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那羅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笈多王朝時代的雕像,左為那羅延,右為那羅

那羅延天城體:नारायण,IAST:nārāyaa)婆羅門教-印度教中一個重要的神祇名稱。在最常見的情況下,這是毗濕奴的一個化身佛教稱那羅延為那羅延天或毗紐天(即「毗濕奴天」、遍入天),並說他常與阿修羅王爭鬥。[1]

在早期印度神話體系中,那羅延是宇宙根源、原人的兒子(原人又被稱為那羅)。摩訶那羅延奧義書則將那羅延與原人本身等同起來,視其為宇宙的終極存在。後期的文獻中那羅延可以作為一些大神的別名,主要指毗濕奴,有時指梵天(在摩奴法典中那羅延即指梵天而非毗濕奴)。[2]龜往世書(此書為毗濕奴派的經典,以毗濕奴為最高神祇)認為那羅延與毗濕奴-黑天完全等同,而且也就是至高梵梵轉往世書則認為那羅延與黑天有所不同,那羅延只是黑天的一部分。[3]

那羅延與那羅經常成對出現,因此他又可以被稱為nārāsakha,意思是「那羅的朋友」。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般度族最主要的英雄阿周那常被稱為那羅,而其朋友和謀士黑天(毗濕奴的化身)被稱為那羅延。在後期毗濕奴派教義中,那羅延和那羅是主神毗濕奴的一對孿生化身。那羅延代表宇宙的無上我,宇宙靈魂),那羅代表個體的我(個體靈魂)。

那羅延崇拜盛行於當代印度教毗濕奴派的一個重要分支斯瓦米納拉揚派中。該派信徒認為教派創始人斯瓦米·納拉揚(Swaminarayan,名字的後半部分即那羅延的神名)就是那羅延-毗濕奴因遭敝衣仙人詛咒而降臨在凡間的化身。[4]

注釋

[編輯]
  1. ^ 慧琳,《一切經音義
  2. ^ 《摩奴法典》,商務印書館,ISBN 7-100-01804-8,第9頁
  3. ^ Raghavan,V. International Sanskrit Conference v.4. The Ministry. 1982. ISBN Page 142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4. ^ Williams,Introduction to Swaminarayan Hindu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ISBN 9780521654227

資料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