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安妮·史特布比
乔安妮·史特布比 | |
---|---|
出生 | 美国伊利诺伊州香槟 | 1946年6月11日
国籍 | 美国 |
教育程度 | 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学士) 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有机化学博士) |
知名于 |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研究 |
奖项 | 辉瑞酶化学奖(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8年)、富兰克林研究所化学奖(2010年)等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酶化学 |
机构 | 麻省理工学院 |
学术指导者 | 乔治·L·肯尼恩、朱利叶斯·里贝克、罗伯特·埃伯利斯 |
乔安妮·史特布比(英语:JoAnne Stubbe,1946年6月11日—)为美国生物化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与生物学系荣誉教授(2017年退休[1]),研究主题为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等多种酵素的结构、功能与反应机理,2008年获颁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
生平
[编辑]乔安妮·史特布比于1946年生于伊利诺伊州香槟[3],1968年自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主修化学)[4],大学时期在Edward R. Thornton实验室参与研究[3],1971年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指导教授为乔治·L·肯尼恩(George L. Kenyon)[3]。1971年-1972年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朱利叶斯·里贝克的实验室进行短期的博士后研究,研究以色氨酸合成麦角酸二乙酰胺(LSD)的反应。1972年-1977年史特布比任教于威廉姆斯学院,但后来发觉自己志不在教学,乃至布兰戴斯大学罗伯特·埃伯利斯实验室进行第二段博士后研究,主题为酶抑制剂[5][6]。
1977年-1980年史特布比于耶鲁医学院药学系担任助理教授[7],1980年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1985年升为正教授[7];1987年史特布比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为该系第一个得到终身教职的女性教授[8],并于1990年获同校生物学系合聘。2009年史特布比因“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作用机制开创性的贡献,精巧地利用化学技术解答生物学问题”而获颁美国国家科学奖章[8][9]。2017年史特布比自麻省理工学院退休[1]。
研究
[编辑]乔安妮·史特布比共发表了超过300篇学术论文[10],其研究结果阐明了许多种酵素的反应机构,她早年的研究结果解开了烯醇化酶与丙酮酸激酶(皆为糖酵解所需的酵素)的反应机构[6][7],且为使用光谱仪解析酵素与受质交互作用的先驱[11]。后来史特布比以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此酵素将核苷酸转为脱氧核苷酸的机制[12]。此外史特布比的研究主题还包括抗生素博来霉素的结构与作用机理[5]、细菌合成聚羟基丁酸酯(PHA)的机制[13]、设计DNA修复酵素的自杀性抑制物等[7]。
个人生活
[编辑]乔安妮·史特布比的父母均为教师,因此她曾打算也以教师为业[6]。因她做实验时工时很长,史特布比曾在研究室放置一张床以便休息[6]。史特布比还养有一只宠物狗,名为"Dr. McEnzyme Stubbe",在其实验室网站上被列为实验室的成员之一[14][15]。
荣誉
[编辑]- 辉瑞酶化学奖(1986年)[3]
- 麻省理工学院教学奖(1990年)[7]
-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91年)[16]
- 美国国家科学院生化组院士(1992年)[17][18]
- 美国化学学会亚瑟·科普学者奖(1993年)[19]
- 美国化学学会亚佛雷德鲍尔生物无机化学与生物有机化学奖(1997年)[20]
- 美国化学学会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杰出化学研究奖(1998年) [21]
- 美国哲学会会士(2004年)[22]
- 雷普里根化学与生物学奖(2004年)[23]
- 约翰·斯科特奖章(2005年)[24]
- 美国国家科学院化学奖(2008年)[25]
- 科克伍德奖章(2008年)[26]
- 美国化学学会中西奖(2009年)[27]
-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8年)[8][9]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普雷洛格奖章(2009年)[28]
- 富兰克林研究所化学奖(2010年)[29]
- 威尔许化学奖(2010年)[30]
- 穆瑞·古德曼纪念奖(2010年)[31]
- 哈佛大学荣誉博士(2013年)[14]
- 宾州大学化学系杰出校友奖(2014年)[32]
- 美国化学学会莱姆森奖(2015年)[33]
- 珀尔·迈斯特·格林加德奖(2017年)[34][35]
- 美国化学学会普利斯特里奖(2020年)[36][3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Lippard and Stubbe Honored with Retirement Reception – MI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JoAnne Stubb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als Foundation.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 ^ 3.0 3.1 3.2 3.3 Iii and Potuzak. The 2010 Benjamin Franklin meal in chemistry presented to JoAnne Stubbe.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4.
- ^ JoAnne Stubbe. MIT Department of Biolog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 5.0 5.1 Stubbe wins faculty's Killian Award. MIT News.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6.0 6.1 6.2 6.3 Hopkin, K. JoAnne Stubbe - Making life possible. The Scientist. 2007.
- ^ 7.0 7.1 7.2 7.3 7.4 JoAnne Stubbe, Prof.. www.chem.uzh.ch. 3rd annual 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2008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 ^ 8.0 8.1 8.2 Johnson, Carolyn Y. White House to give MIT scientist top honor. Boston.com. 2009-09-18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9.0 9.1 Anne Trafton, MIT News Office. Biochemist JoAnne Stubbe win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MIT News. 2009-09-17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mes JoAnne Stubbe 2020 Priestley Medalis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 ^ Nakanishi Prize,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09-02-09: 41–42
- ^ Making Life Possible | The Scientist Magazine®. The Scientist.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1).
- ^ JoAnne Stubbe Research Group - MIT. web.mit.edu.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 ^ 14.0 14.1 Abreu, Menino, Pagels, and Oprah: The Honorands. Harvard Magazine. 2013-05-30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英语).
- ^ JoAnne Stubbe Research Group - MIT. web.mit.edu.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 ^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 Website Search. amacad.org. [2016-01-28].[失效链接]
- ^ JoAnne Stubbe. www.nasonline.org.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3).
- ^ Eight Faculty Elected to NAS. MIT News.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Alfred Bader Award in Bioinorganic or Bioorganic Chemistry.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F. A. Cotton Medal for Excellence Chemical Research.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 ^ Awards and Honors. MIT News. [2016-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Repligen Corporation Award in Chemistry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PDF).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17).
- ^ John Scott Award Recipients. 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 ^ NAS Award in Chemical Sciences. www.nasonline.org.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6).
- ^ Linda Wang. Kirkwood Medal To JoAnne Stubbe. cen.acs.org. 2008-09-29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Nakanishi Priz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 ^ JoAnne Stubbe Wins Prelog Medal. cen.acs.org.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6-01-28].
- ^ Franklin Institute Laureate Page for JoAnne Stubbe.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4).
- ^ Welch Award Listing of Recipien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9-30.
- ^ Murray Goodman Memorial Prize. onlinelibrary.wiley.com. [2019-06-29]. doi:10.1002/(ISSN)1097-02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 ^ 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www.chem.upenn.edu.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 ^ Wang, Linda. 2015 Remsen Award To JoAnne Stubbe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en.acs.org.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9).
- ^ JoAnne Stubbe. Greengard Prize.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 ^ JoAnne Stubbe wins Pearl Meister Greengard Prize. MIT News.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Celia Henry Arnaud. JoAnne Stubbe Named 2020 Priestley Medalist.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mes JoAnne Stubbe 2020 Priestley Medalis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