼻器可能是非常的不发达或者直接消失[6]

大象的鼻子可以抓举物体。

哺乳动物的鼻腔都非常大,一般都能占到整个头颅长度的一半。但是例如灵长目鲸目蝙蝠在内的一些哺乳动物的鼻子体积已经变得较小,因此这些动物的嗅觉也相对较差。由于部的发展,将原来的口腔的上表面切断,其中的部分成为了鼻子的构成部分之一,使得哺乳动物的鼻腔也变得较大。也使得颚成为了口的顶部。被扩大的鼻腔包括一个复杂的呈螺旋状的鼻甲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在吸入的空气抵达肺部之前对其进行加温。同时鼻腔还向周围的骨骼扩展,并形成了一个气腔,被称作“鼻窦[6]

鲸目动物的鼻子已经退化到只有鼻孔,并迁移到头顶部,这样的变化使得他们拥有更加流线型的外形,并且可以在身体的大部分潜入水中时依旧可以进行呼吸。相反的大象的鼻子则发展成为非常长的结构,拥有非常多的肌肉以及控制器官。

一般而言哺乳动物的梨鼻器与爬行动物较为相似,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犁鼻器位于鼻腔底部,通过两根鼻腭管穿过腭部通向口腔,而啮齿目动物的犁鼻器则开口于鼻腔。而蝙蝠和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动物都已没有犁鼻器结构[6]

鱼类的鼻子

鱼类的嗅觉一般都很弱,同时由于在水环境生活,味觉远比嗅觉重要。但是鱼类的确拥有鼻子,只不过他们的鼻子不像四足动物那样,他们的鼻子与口腔没有任何连接,也没有任何呼吸气体的作用。鼻孔位于其头的前端,并且在鼻孔后方由一对小型的袋状结构。许多情况下每一个鼻孔由于皮肤的折叠而被分为两个,使得水流可以从一个鼻孔进入,并从另一个鼻孔流出[6]

鼻孔后方的嗅囊是由嗅上皮形成的,并且自身会进行折叠以增大其表面积。一些真骨附类鱼类的嗅囊,可以分岔形成窦状的腔体,而腔棘鱼鱼类则会形成一系列的管状结构。与四足动物不同的是,由于鱼类一直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他们的嗅上皮没有任何可以分泌黏液的细胞[6]

大多数现存的原始脊椎动物七鳃鳗盲鳗都只有一个鼻孔和一个嗅囊,并且鼻孔通向垂体,这是非常原始的特征,但是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异甲类动物的化石显示这些动物已经有成对的鼻孔,但是他们也是非常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6]

鼻的疾病

与鼻子有关的疾病可能与耳鼻喉科学有关,也有可能会跨越学科,涉及到皮肤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

资料来源

  1. ^ 為什麼人有兩個鼻孔?
  2. ^ Nasenzyklus (PDF). [2013-04-13]. 
  3. ^ 胥伟华, 孙广滨, 方勤, 陈群, 孙娜, 张竞飞, 张燚, 任明中. 应用鼻声反射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鼻周期的测量观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doi:10.3969/j.issn.1001-1781.2010.02.007. 
  4. ^ The Respiratory System.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July 17, 2012 [2013-04-13]. 
  5. ^ S Dijkgraaf, D I Zandee, A D F Addink; et al. Vergelijkende dierfysiologie. Bohn, Scheltema & Holkema. 1978. ISBN 9031303224.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Romer, Alfred Sherwood; Parsons, Thomas S. The Vertebrate Body. Philadelphia, PA: Holt-Saunders International. 1977: 453–458. ISBN 0-03-910284-X. 
  7. ^ Michael Sand, Daniel Sand, Christina Thrandorf, Volker Paech, Peter Altmeyer, Falk G Bechara. Cutaneous lesions of the nose. Head & Face Medicine. 2010. doi:10.1186/1746-160X-6-7.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