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帝国
此条目可参照德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10月31日)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10月31日) |
奥地利帝国 Kaiserthum Österreich | |||||||||||||||||||||||||||||||||||||||||||||||||
---|---|---|---|---|---|---|---|---|---|---|---|---|---|---|---|---|---|---|---|---|---|---|---|---|---|---|---|---|---|---|---|---|---|---|---|---|---|---|---|---|---|---|---|---|---|---|---|---|---|
1804年—1867年 | |||||||||||||||||||||||||||||||||||||||||||||||||
格言:A.E.I.O.U. | |||||||||||||||||||||||||||||||||||||||||||||||||
国歌:《帝皇颂》 "Kaiserhymnen" | |||||||||||||||||||||||||||||||||||||||||||||||||
地位 | 德意志邦联成员国及主席国 (奥地利帝国疆域/局部领土,1815年–1866年)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维也纳 | ||||||||||||||||||||||||||||||||||||||||||||||||
常用语言 | 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鲁塞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意大利语 |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 | ||||||||||||||||||||||||||||||||||||||||||||||||
政府 |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 ||||||||||||||||||||||||||||||||||||||||||||||||
皇帝 | |||||||||||||||||||||||||||||||||||||||||||||||||
• 1804–1835 | 弗朗茨一世 | ||||||||||||||||||||||||||||||||||||||||||||||||
• 1835–1848 | 斐迪南一世 | ||||||||||||||||||||||||||||||||||||||||||||||||
• 1848–1867 |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 ||||||||||||||||||||||||||||||||||||||||||||||||
首相 | |||||||||||||||||||||||||||||||||||||||||||||||||
• 1821–1848 | 克莱门斯·梅特涅(首任) | ||||||||||||||||||||||||||||||||||||||||||||||||
• 1867 | 弗里德里希·斐迪南(末任) | ||||||||||||||||||||||||||||||||||||||||||||||||
立法机构 | 帝国议会 | ||||||||||||||||||||||||||||||||||||||||||||||||
• 上议院 | 贵族院 | ||||||||||||||||||||||||||||||||||||||||||||||||
• 下议院 | 众议院 | ||||||||||||||||||||||||||||||||||||||||||||||||
历史时期 | 现代 | ||||||||||||||||||||||||||||||||||||||||||||||||
• 宣告成立 | 1804年8月11日 | ||||||||||||||||||||||||||||||||||||||||||||||||
• 神圣罗马帝国解体 | 1806年8月6日 | ||||||||||||||||||||||||||||||||||||||||||||||||
• 维也纳会议 | 1815年6月8日 | ||||||||||||||||||||||||||||||||||||||||||||||||
• 立宪 | 1860年10月20日 | ||||||||||||||||||||||||||||||||||||||||||||||||
• 普奥战争 | 1866年6月14日 | ||||||||||||||||||||||||||||||||||||||||||||||||
• 布拉格条约 | 1866年8月23日 | ||||||||||||||||||||||||||||||||||||||||||||||||
1867年3月30日 | |||||||||||||||||||||||||||||||||||||||||||||||||
面积 | |||||||||||||||||||||||||||||||||||||||||||||||||
1804年 | 698,700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804年 | 212,000,00 | ||||||||||||||||||||||||||||||||||||||||||||||||
• 1867年 | 202,200,00 | ||||||||||||||||||||||||||||||||||||||||||||||||
