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又名《修行经》,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大禅师僧伽罗刹(Saṃgharakṣa)所作禅经,收于《大正藏》经集部,竺法护于太康五年(284)译出。内容论禅那修道,前二十七品为止观方法,后人增附后三品,谈大乘菩萨之修行。本经综合了瑜伽观行之要义而纂成[1]。
题解
[编辑]本经一开始即云:“榆迦遮复弥经,晋云修行道地”。“榆迦遮复弥”,梵语Yogācārabhūmi。义译为“瑜伽行地”、“瑜伽师地”。这一名称,为禅观集的通名[2]。
传译
[编辑]罽宾文士竺侯征若携经本至炖煌,由竺法护于太康五年(284)译出,沙门法乘、月氏法宝笔受,荣携业、侯无英正书写[3]。原本二十七品,后人把同为竺法护所译的《三品修行经》增附其中而成三十品[2][4]。别译本有后汉安世高译《大道地经》一卷、失译《小道地经》一卷(道地经要语章),仅为竺法护译本的一部分[1]。
内容
[编辑]《修行道地经》涵盖的主题多样,包含:对修行和修行道地的基本解说,五蕴的观察、相、分别和成败,慈心,除恐惧,察人之性情教导五种对治法(不净、慈心、数息、因缘、骨锁等无异)[5],正心摄意,离颠倒想,观饭食,调伏诸根,忍辱不瞋报,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的功德,思惟三恶道苦精进修行,自励精进,观察四大皆空、无我(界分别),止观之区别,不净之修行,四禅至神足通的功德,有漏禅无漏禅、数息之修行,凡夫与佛弟子修行之差别,暖顶忍世第一法至见道十六心,观身五十五事,名色法,思惟无常,有学、无学地,有余、无余涅槃。
计分二十七品︰集散、五阴本、五阴相、分别五阴、五阴成败、慈、除恐怖、分别相、劝意、离颠倒、晓了食、伏胜诸根、忍辱、弃加恶、天眼见终始、天耳、念往世、知人心念、地狱、劝悦(劝说)、行空、神足、数息、观、学地、无学地、无学。
《三品修行经》之三品为:弟子(声闻之别译)、缘觉、菩萨,其内容讲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之修行,而以菩萨成佛之修行为究竟真实,主张三乘归趋一佛乘。
考证
[编辑]印顺法师认为僧伽罗刹的原作,仅有偈颂,颂义古朴,近于譬喻师旧说,长行为后人解说,增入阿毘达磨新义。每品先赞颂后结偈的形式,也应是改编者所增入[2]。
后三品说明声闻弟子、缘觉、菩萨的修行,会三乘而归一乘,无论在形式内容上,都与前二十七品不合。印顺法师主张此为融摄“法华经”、“般若经”的意旨而为后人附于本经之中,非僧伽罗刹所作,应当即是同为竺法护所译出的《三品修行经》[2]。
赖鹏举主张《三品修行经》来自于四世纪后叶以前的“中亚禅法”。他认为在整体禅法结构上,三品修行经以“般若实相观”为究竟,又有二品提及“现在定意见十方佛”三昧,正是中亚大乘禅法的二大特色 [6]。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佛书解题(香光版). 修行道地經.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2.0 2.1 2.2 2.3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修行道地經.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修行道地经翻译记:“罽宾文士竺侯征若性纯厚,乐道归尊,好学不倦,真为上儒也。赍此经本,来至炖煌。是时月支菩萨沙门法护,德素智博,所览若渊,志化末进,诲人以真,究天竺语,又畅晋言,于此相值,共演之。其笔受者,菩萨弟子沙门法乘、月氏法宝。贤者李应、荣承、索鸟子、剡迟、时通武、支晋、支晋宝等三十余人,咸共劝助,以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始讫。正书写者,荣携业、侯无英也。其经上下二十七品,分为六卷,向六万言。于是众贤,各各布置。”
- ^ 《出三藏记集》:“三品修行经,(小字注)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经。……修行经七卷二十七品。(小字注)旧云修行道地经 ,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
- ^
《修行道地经》卷2:“行者情欲炽盛,为说人身不净。……瞋怒而炽多者,为说慈心。……设多愚痴,当观十二因缘。……设多想念,则为解说出入数息。……修行道者,设多㤭慢,为说此义:……当作此计:城外塜间,弃捐骨锁,头身异处,无有血脉,皮肉消烂,当往观此贫富贵贱、男女大小、端正丑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别?本末终时,肉衣、皮裹、血润、筋束,衣服、香花、璎珞其身,譬如幻化巧风所合,因心意识周旋而行,至于城郭、国邑、聚落,出入进止。作是观已,无有㤭慢。……见于塜间及一切人,等而无异。”
中阿含57经:“彼有此五习法已,复修四法,云何为四?修恶露令断欲、修慈令断恚、修息出息入令断乱念、修无常想令断我慢。 ”
杂阿含815经:“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增支部9集1经:“比丘在这五法上住立后,应该更进一步修习四法:应该为舍断贪而修习不净、应该为舍断恶意而修习慈、应该为断绝寻而修习入出息念、应该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习无常想。” - ^ 赖鹏举. 中亞的禪法 (PDF). 圆光佛学学报. 1997: 63-78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