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外观
2008年国际汽联世界一级方程式 锦标赛赛季 |
|
车手冠军:路易斯·汉米尔顿 车队冠军:法拉利 | |
上届:2007 | 下届:2009 |
支援系列赛: |
2008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08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由FIA举办的年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比赛时间为2008年3月16日至11月2日,共有18场比赛。总冠军是刘易斯·汉密尔顿,车队总冠军是法拉利车队。
车手及车队
[编辑]以下为参加2008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车队及车手:[1]
车队变更
[编辑]- 世爵车队在收购米德兰车队仅仅一年之后再度转手,由印度富商维杰·马尔雅与世爵车队前任执行长米歇尔·摩尔牵头的财团以8,8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49] 车队在2007年10月24日取得国际汽联认可,并正式更名为印度力量车队。维杰·马尔雅拥有的印度翠鸟航空在2017年12月31日宣布终止与丰田车队之间的合约,转而赞助印度力量车队。
- 世界拉力锦标赛车队“Prodrive”在2006年4月28日获得国际汽车联合会的正式授权成为可以参加2008年一级方程式赛季的12支车队之一,是唯一的新车队。国际汽联主席马克斯·莫斯利解释“Prodrive”获选的理由是拥有良好的资金后援、科技水准和赛车经验,该车队主席大卫·理查曾经带领过贝纳通车队和英美车队。[50] 不过由于在课制赛车问题上的争议,理查在2007年11月23日宣布“Prodrive”将不会参与2008年的一级方程式比赛。[51]
- 超级亚久里车队退出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并且解散,原因是车队在2007年底陷入财务困境,赞助商并没有按照赞助协议支付赞助费用。[52] 曾经有来自印度的财团提出收购,但车队不希望更变车手阵容而无法满足财团开出的条件 – 签下来自印度的纳拉因·卡蒂凯扬作为正式车手。[53] 在3月10日,车队宣布了维持2007赛季的车手阵容:佐藤琢磨和安东尼·戴维森。[54] 后来车队宣布与Magma Group一项重大协议,以解决车队的财务问题,但最终未能成事。结果车队在2008年5月6日宣布放弃参加馀下比赛,并即时退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55]
车手变更
[编辑]- 两届世界冠军费尔南多·阿隆索在一个赛季后离开麦拉伦车队重返雷诺车队。
- 海基·科瓦莱宁接替费尔南多·阿隆索的麦拉伦车队席位,他在去年赛季同样是接替了费尔南多·阿隆索的雷诺车队席位。
- 另一位雷诺车队车手尚卡罗·费希切拉加入刚改名的印度力量车队,取代了山本左近。而山本左近则加入雷诺车队,成为后备车手。
- 尼尔森·小皮奎加入雷诺车队接替尚卡罗·费希切拉的席位。
- 拉夫·舒马赫在2007年12月参与了印度力量车队一次不成功的测试后,离开了一级方程式赛事,转战德国房车大师赛。
- 2017年GP2系列赛冠军提摩·格洛克结束宝马索伯车队的试车手身份后,加入了丰田车队取代拉夫·舒马赫。
- 四届全球方程式冠军赛车系列赛冠军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加入红牛二队,取代加入印度力量车队成为后备车手的维塔托尼奥·柳齐。
赛程表
[编辑]在2007年10月24日发布了2008年度赛程,新加坡大奖赛将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中的首次夜间比赛。[56]
赛程 | 官方名称 | 大奖赛 | 赛道 | 城市/地点 | 日期 | 时间 | |
---|---|---|---|---|---|---|---|
当地 | UTC | ||||||
1 | ING澳大利亚大奖赛 | 澳大利亚大奖赛 | 墨尔本大奖赛赛道 | 墨尔本 | 3月16日 | 15:30 | 04:30 |
2 | 马石油马来西亚大奖赛 | 马来西亚大奖赛 | 雪邦国际赛道 | 吉隆坡 | 3月23日 | 15:00 | 07:00 |
3 | 海湾航空巴林大奖赛 | 巴林大奖赛 | 巴林国际赛道 | 萨基尔 | 4月6日 | 14:30 | 11:30 |
4 | 西班牙电信西班牙大奖赛 | 西班牙大奖赛 | 加泰罗尼亚赛道 | 蒙特梅洛 | 4月27日 | 14:00 | 12:00 |
