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車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地利 紅牛-本田红牛动力[1]
車隊名稱甲骨文紅牛車隊(2022-)
紅牛本田車隊(2021)
雅士頓·馬田紅牛車隊(2018-2020)
紅牛車隊(2005-2012、2016-2017)
英菲尼迪紅牛車隊(2013-2015)
所在地英國白金漢郡米爾頓凱恩斯
車隊領隊克里斯蒂安·霍納
(車隊領隊)
赫爾穆特·馬爾科
(红牛公司顧問)
首席技术官亞德里安·紐維
技术总监皮埃尔·瓦什英语Pierre Waché[2]
創辦人迪特里希·馬特希茨
網站www.redbullracing.com
先前名稱捷豹F1車隊
2023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正賽車手01.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3]
11. 墨西哥 沙治奧·佩雷斯[4]
測試車手03. 澳大利亚 丹尼尔·里卡多[5]
新西兰 利亞姆·勞森
挪威 丹尼斯·豪格英语Dennis Hauger
巴巴多斯 贊恩·馬洛尼英语Zane Maloney
底盤RB19英语Red Bull Racing RB19
引擎本田红牛RBPTH001
輪胎倍耐力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歷史
首次出賽2005年澳大利亞大獎賽
最近出賽2023年日本大獎賽
完賽數353﹙352次起步﹚
引擎考斯沃斯法拉利雷诺泰格豪雅本田紅牛動力總成
车队
世界冠軍
6次(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22年2023年
車手
世界冠軍
6次(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21年2022年
分站冠軍97
頒獎台243
積分6612
桿位85
最快圈速87
2022年
總成績
第1名(759分)

紅牛車隊(英語:Red Bull Racing),全名甲骨文紅牛車隊(英語:Oracle Red Bull Racing)是奧地利紅牛公司旗下的一級方程式車隊之一(另一隊是艾法托利車隊),現時由克里斯蒂安·霍納出任主席,同時他也是F3000賽車阿登車隊(Arden Motorsport)主席。車隊於2005年初戰F1賽場,並在2010、2011、2012、2013及2022年獲得年度車隊總冠軍,旗下車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則於2010、2011、2012及2013年連續四年獲得年度車手總冠軍。車手馬克斯·維斯塔潘則於2021及2022年連續兩年獲得年度車手總冠軍。

2020年10月2日,本田宣布将在2021年赛季结束后,停止作为引擎供应商的角色,再次退出一级方程式。[6]2021年2月15日,红牛车队宣布将在2022年赛季起从本田接手其一级方程式引擎研发技术产权,并成立红牛动力总成有限公司Red Bull Powertrains Limited)负责该事务,直到2025年赛事引擎规则解冻为止。

簡史[编辑]

該車隊的由來可追溯至由車手杰基·斯图尔特所創立的F1車隊斯图尔特车队,於1997年首次出賽,後來該車隊被福特收購,並於2000年賽季改名為捷豹車隊。[7]

2004年11月15日,福特汽車出售捷豹車隊(Jaguar Racing),其股權由紅牛以1.1億美元全數購入,組成紅牛車隊,並繼續沿用科斯沃斯引擎出戰2005年度的F1賽季。

紅牛公司主席迪特里希·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正嘗試吸納前F1車手及寶馬賽車的高層人員格哈特·伯格(Gerhard Berger)為賽事尋求指導。

紅牛車隊使用RB1型賽車出戰2005年賽季,前邁凱輪車手大衛·庫塔將為紅牛效力,另一車手是克里斯蒂安·克莱因维塔托尼奥·柳齐作为试车手。他們均與紅牛簽了相同的合約。但是据称如果克里斯蒂安·克莱因表现不佳,维塔托尼奥·柳齐会在赛季中随时入替。

2005年1月7日,紅牛宣佈其車隊經理人東尼·珀內爾(Tony Purnell)和大衛·皮奇福思(David Pitchforth)將由響譽F3000賽車阿登車隊(Arden Motorsport)主席克里斯蒂安·霍納接替。

