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口簧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产金属制口簧琴

口簧琴,又称口簧口弦嘴琴等,是一种薄片(英语:Jew's Harp)乐器,由连接在框架上的柔性金属或竹舌或簧片组成。 口簧琴很可能起源于西伯利亚,特别是在阿尔泰山脉或其周围。[1] 它们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广泛使用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南亚以及北亚)、美洲大洋洲以及欧洲非洲的记录则相对较少。

口簧琴的乐器主体是一个一端固定于框式琴台上,另一端可自由振动的簧片,乐器演奏者将琴台置于双之间,以拨动簧片或拉扯一根系附于琴台上细绳的方式,使簧片振动发声,并以演奏者的口腔共鸣产生乐音

口簧琴可以被归类为 idioglot 或 heteroglot(无论框架和音叉是否是一体的); 根据框架的形状(杆或饰板); 根据尖齿的数量,以及尖齿是弹拨的、联合敲击的还是拉弦的。

乐器的形态概说

[编辑]

在乐器分类上的位置

[编辑]
泰国竹制弹口簧琴附琴套

由于口簧琴的声响来源是簧片的振动,因此若依照一般常用,将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的分类方式,则口簧难以归类。而根据现今音乐学上所通用之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分类法(Hornbostel-Sachs,简称H-S分类法),口簧乃属于体鸣乐器(分类编号 1)下,弹拨体鸣乐器(plucked idiophone,分类编号 12),其分类编号为 121.2。

兹将H-S分类法中,关于口簧的部份节录于下:

  • 1 体鸣乐器
    • 12 弹拨体鸣乐器
      • 121 框架形式,弹性簧片于框架内振动
        • 121.2 口簧
          • 121.21 自体(idioglot)口簧,簧片从框架上所切出,其根部附于框架上(自体一词指簧片与框架属于同一个体)
          • 121.22 异体(heteroglot)口簧,外加的簧片附著于框架上(异体一词指簧片与框架属不同个体)
            • 121.221 单一异体口簧
            • 121.222 异体口簧组,数个不同音高的异体口簧结合一组成为一件乐器

H-S分类法中所谓的“弹拨体鸣乐器”,是指该乐器的最主要发声体为一或多个一端固定之弹性簧片,然而所用“弹拨”一词,并不适用于以拉动细绳致使簧片振动产生声响的口簧种类。

有些音乐学者如1943年曾至台湾本岛进行音乐调查的日本民族音乐学家黑泽隆朝认为,H-S分类法中,将口簧琴从形态学观点区分为自体口簧及异体口簧的方式并不十分恰当,而另采演奏方法为标准,划分做弹口簧以及绳口簧(黑泽使用的日语原文做“弹き口琴”与“纽口琴”)两大类。

中国大陆的口簧琴

[编辑]
五弦口弦

民族音乐学家从传说中推测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2]先秦时期称“簧”,《诗经·小雅》:“巧言如簧。”约在唐宋时期有“竹簧”、“铁簧”、“铁叶簧”、“雅簧”等名,明清时期主要称“口琴”,现在通常称“口弦”。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广泛,各民族称呼不一。与古代汉文化的名称有密切关系。在流传有口弦的38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译名多达100个以上。

簧在少数民族中是谈情说爱的乐器之一,还常被用来作为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多片制的簧往往配有一个小竹筒,竹筒表面刻有精致的花纹,随身携带,以便在需要的场合演奏。[3][4]

结构形制

[编辑]

一般在一根长薄竹片上刻出一簧舌,舌根扁薄舌端细长的尖,是发音部位。外缘为簧框,簧框在近舌根外的一端为股部;簧框在近舌尖外的一端为首部,是手的执持部位。[5]

框的形状主要有竹制的长薄形和金属制的马蹄形两种,可以弹拨股部发音,可以弹拨舌尖发音,也可以拉拽股部的线来发音。[6] [7] [8] 多片口弦组合的形制。[9]

