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碗窑窑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埔碗窑窑址

大埔碗窑窑址位于香港新界大埔碗窑村,是香港法定古迹之一。

历史[编辑]

大埔碗窑村一带,水源丰富,并出产优质的瓷土矿,由明代开始,已有二族经营窑场,制作青花瓷器。虽然初的迁界令窑场一度荒废,但迁界令放宽后,又慢慢恢复过来。康熙十三年(1674年),南迁至大埔的客家氏族人,向泰亨文氏购买窑场。至清朝中、后叶,碗窑村的陶瓷事业已甚具规模。[1]产品行销至江门一带,一度有“海滨瓷都”之称。但民国成立后,受到沿海各县窑场的廉价品竞争,碗窑村的陶瓷事业逐渐式微,并于1932年停产。

考古发现[编辑]

1995年和1999年,考古学家区家发在窑场遗址发现了各项陶瓷制作工序的遗迹,包括矿坑、矿洞、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制坯作坊和龙窑等,十分齐全。

1983年有见大埔碗窑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遗产,香港政府将其订为法定古迹。[2]

碗窑遗址总面积超过五公顷,但只有1,500平方米被划为法定古迹。文物无人管理。[3] 公元2010年,碗窑展览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蔡兆浚. 古代香港的碗窰. 香港地方志中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中文). 
  2. ^ 大埔碗窰村資料.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碗窰管理差文物任人執. [201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参考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