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坐标28°38′09″N 125°56′58″E / 28.6357263°N 125.9494077°E / 28.6357263; 125.949407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1.76.79.165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06:16 →‎高中部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在台北市的位置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地址11165 臺北市士林區中正路510號
经纬度28°38′09″N 125°56′58″E / 28.6357263°N 125.9494077°E / 28.6357263; 125.9494077
邮政编码111
其它名称Taipei Municipal Yang Ming Senior High School
类型市立完全中學
创办日期1968年 臺北市立陽明國民中學 1994年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学区 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區
学校编号02-28316675
教育部學校代碼413301
校長蔡哲銘、張宸宇
年级高中三個年級、附設國中部
校园面积約45,000平方公尺
校訓誠、敬、知、行
電話號碼+886-2-2831-6675
学校网址http://www.ymsh.tp.edu.tw/
地图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簡稱陽明高中北市陽明),位於台灣臺北市士林區的一所公立高級中學。其前身為民國57年(1968年)創立的臺北市立陽明國民中學,民國83年(1994年)改制為完全中學。近年來正在大幅進行校園及設施的改造計畫,校區未來將會顯的現代許多。

簡介

陽明高中校園步道

陽明高中前身為陽明國中,是民國57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教設立的國民中學,當時為弘揚王陽明先生之「知行合一」哲學思想並效法其精神,而特予命名為「臺北市立陽明國民中學」,隸屬於當時的陽明山管理局。嗣後,因社會發展、經濟繁榮、政治民主,教育掀起改革思想,政府為因應社會民眾需要,遂於民國83年将其改制為高級中學,招收高中生,成為兼具高、國中型態之完全中學。學校位處於臺北市士林區,佔地四萬五千餘平方公尺(約一萬六千坪),校舍主體建築為名建築師修澤蘭女士之名作,古典優雅,獨樹一格,為一美侖美奐現代並兼具传统中國風格之建築物。

歷任校長

改制前(陽明國中)
  • 創校校長-秦汝炎 校長
  • 次任校長-陳登瑞 校長
改制後(陽明高中)
  • 第三任-邱添進 校長
  • 第四任-劉圳生 校長
  • 第五任-蔡先口 校長
  • 第六任-朱桂芳 校長(陽明高中首位女校長)
  • 第七任-洪金英 校長
  • 第八任-蔡哲銘 校長(2019.8~)

校園

陽明高中建築及教室的特色為個別「獨立一棟」,有別於一般學校將各棟大樓連結在一起。

主要建築及設施

建築名稱 正式名稱 圖片 簡介
行政大樓 行政大樓
陽明高中行政大樓
陽明高中行政大樓
校園中最具中國傳統風格之建築,前原有一古典型噴水池(現已重建),主要為校長室、教務處所在地。
學生活動中心 學生活動中心 - 目前已完工,具有許多先進的新設施,於2013年3月16日木棉花節期間實行啟用典禮。目前部份體育設施及藝術教室已移至此。
工藝大樓 藝采樓
各種學術科教室即在此棟大樓,位於校區最外部,特色為有著古典的迴旋樓梯。主要為家政教室、工藝教室、美術教室所在地。
教學大樓
(三棟)
立志樓
勤學樓
向陽樓
共分為國中、高一、高二和高三教學大樓,分別有不同的命名:「勤學樓」為高中部二年級生上課教室的教學大樓;「向陽樓」為高中部三年級生上課教室的教學大樓,夾處於「立志樓」和「勤學樓」之間;「是在哈樓」為國中部全年級及高中部一年級生上課教室的教學大樓,左半部主要是國中部,右半部則為高中一年級。
專科教室大樓 悅聞樓 - 陽明高中最後面的大樓,與北士商的分隔界線,一樓為國中部行政區、二樓為圖書館、三樓為電腦教室、四~五樓為科學實驗室。
科學大樓 求真樓 - 為連接「高一教學大樓」和「高三教學大樓」的溝通橋梁,只有一、二樓可相通,主要為地球科學教室、生物教室。
體育館 台元館 - 陽明高中的體育館兼活動中心,由台元紡織公司董事長吳舜文裕隆集團董事長)捐獻,七零年代前為各校少數擁有的建築物,近年來因設備老舊,活動空間過小等而產生許多問題,未來將會由新建的「綜合學生活動中心」大樓部分取代,目前台元館因木地板設施因下雨而受到損壞

但苦於經費問題無法維修。

教師辦公室 知行館 - 高中教師辦公區域,原為圖書館。
室內冷水游泳池 漾泉 - 陽明高中的游泳池,七零年代前為各校少數擁有的建築物,近年來因相對於其他學校設施老舊而導致部分學生不滿。
大操場 大操場
擁有奧運等級的大型操場及草地,曾為2009台北聽障奧運和2001年亞洲女足賽練習用地。
網球場 網球場 - 陽明高中的網球場。
圓形劇場 圓形劇場 - 陽明高中的表演場地,位於高二教學大樓前方。
假山水池 生態池 - 陽明高中的生態園區,周圍圍繞著一顆木棉花樹,位於高三教學大樓前方,甲山甲水出現黑面琵鷺被學生取名為『稀飯』。
明隆亭 明隆亭 - 紀念校友許明隆捨身救人。
「知行合一」椅 「知行合一」椅 - 陽明高中的校園藝術品,被學生批評『極度醜陋』。