演奏与调音

[编辑]

以左手执首部,框横置于口,用两唇轻含,用右手拨簧的股部,使簧舌振动,同时以口腔为共鸣器,不断改变口腔大小,可奏出一系列自然泛音。常见形制的簧舌为长三角形和长条形,舌尖凸出一尖刺。[10]簧也常用来与其它乐器合奏或为歌舞伴奏。[11]

为了同其他乐器合奏,可调整簧的基音。竹簧的调音是以切削股部的方法来进行的,股部的长度决定基音音高,也有在簧舌粘蜡珠的方法来调音的。[12]

台湾原住民的口簧琴

[编辑]
台湾原住民口簧琴

台湾原住民几乎各族都有口簧琴的使用[13][14][15][16]。由于平埔族汉化日早,目前已无确实的口簧实物留下,但根据明清时代的文献来看,平埔族群的原住民确有口簧琴的使用。至于目前官方承认的16个原住民族中,只有达悟族人不使用口簧琴,其他各族都有口簧琴,又以泰雅族、太鲁阁族及赛德克族使用最为有名,其次为阿美族布农族等。民族学、人类学家以及私人爱好者有收藏各族口簧琴实物,并有诸多音乐学者对上述提到的几个族群的口簧琴音乐留下录音。

泰雅族

[编辑]

泰雅族口簧琴泰雅语称为lubuw,用于泰雅人的自娱、男女诉情等场合,老幼皆宜,一般在出草、狩猎、丧事期间禁止使用。泰雅口簧以其多簧口簧著名,传说可至8簧之多,然文献至多仅记录到6簧,现代泰雅族人已尝试制作全套包括竹台单竹簧、竹台簧金属簧、2簧、3簧、4簧等到8簧的口簧组。多簧乐器的簧片音高,调成与泰雅传统音乐音阶的排列相同,即“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

除乐器实体的多簧构造十分特殊外,泰雅族口簧亦以其口簧舞著称,男女相对,一面演奏著口簧琴,一面左右抬脚随著音乐节奏踏跳。泰雅人也可以使用口簧代替实际语言来传递讯息,即将原本用“口说”的内容透过口簧,表达给对方知道。有一说法是青年男女用这种方式说悄悄话不让外人得知,然而今天已经越来越少人还具备这种能力了。

太鲁阁族

[编辑]

由于太鲁阁族过去被视为泰雅族的亚族,因此文献记录常常没有分辨出来,我们只能进一步从收集或录音的地点来判断是否为太鲁阁族口簧。太鲁阁族口簧琴较为常见的有lubug qawqaw(竹口簧)、brux/lubug kingal(单铜片口簧)、lubug dha(2铜片口簧)、lubug spat(4铜片口簧)、lubug lima(5铜片口簧琴),其它如6、7、8铜片口簧较为少见,比较不常见到3簧的口簧琴,传说3在太鲁阁族里是不吉祥的数字,所以3簧口簧琴就不被族人制作。另有一种说法是,据太鲁阁族Hayu Yudaw(哈尤.尤道)牧师说法,太鲁阁族少见3音律的歌,3簧口簧琴不易伴奏与诠译太鲁阁族传统的歌谣,因此太鲁阁族的社群中没有3簧的口簧琴。