货币 | 奥地利古尔登 塔勒 (1804–1857) 联邦泰勒(Vereinsthaler) (1857–1867) | ||||||||||||||||||||||||||||||||||||||||||||||||
| |||||||||||||||||||||||||||||||||||||||||||||||||
今属于 |
奥地利历史 |
---|
历史系列条目 |
奥地利帝国(德语:Kaiserthum Österreich,奥地利德语:Kaiserthum Oesterreich),指的是1804年至1867年的帝国,首都是维也纳,亦是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的国家中第一个能完全执行君主专制的。中文里所说的奥国、奥帝国指的即这段时期。
奥地利帝国的皇室为哈布斯堡的支系——哈布斯堡-洛林家族,于1804年8月11日建国,由弗朗茨二世创立,弗朗茨二世原本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由于神罗的解体,他的头衔也变更为“奥地利皇帝”,简称“奥皇”。他将19世纪之前所有的哈布斯堡领土连成一体,合并为一个单一制的国家,直到1848年才开始有联邦制的倾向。在1867年后,奥地利帝国允许其境内的匈牙利王国独立,让匈牙利和奥地利共组奥匈帝国,而奥地利帝国则成为了奥匈帝国的两个组成部份之一[1]。
奥地利帝国经济工业发达,虽然海外殖民不若其他欧洲国家,仍被欧洲人视为列强之一,是当时欧洲的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国,有698,700平方公里;欧洲人口第三大国,次于俄国和法国,有2120万人。虽然奥地利帝国的首都和大部份经济城市都位于中欧地区,但它的版图也横跨东欧和南欧,统治著诸多不同的民族,包括今日之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北意大利、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和波兰的加利西亚等[2]。因为同样以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为君主,且都是领土辽阔的大国,故奥地利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匈帝国合起来又能称为哈布斯堡帝国(1516-1918)。
历史
[编辑]在18世纪末期,弗朗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皇帝之初,德意志的大小邦国依然割据著神罗领土,但神罗皇帝的实权却不断削弱。这个情况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之时达到了顶点,德意志诸邦之间的矛盾被民主主义完全激化,神罗作为一个存在时间极长的帝国再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一状态。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第一执政拿破仑称帝,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并威胁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甚至要求神罗的选帝侯们选举拿破仑为新一代的神罗皇帝。
有见于此,弗朗茨二世在拿皇称帝三个月后的8月11日,宣布哈布斯堡家族所控制的领土一起合并为“奥地利帝国”,确立了奥地利大于其它领土的方针。他又自封为“奥地利皇帝”并将原本的头衔“神罗皇帝弗朗茨二世”变更为“奥皇弗朗茨一世”,随后他自己就主动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3]。弗朗茨一世的这招一箭三雕,既能让拿破仑没法获得哈布斯堡祖传的神罗皇位,也能让这个新造的奥地利帝国在等级上和法兰西帝国平起平坐,还能让奥地利的损失降到最低[4]。在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莱茵邦联成为德意志诸邦在版图和民族上的继承者,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则传至奥地利,神罗分裂成奥地利帝国、莱茵联邦和普鲁士王国这三块。
作为盘踞在中欧的巨型国家,奥地利是当时德意志地区的第一强国,奥皇可以永久兼任德意志邦联的主席,奥地利也可以在外交场合中代表全体德意志邦国,甚至能仅凭自我喜好来和其它非德意志国家谈判。在其存续期间,奥地利是神圣同盟及三皇同盟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梅特涅统治的时期代表著欧洲保守主义的大本营,奥地利军队在欧洲的四处积极干预自由主义革命,以彰显奥军的实力。奥地利因为不需要再管其它德意志邦国,所以在行政上反而比神罗时代更有效率,梅特涅强制帝国境内形形色色的法律、制度、用词等全部改成维也纳地区的版本,让哈布斯堡领土上的行政体系第一次完全达成一致[5]。此外,奥地利的传统威望依然很高,历任奥皇都拥有选举下一代教宗的投票权,这个投票权也继承自神罗皇帝,即使是后来的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皇帝也无权拥有,直到1914年的一战里意大利对奥地利宣战之时,这个选举权才被教宗正式取消。
