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
豫剧表演 | |
戏曲拼音 | Yùjù |
英文名称 | Honan opera, Henan opera |
流行区域 | 豫、鲁、皖、鄂、台、新、晋 |
主要流派 | 陈派、常派、崔派、马派 阎派、桑派 |
豫剧(桑派)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河南省 河北省邯郸市 |
分类 | 传统戏剧 |
序号 | 167 |
编号项目 | IV-23 |
登录 | 2006年 2008年 |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1]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注 1],又叫“河南讴”。[2]又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注 2]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3]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河南省的简称是“豫”而将该剧种定名为“豫剧”。除河南本省外,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山西、安徽、江苏、四川、甘肃、东北、新疆、西藏、青海等各省以及台湾等地都曾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据2004年的统计,中国大陆的豫剧团达160个,是全中国之最。[4]2006年5月20日,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
历史沿革
[编辑]起源
[编辑]关于豫剧的起源最初有三种说法。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清代李调元的《剧话》中有的记载:“女儿腔亦名弦索腔,俗名河南调。”人们据此认为豫剧是由“弦索”直接演变而来,形成于明朝;二说,明朝中后期,在中原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精华发展而成。依据是《清稗类钞·戏剧》“土梆戏”的记载:“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三说,明朝末期在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河南民歌和小调相结合而成。[6]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论证,结论为河南梆子最早的诞生地是在河南开封和开封周围各县。豫剧诞生在开封,绝非偶然。这得益于开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乐舞活动。特别是宋代,开封作为首都,勾栏[注 3]瓦舍[注 4]遍布全城,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有明确记载,当时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个勾栏棚可容数千观众之多。当时在开封已经演出了大型杂剧《目连救母》。[7]从干梆子到土梆子再到河南梆子最后演变为豫剧,就是现代豫剧发展衍变的整个脉络。
明清时期
[编辑]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河南的“内十处”[注 5]和“外八处”[注 6]在明清时期就流行“河南讴”。据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收徒办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2]
豫剧作为清初大一统“梆子腔”的一个支系。十八世纪前期开始,在曲牌体中楔入十字句,名“十字调梆子腔”。后又加进“集唐”七字句,一度被称作“干梆戏”或“梆子秧腔”。随着曲牌的减少,大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基本形成以板腔为音乐主体形式的梆子戏,距今已有200余年。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昆曲作为戏坛霸主的“雅部”,逐渐让位给产生于民间作为“花部”的各地方戏剧种。豫剧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壮大起来的。清咸丰至光绪年间,豫西一带有十八位演员因其唱作俱佳,被誉观众为“十八家老国公”。清光绪十年(1884年)创建于密县的密县八班是河南梆子科班,密县八班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时候聘请了豫西“十八家老国公”的部分艺人,此时新老结合,各有绝技,至民国初期名满豫西各县,人们称之为“万将无敌戏班”。清未民初,河南梆子在开封的演出已趋于成熟,《重修明皇宫碑》中记载的大量演员、班社都是演唱河南梆子的。同时,东到商丘,南到驻马店,西到义马,北到滑县,河南梆子占据了河南省的整个中心地域,梆子戏在流传过程中,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曲调,如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洛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2]
民国时期
