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山無生道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靈鷲山無生道場
靈鷲山大門FUJI7945.JPG
靈鷲山大門
基本信息
位置台灣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7之1號
坐标25°01′04″N 121°58′24″E / 25.01772°N 121.97325°E / 25.01772; 121.97325坐标25°01′04″N 121°58′24″E / 25.01772°N 121.97325°E / 25.01772; 121.97325
廟格三乘合一
领导相關人物:心道法師創建
建立时间1984年
地圖
Map
靈鷲山道場

靈鷲山無生道場,是一個三乘合一佛教道場。位於台灣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靈鷲山(雪山山脈北端的首座山峰荖蘭山(鷹仔山)之近旁)、最高點海拔約387公尺,即在福隆近郊。由釋心道法師於八十年代創建。

創辦人[编辑]

釋心道原籍雲南,1948年生於緬甸赤貧農村,1961年隨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自緬甸撤往台灣,早年臺北外雙溪,及宜蘭礁溪、員山一帶塚間苦修;1983年覓地斷食,輾轉來到東北角福隆山區閉關,次年開創「靈鷲山無生道場」。出關後,奔走國際,推動宗教交流、跨界對話,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

靈鷲山上院-無生道場[编辑]

福隆荖蘭山在地理與地勢上酷似印度靈鷲山,靈鷲山無生道場成立於西元1984年,座落台灣東北角風景線上[1]。開山和尚心道法師苦修歷程中對「無生之生」有最深體驗,遂以「靈鷲山無生道場」為名。「無生」是指人的本來面目、覺性沒有生死之意,也是佛教徒追求的涅槃境界;「道場」原指佛陀成道的金剛座,也泛指佛教弘法修行的所在。

入山處沿途始於天眼門、多羅觀音、舍利塔林、五百羅漢步道、十一面觀音等。

殿宇建設歸於自然,以石屋瓦房為主,殿宇有聞喜堂財神宮殿、華藏海圓通寶殿、三乘佛學院、祖師殿、開山聖殿等。

靈鷲山下院-聖山寺[编辑]

位於北濱海公路上,為靈鷲山下院宗教文化教育園區。主殿供奉泰國國寶三金佛-成功佛、圓滿佛、平安佛,三尊金佛為十四世紀泰國素可泰王朝至今的國寶級分尊。

2011年供奉三尊金佛於聖山寺金佛聖殿,分別為成功佛、圓滿佛與平安佛。

為接引大眾,規劃有:善法大樓、金佛殿、見性樓、香客大樓(玉佛殿)、壇信樓等級善空間。

禪修推廣[编辑]

每年舉辦春秋兩季四眾安居禪修閉關,並將禪修活動系統化、普及化,研發各式適合現代人的禪修活動,每月舉辦斷食禪修、禪三、禪七、禪十、樂活禪等,各地講堂設有平安禪課程,其宗旨乃在於推廣禪法、落實生活禪理念。

圖片[编辑]

靈鷲山頂眺望三貂角

參考書目[编辑]

關連書目[编辑]

  • 《心靈解碼》(宗博出版)
  • 《聆聽—回佛對談實錄》(宗博出版)
  • 《喜歡生命》(九歌出版社)
  • 《感受台灣心希望》(張老師文化出版)

外部連結[编辑]

  1. ^ 台灣宗教百景. [202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