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弗里德曼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麥可·弗里德曼 Michael Freedman | |
---|---|
出生 | Michael Hartley Freedman 1951年4月21日 (1951-04-21)(73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普林斯頓大學 柏克萊加州大學 |
知名於 | 龐加萊猜想 |
獎項 | 奧斯瓦爾德·維布倫獎 (1986) 菲爾茲獎 (1986)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87)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 |
機構 | 微軟研究院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柏克萊加州大學 |
博士導師 | William Browder |
麥可·弗里德曼(英語:Michael Freedman,1951年4月21日—),美國數學家,主攻龐加萊猜想。他是1986年的菲爾茲獎得主,目前任職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微軟研究院和數學系[1]。
他本科就讀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而後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2][3]
參考資料
[編輯]- ^ Microsoft Station Q Group at UCSB.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ichael Freedman (1951-). www-history.mcs.st-and.ac.uk. [2019-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 ^ Michael Freedman. Simons Foundation. 2013-11-11 [2019-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1936年 | |
---|---|
1950年 | |
1954年 | |
1958年 | |
1962年 | |
1966年 | |
1970年 | |
1974年 | |
1978年 | |
1982年 | |
1986年 | |
1990年 | |
1994年 | |
1998年 | |
2002年 | |
2006年 | |
2010年 | |
2014年 | |
2018年 | |
2022年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分類:
隱藏分類:
- CS1美國英語來源 (en-us)
- 自2015年1月擴充中的條目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ibri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B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