已消失建築

以下皆為陽明高中過去的舊建築

  • 校園圍牆
  • 噴水池
  • 校門
  • 警衛室
  • 籃球場
  • 各大媒體

欄杆

學校象徵

校徽

校服

高中部

  • 制服
男學生為藍色直條紋襯衫,藍黑色長褲(夏、冬);女學生為白色襯衫,藍格紋裙(夏)、藍黑色長褲、(冬)。
男女學生米色學院風毛衣。
  • 運動服
男女學生運動服為上衣白底前半紫,褲子藍綠底側邊紫,外套藍綠底側邊紫。
  • 書包
主要分為「側背書包」、「紀念書包」和「小瓢」,學校規定的書包則為「側背書包」。

國中部

  • 制服
男學生為格紋襯衫,藍黑色長褲;女學生為格紋襯衫,藍黑色裙子以及藍黑長褲。

通常沒有硬性規定女生一定要穿裙子,只有在重要活動及畢業典禮才有特殊要求。 男女學生學院風米色毛衣背心。

  • 運動服
男學生為白上衣,藍短褲,小瓢黑長褲;女學生為白上衣,紅短褲,小瓢黑長褲;男女學生皆為小瓢外套。

小瓢黑長褲為尼龍材質的長褲,與其他學校的長褲相比之下,比較不透氣及不適合運動。

  • 書包
學校規定的書包為「小瓢」。

為什麼書包叫小瓢呢?因為這個書包主要由紅色、白色及黑色所組成,使人從遠遠的地方看上去就像一隻瓢蟲一般,故取名為小瓢。

陽明高中2013年木棉花節

校園活動-木棉花節

綠起

創辦「木棉花節」是陽明高中主張人文教育的重要活動,凡是人文教育的學校必然重視文藝,因為文學、詩歌、音樂、美術、舞蹈等,最能表達「人」的創意、情感與智慧,所以學校將文藝活動融入生活環境,營造師生均能耳濡目染的文藝氣息,讓校園充滿愛與美的生命力。

多年來,木棉花代表學校的精神,一種質樸又努力地綻放,透過一系列的活動,陽明學子可以認識它、愛護它、欣賞它,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在這片園地盡情的表現自己的創意與才能,自然地融入木棉花的盛景,也留下在陽明最燦爛的回憶。 過敏三年流鼻水流到差點原地死亡

涵養

  • 實踐全人教育理念,提升校園人文藝涵養。
  • 將人文理念融入生活與學習,提昇學習品質。
  • 發展學校本位之特色課程,營造校園文化之傳統。
  • 統整藝術學科教學活動,啟發學生多元智慧。

近年發展目標

繼過去校訓「誠、敬、知、行」後,學校近年來推出了全新的發展方案「前進臺北陽明 邁向亞洲百大」,期望學生能有更進一步的展現。

具體作法

  • 學生事務:四力合一
取明代大儒-王陽明教育學說訂定「陽明四箴行--立志要尊重、勤學懂分享、改過能包容、擇善知感恩」為核心價值,並經由「國際教育、閱讀素養、典範學習、深耕大愛」四大面向來展現:
四願: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四行:尊重、分享、包容、感恩
  • 國際交流:移動力
  • 品德教育:品格力

成果

※101年教育部「國際教育融入中小學優良課程方案」優勝

※101年教育部「全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

※100年臺北市推動「正向管教,品格教育教案」優勝

※100年教育部「2012高中生拓展國際視野SSEI方案」學校

※100-101學年教育部「國際教育旅行方案」學校

※99年度臺北市政府推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

※99-100年臺北市政府推動青少年閱讀計畫績優學校

行政單位




校長室 內有校長室及秘書室
教學事務處 內有教學組、註冊組、設備組、實驗研究組
學生事務處 內有生活輔導組、生活教育組、學生活動組、衛生保健組、體育運動組
教官室 內有軍訓教官、生命教育教師
研究發展處 研究發展處
輔導室 內有輔導組、資料組、特殊教育組
圖書館 內有資訊媒體組、系統管理師
總務處 內有文書組、庶務組、出納組
人事室 人事室
會計室 會計室

社團組織

陽明高中的社團組織主要有體育、學術、校隊、音樂、綜合、服務、教師等不同性質的社團組織,詳見以下列表:

籃球隊

該校的女子籃球隊(包含前身市立陽明)在85學年度參加乙級高中籃球聯賽,91學年度報名參加甲級高中籃球聯賽,並在97學年度拿下隊史最佳的亞軍。

學年度 91學年度 92學年度 93學年度 94學年度 95學年度 96學年度 97學年度 98學年度 99學年度 100學年度 101學年度 102學年度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 106學年度 107學年度 108學年度
名次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七名 第六名 第六名 第二名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七名 第七名 第四名 第六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