5 | 奥菲西石油土耳其大奖赛 | 土耳其大奖赛 | 伊斯坦布尔赛道 | 伊斯坦堡 | 5月11日 | 15:00 | 12:00 |
6 | 摩纳哥大奖赛 | 摩纳哥大奖赛 | 摩纳哥赛道 | 蒙地卡罗 | 5月25日 | 14:00 | 12:00 |
7 | 加拿大大奖赛 | 加拿大大奖赛 | 吉尔·维伦纽夫赛道 | 蒙特利尔 | 6月8日 | 13:00 | 17:00 |
8 | 法国大奖赛 | 法国大奖赛 | 马尼库尔赛道 | 马尼-库尔 | 6月22日 | 14:00 | 12:00 |
9 | 桑坦德银行英国大奖赛 | 英国大奖赛 | 银石赛道 | 银石 | 7月6日 | 13:00 | 12:00 |
10 | 桑坦德银行德国大奖赛 | 德国大奖赛 | 霍根海姆赛道 | 霍肯海姆 | 7月20日 | 14:00 | 12:00 |
11 | ING匈牙利大奖赛 | 匈牙利大奖赛 | 匈牙利赛道 | 莫焦罗德 | 8月3日 | 14:00 | 12:00 |
12 | 西班牙电信欧洲大奖赛 | 欧洲大奖赛 | 华伦西亚街道赛道 | 华伦西亚 | 8月24日 | 14:00 | 12:00 |
13 | ING比利时大奖赛 | 比利时大奖赛 | 斯帕-弗朗科尔尚赛道 | 斯塔沃洛 | 9月7日 | 14:00 | 12:00 |
14 | 桑坦德银行意大利大奖赛 | 意大利大奖赛 | 蒙扎国家赛车场 | 蒙扎 | 9月14日 | 14:00 | 12:00 |
15 | 新加坡电信新加坡大奖赛 | 新加坡大奖赛 | 滨海湾市街赛道 | 滨海湾 | 9月28日 | 20:00[57] | 12:00 |
16 | 富士电视台日本大奖赛 | 日本大奖赛 | 富士国际赛道 | 小山町 | 10月12日 | 13:30 | 04:30 |
17 | 中国石化中国大奖赛 | 中国大奖赛 | 上海国际赛道 | 上海 | 10月19日 | 14:00 | 06:00 |
18 | 巴西大奖赛 | 巴西大奖赛 | 若泽·卡洛斯·帕塞赛道 | 圣保罗 | 11月2日 | 14:00 | 16:00 |
赛程变更
[编辑]- 新加坡获得一纸自2008年起举行五年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的合约,新加坡大奖赛将在由KBR公司所设计的街道赛场上举行,并且是一级方程式赛车首次在夜间比赛。[58][59]
- 西班牙瓦伦西亚街道赛道自2008年起接手欧洲大奖赛,原先的举办地点霍根海姆赛道将和纽博格林赛道交替轮流主办德国大奖赛。
-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从2008年的赛程中除名,但不排除未来再度举办大奖赛的可能性。[60]
规则变更
[编辑]- 统一的标准电子控制器──各车队必须使用指定的引擎控制单元操控引擎和变速箱,由微软制造的标准电子控制器将取消使用包含循迹控制系统、起跑辅助系统、发动机制动等电子辅助装置;但车队可以对每一个转速的空燃比作调整。(技术规则第8.2条)[61][62]
- 长寿引擎──车队只能继续使用研发冻结前官方所核准的引擎,且转速被限制不得超过每分钟19,000转。同一引擎依旧必须连续使用两场比赛,但不惩罚赛季中第一次未依时程更换引擎。第二次起,若在排位赛前更换引擎,罚退十位;若在排位赛开始后更换,罚退至最后一位起跑。(技术规则第5项、竞赛规则第28.5条)[63]
- 长寿变速箱──同一变速箱必须连续使用四场比赛(仅周六和周日),若未依时程更换变速箱,罚退五位;但车队可以更改变速箱的齿比和尾齿去适应每一条赛道不同的要求。(竞赛规则第28.6条)[64]
- 生物燃油──赛车所使用的燃料至少必须含有5.75%的生物质汽油。(技术规则第19.4.5条)[65]
- 加强对驾驶舱的保护──车架上缘必须高于基部655毫米(约较去年高出20毫米),并且必须维持此高度至少270毫米长。此项措施的目的是加强对驾驶头部的保护。(技术规则第13.1.1条)[66]
- 限制车身材质──只能使用指定的材料制造赛车。(技术规则第15.1条)
- 禁止备用车──比赛时每支车队至多只能拥有两辆赛车,任何包含引擎、前悬吊系统、车体、散热器、热交换器的组装零件将被认定是一辆赛车。(竞赛规则第28.1条)[64]
- 普利斯通是2008年至2010年赛季的唯一指定轮胎供应商。[67]
- 轮胎使用限制──每位车手在周五自由练习时最多只能使用两套干胎。大奖赛期间,每位车手至多只能使用14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极端雨胎。如同软胎,普利斯通将在极端雨胎上使用白色线条记号作为区别。[68]
- 排位赛流程──排位赛的三个阶段现在分别被改为20分钟、15分钟、10分钟。为了避免车手在第三阶段消耗燃油,因此缩短时间,并且将不会在排位赛结束后补回车手在第三阶段用去的汽油。(竞赛规则第29.1条、第33条)