紅牛車隊在2005年賽季中已表現不俗,先是首站澳大利亞大獎賽中,車手庫塔取得第4名。接著在馬來西亞大獎賽的賽事後,車隊的總積分已超越其前身積架車隊於2004年賽季的總成绩。最终,紅牛車隊在2005赛季中凭借稳定的表现获得第七名的成绩。不过也有人认为紅牛車隊的赛车速度其实相当平庸,只是在赛季初段趁乱获得了不少积分。整个赛季中,车队头号车手大衛·庫塔贡献了24个积分,功不可没。而轮流上场的两位二号车手中,克里斯蒂安·克莱因更胜一筹。这两位车手也因其表现获得留用。

2006年賽季,使用法拉利提供賽車引擎,年底轉讓給紅牛二隊

2007年賽季,使用雷諾車隊提供賽車引擎,直到2018年賽季結束。

2019年至2021年賽季,使用本田提供賽車引擎。

2022年赛季,将接手本田一級方程式引擎研發技術產權,以「紅牛動力總成」之名参赛。但是,本田在2022年仍然會組裝動力單元並提供賽道和比賽運營支持,然後從2023年才開始由紅牛動力總成全面負責其運營。[8] 後來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技研工业在2022年12月15日宣佈將會再次成為紅牛車隊艾法托利車隊的動力單元供應商,因此動力單元製造商將會改為本田紅牛動力,同時兩隊車隊的鼻錐上將會重新貼上本田的標誌而非去季的本田賽車公司(HRC)的標誌。[9] 此前,紅牛動力總成原定在本賽季起接管引擎的組裝和維護保養的工序,後來本田同意繼續提供技術直至2025年末。[10][11]

2023年2月3日,福特汽车宣布事隔20多年後再次重返世界最高規格汽車賽事「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福特將與紅牛車隊的「紅牛動力總成」建立長期的戰略技術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應用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上的新一代混合動力系統,並將從2026年賽季開始,透過「紅牛福特」為紅牛車隊與艾法托利車隊兩支一級方程式車隊提供動力單元,預計此一合作將至少持續至2030年賽季。[12]

賽史[编辑]

2006年賽季[编辑]

2005年4月23日,紅牛車隊宣佈將於2006年賽季使用法拉利提供的引擎,而F1的賽例又於同期作出改動,車輛於2006年賽季必須使用V8引擎。外界普遍認為紅牛和法拉利會使用相同的引擎,而在輪胎方面,紅牛將會繼續使用米其林

同年秋季,紅牛宣佈成功收購米納迪車隊,並會於翌年以“Scuderia Toro Rosso”的名義出賽,當中在新名字中,“Toro Rosso”是「紅牛」的意大利語。新車隊雖成為紅牛的姊妹車隊,但兩隊將各自獨立運作。在出賽車輛上,新車隊將使用2005年原有的紅牛RB1型賽車,並使用經調低馬力的科斯沃斯V10引擎及米其林輪胎。預期紅牛在擁有「第二車隊」後,能培育更多車手。

2005年11月8日,紅牛成功從麥拉倫車隊手中吸納了技術指導員亞德里安·紐維

同年12月15日,紅牛的RB2型賽車首次試車,由英國車手庫塔駕駛。

2006年摩納哥大獎賽,由大衛庫塔取得了車隊第一次的獎盃(單站季軍)。

2006年底,宣佈07年將使用雷諾車隊提供的引擎,而與法拉利剩餘的一年引擎合約將轉讓予紅牛第二車隊

2009年賽季[编辑]

憑今屆由紅牛二隊加盟的維泰爾,在上海站賽事,取得車隊史上首次桿位及首個分站冠軍。在其后的英国银石和德国纽博格林大奖赛上,维特尔马克·韦伯又分别夺得分站冠军。而且三次都是由红牛车队包揽冠亚军,成绩显赫。

2010年賽季[编辑]

2010年6月12日,在加拿大站比赛的Vettel
2010年6月12日,在加拿大站比赛的Mark Webber

2010年F1收官站阿布扎比站正赛在亚斯湾赛道结束。红牛车队维泰尔获胜并摘得车手总冠军,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法拉利车队阿隆索进站策略失误仅获第七名,成为年度亚军。红牛另一位车手韦伯获得季军。

2011年赛季[编辑]

在赛事还剩下四场比赛时,塞巴斯蒂安·维特尔日本站取得季军,从而提前夺得车手总冠军。在赛事还剩三场比赛时,车队在韩国站提前获得车队总冠军。

2012年赛季[编辑]