[编辑]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因豫剧强大的艺术魅力,使京剧败下阵来,退出了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报》载:“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除省城开封之外,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地也先后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2]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连连不绝。[8]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四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对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厅又成立了戏曲审查会,颁发各种《章程》。以樊粹庭、王镇南、邹少和、蒋文质、张介陶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1935年河南省教育厅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开封组建豫声戏剧学社,与陈素真对戏剧的科白、词句、腔调、做工、化装、行头进行改革,对豫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戏剧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声势;镶入时代思想,提高了剧目、唱词的文学品位,发挥了唱念做舞的综合优势,改革了旧曲,合流了唱调,创立了新腔新韵。樊粹庭还将同乐戏院改为豫声剧院,邀请陈素真、赵义庭等人组成强大的演出班子在豫声剧院售票演出,改编后的豫剧颇受欢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报》载:“每晚座无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的豫西调戏班到开封演出,1937年主演王镇南《六部西厢》一举成名。常香玉在梆子王镇南的帮助和指导下,同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致力于豫剧改革,演新戏。并与豫声剧院的陈素真,永安舞台的司凤英,三足鼎立,各展风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樊粹庭将原豫声剧院的部分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狮吼剧团,宣传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战士,被称为热心救国之模范。1938年,开封沦陷,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提,黄河泛滥,民众流离失所。有不少豫剧团体进入西安,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的香玉剧社,崔兰田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等,西安成为豫剧的演出的重要阵地。[2]还有一些演员进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兰花、马金凤、阎立品等。在抗战中,各流派的演员为了谋生而到处流动,他们打破门户之见,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剧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1949年之后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大陆相继成立,新编曲目、剧目大量出现。国家摄制了大量的舞台艺术纪录电影片、电视片,保存纪录了许多艺术家和剧团的表演艺术。[9]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成立,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决定在年底召开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12举行的观摩大会上,共有23个剧种参加演出,豫剧剧目几乎占演出剧目的一半。1950年代中期,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职业演出团体,使豫剧已成为中国境内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2]1957年,随着反右斗争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有一批豫剧工作者如阎立品、陈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口号中,豫剧同其他戏曲团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还有许多豫剧演员遭到批斗,如常香玉被剥夺演出权,《河南日报》对她进行批判,称之为“大戏霸”。同时,包括河南豫剧院在内的一些豫剧团被撤销或合并,在全国大力普及样板戏的形势下,豫剧工作者为豫剧移植样板戏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适合演样板戏的演员被迫改行。从1966年到1972年这段文革时期,豫剧除了移植样板戏外,几乎没有新创做的剧目。
