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理趣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mahā-cakra-vajra dhāraṇi(大輪金剛陀羅尼):
namas tryadhvikānāṃ tathāgatānāṃ oṃ virāji virāji mahā-cakra-vajri sata sata sarate sarate trayī trayī vidhamani saṃbhañjani tramati siddhāgryatraṃ svāhā
《陀羅尼集經》:誦此陀羅尼三七遍。即當入一切曼茶羅(此云壇也)所作皆成。誦呪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誦諸呪法。易得成驗。若未曾入灌頂壇者。不得輒作一切手印。若人誦此陀羅尼者。即同入壇。作印行用。不成盜法也。
金剛薩埵五秘密法。

理趣經》,相當於梵文《般若理趣百五十頌》(Prajñāpāramitā-naya-śatapañcaśatikā、Adhyardhaśatikā prajñāpāramitā)全一卷。唐不空三藏譯。全稱《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在《大正藏》收入《般若部》。相當於《大般若經》般若十六會中之第十會“般若理趣分”。理趣是道理旨趣的意思。本經是大日如來金剛手菩薩所說,內容共分十七章[1],說明了實相般若密教無上秘密[2][3]

漢譯本

[编辑]

本經譯本有六本:

簡介

[编辑]

本經也是《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中的第六會。在金剛界曼荼羅的九會中設有理趣會。不空譯《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

般若理趣

[编辑]

大般若經·第十會般若理趣分》[7]

  1. 大貪等最勝成就,令大菩薩大樂最勝成就。
  2. 大樂最勝成就,令大菩薩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
  3. 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令大菩薩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
  4. 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令大菩薩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
  5. 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令大菩薩能無遺餘拔有情界、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畢竟大樂最勝成就。

別生經

[编辑]

本經第一章的別生經有六部:

  •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屬於第八會勝初瑜伽,
  •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屬於第八會勝初瑜伽,
  • 《金剛頂普賢瑜伽大教王經·大樂不空金剛薩埵一切時方成就儀》,
  •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
  •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屬於第八會勝初瑜伽,
  • 《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

都說與第一章十七清淨句[8]相應的菩薩的供養念誦法。還有

  • 《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薩埵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茶羅義述》,

說與十七清淨句對應的菩薩[9]的本誓。

第十七章的別生經有

  •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

金剛薩埵金剛欲金剛觸[10]金剛愛金剛慢五位菩薩攝第一章十七尊,並說其修行念誦法。

注疏

[编辑]

密教的經典儀軌之中,本經特別受到重視。重要注疏有:

參見

[编辑]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 空海真實經文句》:「初別明中自有一十七章。一大樂不空初集會品。二毘盧遮那理趣會品。三降三世品。四觀自在菩薩理趣會品。五虚空藏品。六金剛拳理趣品。七文殊師利理趣品。八纔發意菩薩理趣品。九虚空庫菩薩理趣品。十摧一切魔菩薩理趣品。十一降三世教令輪品。十二外金剛會品。十三七母女天集會品。十四三兄弟集會品。十五四姉妹集會品。十六四波羅蜜部大曼荼羅章。十七五種祕密三摩地章。」
  2. ^ 日本平川彰《印度佛教史》第五章秘密佛教第四節純正密教的成立:《理趣經》與《金剛頂經》相同,是屬於「瑜伽續」的經典,也可見到與《金剛頂經》相同的教理,可知兩者是同種經典。但是在表達密教覺悟境地上,以男女交會的愉悅來表示,這點可說較《金剛頂經》還更進一步。在《理趣經》中,有「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觸清淨句,是菩薩位。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宣說了大樂之法門。說明道:妙適是二根交會之樂,欲箭是心為此欲望射中,男女擁抱之樂是觸,依此觸而男女不能分離是愛縛(栂尾祥雲《理趣経の研究》頁一二二)。但是一如說為「清淨句」(viśuddhi-pada)般,這些性欲並非無條件受到肯定,而是要在性欲被淨化的狀態中,見到證悟的境地,因此凡夫的愛欲並非原封不動地受到肯定,不過並不是要在捨離愛欲處來求悟境,這是將《維摩經》所說的「不斷煩惱不入涅槃」(T 14.539c)的立場,籍由《般若經》空的思想而肯定地採用。婬欲雖是污穢的,但是將其淨化的話,則得以提高到清淨的狀態。如果不得以婬欲在婬欲本身就是清淨,則不能說一切法的自性是清淨的。但是因為一切法的本性是清淨的,一切法是平等的,所以深邃般若之空智,則以婬欲是就婬欲本身即得為清淨。這似乎是產生自以在家受欲的立場而深化般若波羅蜜之實踐處的思想。在密教中,說大樂法門的最初經典出現在與《般若經》之融合上,是值得注意的。在《理趣經》中是以出生一切法平等的「般若理趣」為立場,而說大樂之法門。但是大樂法門,是暗含若一步走錯即墮邪見深坑之危險法門。因此《理趣經》中闡述大樂之證悟的同時,也說了降伏之法門、忿怒之法門,更說觀照之法門等;說大樂的同時,也兼顧到不令陷入邪見的深坑。
  3. ^ 持松法師《密教通關》第四安心觀道:次言雙身觀者,乃最深奧之祕密大事。稍一誤解,即自害害他。此種皆關於深祕事相,本不應在此形於褚墨。但恐一知半解之人,有所誤會,反有礙正道,故略言之,令知所鑒戒,而不入邪途也。此種觀法,出處甚多。即如《理趣經釋》云:男女二根和合,成五塵大佛事,蓋謂定慧相資之事義。所云根者,能執持義。譬如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今云二根交會,男剛比定,女柔如慧。定慧相應,理智無礙。使執持功德不失,去生佛隔絕之障,泯真妄差別之心。又台密智證大師,在唐所請回之《五部心觀》中:觀一身為五股杵,成金剛薩埵,於身前月輪中,觀金剛明妃,與之合一。又觀此身,為金剛鉤、金剛愛、金剛護,同時於身前,觀月輪中,有此等同名明妃,與之合一。此等觀法,乃表示智體為男,智用為女,體用合一之觀也。若不知如來深意,失其祕密幟之原意,或曲解言句,則成極淫猥之左道密教。如邪見者,謬云:二水和合,成羯邏藍。胎藏蓮花,女也,八葉向下。金剛杵,男也,八葉向上。杵與蓮花交遘,為大慾大樂。又云:五鈷杵,如有情二人,合體之狀。父骨為因,母肉為緣,而成菩提心種子,赤白二渧為本。凡此邪說,在日本則立川流為之濫觴,視陰陽穢褻之佛像,為至妙。
    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修行者持觀自在菩薩心真言。欲求成就般若理趣。應建立曼茶羅。中央畫觀自在菩薩。如本儀形。前安金剛法。右安金剛利。左安金剛因。後安金剛語。於四內外隅。各安四內外供養。於東門畫天女形。表貪慾。南門畫蛇形表嗔。西門畫猪表癡形。北門畫蓮華表涅槃形。得入此輪壇。至無上菩提。一切諸惑皆不得染污。或時自住壇中作本尊瑜伽。心布列聖眾圍遶。以四字明召請。誦心真言誦持四種清淨般若理趣。入一一門遍周法界。周而復始。成一法界自他平等。或時想己身紇利字門。成八葉蓮華。胎中想金剛法。於八葉上想八佛。或時他身想吽字五股金剛杵。中央把處想十六大菩薩。以自金剛與彼蓮華。二禮和合成為定慧。是故瑜伽廣品中。密意說二根交會五塵成大佛事。以此三摩地。奉獻一切如來。亦能從妄心所起雜染速滅。疾證本性清淨法門。是故觀自在菩薩。手持蓮華。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清淨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觀自在菩薩加持。得離垢清淨。」
  4. ^ 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三昧耶者。名為本誓。亦名時亦名期契。亦為曼茶羅之異名。」
  5. ^ 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一切曼茶羅者。於本部四種曼茶羅。一大曼茶羅。二三昧耶曼茶羅。三法曼茶羅。四羯磨曼茶羅。以此四種曼茶羅。攝瑜伽一切曼茶羅。」
  6. ^ 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雖一切法本來清淨。由有客塵煩惱習氣。覆蔽身心輪迴六趣。由獲得瑜伽理趣四種智印。所謂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如前菩薩一一具四種印。相應方得離垢清淨。」
  7. ^ 大般若經·第十會般若理趣分》:「爾時世尊復依遍照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得諸如來祕密法性及一切法無戲論性大樂金剛不空神呪金剛法性。初中後位最勝第一甚深理趣無上法門
    1. 大貪等最勝成就,令大菩薩大樂最勝成就。
    2. 大樂最勝成就,令大菩薩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
    3. 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令大菩薩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
    4. 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令大菩薩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
    5. 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令大菩薩能無遺餘拔有情界、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畢竟大樂最勝成就。
    所以者何。乃至生死流轉住處有勝智者齊此常能以無等法。饒益有情不入寂滅。又以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成立勝智。善辦一切清淨事業。能令諸有皆得清淨。又以貪等調伏世間。普遍恒時乃至諸有。皆令清淨自然調伏。又如蓮華形色光淨。不為一切穢物所染。如是貪等饒益世間。住過有過常不能染。又大貪等能得清淨大樂大財三界自在。常能堅固饒益有情。」
    窺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
