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曦 (南宋)
四川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 前200000﹣前2000 | |
巴國與蜀國 前2100﹣前316 | |
秦漢時期 前316﹣214 益州 武都郡 漢中郡 蜀郡 巴郡 廣漢郡 犍為郡 越巂郡 • 成家 25﹣36 | |
蜀漢 214﹣263 | |
兩晉南北朝時期 263﹣581 | |
隋唐五代時期 581 – 965 劍南道 山南西道 | |
前後蜀 892 – 965 • 前蜀 892/907 – 925 •後唐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兩宋時期 965 – 1234 • 李蜀 994 | |
元明時期 1206 – 1660 • 明夏 1363 – 1371 | |
大西 1643 – 1644 | |
清朝時期 1646 – 1912 | |
民國時期 1912 – 1949 四川省 重慶市 • 大清 (通志政權) 1917 | |
共和國時期 1949 – 今 四川省 重慶市 | |
史前時期 前200,000 – 前2,500 | ||||||||
蜀國 約前2,500 – 前316 • 蠶叢柏灌朝(傳說) 約前2500 – 前1700 • 魚鳧朝 約前1700 – 前1200 • 杜宇朝 約前1200 – 前600 • 開明朝 約前600 –前316 • 甌雒國 ? –前207 | ||||||||
巴國前?年 – 前316 • 廩君巴國前?年 – 前?年 • 周屬巴國 前?年 – 前316年 | ||||||||
秦國及秦朝 前770 – 前207 • 秦國(秦人) 前316 – 前221 • 秦朝(統一中國) 前221 – 前207 | ||||||||
楚國復國及西漢新朝更始帝劉盆子時期 前206 – 25 • 西楚諸侯漢國前206 – 前202 • 西漢(統一中國)前202 – 9 • 新朝(統一中國) 9 – 23 • 更始帝與劉盆子時期(統一中國) 23 – 27 | ||||||||
成家 25 – 36 | ||||||||
東漢 25 – 220 • 東漢(統一中國)36 – 188 • 漢獻帝時益州牧(割據) 188 – 214 | ||||||||
蜀漢 214 – 263 | ||||||||
曹魏西晉時期 263 – 316 • 魏國(三國) 263 – 266 • 西晉(統一中國) 266 – 304 | ||||||||
成漢 304 – 347 | ||||||||
南朝十六國統治時期 347 – 405 • 第一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347 – 373 • 前秦(十六國,氐族) 373 – 383 • 第二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383 – 405 | ||||||||
譙蜀 405 – 413 | ||||||||
南朝時期 413 – 553 • 第三次屬東晉時期(南朝) 413 – 420 • 劉宋(南朝) 420 – 479 • 蕭齊(南朝) 479 – 502 • 蕭梁(南朝) 502 – 552 • 蕭紀(割據) 552 – 553 | ||||||||
西魏、北周、隋朝及唐朝 553 – 907 • 西魏(北朝,鮮卑) 553 – 557 • 北周(北朝,鮮卑) 557 – 581 • 隋朝(統一中國) 581 – 618 • 唐朝(統一中國) 618 – 907 • 劉闢(割據) 806 – 806 • 陳敬瑄(割據) 885 – 892 | ||||||||
王建及前蜀 892 – 925 • 王建(割據) 892 – 907 • 前蜀 907 – 925 | ||||||||
後唐及後蜀 923 – 965 • 後唐(五代,沙陀)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後周及宋朝951 – 1279 • 北宋(統一中國)965 – 994 • 李蜀 994 – 995 • 北宋(統一中國)995 – 1126 • 南宋(南朝)1127 – 1274 • 吳曦(割據)1207 – 1207 | ||||||||
大蒙古國及元朝 1206 – 1388 • 元朝(統一中國) 1234 – 1363 | ||||||||
明夏 1363 – 1371 | ||||||||
韓宋及明朝 1351 – 1644 • 明朝(統一中國) 1371 – 1643 | ||||||||
大西 1643 – 1660 | ||||||||
後金及清朝 1616 – 1912 • 清朝(統一中國) 1660 – 1912 | ||||||||
中華民國(官方中國) 1912 – 1949 • 熊克武(割據) 1918 – 1925 • 劉湘(割據) 1920 – 1937 • 劉文輝(割據) 1920 – 1933 • 楊森(割據) 1918 – 193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中國) 1949 – 今 | ||||||||
吳曦(1162年—1207年),南宋將領。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寧)人,抗金將領信王吳璘之孫,太尉吳挺之子。開禧北伐時在蜀地叛宋割據,接受金國冊封,不久被殺。