奥地利帝国最大的特点亦是最大的弱点,就是其版图横跨了太多民族的居集地。在法国大革命所推行的“民族主义风潮”的冲击下,奥地利境内各民族的统一欲望觉醒,身为主体民族的德意志民族渴望从奥地利独立,和德意志邦联统一;而非德意志民族也渴望脱离奥地利,建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单民族国家,因此奥地利国内的分裂情绪比其他欧洲列强更为严重。这个弱点最终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被德意志第二强的普鲁士所利用,普鲁士用法律将奥地利定义在德意志的范围之外。由于奥地利的战败,于是奥皇只得正视其统治下的各类民族,被迫将最大的注意力用在“保障民族平等”之上[6]。此后,奥地利的国家认同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德意志—单民族国家”的思考模式中抽离,进入“多民族—普世帝国”的模式之中。
创立
[编辑]塑造神圣罗马帝国性质的变化发生在拉施塔特(1797-1799)和雷根斯堡(1801-1803)的会议期间。1803年3月24日,宣布帝国休会(德语: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 ),将教会国家的数量从81个减少到只有3个,将自由帝国市从51个减少到6个。这项措施旨在取代旧的圣地宪法罗马帝国,但帝国休会的实际后果是帝国的终结。考虑到这一重大变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创造了奥地利皇帝的称号,为他自己和他的继任者。
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同时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建立了奥地利帝国,将他的所有土地都包括在内。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了一个正式的总体结构,该王朝作为一个选举君主制已经运作了大约三百年。他这样做是因为他预见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或者最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拿破仑,他在那年早些时候接受了法国皇帝的头衔;弗朗西斯二世最终在1806年晚些时候放弃了德罗马皇帝的头衔。为了维护他王朝的帝国地位,他采用了奥地利皇帝的额外世袭头衔. 除了现在被纳入一个新的“皇帝”之外,总体结构的运作及其组成土地的地位最初与1804年之前存在的君合国之情况大致相同。
匈牙利王国的地位尤其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国家从未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一直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一地位得到了第十条的确认,该条被添加到匈牙利的1790 年宪法在复合君主制阶段,并将该州描述为Regnum Independens。匈牙利的事务仍然由其自己的机构(国王和国会)管理,就像以前一样。因此,没有帝国机构参与其政府。
1805年9月,法国对帝国的干预加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和解体。1805年10月20日,由卡尔·麦克·冯·莱伯里希将军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在乌尔姆镇附近被法国军队击败。法国的胜利导致20,000名奥地利士兵和许多大炮被俘。拿破仑的军队于 1805年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再次取得胜利。弗朗西斯被迫于1805年12月4日至6日与法国进行谈判,并于1805年12月6日达成停战协议。
法国的胜利鼓励了某些帝国领土的统治者与法国结盟,并宣称他们正式独立于帝国。1805年12月10日,选帝侯兼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四世约瑟夫宣布自己为国王,随后于12月11日由符腾堡公爵弗雷德里克三世宣布。巴登侯爵查尔斯·弗雷德里克于12月12日被授予大公头衔。这些新州中的每一个都成为法国的盟友。法国和奥地利在普莱斯堡(今布拉迪斯拉发)签订的《普雷斯堡条约》, 斯洛伐克)12月26日,以战败的奥地利为代价扩大了拿破仑的德国盟友的领土。
弗朗茨二世同意了屈辱性的《普莱斯堡条约》(1805年12月26日),这实际上意味著长期存在的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并在拿破仑的烙印下将在此过程中失去的德国领土重组为一个前身状态。成为现代德国,这些属地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德国目前的边界内,以及以其他方式削弱奥地利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其他措施。奥地利在德国的某些财产被转让给了法国盟友——巴伐利亚国王、符腾堡国王和巴登大公. 奥地利对这些德国国家的要求被无一例外地放弃了。
1806年7月12日,莱茵联邦成立,由16个主权国家和国家组成。这个联邦在法国的影响下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8月6日,甚至弗朗西斯也承认了新的形势,并宣布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因为他不希望拿破仑继位。这一行动没有得到英国乔治三世的承认,他也是汉诺威的选帝侯,也将汉诺威周围的德国领土拱手让给了拿破仑。他的主张后来通过建立由乔治四世和威廉四世拥有的汉诺威王国来解决作为汉诺威国王。继承只能由男性继承,因此在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她的叔叔欧内斯特·奥古斯都继位为汉诺威国王,从而结束了1714年与英国的个人联盟。
梅特涅时代
