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臺灣 |
![]() |
![]() |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是指由中華民國文化部所評選出具備登錄世界遺產條件的世界遺產潛力點,它們分別處於台灣本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與澎湖群島。臺灣並非沒有符合世界遺產條件之物件,但不是聯合國一員,所以無法簽署條約[1]。世界遺產潛力點在2002年第一期評估有12處,到2009年新增5個潛力點,到2010年底,台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調整並增至為18處。201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升格為文化部後,世界遺產潛力點業務轉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負責。2014年,文化資產局擬定「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情況訪視計畫」,於當年9月10日第12次大會報告訪視機制後,邀請世界遺產專家擔任委員,10月份起進行潛力點實地訪視[2]。
名單[编辑]
以下是行政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規範的世界遺產評定準則選出的18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 名稱:中華民國文化部定義的世界遺產潛力點名稱。
- 地理位置:各世界遺產潛力點在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的位置與地理坐標。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世界遺產編碼、入選年份及對應入選標準:標準(1)至(6)是文化遺產,(7)到(10)是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及自然遺產的為複合遺產。[3]
- 面積:公頃和英畝,如有緩衝區則一同算在內。若該值為0,表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沒有公布其數據。
- 入選年份:中華民國文化部的入選年份。
- 簡介 :各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簡介,包括入選理由與提名原因。
名称 | 图片 | 地点 | 评定标准 | 面积(公顷/英亩) | 入选年份 | 简介 | 编码 |
---|---|---|---|---|---|---|---|
玉山國家公園 | 自;7, 9, 10 | 103,121.4(254,819) | 2003年 | 详情
玉山為中央山脈至高峰玉山國家公園位於玉山山脈及中央山脈最高地帶,為一典型的高山型國家公園,區域內高山林立、溪谷深遂、地形地質繁複,蘊育出多樣的森林生態體系;玉山不但是台灣本島之最高峰,亦為東北亞第一高峰。豐富的林相及海拔落差大的環境特色,提供野生動物一個良好的環境,讓棲息其間的動物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而產生互相依賴關係。 |
- | ||
大屯火山群 | 自;8, 9, 10 | (陽明山國家公園) |
11,338(28,020)2003年 | 详情
大屯火山群既有2,500萬年前的老地層,還有火山地形,及後火山作用地質景觀,見證了地殼變動、地質演變的過程。大屯火山群四季分明,可說是臺灣地貌與生態的一個縮影,擁有火山、地熱、草原、森林、北降型植被、冰河時期孑遺植物以及多種稀有動植物,在生態演化上具有指標地位。繁茂的植被和多樣的地形孕育出豐富的自然生態,計有哺乳類34種、鳥類123種、兩棲類23種、爬蟲類53種、蝶類191種以上。植物種類更多達1,600種,極具研究與保育價值。 |
- | ||
太魯閣國家公園 | 自;7, 9, 10 | 92,000(230,000) | 2003年 | 详情
太魯閣峽谷的大理岩岩層厚度達千餘公尺以上,分布範圍廣達10餘公里,加上下切力旺盛的立霧溪經年累月地沖刷與侵蝕,形成雄偉的斷崖、河階地、開闊河口沖積扇及峽谷等地質地形。海拔高度上變化大,造成複雜的氣候帶,形成繁複的植被。高山峻嶺的阻隔,造成生殖隔離作用,因此孕育出特有及稀有的植物。此外,此區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植被與森林,讓棲息其間的動物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並產生互相依賴的關係。 |
- | ||
金門戰地文化 | 金門縣 | 文;2, 3, 4, 5 | 3,528.7(8,720) | 2003年 | 详情
金門獨特的戰地文化,兼具從「負面世界遺產」(對抗、戰爭、悲劇)走向「正面世界遺產」普世價值(和解、和平、喜劇)的教育示範與啟示作用,代表人類追求和平共存的普世價值。傳統閩南式建築群及「固若金湯」特殊雄偉的軍事遺構、宗教信仰、婚喪節慶禮俗等。藉由這些文化遺產可建構出一條「時光走廊」,感受先民生活脈動。 |
- | |
水金九礦業遺址 | 新北市 | 文;2, 5 | - | 2003年 | - | ||
阿里山森林鐵路 | 嘉義縣 | 文;1, 3, 4 | - | 2003年 | 详情
阿里山森林鐵路是為開發森林而鋪設的產業鐵道,集結森林鐵道、登山鐵道和高山鐵道於一身。森林鐵路的設立不但帶動林業的興起,更改變了沿線的都市紋理,造就許多不凡的景觀,其中有不下10處的法定之文化景觀、古蹟以及歷史建築。阿里山檜木霧林為全世界珍貴的森林資源,而阿里山森林鐵路範圍內,除了有珍貴的自然保護區域外,也串連起亞熱帶闊葉林、暖溫帶闊葉林、涼溫帶針闊葉混生林(即檜木林)生態區域,是極為特殊且多元的生態棲地。 |
- | |
卑南遺址與都蘭山 | 台東縣 | 文;3, 6 | - | 2003年 | 详情 |
- | |
排灣及魯凱石板屋聚落 | 文;2, 5 | - | 2009年 | 详情 |
- | ||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 | 文;1, 4 | - | 2009年 | 详情 |
- | ||
棲蘭山檜木林 | 宜蘭縣 | 自;8, 10 | - | 2003年 | 详情 |
- | |
馬祖戰地文化 | 連江縣 | 文;2, 3, 4 | - | 2009年 | 详情 |
- | |
桃園臺地陂塘 | 桃園市 | 文;5 | - | 2009年 | 详情 |
- | |
樂生療養院 | 桃園市 | 文;2, 5 | - | 2009年 | 详情 |
- | |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 | 台東縣 | 自文;5, 9 | - | 2003年 | 详情 |
- | |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 澎湖縣 | 自;7, 8, 10 | - | 2003年 | 详情 |
- | |
台鐵舊山線 | 文;1, 2 | - | 2003年 | 详情 |
- | ||
澎湖石滬群 | 澎湖縣 | 文;1, 5 | - | 2009年 | 详情 |
- | |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 | 新北市 | 文;2, 6 | - | 2003年 | 详情 |
- |
位置圖[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臺灣為何沒有世界遺產?. 問答Q&A-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 ^ 存档副本.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201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外部連結[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