- 测试限制──2008年间,所有比赛车队的测试里程被限制在30,000公里。[64]
分站成绩及积分榜
[编辑]分站成绩
[编辑]赛程 | 大奖赛 | 杆位 | 最快圈速 | 冠军车手 | 冠军车厂 | 报告 |
---|---|---|---|---|---|---|
1 | 澳大利亚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海基·科瓦莱宁 | 刘易斯·咸美顿 | 迈凯伦-梅赛德斯 | 报告 |
2 | 马来西亚大奖赛 | 费利佩·马萨 | 尼克·夏菲特 | 奇米·雷克南 | 法拉利 | 报告 |
3 | 巴林大奖赛 | 罗伯特·库比卡 | 海基·科瓦莱宁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报告 |
4 | 西班牙大奖赛 | 奇米·雷克南 | 奇米·雷克南 | 奇米·雷克南 | 法拉利 | 报告 |
5 | 土耳其大奖赛 | 费利佩·马萨 | 奇米·雷克南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报告 |
6 | 摩纳哥大奖赛 | 费利佩·马萨 | 奇米·雷克南 | 刘易斯·咸美顿 | 迈凯伦-梅赛德斯 | 报告 |
7 | 加拿大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奇米·雷克南 | 罗伯特·库比卡 | 宝马索伯 | 报告 |
8 | 法国大奖赛 | 奇米·雷克南 | 奇米·雷克南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报告 |
9 | 英国大奖赛 | 海基·科瓦莱宁 | 奇米·雷克南 | 刘易斯·咸美顿 | 迈凯伦-梅赛德斯 | 报告 |
10 | 德国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尼克·夏菲特 | 刘易斯·咸美顿 | 迈凯伦-梅赛德斯 | 报告 |
11 | 匈牙利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海基·科瓦莱宁 | 海基·科瓦莱宁 | 迈凯伦-梅赛德斯 | 报告 |
12 | 欧洲大奖赛 | 费利佩·马萨 | 费利佩·马萨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报告 |
13 | 比利时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奇米·雷克南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报告 |
14 | 意大利大奖赛 | 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 奇米·雷克南 | 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 红牛二队-法拉利 | 报告 |
15 | 新加坡大奖赛 | 费利佩·马萨 | 奇米·雷克南 | 费兰度·阿朗素 | 雷诺 | 报告 |
16 | 日本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费利佩·马萨 | 费兰度·阿朗素 | 雷诺 | 报告 |
17 | 中国大奖赛 | 刘易斯·咸美顿 | 刘易斯·咸美顿 | 刘易斯·咸美顿 | 迈凯伦-梅赛德斯 | 报告 |
18 | 巴西大奖赛 | 费利佩·马萨 | 费利佩·马萨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报告 |
积分系统
[编辑]前八名车手可获得分数。[69]
名次 | 冠军 | 亚军 | 季军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
积分 | 10 | 8 | 6 | 5 | 4 | 3 | 2 | 1 |
车手积分榜
[编辑]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赛程90%,因而有排名。
车队积分榜
[编辑]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赛程90%,因而有排名。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2008 FIA Formula One Entry List. FIA.com. 4 January 2008 [4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5 January 2008).