2012年11月18日,红牛车队在倒数第二场的美国大奖赛上凭借积分领先的优势成功卫冕年度车队总冠军,这也是该车队连续第三年获得车队总冠军[13]

2012年11月25日,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在收官站巴西站上以第六名完赛,以三分优势击败法拉利车队的费尔南多·阿隆索再次卫冕年度车手总冠军,并且超越艾爾頓·冼拿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三冠王。[14][15]

2019年赛季[编辑]

本季使用本田提供賽車引擎,並在年度第一場比賽中取得第3名的成績。

在匈牙利站,维斯塔潘为车队收获本赛季的第一个杆位,同时也是他F1生涯的第一个杆位。

紅牛車隊從今年面臨兩位車手成績相差過大的窘境 ,2019年8月12日,红牛车队正式宣布,红牛二隊车手亚历山大·阿尔本将代替皮埃尔·加斯利,从比利时大奖赛开始代表车队参赛。加斯利将重返红牛二隊。

2021年赛季[编辑]

本赛季是车队与本田合作的最后一个赛季,在本赛季结束后,本田将再次退出一级方程式赛事。而红牛在赛季中宣布将收购接手本田的一级方程式引擎团队,并成立红牛动力总成有限(Red Bull Powertrains Limited)来进行赛车引擎的生产。本赛季车队由墨西哥人塞尔希奥·佩雷兹顶替亚历山大·阿尔本出任车队正式车手,阿尔本将作为车队的测试车手留在红牛体系内。

本赛季红牛车队借助大幅强化的本田动力单元,自2021年摩纳哥大奖赛开始到2021年奧地利大獎賽,实现了车队在混动动力单元时代的首次5连胜。

维斯塔潘首次成為年度車手總冠軍。

2022年賽季[编辑]

F1賽季成績[编辑]

(賽果底色示意列表)
P – 桿位
F – 最快圈速
* – 賽季進行中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賽程,因而有排名
– 由於未完成預定距離的75%,因此該場比賽只能獲得一半積分
– 雙倍積分(僅採用一次:2014年阿布達比大獎賽

2000年代[编辑]

賽季 底盤 引擎 輪胎 車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積分  車隊排名
2005 RB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考斯沃斯
TJ2005
3.0 V10
M 巴林 西
巴西 34 第7
英国 大卫·库特哈德 4 6 8 11 8 Ret 4 7 DNS 10 13 7 Ret 7 15 Ret Ret 6 9
奥地利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 7 8 DNS 8 DNS Ret 15 9 Ret 8 13 9 9 9 5
義大利 维塔托尼奥·柳齐 8 Ret Ret 9
2006 RB2英语Red Bull RB2 法拉利
056 2.4
V8
M 巴林 西 巴西 16 第7
英国 大卫·库特哈德 10 Ret 8 Ret Ret 14 3 12 8 7 9 11 5 15 12 9 Ret Ret
奥地利 克里斯蒂安·克萊恩 8 Ret Ret Ret Ret 13 Ret 14 11 Ret 12 8 Ret 11 11
荷兰 羅伯特·當布斯 12 13 12
2007 RB3英语Red Bull RB3 雷諾
RS27 2.4
V8
B 巴林 西 巴西 24 第5
英国 大衛·庫特哈德 Ret Ret Ret 5 14 Ret Ret 13 11 5 11 10 Ret Ret 4 8 9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13 10 Ret Ret Ret 9 7 12 Ret 3 9 Ret 9 7 Ret 10 Ret
2008 RB4英语Red Bull RB4 雷諾
RS27 2.4
V8
B 巴林 西 巴西 29 第7
英国 大衛·庫特哈德 Ret 9 18 12 9 Ret 3 9 Ret 13 14 17 11 16 7 Ret 10 Ret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Ret 7 7 5 7 4 12 6 10 Ret 9 12 8 8 Ret 8 14 9
2009 RB5 雷諾
RS27 2.4
V8
B 巴林 西 巴西 阿布 153.5 第2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12 6 2 11 3 5 2 2 1P 3F 9 9 Ret Ret 17F 1F 2
德国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13 15 1P 2 4 Ret 3P 1PF 2 Ret Ret 3F 8 4 1P 4 1F

2010年代[编辑]

賽季 底盤 引擎 輪胎 車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積分 車隊排名
2010 RB6英语Red Bull RB6 雷諾
RS27-2010
2.4 V8
B 巴林