[编辑]在弗朗西斯一世皇帝的授权下,梅特涅在外交政策方面非常自由,梅特涅 ( Klemens von Metternich ) 于1809年成为外交部长。他还于1821~1848年在弗朗茨一世和他的儿子斐迪南一世的领导下担任国务大臣一职。1815~1848年也被称为“梅特涅时代”。在此期间,梅特涅控制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政策,在欧洲政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以“强烈的保守态度”而闻名,坚决反对任何革命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在梅特涅看来,自由主义不过是一种“合法的革命形式”,并认为“君主制才是唯一适合奥地利的制度”。这一观念也影响了梅特涅的外交行为,他的所有外交举动都是“确保哈布斯堡王朝能一直沿用陈旧的封建制度、皇室联姻”为前提的。梅特涅还是一位“均势外交”的信徒,他的外交手法和英国的“大陆均势”如出一辙,旨在维持国际军事实力的平衡,不让某个国家过强或过弱,以方便奥地利能在国际中占到便宜。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梅特涅主导召开了《1815年维也纳会议》,他则成为了这场会议的“总设计师”。奥地利帝国和大英帝国是该会议最主要的受益国,梅特涅知道奥地利的军事实力不如英法俄,但他成功让奥地利获得了最大利益。奥国在这场会议上与英国、普鲁士和俄罗斯建立了联盟,形成了四国同盟,一同遏制法国的复仇;同时,奥地利也获得了经济富裕的北意大利领土。由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奥地利成为德意志邦联的永久主席国,欧洲列强们也同意,如果未来在欧洲发生任何战争或革命,其他国家都可以干涉;“列强等级的国家”们也可以一起讨论,如何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由于是梅特涅制定了这个架构,所以维也纳会议也被称为“梅特涅的代表大会”或“梅特涅系统”。最后,在梅特涅担任奥地利外交部长的期间,奥地利的“内外关系和谐”,奥地利国会基本都会支持梅特涅的政策,尤其是国会议长,例如艾克斯拉夏佩尔(1818年)、卡尔斯巴德(1819年)、特罗波(1820年)、莱巴赫(1821年)和维罗纳(1822年)等。
虽然梅特涅在“必须用兵时”非常狠毒,但他也强烈建议各国在“不诉诸暴力的前提下解决革命”。作为一个保守主义者,他视“战争”为“野蛮人的行为”,尤其鄙视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王国,并刻意将奥地利的国际形象塑造成“向往和平、和普鲁士不同”的样子,不断泼脏水给普鲁士。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后的30年中,由于梅特涅擅于利用“欧洲君主们害怕革命推翻自己的恐惧”,他不断夸大这种恐惧情绪,成功团结了除普鲁士以外的所有欧洲列强,帮助奥地利在欧洲的外交场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在梅特涅的领导下,奥地利军队积极压制意大利北部和德国各州的民族主义,还定下了“奥地利帝国始终与民族统一为敌”的方针。在国内,他奉行类似的理念来压制自由主义的理想,尤其是对叛乱的匈牙利人毫不手软。他采用了1819年的《卡尔斯巴德法令》,该法令旨在透过严格的教育、新闻和言论审查制度来压制革命和自由主义观念,并使用大量的间谍网络来监视奥地利平民。
弗朗西斯于1835年去世,这一天标志著梅特涅在奥地利帝国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弗朗西斯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斐迪南一世,但他患有健康问题。斐迪南的即位保留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权,但他没有执政的能力,奥地利帝国的领导权被移交给梅特涅、路易大公、弗朗茨·安东·科洛拉特伯爵这三人所组成的“国务委员会”。1848年,奥地利帝国积怨已久的自由主义革命终于爆发,愤怒的群众积极屠杀保守派人士,梅特涅在这层反噬之下也只能引咎辞职。至此,他的政治生涯结束,梅特涅因为顺利让奥地利中兴、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外交体系、并且以和平的方式发挥影响力,所以能在欧洲近代史中被人铭记。在梅特涅不再掌权后,再也没有一个奥地利首相能如此长时间的执政,奥地利也不再能对欧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梅特涅时代是一个稳定时期:“奥地利帝国没有进行过任何大型战争,也没有实行任何激进的改革,但在各种小细节上却一一规范化,统一了奥地利境内形形色色的法律。”而且,梅特涅时代也被认为是奥地利帝国经济繁荣的一个时期,至1843年,奥地利的人口爆增到3750万,城市化也在奥地利的东部地区发生了,光是维也纳的人口就达到了40万。在拿破仑战争后,奥地利的国库出现了巨额赤字亏损,但奥地利帝国在梅特涅的治理下还清了大部份负债,让奥地利和波西米亚地区的经济变成欧洲的第一梯队。用现实主义者观点来看,梅特涅时代是“权力平衡的典范”。
动荡时期
[编辑]1848年革命
[编辑]从 1848 年 3 月到 1849 年 11 月,帝国受到革命运动的威胁,其中大部分是民族主义的。除此之外,自由主义甚至社会主义潮流抵制了帝国长期以来的保守主义。尽管大多数革命计划都失败了,但还是做出了一些改变;重大的持久改革包括废除农奴制、取消审查制度以及奥地利的斐迪南一世承诺在整个帝国实施宪法。
1852 年施瓦岑贝格的费利克斯亲王去世后,内政部长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政策。巴赫集中了奥地利帝国的行政权力,但他也支持削弱新闻自由和放弃公开审判的反动政策。他后来代表了绝对主义(或Klerikalabsolutist)的方向,该方向在 1855 年 8 月达成的协议中达到高潮,该协议使罗马天主教会控制了教育和家庭生活。奥地利帝国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将被称为新专制主义时代,或巴赫的专制主义时代。