    1. 云何名為謂大貪等最勝成就。所謂菩薩於其因中翻其生死十惡業道。自行出世十惡業道。……雖諸菩薩密行十惡業道今舉意業大貪為首。據實通行三業為因。由此菩薩最勝成就行此十因故感前五種樂。勝於凡位所有諸樂故名最勝。又大樂者謂五修果離種種相得法苑樂。……
    2. 證得五樂法苑樂故。能得大覺覺自及他若理若事。菩薩位得一切佛因佛位名得大覺圓滿。……
    3. 由覺事理自他邪正故。能永斷四種大魔。……
    4. 由降四魔超過三界。得尊位果故普大三界。不為生死四魔所壞故名自在。
    5. 略說自在有其十種。……佛自在普大於三界。……能無遺餘拔有情界者即所有眾生。……無一眾生非悲智境故無遺餘。……意樂遍滿十方三界五趣四生。故名廣大心也。利益安樂畢竟大樂最勝成就者。利益有十利。……安樂有五……。又攝善名利益離惡名安樂。……畢竟大樂所謂涅槃。《金剛經》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彼通三乘但說涅槃不說餘者。今取菩提及涅槃樂。即是有為無為一切無漏所有功德。令諸有情怡適調順無所違損。無所逼惱故名大樂。即第一心欲令有情住極勝處故名第一。」
    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1. 所謂菩薩摩訶薩大欲最勝成就故。得大樂最勝成就者。此是欲金剛明妃菩薩三摩地也。
    2. 菩薩摩訶薩大樂最勝成就故。即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者。此是金剛髻梨吉羅明妃菩薩三摩地。
    3. 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故。即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者。此是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金剛薩埵菩薩三摩地也。
    4. 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故。即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者。此是愛金剛明妃菩薩三摩地也。
    5. 菩薩摩訶薩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故。即得淨除無餘界一切有情、住著沈淪以大精進常處生死救攝一切利益安樂最勝究竟皆悉成就者。此是金剛慢明妃菩薩三摩地。
    此五種三摩地。祕密中最祕密。」
  8.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說一切法清淨句門。所謂:『1.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2.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3.觸清淨句是菩薩位,4.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5.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6.見清淨句是菩薩位,7.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8.愛清淨句是菩薩位,9.慢清淨句是菩薩位,10.莊嚴清淨句是菩薩位,11.意滋澤清淨句是菩薩位,12.光明清淨句是菩薩位,13.身樂清淨句是菩薩位,14.色清淨句是菩薩位,15.聲清淨句是菩薩位,16.香清淨句是菩薩位,17.味清淨句是菩薩位。
    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金剛手!若有聞此清淨出生句般若理趣,乃至菩提道場,一切蓋障及煩惱障、法障、業障,設廣積集,必不墮於地獄等趣。設作重罪,銷滅不難。若能受持,日日讀誦作意思惟,即於現生證一切法平等金剛三摩地,於一切法皆得自在,受於無量適悅歡喜,以十六大菩薩生,獲得如來及執金剛位。』」
    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1. 經云所謂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者。妙適者。即梵音蘇囉多(surata)也。蘇囉多者。如世間那羅那哩(nara-nāri)娛樂。金剛薩埵亦是蘇囉多。以無緣大悲。遍緣無盡眾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曾無休息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蘇囉多耳。由修金剛薩埵瑜伽三摩地。得妙適清淨句。是故獲得普賢菩薩位。
    2. 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慾金剛瑜伽三摩地。得慾箭清淨句。是故獲得慾金剛菩薩位。
    3. 觸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髻離吉羅(kelikila)瑜伽三摩地。得觸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髻離吉羅菩薩位。
    4. 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愛縛金剛瑜伽三摩地。得愛縛清淨句。是故獲得愛金剛菩薩位。
    5. 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傲瑜伽三摩地。得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傲菩薩位。……」
  9. ^ 不空《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薩埵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茶羅義述》:「何者為一十七聖。
    • 其一所謂大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菩薩。蓋表諸佛普賢之身。周遍器世間及有情世間。以其無邊自在理常體寂不妄不壞。故有是名也。左持金剛鈴是適悅義。置腰之左表大我焉。右持五股金剛杵是五智義。轉拳向外示眾生也。於曼茶羅據其中位。而總其眾相。除是而有一十六位焉。蓋正覺之徑路。
    • 其二所謂意生金剛菩薩。以大悲欲箭。害二乘心。所以手持是箭。而現其欲離俱幻平等智身。
    • 其三所謂髻利吉羅金剛菩薩。於中國之言名觸。以不捨眾生必令解脫故。欲明觸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現其觸淨俱幻平等智身。
    • 其四所謂悲愍金剛菩薩。以悲愍故。以愛念繩。普縛眾生未至菩提。終不放捨。亦如摩竭大魚吞啗所遇。一入口已更無免者。所以持此摩竭魚幢。而現其愛縛捨離俱幻平等智身。
    • 其五所謂金剛慢菩薩。以無過上智。令一切眾生悉證毘盧遮那如來體。於世出世間皆得自在。所以住傲誕威儀。而現其我無我俱幻平等智身。……」
  10. ^ 不空《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金剛計里計羅抱金剛薩埵者。表淨第七識妄執第八識。為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成平等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