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淋卤晒盐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增考古发现
'''<big>1.文献记载</big>'''

早在唐五代时期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就记载了一种利用海边咸沙淋取浓卤的方法:“广南煮海……将人力收聚咸沙,掘地为坑,坑口稀布竹木,铺蓬簟于其上堆沙,潮来投沙,咸卤淋在坑内。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气冲火灭,则取卤汁,用竹盘煎之,顷克而就”这反映的是当时岭南沿海地带采用的一种制盐技术,制卤方法和工具较为简单原始。


除海盐产区外,内陆地区的盐碱土分布区也有较多地区采用刮土淋卤的技术,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其中尤以山西地区最盛,产量较大,在宋代还设置永利盐监管理盐业生产,《宋史》记载:“鬻碱为盐,曰并州永利监,岁煮十二万五千余石。”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中记载:“并州两监末盐,乃刮碱煎炼,不甚佳,其碱卤皆下品”。

'''<big>2. 考古发现</big>'''

吉林尹家窝堡遗址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制盐遗址,位于大安市新荒泡(湖泊)的西南岸,其西侧有面积广大的盐碱地。目前已对该遗址进行了一些试掘,发现的盐业相关遗存有淋卤坑、灶址、烧火遗迹和人工堆土遗迹(图一、图二)。在金代此地隶属于肇州,根据《金史-食货志》中关于“肇州盐”的记载以及近现代当地取土制盐的习俗,发掘者认为,该遗址为土盐制作遗存[7]。结合遗址紧邻的盐碱土资源来看,我们也认为,该遗址的制盐方法就是通过刮取盐碱土、淋取浓卤来熬盐的,其中淋土法的相关生产遗迹有淋卤坑和人工堆土遗迹。淋卤坑由浅坑和深坑两部分组成,整体平面近凸字形,通长约3米左右。浅坑平面呈长方形,坑壁和底部涂抹白膏泥防渗,底部白膏泥层上部用圆木和木板构筑低矮木架,将浅坑内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北壁中间近底处有一圆形孔洞与深坑相连;深坑平面亦呈长方形,坑四壁均贴筑木板,坑底部铺有编织成的席子。另外,人工堆土遗迹的形制和组成成分还未公布,但我们推测这些遗迹可能是将刮取的盐碱土聚拢成堆所形成。

图一 吉林尹家窝堡遗址发掘区全景

图二 吉林尹家窝堡遗址发现的淋卤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