巴赫专制
[编辑]随著1848年革命破产,1848年12月3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登基并在施瓦岑贝格亲王及巴赫等人的帮助下著手建立专制体制。1852年亲王施瓦岑贝格迅速去世,至此内政大臣巴赫在奥地利独揽大权。
对于民族问题和阶级革命这两大时代主题所带来的“混乱”的恐惧,奥地利开明专制统治的“发明人”亚历山大·冯·巴赫把一切保守力量都联合起来。巴赫原本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律师出身的他在革命中慷慨陈词,一呼百应,但在向皇室靠拢后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达成了一致——毕竟,有了这些资产阶级代表的加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新政府似乎就有了履行立宪承诺的可能性;在这种混乱局面下,也只有哈布斯堡皇室才有可能建立一种集权式的统治来解决当前民族问题。所谓巴赫体系(Bachsches System)的支柱,用Adolf Fischhof的话来说是四支“军队”:一支常备军、一支坐著的公职人员军、一支跪著的牧师军队和一支奉承的军队。
监狱里到处都是政治犯,比如捷克民族主义记者和作家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他被强行驱逐(1851-1855)到布里克森。这次流放破坏了博罗夫斯基的健康,不久他就去世了。这件事使巴赫在捷克人中声名狼藉,随后导致了捷克民族运动的加强。然而,巴赫宽松的意识形态观点(除了新专制主义)导致了1850年代经济自由的大幅上升。国内关税被取消,农民从封建义务中解放出来。
作为德意志邦联的领导人,奥地利与志愿者一起参加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1848-1850年)。撒丁岛与法国结盟以征服伦巴第-威尼斯。奥地利在1859年的武装冲突中战败。维拉弗兰卡条约和苏黎世条约移除了伦巴第,除了明乔河以东的部分,即所谓的曼托瓦诺。
改组为奥匈帝国
[编辑]1861年,由于对少数民族的漠视,而造成其它的民族国家对奥地利有机可乘[7],所以奥地利在此时设立了国家宪法,规定法大于人,并且创建了功能不同的上议院 ( Herrenhaus ) 和下议院 ( Abgeordnetenhaus )以平衡民族问题,但帝国的中一些民族仍然不满意,尤其以匈牙利人为最。
1864年,在与丹麦的第二次战争之后,荷尔斯泰因被奥地利吞并,而石勒苏益格和劳恩堡则划归普鲁士管理,但南部丹麦的领土问题内仍在发烧。在德国,德意志邦联议会取代了原本17邦国的议会;在巴尔干,匈牙利人在奥地利内部要求广泛的自治;在意大利,威尼斯被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所吸引,渴望像米兰一样脱离奥国独立。
1866年,随著奥地利在奥普战争中战败,德意志邦联至此正式解体,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内政方面,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国内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奥军在沙俄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更加剧了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在一些政府官员劝告下,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决定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虽然如此,但帝国内各部分以匈牙利贵族的势力最为强大这些贵族,而他们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纵使维也纳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最终仅与匈牙利的贵族协商,在1867年组成一个共主邦联──奥匈帝国。
1867年,《奥匈妥协案》获得通过,匈牙利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入,奥地利成为了奥匈帝国的一部份,这种状态称之为“二元君主制”[8]。常见的缩写KuK(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帝国和皇家”)并不是指双重君主制,而是起源于 1745 年,当时“皇家”部分指的是匈牙利使徒王国。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发行了在被占领地区使用的军用邮票,上面写著“KuK Feldpost”或KuK Militärpost。自此,奥地利帝国降级为奥匈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称为内莱塔尼亚,匈牙利则称为外莱塔尼亚。
构成领土
[编辑]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皇室领土,包括1848年革命后地方政府重组和1860年十月宪法后的领土:
- 奥地利大公国(Erzherzogtum Österreich)
- 萨尔斯堡公国(Herzogtum Salzburg),1815年–1850年上奥地利的萨尔察赫区(Salzachkreis)
- 施泰尔马克公国(Herzogtum Steiermark)