生平
[編輯]在其十歲的時候,其父吳挺問其志向,吳曦竟然在言語之中就流露出反叛的意向,被吳挺一怒之下踢進火爐,面部燒傷後變成疤痕,因而外號「吳巴子」。後因祖恩萌,補右承奉郎。淳熙五年(1178年),隨父挺至行在臨安府任職,換武德郎,除中郎將,台諫言其升遷過快,改武翼郎,累官至高州刺史。淳熙十二年(1185年),以副使隨章森出使金國賀金主生辰。
紹熙四年(1193年),吳挺卒,吳曦時任武功大夫、知和州事,八月,落階官,授濠州團練使、帶御器械。慶元元年(1195)二月,除建康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任內轉蘄州防禦使,後任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四年(1198年),憲聖慈烈皇后園陵成,功遷武寧軍承宣使,加殿前司都指揮使,六年(1200年)春,建節拜昭信軍節度使,冬,光宗山陵成,加太尉。
南宋君臣對吳氏久握兵權素有戒心:「吳氏世職西陲,威行四蜀,列聖皆留其子孫於中朝,所以為慮者甚遠。」而吳璘之子吳挺、孫吳曦也都是日夜思念返回四川重掌兵權,吳挺是在宋孝宗準備攻金的思想指導下,才被放回川任興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當吳曦「久蓄歸蜀之志,朝廷不許」之時,適「會韓侂胄謀開邊」,收復失地以建立不世功勳,吳曦「因附侂胄求還蜀」。嘉泰元年(1201)七月,也是在南宋準備攻金的背景下,吳曦被任命為興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兼知興州事、利州西路安撫使。二年(1202年)三月,為四川宣撫副使,四月兼陝西、河東路招撫使。韓侂胄開禧北伐期間,吳曦也出兵攻金,但屢次被朮虎高琪等所敗而無功。
金章宗面對南宋的全面進攻,決定爭取吳曦降金,蜀漢路安撫使、都大提舉兵馬事完顏綱在行軍途中,接到金章宗招降吳曦的詔書:
“ | 宋自佶、桓失守,構竄江表,僭稱位號,偷生吳會。時則乃祖武安公玠,捍禦兩川,洎武順王璘,嗣有大勛,固宜世祚大帥,遂荒西土,長為籓鎮,誓以河山,後裔縱有欒黶之汰,猶當十世宥之。然威略震主者身危,攻蓋天下者不賞,自古如此,非止於今。卿家專制蜀漢,積有歲年,猜嫌既萌,進退維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義,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葉,不可以複合,騎虎之勢,不可以中下矣。此事流傳,稔於朕聽,每一思之,未嘗不當饋嘆息,而卿猶偃然自安。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慘夷之禍,可不畏哉?故知者順時而動,明者因機而發,與其負高世之勛,見疑於人,惴惴然常懼不得保其首領,曷若順時因機,轉禍為福,建萬世不朽之功哉?今趙擴昏孱,受制強臣,比年以來,頓違誓約,增屯軍馬,招納叛亡。朕以生靈之故,未欲遽行討伐,姑遣有司移文,復因來使宣諭;而乃不顧道理,愈肆憑陵,虔劉我邊陲,攻剽我城邑。是以忠臣扼腕,義士痛心,家與為仇,人百其勇。失道至此,雖欲不亡,得乎?朕已分命虎臣,臨江問罪,長驅並騖,飛渡有期,此正豪傑分功之秋也。卿以英偉之姿,處危疑之地,必能深識天命,洞見事機。若按兵閉境,不為異同,使我師併力巢穴,而無西顧之虞,則全蜀之地,卿所素有,當加封冊,一依皇統冊構故事。更能順流東下,助為掎角,則旌麾所指,盡以相付。天日在上,朕不食言。今送金寶一鈕,至可領也。 | ” |
於是吳曦叛宋降金並且把階(今甘肅武都)、成(今甘肅成縣)、和(今甘肅西和)、鳳(今陝西鳳縣)四州地獻於金國,向金求封蜀王,並遣部將利吉引金兵入鳳州。開禧三年(1207年),在興州僭稱王位,年號轉運。金封吳曦為蜀國王。金章宗對誘降吳曦成功十分得意,自稱「吳曦之降朕所經略」。
吳曦議行削髮左祍,統軍十萬沿嘉陵江而下,宣稱約金兵夾擊襄陽。合江倉官楊巨源與安丙、李好義等密謀,乘夜率死士七十人斧門而入吳曦行宮,殺死了吳曦,裂其屍,將其首級獻至臨安,安丙分遣將士收其二子及叔父吳柄、弟弟吳晫、堂弟吳晛、以及黨羽姚淮源、李珪、郭仲、米修之、郭澄等皆被誅。宋寧宗下詔處死吳曦的妻子,吳曦的親兄弟都除去名籍,取消原有的資格和官職,吳璘的子孫都被遷出蜀地,吳玠的子孫免於連坐,不受處罰,負責祭祀吳璘。吳曦稱王僅41天,死的時候時年四十六歲。
影響
[編輯]吳家三世建功西垂,屢受獎賞,爵高王侯,在川、陝一帶民間有口皆碑,多有傳頌。但是,由於吳曦犯叛國大罪,吳家80年所積累的榮耀功勳都毀於一旦而付之東流。陝隴川地區現仍留有吳氏的廟祠二十餘處,戰地遺址、遺蹟三十餘處,共六十餘處,如莊浪吳王廟,天水名將廟,徽縣忠烈祠,寶雞吳公祠,鳳縣涪王祠,成縣吳挺墓,閬中錦屏山書刻等。這些廟祠、遺址、遺蹟至今大都保存完好,惟獨吳玠、吳璘、吳挺長期駐守過的興州(略陽),沒有保留一處。1140年(紹興十年)正月宋高宗詔建於仙人關的吳王忠烈廟,在吳璘死後68年,被安丙改為自己的「安公生祠」。略陽南壩的吳王墳(吳璘墓),及宋孝宗御書「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墓碑,也已不知去向。
參考資料
[編輯]- 《宋史》
-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 《兩朝綱目備要》
- 《金史》卷98《完顏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