文革结束后,一些传统的豫剧剧目重新走上舞台,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这一时期,豫剧创做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到1983年,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新剧目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从艺术实践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实验。
进入1990年代,河南电视台自1994年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广泛好评。《梨园春》栏目组在中国大陆、台湾甚至国外各地演出,使豫剧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10]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11]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12]
中华民国
[编辑]豫剧自1949年随中华民国国军辗转播迁至台湾,意外地撒种植根,国民政府为“弘扬中华文化”,以豫剧做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因而在台湾得到大力发扬,豫剧当时是台湾政府资助的剧种之一。[13]但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豫剧环境受到影响,财源与后继人才培养不足,观众日益减少,社会影响力有所下降。[14]尽管如此,1994年因军方精简人事,仅存的豫剧队险遭裁撤,亦是由李登辉亲下口谕务必保留此表演团体,并于1996年改隶教育部。[15]在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豫台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16]目前,台湾豫剧团是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国家级公立豫剧表演团体。
蒋氏父子与豫剧
[编辑]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国军将领黄杰率领近四万官兵撤往越南富国岛,这些官兵多为苏、鲁、皖、豫诸省人,部队中有一军官李久涛,其太太张岫云原是唱豫剧的红角。大家号召张岫云成立剧团(后命名为“中州豫剧团”),专门为官兵们表演,以慰藉乡情。1953年,黄杰的部队迁台,划为台湾海军陆战队,驻地高雄左营。迁台后的“中州豫剧团”在时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关心和时任职参谋长于豪章的支持下,改组为“飞马豫剧队”。同年4月初的一天,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的介寿堂观看了一场豫剧,在演出过程中,蒋介石连声称好,谢幕后,他脱去军帽,频频向台上招手,并对在座的政府要员说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在1969年4月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晚会上,蒋介石指明要看豫剧,并看完新编历史名剧《杨金花》上下全场,盛赞豫剧具有教忠教孝的意义。[17]1974年,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豫剧电影《秦良玉》,呈献蒋介石,甚获赞赏,并令颁三军观赏。
受父亲影响,蒋经国对豫剧亦情有独钟,在他担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期间,就过观赏过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剧,并向严家淦和何应钦等人推荐。1965年在飞马豫剧队要奉命解编之际,蒋经国在高雄听取了海军和陆战队的长官们的意见后,下令保留飞马豫剧队,蒋经国还想办法解决了豫剧队的经费问题。在1978年的台湾军队第14届文艺金奖会演上,总统蒋经国亲临观赏,并颁发给飞马豫剧队奖金四万元新台币。[18]
台湾豫剧发展史
[编辑]依据陈芳、严立模所编的《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豫剧在台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五个时期:
奠基期是在1950年代,1950年元旦,由杜玉柯集合安排爱好豫剧的陆军政战文工体系眷属在高雄县凤山镇(今高雄市凤山区)演出《辕门斩子》,是目前所知台湾最早的豫剧演出,同年,在陆军吕心贤团长的支持下,创立“黄龙豫剧队”,七年后,由凤山调驻马祖的芮文正发起组织“虎贲豫剧队”,此为后来“陆光豫剧队”前身。另外,1951年毛兰花受邀加入、指导并成立“空军业馀豫剧团”,又称“大鹏豫剧队”,1958年大鹏开办了台湾史上第一个豫剧科班即中华民国空军业馀豫剧团学生班(大鹏豫剧队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而1953年张岫云组织的“中州豫剧队”随部队辗转由缅甸、越南来台后,改编成立“飞马豫剧队”,成为台湾豫剧薪火相传的重要剧团。1959年开办的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学生班是台湾史上维持最久的豫剧科班(后来改成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豫剧科),停办前共培养出9期学生。大鹏和飞马培养出的这几批演员成为台湾豫剧发展的中坚力量。
