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死隨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ewbot留言 | 贡献2019年3月25日 (一) 16:07 (bot: 清理跨語言連結随念成為內部連結:編輯摘要的red link經繁簡轉換後存在)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念死巴利語Maraṇasati),佛教用語,亦稱随念、念當終亡、念死無常,是指培養死隨時可能發生的敏銳覺知[1]。 在上座部佛教中,為保護禪修者免除種種危險的四護衛禪之一,曾出現在佛陀「七不退法」的教導中,說明若能常念死想,則能令法增長,無有損耗[2],也是四十業處 之一。

外部連結

《清淨道論》與《菩提道次第廣論》「念死」修持之比較,釋見寂

參考文獻

  1. ^ [班迪達尊者. 念處觀 初版. 台北: 橡實文化. : 50頁. ISBN 978-986-82612-9-7. 
  2. ^ 長阿含經,卷2. : 頁11下–12上.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 耗。何謂為七法。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間。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苦想。七者苦無我想。」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