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蝦
明蝦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 | 甲殼亞門 Crustacea |
綱: | 軟甲綱 Malacostraca |
目: | 十足目 Decapoda |
亞目: | 枝鰓亞目 Dendrobranchiata |
科: | 對蝦科 Penaeidae |
屬: | 明對蝦屬 Fenneropenaeus |
種: | 明蝦 F. chinensis
|
二名法 | |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Osbeck, 1765
| |
異名[1] | |
|
明蝦(學名: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又名中國對蝦[2]、中國明對蝦、對蝦、東方對蝦、中國對蝦、海捕大蝦、在日本被稱為「大正蝦」。因為雌性偏青、雄性偏棕黃,又稱為青蝦、黃蝦。曾經和草蝦同為對蝦屬。歸屬枝鰓亞目,而常見的各種蝦、蟹屬於抱卵亞目,親緣關係較為疏遠。
特徵
[編輯]明蝦個體的尺寸較大。雌蝦長二、三十厘米,體重達到300克;雄蝦一般十幾厘米,體重近一百克[來源請求]。
對水溫的適應性更強,養殖期適溫範圍14~30℃,最適水溫25℃;致死低溫4℃,致死高溫38℃。
沒有潛底棲息習性,便於捕撈。外殼較為軟且薄,在運輸過程中不易保存。
中國的使用狀況
[編輯]1958年,天津開始嘗試納潮圈養中國對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動物養殖室「對蝦發育條件及其苗種的人工培育」研究工作,1959年作為研究實習生的趙法箴參與了朱樹屏領導的對蝦人工育苗課題,成功地培育出中國第一批人工蝦苗。基本弄清了對蝦從產卵孵化到蝦苗發育中所需的主要條件,總結出對蝦人工育苗中所需要掌握的關鍵問題,提出了對蝦各幼體階段所需餌料的基本種類等技術難點。1960年代中期,黃海水產研究所對蝦養殖研究組在山東省石臼所、即墨、文登、嶗山等地進行養殖試驗,攻克了對蝦小面積人工養殖技術難關。1967-1978年黃海所「對蝦人工育苗及精養高產技術研究」,蝦苗成活率果然大幅度提升,對蝦養殖得以迅速推廣因此成了當時山東省「抓革命、促生產」的典型。該項成果先後榮獲1978全國科學大會獎、山東省和青島市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家科委推廣獎。
1978年在廣東的汕尾、台山、湛江、海南成立四家對蝦養殖公司出口創匯。1979年中國人工育苗生產量3800萬尾,開始成規模人工養殖對蝦,養殖面積2萬畝,養殖產量450噸。1979年底召開全國對蝦養殖工作會議。1980年,國家水產局下達「對蝦工廠化育苗技術的研究」任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協作成功突破對蝦育苗技術中的關鍵措施,該項成果1983年榮獲農牧漁業部科技改進一等獎,1985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1年全國人工育苗生產量增至15億尾。此後出苗量逐年提高,1984年育對蝦苗80億尾,養殖面積近50萬畝,產量1.9萬噸,產值1.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4200萬美元。1985年全國對蝦養殖產量達到4萬噸。1988年,對蝦產量達2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併保持了5年。1988年,台灣商人引進日本對蝦(花蝦、竹節蝦、花尾蝦、斑節蝦),在福建沿海養殖。1990年出口量11.7萬噸,7.1億美元。[3]1982—1992年,全國養殖對蝦直接產值累計超過400億元人民幣。
1993年暴發白斑病毒流行。1993年,全國對蝦養殖產量降到8.7萬噸,1994年繼續下降至5.5萬噸,出口量降至6.8萬噸,金額3.8億美元。1997年,抗病毒更強的草蝦開始推廣養殖,華南崛起產量占全國的60%,全國對蝦養殖產量突破10萬噸。1999年,南美白對蝦成為主流養殖品種;2000年全國對蝦養殖產量超歷史最高紀錄,達22萬噸。2002年全國海水對蝦養殖產量增至38萬噸世界第一,出口量13.3萬噸創歷史紀錄。2001年4月,歐盟檢測證實:出口蝦仁氯黴素殘留量超過歐盟食品標準。2001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通報:「浙江出口的蝦是海捕蝦,本身不含氯黴素,殘留原因是個別剝蝦工人手上塗氯黴素,未能清洗乾淨所致。」2002年1月25日,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蝦採取自動扣留並進行批檢的保護性措施。中國重新修訂了《水產養殖禁用藥物名單》。2004年7月16日,歐盟宣布解除中國蝦等動物源性食品的進口禁令。2004年11月30日,美國商務部做出終裁,對中國水產企業傾銷蝦類製品的平均稅率是55.23%。但2004-2007年,全國對蝦養殖產量逐年創歷史新高,主要市場轉向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