整编期集中在1960年代,当时台湾军方政战体系开始整并各剧团,大鹏首先于1965年解散,陆光也于1971年解散,唯飞马豫剧队因张岫云陈情获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蒋经国下令特别照顾而特准保留。然毛兰花、张岫云先后离开剧团,迫使第一代豫剧科班学生立即接棒,此时国防部设置“国军文艺金像奖”,1966年王海玲初演《花木兰》成功,一炮而红。此时期的演出,以竞赛戏及观摩公演为主。
转形期约为1970年代,1971年陆光豫剧队解编,飞马豫剧队吸收陆光成员,成为台湾豫剧发展的唯一重镇。这段时期的演出重心,已从劳军及商业性公演,转移至国军文艺中心每年三档的公演,及国军文艺金像奖竞赛戏。并走向了京剧化、精致化的路线,参考京剧的分场形式与唱念,排演如《红拂》(由程派名剧改编)等新戏。同时相对于飞马“新豫剧”的表演风格,河南同乡会附设“台北市豫剧改进会”也聘请张岫云教戏开始演出一些改革剧目,如《桃花庵》、《平辽东》等戏的改编演出。
此时期在业馀团队方面有豫剧改进会、凤麟豫剧团等。豫剧改进会在1960年代由台北市河南同乡会成立的组织,1972年后,理事长张若鉴邀请张岫云来教戏,并在河南同乡会的邀请下,在节庆晚会等场合演出,演出以骨子老戏为主。凤麟豫剧团1971年起,由李堂侗、张若鉴等人号召组织民营的职业豫剧团,计画邀请毛兰花加入,便以毛兰花界首时期的艺名“凤麟”为名,同年4月,在台北成立凤麟豫剧团,但最后毛兰花没有加入,而是由张岫云、许贵云为主要演出人员,在台北的今日世界演出。1973年宣告解散。
兴盛期是在1980年代,飞马豫剧队继续国军文艺中心定期公演,并活跃于各种艺文活动,提升了豫剧在艺文界的地位,其所代表的转型意义,是从国军文艺中心的传统戏迷转向新文艺观众群,逐渐蜕变为台湾表演艺术的重要资产。此时期的表演风格,不再强调京剧化,而是向内深掘,标榜活泼、乡土特色,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精致化的处理,如《新白马关》、《新秦香莲》、《新洛阳桥》等骨子老戏的修整重排及新剧目《梁祝缘》、《白莲花》的编演等。业馀团队则有刘海燕豫剧团。刘海燕豫剧团成立于1984年,飞马豫剧队当家小生刘海燕离队,1986年在台北市社教馆延平分馆开设豫剧班,培养一批业馀演员后,成立捷音豫曲剧团。团长刘海燕曾于1995年邀请安阳市豫剧团的第一青衣张宝英女士率团到台湾联合演出。1997年更名为刘海燕豫剧团。
创发期是从1990年代至今,1990年代,飞马先后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以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1996年,台湾军方决定不再经营戏曲剧队,1月1日飞马豫剧队从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移到中华民国教育部下,改成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它就是现在的国营台湾豫剧团,2008年3月6日,台湾豫剧团脱离国光剧团独立,成为其对等机构。2012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文化部成立后,台湾豫剧团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传统艺术中心。近年来,台湾豫剧团的演出风貌以“结合现代化与本土化,展现包容性与创新性”为发展标志,强调豫剧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湾内涵。同时,跨文化或跨界创作观念成为台湾二十一世纪创作风潮,台湾豫剧团于2000年首度以意大利著名歌剧《杜兰朵公主》开创豫剧跨文化剧目,演出造成空前轰动。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为豫剧版《约束》,此两出跨文化新作,为豫剧在台之现代化与国际化之发展,开启创作新道路。
两岸豫剧交流
[编辑]1990年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一行40人到河南省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两岸豫剧交流的大幕。此后,台湾豫剧演员多次应邀到对岸演出。这一时期,被称为“单向交流时期”。1993年,两岸的豫剧交流由单向交流时期进入双向交流时期。其中1998年4月,郑州市豫剧团一行40人首次以整团的形式赴台演出。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剧新剧目。2008年8月,河南省决定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19]2009年,两岸合作剧目迈向国际舞台,河南艺术家与台湾豫剧团合作的豫剧大戏《约束》,赴伦敦参加“第四届英国莎士比亚双年会”,演出获得很高评价。[20]
豫剧艺术
[编辑]艺术特色
[编辑]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豫剧以唱见长,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情戏。[21]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中原艺术魅力。
角色行当
[编辑]豫剧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一般称为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1] 四生是指正生,二生,小生和武生。正生又称红生、大生、大红脸;二生又称二红脸、马上红脸;小生后来又分出娃娃生;武生又称边生。四旦是指正旦(青衣、闺门旦)、小旦(花旦)、老旦(婆旦)、彩旦(泼旦、丑旦),后来又有了帅旦、武旦(刀马旦)。四花脸是指大花脸(含白脸)、二花脸(或称武花脸、摔打花脸,以后又分出毛脸)、三花脸(丑)、黑脸。