西












巴西
阿布
498 第1
德国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4P RetP 1 6P 3 2F Ret 4 1P 7P 3PF 3PF 15 4 2 1P RetP 1 1P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8 9F 2PF 8 1P 1P 3P 5 Ret 1 6 1 2P 6 3 2F Ret 2 8
2011 紅牛RB7 雷諾
RS27-2011
2.4 V8
P 西 阿布 巴西 650 第1
德国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1P 1P 2P 1P 1 1P 2P 1PF 2 4 2P 1P 1P 1P 3P 1F 1PF RetP 2P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5 4F 3F 2F 4P 4F 3 3 3P 3P 5 2F Ret 3 4 3 4 4F 1F
2012 紅牛RB8 雷諾
RS27-2012
2.4 V8
P 巴林 西 阿布 巴西 460 第1
德国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2 11 5 1PF 6 4 4PF RetP 3 5 4F 2 22 1 1PF 1 1P 3F 2PF 6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4 4 4 4 11 1P 7 4 1 8 8 6 20 11 9 2PF 3 Ret Ret 4
2013 紅牛RB9 雷諾
RS27-2013
2.4 V8
P 巴林 西 阿布 巴西 596 第1
德国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3P 1P 4F 1F 4 2F 1P Ret 1 3 1F 1P 1PF 1PF 1 1P 1 1PF 1P
澳大利亚 馬克·韋伯 6 2 Ret 7 5 3 4F 2F 7 4F 5 3 15 Ret 2PF Ret 2P 3 2F
2014 RB10英语Red Bull RB10 雷諾
Energy F1-2014
1.6 V6 t
P 巴林 西 巴西 阿布 405 第2
德国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Ret 3 6 5 4F Ret 3 Ret 5 4 7 5 6 2 3 8 7F 5 8
澳大利亚 丹尼爾·里奇亞多 DSQ Ret 4 4 3 3 1 8 3 6 1 1 5 3 4 7 3 Ret 4F
2015 RB11英语Red Bull RB11 雷諾
Energy F1-2015
1.6 V6 t
P 巴林 西 巴西 阿布 187 第4
澳大利亚 丹尼爾·里奇亞多 6 10 9 6 7 5F 13 10 Ret 3F Ret 8 2F 15 15 10 5 11 6
俄罗斯 丹尼爾·科維亞特 DNS 9 Ret 9 10 4 9 12 6 2 4 10 6 13 5 Ret 4 7 10
2016 RB12英语Red Bull RB12 泰格豪雅
1.6 V6 t
P 巴林 西 巴西 阿布 468 第2
澳大利亚 丹尼爾·里奇亞多 4F 4 4 11 4 2P 7 7 5 4 3 2F 2 5 2F 1 6 3 3F 8 5
俄罗斯 丹尼爾·科維亞特 DNS 7 3 15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1 Ret 4 8 2 2 5 3 11 7 6 2 2 Ret 4 3F 4
2017 RB13英语Red Bull RB13 泰格豪雅
1.6 V6 t
P 巴林 西 阿塞 巴西 阿布 368 第3
澳大利亚 丹尼爾·里奇亞多 Ret 4 5 Ret 3 3 3 1 3 5 Ret 3 4F 2 3 3 Ret Ret 6 Ret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5 3 Ret 5 Ret 5 Ret Ret Ret 4 5 Ret 10 Ret 1 2 4 1 5F 5
2018 RB14英语Red Bull RB14 泰格豪雅
1.6 V6 t
P 巴林 阿塞 西 巴西 阿布 419 第3
澳大利亚 丹尼爾·里奇亞多 4F Ret 1F Ret 5F 1P 4 4 Ret 5 Ret 4F Ret Ret 6 6 4 Ret RetP 4 4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6 Ret 5 Ret 3 9F 3F 2 1 15 4 Ret 3 5 2 5 3 2 1 2 3
2019 RB15英语Red Bull RB15 本田
RA619H
1.6 V6 t
P 巴林 阿塞 西 巴西 阿布 417 第3
法國 皮埃爾·蓋斯利 11 8 6F Ret 6 5F 8 10 7 4 14 6
泰国 亞歷山大·阿爾本 5 6 6 5 4 5 5 14 6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3 4 4 4 3 4 5 4 1F 5 1F 2PF Ret 8 3 4 Ret 6 3 1P 2

