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川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军

辛亥革命爆发时所使用的革命军旗兼四川省军政府旗(大汉旗)

北洋陆军旗(铁血十九星旗)

国民革命军军旗
存在时期清末新建陆军时期1894年-1912年(18年)
大汉四川军政府、蜀军政府时期1911年-1912年
北洋政府军时期1912年-1928年(23年)
国民革命军时期1928年-1947年
国家或地区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中华民国
效忠于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中华民国
种类陆军
参与战役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军北伐
中国抗日战争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

川军为民国时期一军阀派系,其前身为清末于四川训练的新军,对辛亥革命发动有莫大贡献。辛亥革命成功后于四川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及后再与重庆蜀军政府合并成为四川军都督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川军成为旗下的革命军一支,而北洋政府成立后亦随即被改编成北洋陆军一部份,最后加入国民革命军

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一样的地方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川军内部的派系繁杂,刘文辉邓锡侯、何肇德、杨森刘湘等人各据一方,其中较大者则为刘湘。川军由于在抗日战争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声名显赫,四川(包括西康省)在抗战中为全国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国民革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4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而提供纯劳力的壮丁占了全国壮丁1/5以上,其阵亡将士亦居全国之冠。

序列沿革[1]

[编辑]

1910年,清末新军[2]

1911年12月8日,辛亥革命后,蒲殿俊朱庆澜在成都组大汉四川军政府东校场哗变发生,蒲、朱逃亡,尹昌衡出任都督,编三个镇:

不久,镇即改称师,统制改称师长。

1912年4月,成都的大汉四川军政府与重庆的蜀军政府合并,尹昌衡仍任都督,以蜀军以及滞留四川的滇军,增编两个师,此时共有五个师:

  • 第一师,师长周骏。
  • 第二师,师长彭光烈。
  • 第三师,师长孙兆鸾。
  • 第四师,师长刘存厚,由援川滇军改编而成,驻叙永泸州一带。
  • 第五师,师长熊克武,由原蜀军改编而成,驻重庆

1913年8月4日,二次革命期间,熊克武在重庆宣布独立,设立讨袁军总司令部,由原蜀军两个团、川军第五师两个旅编成讨袁军,共九千人,编制如下:[3]

二次革命失败后,仍恢复原五师编制。

1915年3月,袁世凯派陈宦以会办四川军务、四川巡按使的身分控制四川,陈曾率伍祥祯(第四混成旅)、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李炳之(第十三混成旅)三混成旅入川,后三混成旅于四川参加护国战争

派系及领袖

[编辑]

尹昌衡胡景伊周道刚刘存厚

熊克武但懋辛

刘湘杨森

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余安民

军官系

[编辑]

李家钰罗泽洲

抗日

[编辑]
正面战场二十二次会战中川军参战统计表
战名 时间 主要参战地区 主要参战川军 主要指挥官
淞沪会战 1937.8.13-1937.11.12 上海大场陈家行 第20军

第43军

杨深、郭汝栋
太原会战 1937.9.13-1937.11.8 娘子关忻口 第22集团军 孙震
徐州会战 1938.1-1938.5 滕县 第22集团军

第27集团军

孙震、王铭章、杨森
武汉会战 1938.6.11-1938.10.27 武汉 第22集团军

第27集团军 第29集团军 第30集团军

孙震、杨森、王缵绪、王陵基
随枣会战 1939.5.1-1939.5.24 随县、枣阳 第22集团军

第29集团军

孙震、王缵绪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9-1939.10 长沙 第27集团军

第30集团军

杨森、王陵基
枣宜会战 1940.5.1-1940.6.18 枣阳、宜昌 第22集团军

第29集团军

孙震、王缵绪
上高会战 1941.3.14-1941.4.9 上高县 第30集团军 王陵基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9.17-1941.10.8 长沙 第27集团军

第30集团军

杨森、王陵基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12.24-1942.1.15 长沙 第27集团军

第30集团军

杨森、王陵基
浙赣会战 1942.5-1942.9 浙赣铁路杭州至南昌段沿线 第23集团军 唐式遵
鄂西会战 1943.5-1943.6 鄂西 第29集团军 王缵绪
常德会战 1943.11.2-1943.12.20 常德 第29集团军

第30集团军

王缵绪、王陵基
豫中会战 1944.4.17-1944.5.25 郑州、许昌、洛阳 第36集团军 李家钰
长衡会战 1944.5-1944.8 长沙、衡阳 第27集团军

第30集团军

杨森、王陵基
桂柳会战 1944.9-1944.12.25 桂林、柳州 第27集团军 杨森

川军为抗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中伤亡的326万国民革命军将士中有64万为川军将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间,全军阵亡的85万人中有26万川军。川军被俘人数是国民革命军地方军阀中最少的之一,整个抗战中共2.4万余人被俘(注:统计不准确,抗战中从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补充到了中央军等国民革命军主力军队中,而非川军),不到总人数(四川军阀部队)的6%(而中央军在安徽一役中便被俘4万余人)而阵亡比例高达1/3,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后在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歼敌4万日军后有20余万川军士兵伤亡。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

四川(包括西康省)在抗战中为全国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国民革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4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而提供纯劳力的壮丁占了全国壮丁1/5以上,其阵亡将士亦居全国之冠。

川军最为人所赞扬者,即为刘湘于1937年拜别四川乡亲,率领川军子弟徒步千里、出川抗日一去不复返的事迹。此后,在全国各大战场都可见到川军的参与,在抗战中阵亡的包括著名将领张自忠在内的12位国民革命军上将中,有3名为川军将领。李家钰上将、王铭章上将、饶国华上将等人,均为川军抗日救国、壮烈牺牲之典范。

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政府将塑像重塑于成都万年场。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吴晋航、邓汉祥、何北衡. 四川軍閥的防區制派系和長期混戰.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年, 1: 第964页. 
  2. ^ 陈祖武. 煊赫一時的風雲人物尹昌衡. 《文史资料选辑》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年, 77: 第59页. 
  3. ^ 川系军阀.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