艺术形式
[编辑]豫剧艺术形式表现在“四功五法”上,“四功五法”是豫剧演员基本功的统称。四功是指唱、念、做、打(舞),“唱”即演唱者随剧情、人物性格、思想和情绪的发展变化用声乐技巧生动表现出来,唱要求字清腔纯,节奏准确,以字生腔,以情带腔;“念”是指念白,用接近于生活的语言,以韵律化的方式展现的对白,是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戏曲对白;“做”泛指表演技巧,特指舞蹈化的形式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在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化体现。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是指各种手势动作;“眼”是指各种眼神表情;“身”是指各种身段工架;“步”是指各种形式的台步;“法”则总指上述几种表演技术的规程和法则。
唱腔
[编辑]祥符调是以开封为中心带地区流行的豫剧,为标准的中州正韵。豫东调也称为“东路梆子”、“下路调”,它是祥符调传入豫东后形成的一个地域流派,因邻接鲁南等县,亦近山东梆子,咬字较重,弦高,故有“高调梆”之称。豫西调在洛阳、郑州等地,又称之为“西府调”,音味略带秦腔,优美悦耳动听,吐字清晰,字字入耳。沙河调流行于沙河流域,这种腔调是祥符调和南阳梆子相结合的产物,在祥符调还没有流传到豫南以前,豫南淮北一带的沙河西岸,流行着南阳梆子,后来祥符调在漯河、周口一带扎下了根,又吸收了南阳梆子的精华后而形成的一个流派。高调在豫鲁冀三地交界处还有一个流派叫高调,高调与其他流派愈走愈远,最终脱离了豫剧形成了新的剧种叫大平调。
主要流派
[编辑]派别 | 开创者 | 图片 | 行当 | 简介 | 代表剧目 |
---|---|---|---|---|---|
陈派 | 陈素真 | 青衣、刀马旦 | 陈素真首创豫剧界第一个豫剧流派”陈派“,创豫剧大慢板、将哑剧融入豫剧、并与樊粹庭进行豫剧板胡改良。唱腔古朴典雅,含蓄俏丽,表演细腻传神,规范讲究,身段优美、刚柔相济、含蓄秀美;台步行动如飘,长绸舞、水袖功、双剑舞、辫子功、羽舞、花镰舞、单剑舞、独舞、群舞、扇子功和穿衣功等美妙绝伦。 | 《梵王宫》、《宇宙锋》、《春秋配》 | |
常派 | 常香玉 | 青衣、花旦 | 常派发展了豫剧清唱这种演出形式,并创立了豫剧演唱的新方法——混声唱法;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 《花木兰》、《断桥》、《红娘》 | |
崔派 | 崔兰田 | 青衣、老旦 | 崔兰田是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崑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 | 《桃花庵》、《三上轿》、《秦香莲》 | |
马派 | 马金凤 | 帅旦、老旦 | 马金凤表演细腻、洒脱、生动、逼真,唱腔高亢、明快,嗓音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喷口爽利,行腔稳健,韵味醇厚。以小嗓为主,大小嗓结合运用。 |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 | |
阎派 | 阎立品 | 闺门旦、刀马旦 | 阎派唱腔体现出了“精细”的特征,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达,不仅力度变化大,而且在音色变化上也有许多过人之处,明暗相宜,浓淡尽显。 | 《秦雪梅》、《游龟山》、《西厢记》 | |
桑派 | 桑振君 | 青衣、花旦 | 桑派的唱腔乖巧灵动、深沉委婉、雍容富丽,以字乖音巧见长,她的偷、闪、滑、抢之技绝非信口能来。 | 《白莲花》、《桃花庵》、《对绣鞋》 | |
唐派 | 唐喜成 | 须生 | 唐喜成继承了祥符调豪迈、高亢、粗犷的风格,又融入了豫剧沙河调男声笃实、刚健的演唱技艺,他的演唱虽以假声为主,但音域并不窄,而且声音宏亮,高低音衔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别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悦耳。 | 《辕门斩子》、《三哭殿》、《南阳关》 | |
张派 | 张岫云 | 花旦、老旦 | 张岫云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她除了继承了豫剧传统演唱和表演艺术之外,还学习大量京剧的表演艺术。 | 《杨金花夺印》《平辽东》、《阴阳河》 | |
李派 | 李斯忠 | 黑头 | 博采众家之长,及京剧,秦腔等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特点粗犷豪迈,却又不乏细腻和儒雅。取舍有度,融会贯通,最大限度上融入了豫剧唱念做打的技巧。[22] | 《下陈州》 《包龙图坐监》《司马茅告状》《跪韩铺》 |
主要演出团体
[编辑]豫剧在全国11个省有167个专业剧团,专业从业人员1万4千多人,是全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连同民营剧团在内,共有一千六百多个剧团。
河南省:河南豫剧院以及包括开封市豫剧团、洛阳市豫剧团等在内的河南18个地市豫剧团
河北省:邯郸东风豫剧团[23]、河北省春燕豫剧团[24]、河北省平原青年豫剧团、邢台市豫剧团
陕西省:西安市豫剧团、咸阳市豫剧团、宝鸡市豫剧团
山东省:济南市豫剧团、济宁市豫剧团、聊城市豫剧团、菏泽市豫剧团
湖北省:襄樊市豫剧院、十堰市豫剧团、老河口市豫剧团[25]、武汉市豫剧团、湖北省豫剧团