- 蒂罗尔亲王级伯国及福拉尔贝格(Gefürstete Grafschaft Tirol mit dem Lande Vorarlberg),1861年分割
- 伊利里亚王国(Königreich Illyrien),1849年/1850年分割
- 克恩顿公国(Herzogtum Kärnten)
- 克雷恩公国(Herzogtum Krain)
- 奥地利滨海地区(Küstenland)
- 戈里齐亚和格拉迪斯卡亲王级伯国(Gefürstete Grafschaft Görz und Gradisca)
- 的里雅斯特帝国自由市(Triest)
- 伊斯特拉边区(Markgrafschaft Istrien)
- 波希米亚王冠领地
-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Königreich Galizien und Lodomerien)及
- 布科维纳公国(Herzogtum Bukowina),于1850年分离出来
- 匈牙利王国(Königreich Ungarn)及
- 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Lombardo-Venezianisches Königreich),1859年/1866年失去
- 达尔马提亚王国(Königreich Dalmatien)
- 军事前线地区(Militärgrenze)
- 克罗地亚军事前线(Kroatische Militärgrenze)
- 斯拉沃尼亚军事前线(Slawonische Militärgrenze)
- 巴纳特军事前线(Banater Militärgrenze)
- 特兰西瓦尼亚军事前线(Siebenbürger Militärgrenze),1853年并入特兰西瓦尼亚
过去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前奥地利(于今日法国、德国和瑞士)已于1805年《普雷斯堡和约》中失去。
历任奥皇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Brigitte Vacha, Die Habsburger, Eine Europäische Familiengeschichte, Sonderausgabe 1996, p. 413.
- ^ Serbische Wojewodschaft u. Temeser Banat (Wojewodschaft S. u. Temeser Ban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Pierers Universal-Lexikon. Band 15. Altenburg 1862, S. 883.
- ^ Bey der Niederlegung der kaiserlichen Reichs-Regierung. Dekret vom 6. August 1806. In: Otto Posse: Die Siegel Band 5, Beilage 3, S. 256 ff. (auf Wikisource, Verkündung der neuen Titulatur als Kaiser von Österreich)
- ^ Hans-Erich Stier (dir.) : « Westermann Grosser Atlas zur Weltgeschichte », 1985, ISBN 3-14-100919-8, pp. 130-131 et Onésime Reclus : « Grande Géographie Bong illustrée », tome II, 1912.
- ^ Allerhöchste Pragmatikal-Verordnung vom 11. August 1804. In: Otto Posse: Die Siegel der Deutschen Kaiser und Könige. Band 5, Beilage 2, S. 249 f. (auf Wikisource, Franz’ Proklamation des Kaisertums Österreich)
- ^ Zahlen nach Angelow, Deutscher Bund, S. 117.
- ^ Handelsbeziehungen zwischen Serbien und dem Kaiserreich Österrei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Pierers Universal-Lexikon. Band 15. Altenburg 1862, S. 883.
- ^ Die besondere Doppelmonarchie Österreichs und der Nationalstaat des Deutschen Reiches, ein Vergleich der beiden Lände. Zahlen nach Angelow, Deutscher Bund, S. 117.
- Lalor, John J. (Ed), 1881. Encyclopædia of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Best American and European Writers. New York, NY: Maynard, Merrill, and Co.
- Manfred, Albert M., 1973. Napoleon Bonaparte. Prague, Czech Republic: Svoboda.
- Skřivan, Aleš, 1999. European Politics 1648-1914 [Evropská politika 1648-1914]. Prague, Czech Republic: Aleš Skři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