2020年代[编辑]

賽季 底盤 引擎 輪胎 車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積分 車隊排名
2020 紅牛RB16 本田
RA620H
1.6 V6 t
P 西 艾費 艾米 巴林 阿布 319 第2
泰国 亞歷山大·阿爾本 13 4 5 8 5 8 6 15 3 10 Ret 12 15 7 3 6 4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Ret 3 2 2F 1 2 3 Ret Ret 2 2F 3 Ret 6 2F Ret 1P
2021 紅牛RB16B 本田
RA621H
1.6V6 t
P 巴林 艾米 西 阿塞 聖保 阿布 585.5 第2
墨西哥 塞吉歐·培瑞茲 5 11 4 5 4 1 3 4 6 16F Ret 19 8 5 9 3 3 3 4F 4 Ret 15dagger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2P 1 2 2F 1 18daggerF 1PF 1P 1PF Ret1 P 9 1P 1P Ret2 P 2 2 1P 1 2 2F 2 1PF
2022 红牛RB18 紅牛
RBPTH001
1.6 V6 t
P 巴林 艾米 西 阿塞 聖保 阿布 759 第1
墨西哥 塞吉歐·培瑞茲 18dagger 4P 2 2 4 2F 1 2F Ret 2 Ret 4 5 2 5 6F 1 2 4 3 7 3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19dagger 1 Ret 1P 1 F 1F 1 3 1 1P 7 2P 1 F 1 1 1F 1PF 1 7 1P 1 1P 6 1P
2023 RB19英语Red Bull RB19 本田
RBPTH001
1.6 V6 t
P 巴林 阿塞 西 聖保 拉斯 阿布 224* 第1*
墨西哥 塞吉歐·培瑞茲 2 1P 5F 1 2P 16 4 6F 3 6 3 2
荷兰 馬克斯·維斯塔潘 1P 2F 1P 2 1F 1P 1PF 1P 1P 1 F 1PF 1F 1
來源:

参考资料[编辑]

  1. ^ Licence information. FIA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ppeal. 2009-04-08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9). 
  2. ^ Red Bull names new F1 tech chief. Motorsport.com. [12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英语). 
  3. ^ Verstappen signs new contract to stay at Red Bull until 2028. ESPN.com. 3 March 2022 [18 June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une 2022) (英语). 
  4. ^ Filip, Cleeren. Perez signs two-year extension to Red Bull F1 contract. motorsport.com. 31 May 2022 [18 June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 June 2022) (英语). 
  5. ^ Ricciardo Returns!. Red Bull Racing. 23 November 2022 [23 Nov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6. ^ Honda announces it will leave F1 at the end of 2021 seas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utosport.2020-10-02.[2020-10-02].
  7. ^ Stewart Grand Prix - F1technical.net. www.f1technical.net.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8. ^ Red Bull agrees Honda engine IP use, reveals post-2021 plan. The Race. 2021-10-07 [2021-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英国英语). 
  9. ^ Beer, Matt. Honda back in Red Bull's F1 engine name for 2023. The Race. 15 December 2022 [16 Dec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0). 
  10. ^ Mitchell-Malm, Scott. Red Bull agrees Honda engine IP use, reveals post-2021 plan. The Race. 7 October 2021 [16 Dec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11. ^ Medland, Chris. Honda to continue Red Bull support until end of 2025. RACER. 2 August 2022 [16 Dec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6). 
  12. ^ Ford announces F1 return in 2026 with Red Bull. ESPN.com. 3 February 2023 [5 Febr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5 February 2023) (英语). 
  13. ^ Collantine, Keith. Red Bull win third constructors’ title in a row. F1 Fanatic (Keith Collantine). November 18, 2012 [November 18,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8). 
  14. ^ (英文)Webber re-signs with Red Bull for 2012. Formula1.com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27 August 2010 [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0). 
  15. ^ (英文)Vettel to stay at Red Bull until 2014. Formula1.com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14 March 2011 [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6). 

外部連結[编辑]

前任:
布朗GP车队
一级方程式世界制造商冠军列表
2010-2013年
繼任:
梅赛德斯车队
前任:
梅赛德斯车队
一级方程式世界制造商冠军列表
2022年-至今
繼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