安徽省:毫州市豫剧团、淮北市豫剧团、濉溪豫剧团、阜阳金鹏豫剧团
四川省:四川省豫剧团
江苏省:江苏省梆子剧团、徐州豫剧团、丰县小皇后豫剧团
甘肃省:兰州市豫剧团、甘肃省豫剧团
山西省:太原市豫剧团、大同市豫剧团、阳泉市豫剧团 长治市豫剧团
黑龙江省:鹤岗市豫剧团、哈尔滨市豫剧团、伊春市豫剧团
新疆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石河子市豫剧团、农九师豫剧团
台湾:台湾豫剧团
部分剧目
[编辑]参看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中国五大剧种之豫剧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03-16 [201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7) (中文(简体)).
- ^ 2.0 2.1 2.2 2.3 2.4 2.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 新浪网. 2009年6月6日 [201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1) (中文(简体)).
- ^ 商丘豫剧团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演. 中华网. 2010-11-24 (中文(简体)).[失效链接]
- ^ 从数据看全国戏曲剧种的构成与分布. 2006-04-20. 中国文化部 [201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2) (中文(简体)).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人民网. 2009年12月7日 [2011年7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简体)).
- ^ 中国戏曲剧种之豫剧起源. 中国艺术作品珍藏网. 2006-11-24 [201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中文(简体)).
- ^ 戏曲文化:中华文明的艺术奇葩. 华夏经纬网. 2008-06-13 (中文(简体)).[永久失效链接]
- ^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 第121页. ISBN 9787543947740 (中文(简体)).
- ^ 河南戏曲大事记. 河南戏曲广播. 2011年5月12日 (中文(简体)).[永久失效链接]
- ^ 从《梨园春》现象看豫剧振兴. 大河网. 2009年4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0日) (中文(简体)).
- ^ 中戏首开豫剧本科班. 中国青年报. 2009-09-18 [201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中文(简体)).
- ^ “亚洲豫剧论坛”在新加坡圆满落幕. 河南省文化厅. 2010-09-28.[永久失效链接]
- ^ 在豫剧的故乡. 《两岸关系》杂志. 2001年8月24日 [2011年7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中文(简体)).
- ^ 豫剧在台湾.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中文(简体)).
- ^ 兩根木梆子 聲傳半世紀. 高雄画刊. 2018年5月28日 [2018年5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13日) (中文(繁体)).
- ^ 今年豫台文化交流将打造六大品牌. 郑州晚报. 2010年2月25日 [201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中文(简体)).
- ^ 蒋氏父子与台湾豫剧. 中国戏曲网. [2012-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中文(简体)).
- ^ 《东方艺术》. 2000年, (03期).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河南拟免费培养台湾青年豫剧演员. 搜狐网. 2008年8月12日 [2011年7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7日).
- ^ 豫台豫剧交流纪事. 大河网. 2010年5月6日 [2012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0日).
- ^ 戏曲大观园:豫剧─激情奔放特色浓郁. 文汇报. 2009-09-08 (中文(简体)).[永久失效链接]
- ^ 李斯忠. [2016-11-10].
- ^ 邯郸东风剧团. 中国戏剧场. [201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2) (中文(简体)).
- ^ 河北省春燕豫剧团. 中国戏曲网. 2009年2月23日 [2010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2日) (中文(简体)).
- ^ 老河口豫剧团. 中国戏曲网. 2008年11月23日 [2010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7日)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