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
(重定向自红豆)
![]() |
紅豆![]()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豆目 Fabales |
科: | 豆科 Fabaceae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Faboideae |
属: | 豇豆属 Vigna |
种: | 紅豆 V. angularis |
二名法 | |
Vigna angularis | |
異名 | |
Phaseolus angularis (Willd.) W. F. Wight |
紅豆[1][2](学名: Vigna angularis),亦称荅、小豆、赤豆[3][4][5],是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植物,為常見的食材之一。最早起源於喜馬拉雅山一帶,而後種植區域遍及東亞諸國。
紅豆屬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高營養榖類食品,而且含有蛋白質、醣類、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鈣、鐵、磷、鋅等營養素。紅豆有豐富的鐵質,可以使人氣色紅潤,可以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
近親有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然而赤小豆藥效較佳。
栽植[编辑]
- 通論: 在常溫之下,紅豆沉於清水中,一天之後便會發芽,再移至淺泥中生長。
台灣[编辑]
- 栽植歷史
- 高屏地區
- 雲嘉南地區
主要品種[编辑]
- 高雄選一號
- 高雄二號
- 高雄三號
- 高雄五號
- 高雄六號
- 高雄七號
- 高雄九號
- 高雄十號
病害[编辑]
- 立枯病
- 防治方法
- 為避免病源菌蔓延,豆苗期不需灌水
- 防治方法
- 白絹病
- 病毒病
- 白粉病
蟲害[编辑]
- 莖潛蠅類(俗名:鑽蠅)
- 蕃茄斑潛蠅(俗名:繪圖蟲、二能蟲)
- 薊馬類(俗名:苔、刺馬)
- 夜蛾類:
- 豆螟(俗名:青蟲、鑽心蟲)
- 小綠葉蟬(俗名:青跳仔、跳仔)
- 黑豆蚜(俗名:龜神)
- 葉蟎類(俗名:紅蜘蛛)
收穫[编辑]
以紅豆製造的食品[编辑]
甜品[编辑]
豆沙類[编辑]
其他種類:
文化[编辑]
其他植物的别名[编辑]
在王維詩作《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中所說的“紅豆”疑似指以下三種植物之一。
紅豆樹,中國獨有樹木,因過度砍伐與採摘而瀕臨滅絕。
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海紅豆,其種子有小毒,也入藥治療腸胃不適。
雞母珠(Abrus precatorius),然而其含有毒蛋白,不可誤食。
注釋[编辑]
- ^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H. Ohashi 紅豆-臺灣物種名錄
- ^ Vigna angularis 紅豆-臺灣生命大百科
- ^ 赤豆 Vigna angular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www.iplant.cn. [2023-01-20].
- ^ Vigna angularis 赤豆. www.cfh.ac.cn. [2023-01-20].
- ^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www.sp2000.org.cn. [2023-01-20].
- ^ 陈寅恪《咏红豆》诗序云:“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紅豆(分類) |
![]()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紅豆 |
- (日語)お豆百科事典--小豆(あずき)
- (日語)豆百科一覧 > あずき(マメ科ササゲ属アズキ亜属)
- (日語)花豆入り羊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文)台灣雲嘉南地區紅豆栽培技術 文:游添榮/圖:陳昇寬 1998/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