- ^ Ferrari unveil the F2008. formula1.com. 6 January 2008 [5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anuary 2008).
- ^ Ferrari confirm Räikkönen, Massa for '07. formula1.com. 10 September 2007 [5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October 2007).
- ^ 4.0 4.1 Ferrari Team Profile. Formula 1.com. [200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 ^ 2008 Team Preview - Ferrari, BMW Sauber, Renault. formula1.com. 2008-03-11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 ^ Ferrari extend Massa's contract to 2010. formula1.com. 16 October 2007 [24 Nov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November 2007).
- ^ F1.08 a 'radical evolution', says Rampf. formula1.com. 14 January 2008 [5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anuary 2008).
- ^ 8.0 8.1 BMW Sauber retain Heidfeld and Kubica for 2008. formula1.com. 21 August 2007 [6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9 February 2008).
- ^ 9.0 9.1 Klien and Asmer join BMW Sauber as test drivers. formula1.com. 2008-02-04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7).
- ^ R28 designed for optimum tyre performance. formula1.com. 31 January 2008 [6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3 February 2008).
- ^ 11.0 11.1 Alonso to partner Piquet at Renault for 2008. formula1.com. 10 December 2007 [6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December 2007).
- ^ Di Grassi named third driver at Renault. Yahoo Sport. 2008-02-08 [200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 ^ Romain Grosjean looks forward. Yahoo Sport. 2008-01-31 [200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 ^ Renault signs Yamamoto as test driver. formula1.com. 2008-02-04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6).
- ^ New Williams breaks cover in Spain. formula1.com. 21 January 2008 [6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31 January 2008).
- ^ Toyota engines for Williams in 2007. formula1.com. 27 July 2006 [20 October 2006].[失效链接]
- ^ 17.0 17.1 Williams confirm Rosberg, Nakajima for 2008. formula1.com. 7 November 2007 [8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November 2007).
- ^ Hulkenberg confirmed as Williams tester for 2008. formula1.com. 2007-12-14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 ^ Karthikeyan Williams tester for 2008. formula1.com. 2008-03-11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 ^ Red Bull debut the RB4 at Jerez. formula1.com. 16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January 2008).
- ^ Red Bull confirm Coulthard for 2008. formula1.com. 6 July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08).
- ^ Buemi confirmed as Red Bull test and reserve driver. formula1.com. 2008-01-16 [200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9).
- ^ Beer, Matt. Sato no longer in Red Bull reserve frame. Autosport (Haymarket Publications). 4 March 2009 [15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 ^ Loeb to join F1 test with Red Bull. Autosport. 3 November 2008 [4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6 November 2008).
- ^ Webber aims to improve on 2007. autosport.com. 16 January 2008 [16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January 2008).
- ^ Longer wheelbase, new aero concept for latest Toyota. formula1.com. 10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January 2008).
- ^ Trulli commits to Toyota future. formula1.com. 28 July 2006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08).
- ^ Toyota announce Kobayashi as third driver. f1-live.com.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 ^ Glock to race for Toyota in 2008. formula1.com. 19 November 2007 [19 Nov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November 2007).
- ^ Vettel: Starting '08 with '07 car has advantages. formula1.com. 28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31 January 2008).
- ^ New Toro Rosso hits the track in Spain. formula1.com. 16 April 2008 [16 Apri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April 2008).
- ^ Bourdais secures 2008 Toro Rosso seat. formula1.com. 10 August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January 2008).