2015年,太鲁阁族人Lahang Lowsing(拉罕罗幸)为了更积极推广口簧琴,引入3D列印及镭射切割技术来降低口簧琴制作的门槛,开创了台湾原住民族口簧琴新兴制程。(详见口簧工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图集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is Recently Discovered 1,700-Year-Old Mouth Harp Can Still Hold a Tune. www.smithsonianmag.com/. [2023-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美国英语). 
  2. ^ 风俗通》引《世本》:“女娲作簧”。纳西族有象形文字。
  3. ^ 东汉·蔡邕《检逸赋》:“思在口而为簧鸣,哀声独而不敢聆。”
  4. ^ 清·夏侍御诗“不须挑逗劳苦心,竹片沿丝巧作琴。远韵低微传齿颊,依稀私语夜来深。”
  5. ^ 《诗·王风》:“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房。”
  6. ^ 宋·陈旸《乐书·俗部》引《唐乐图》:“以线为首,尾直一线,手贯纽,一手鼓其线,横于口中,呼吸成音。”
  7. ^ 汉代已有一簧双舌的形制。
  8. ^ 汉·焦赣《易林》:“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9. ^ 晋·葛洪《神仙传·王遥》:王遥“登小山,入石室,室中先有二人。遥既至,取弟子所担箧发之,中有五舌竹簧三枚。遥自鼓一枚,以一枚与室中二人并作鼓之。”
  10. ^ 汉·王符潜夫论·浮移》:“簧,尖锐其头,有伤害之象。”
  11.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乐二十一》:“附国在蜀郡西北,其国俗好歌舞其乐器则鼓簧、吹长笛。”
  12. ^ 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铁制之口琴”,“口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长与股等,簧端点以蜡珠。衔股鼓簧以成音。亦有以之为儿童玩具者,特较小耳。”
  13. ^ 1602年,陈第大员受原住民头目设宴款待,1603年著《东番记》为台湾原住民口簧琴之首次记录:…视女子可室者…夜造其家,不呼门,弹口琴挑之。口琴薄铁所制,啮而鼓之,铮铮有声
  14. ^ 1717年周锺瑄诸罗县志》:削竹为嘴琴,其一制如小弓,…。其一制略及琴形,大如指姆,长可四寸,窍其中二寸许钉以铜片,另系一小柄,以手为往复,唇鼓动之,声出铜片间,如切切私语,皆不能远闻,而纤滑沈蔓,自有一种幽响。夜月更阑,猫踏与番女潜相和,以通情好
  15. ^ 1724年黄叔璥著《台湾使槎录》:制琴四寸截琅玗,薄片青铜窍可弹,一种幽音承齿隙,如闻私语到更阑。…薄暮,男女梳妆结发,遍社戏游,互以嘴琴挑之合意遂成夫妇。琴以竹为弓,长可四寸,虚其中二寸许,钉以铜片,另系一小柄,以手往复,唇鼓动之
  16. ^ 1744年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口琴—削竹为片如纸二,长四、五寸,以铁系环其端,衔于口吹之,名曰‘口琴’。又有制类琴状,大如拇指长可四寸,洼其中二寸许,钉以铜片,另系一柄,以手按循探动之,铜片间有声娓娓相尔女,麻达于明月清夜吹行社中,女悦则和而应之,潜通情款
参考书目
  • Douron-Taurelle, Geveniève, J. Wright, "Les guimbardes du Musée de l'Homme. Paris: 1980.
  • Dournon, Geveniève, "Organology". in H. Myers ed. "Ethnomusicolog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cmillon, 1992.
  • Hornbostel, Erich M. von, Curt Sachs, "Classifica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rans. by A. Baines and K. P. Wachsman (1961). in H. Myers ed. "Ethnomusicolog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cmillon, 1992.
  • 黒沢隆朝,《台湾高砂族の音楽》。东京:雄山阁,1973。
  • 李卉,〈台湾及东亚各地土著民族的口琴之比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9:147-205。
  • 吕炳川,〈台湾土著族之乐器〉,《东海民族音乐学报》,1974:85-203。
  • 吕炳川,《台湾土著族音乐》。台北:百科文化,1982。
  • 吕钰秀,《台湾音乐史》,台北:五南,2003。
  • Tranchefort, François-René, "Les instruments de musiques dans le monde", vol. 1. Paris: Seuil, 1980. (法文)
  • 许常惠,《追寻民族音乐的根》,台北:乐韵,1987。
  • 许常惠,《台湾音乐史初稿》,台北:全音,1996。
  • 郑德渊,《乐器学研究—乐器分类体系之探讨》。台北:全音乐谱,199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