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齒近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唇齒近音
ʋ
IPA編號150
編碼
HTML碼(十進制)ʋ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8B
X-SAMPA音標Pv\
ASCII音標r<lbd>
IPA盲文英語IPA Braille⠦ (braille pattern dots-236)⠧ (braille pattern dots-1236)
音頻範例

濁唇齒近音是與f和v相對應的一個近音。發音方式如同v但是摩擦度小是個近音。

個別北京人說"W"聲母的時候,上門牙觸及下嘴唇就是這個音。

部分吳語中否定詞「不/弗」vheq以及相關的合音字(「vhen、「𣍐vhe等)會使用此輔音作為聲母。否定詞使用濁輔音[v]的部分地區,於連續變調語句中也會出現此聲母。

荷蘭語的W、芬蘭語的V是此音。

見於[編輯]

語言 詞彙 國際音標 意義 註釋
亞美尼亞語 東亞美尼亞語[1] ոսկի [ʋɔski]
亞述新阿拉米語 hawa [haːʋa] 特別是在烏爾米耶方言。部分使用者會用[v]。其它變體中和[w]對立。
加泰羅尼亞語 巴利阿里方言 treballava [t̪ɾəbəˈʎ̟aʋə] 工作了 /v/的同位異音。[2]參見加泰羅尼亞語
華倫西亞語[2] [t̪ɾe̠bäˈʎ̟aʋä]
華語 北京方言 為 /wèi/
ㄟˋ
[ʋêi] 在北方話中普遍。在其它變體中和/w/對立。
丹麥語 標準音[3] véd [ʋe̝ːˀð̠˕ˠ] 知道 也被描述為短塞音[b̪̆];實現為擦音[v]很罕見。[4]參見丹麥語音系
荷蘭語 標準音 wang [ʋɑŋ] 荷蘭南部方言中實現為唇音[β̞]。參見荷蘭語音系
英語 印度裔南非英語 vine [ʋaɪn] 在其他口音中和擦音[v]對立。
部分使用者 red [ʋe̞d̥] 方言上呈現異質化[5] (特別是倫敦東南英格蘭)。參見英語音系
法羅語[6] ða [ˈɹøːʋa] 演說 /v/在詞首和元音間時的同位異音。第一種情況下它和擦音[v]是自由變體。[6]參見法羅語音系
芬蘭語 vauva [ˈʋɑu̯ʋɑ] 寶貝 參見芬蘭語音系
德語 標準德語 was [ʋas] 什麼 多數使用者的/v/在輔音後的同位異音。特別在南部用在詞首。參見標準德語音系
瑞士德語 和標準德語的/v/對立[7]
瓜拉尼語 avañe'ẽ [ʔãʋ̃ãɲẽˈʔẽ] 瓜拉尼語 /w//ɰ/對立。
夏威夷語 wikiwiki [ʋikiʋiki] 也可能實現為[w][v]。參見夏威夷語音系
印地語 रुण [ʋəruɳ] 伐樓拿 參見印度斯坦語音系
意大利語 部分使用者[8] raro [ˈʋäːʋo] 罕見 對標準意大利語齒齦顫音 [r]的引渡替代,基於獨立的正字法缺陷和/或 地方變體使得音的交替更普遍,特別在博爾扎諾-上阿迪傑自治省 (和奧地利德語區毗鄰), 瓦萊達奧斯塔大區 (和法國接壤) 和部分帕爾馬省,特別菲登扎周邊。其他等效發音可能是小舌顫音 [ʀ]濁小舌擦音 [ʁ][8] 參見意大利語音系.
立陶宛語 vanduo [ʋɐn̪d̪uə] 參見立陶宛語音系
馬拉地語 जन [ʋə(d)zən] 重量 參見馬拉地語音系
宮古語[9] [ʋ̩tɑ] 可能是成音節輔音
挪威語 東部標準口音[10][11] venn [ʋe̞nː] 朋友 有時實現為擦音[v][11][12]參見挪威語音系
Nsenga ŵanthu [ʋaⁿtʰu] 人們
旁遮普語 ਵਾਲ [ʋäːl] 頭髮
俄語[13] волосы [ˈʋʷo̞ɫ̪əs̪ɨ̞] 頭髮 /v/一般的實現方式;和顎化形式對立。[13]參見俄語音系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цврчак/ cvrčak [t͡sʋř̩ːt͡ʃak] 板球 也可能實現為[v]取決於方言。參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音系
紹納語 vanhu [ʋan̤u] 人們 /v//w/對立。
斯洛伐克語[14] voda [ˈʋo̞dä] /v/一般的實現方式。[14]參見斯洛伐克語音系
斯洛文尼亞語[15] veter [ˈʋéːtər] 也被描述為擦音[v][16][17]參見斯洛文尼亞語音系
瑞典語 vän [ʋɛːn] 朋友 部分使用者口音。參見瑞典語音系
西班牙語[18] 智利西班牙語 hablar [äˈʋläɾ] /b/的同位異音。參見西班牙語音系
泰米爾語 வாய் [ʋɑj] 參見泰米爾語音系
泰語 公認發音 แหวน [ʋæ̌ːn] 戒指 在非變公認發音體中和/w/對立。
烏克蘭語[19] він [ʋin] 可能是預發音的/w/主要出現在/i/前。[19]參見烏克蘭語音系
西弗里西亞語 wêr [ʋɛːr] 哪裏 參見西弗里西亞語音系

註釋[編輯]

  1. ^ Dum-Tragut (2009:20頁)
  2. ^ 2.0 2.1 Saborit Vilar (2009:52頁)
  3. ^ Basbøll (2005:62頁)
  4. ^ Basbøll (2005:27 and 66頁)
  5. ^ Foulkes & Docherty (1999:?頁)
  6. ^ 6.0 6.1 Árnason (2011:115頁)
  7. ^ Schmid, Stephan, Segmental features of Swiss German ethnolects, 2010 [2015-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 ^ 8.0 8.1 Canepari (1999),第98–101頁.
  9. ^ Thomas Pellard, Why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Ryukyuan languag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resentation)
  10. ^ Kristoffersen (2000:22 and 25頁)
  11. ^ 11.0 11.1 Vanvik (1979:41頁)
  12. ^ Kristoffersen (2000:74頁)
  13. ^ 13.0 13.1 Yanushevskaya & Bunčić (2015:223頁)
  14. ^ 14.0 14.1 Hanulíková & Hamann (2010:374頁)
  15. ^ Šuštaršič, Komar & Petek (1999:136頁)
  16. ^ Priestley (2002:394頁)
  17. ^ Greenberg (2006:18頁)
  18. ^ El alófono labiodental sonoro [v] del fonema /b/ en el castellano de Concepción (Chile): Una investigación exploratoria (PDF). [2020-12-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7-17). 
  19. ^ 19.0 19.1 Žovtobrjux & Kulyk (1965:121–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