- ^ Vettel to stay at Toro Rosso for 2008. formula1.com. 2 August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08).
- ^ Honda targeting points at every race. formula1.com. 29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 February 2008).
- ^ Brundle, Martin. Honda keep Button & Barrichello. The Times (London). 19 July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8).
- ^ Wurz joins Honda as test & reserve driver. autosport.com. 2008-01-10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 ^ Davidson returns as Honda tester. BBC News. 2008-06-12 [2010-04-25].
- ^ Barrichello staying with Honda for 2008. formula1.com. 19 July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March 2008).
- ^ February launch for new Super Aguri. formula.com. 8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January 2008).
- ^ Super Aguri pulls out of F1. ITV-F1.com. 6 Ma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September 2009).
- ^ Super Aguri put into administration. ITV-F1.com. 7 Ma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September 2009).
- ^ Force India usher in a new era at Mumbai launch. formula1.com. 7 February 2008 [11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February 2008).
- ^ Exclusive interview – Spyker's Dr Vijay Mallya. formula1.com. 10 October 2007 [10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October 2007).
- ^ 44.0 44.1 44.2 Fisichella, Sutil, Liuzzi confirmed at Force India. formula1.com. 10 January 2007 [11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January 2008).
- ^ McLaren launch the MP4-23 in Stuttgart. formula1.com. 2 July 2008 [20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anuary 2008).
- ^ Hamilton commits to McLaren until 2012. formula1.com. 18 January 2008 [20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January 2008).
- ^ Kovalainen confirmed at McLaren. autosport.com. 2007-12-14 [2008-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2).
- ^ Kovalainen to partner Hamilton at McLaren for 2008. formula1.com. 14 December 2007 [14 Dec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December 2007).
- ^ Mallya and Mol are new Spyker owners. formula1.com. 10 May 2007 [14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October 2007).
- ^ And the 12th team for 2008 is.... formula1.com. 28 April 2006 [22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October 2007).
- ^ Prodrive rule out 2008 Formula One entry. formula1.com. 23 November 2007 [23 Nov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 December 2007).
- ^ Super Aguri set to cut 30 jobs. autosport.com. 20 November 2007 [2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anuary 2008).
- ^ Indian group considering Aguri investment. autosport.com. 31 January 2008 [2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 February 2008).
- ^ Super Aguri F1 team confirms new partner and drivers for 2008 season. Super Aguri F1 team official website. 10 March 2008 [10 March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November 2008).
- ^ Super Aguri withdraw from Formula One. autosport.com. 6 May 2008 [6 Ma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September 2009).
- ^ 2008 FIA Formula One Calendar. formula1.com. 24 October 2007 [24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October 2007).
-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Singapore F1 GP. [2007-09-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31) (英语).
- ^ Singapore confirms 2008 night race. formula1.com. 11 May 2007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May 2010).
- ^ Night-time practice and qualifying for Singapore. Formula1.com. 31 January 2008 [3 Febr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3 February 2008).
- ^ Indianapolis won't host US GP in 2008. autosport.com. 12 July 2007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McLaren, Microsoft confirm ECU supply. autosport.com. 11 December 2006 [11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December 2006).
- ^ Traction control axed from 2008. formula1.com. 30 March 2007 [30 March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3 July 2007).
- ^ Teams agree engine penalty rule tweak. ITV-F1.com. 18 Januar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January 2008).
- ^ 64.0 64.1 64.2 Understanding F1 2008: New regulations. f1complete.com. [9 March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March 2008).
- ^ F1 Rule Changes for 2008. Formula1.com. 18 Januar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10).
- ^ Cockpit safety to improve in 2008. autosport.com. 26 September 2007 [3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Bridgestone to be sole tyre supplier. formula1.com. 6 July 2006 [6 July 2006].[失效链接]
- ^ Bridgestone to mark extreme wet tyres in 2008. formula1.com. 3 July 2008 [3 Jul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8 July 2008).
- ^ Jones, Bruce. Final Results 2008. The Official ITV Sport Guide: Grand Prix 2009. London, England: Carlton Books. 2009: 116–117. ISBN 978-1-84732-262-3 –通过Internet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