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化
系列條目 |
馬克思主義 |
---|
在馬克思主義中,對象化(英語:Objectification,德語:Vergegenständlichung),也稱客體化,指的是生產活動在調節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不斷演進的關係中所扮演的作用。這種關聯在某些黑格爾和馬克思主義傳統中最為人熟知,馬克思經常使用德語"Vergegenständlichung"來表示這個概念。[1]
有時這一術語會與物化(英語:Reification)混用,但至少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這兩個術語最初表達十分不同的概念。前者由馬克思提出,見於馬克思的許多著作,[1]後者則是由盧卡奇首先提出的。
馬克思關於對象化的理論
[編輯]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賴於自然界。然而,自然界最初對人類十分吝嗇,因此人類要在最初的稀缺性環境中面對自然界,通過各種生產活動努力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通常是通過製造東西——使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能更好地被滿足。在這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界和人類都發生了變化。通過人類集體這種對物質環境的塑造,以及人類不斷提高的生產力,自然界對於人類來說看起來不那麼 "遙不可及"了,同時人類也因此開始對象化自己,以具體的形式表達他們的本質力量。可以說,這些改變世界的生產活動,體現了人類逐步的自我實現。[2]
與異化的區別
[編輯]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似乎所有的生產活動都涉及對象化,而並非所有生產活動都涉及異化。因此發生對象化不等於發生異化。此外,一些顯然存在的與生產活動無關的其他形式的異化,與對象化也沒有明顯的聯繫。
馬克思認為,生產活動可能採取也可能不採取異化的形式。例如,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活動通常被說成是採取異化的形式;而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活動通常被預測為採取非異化的形式。從模式上看,我們可以把異化的勞動(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徵)描述為:被迫的、不涉及自我實現(不發展人類的基本能力)、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需要、不被他人適當地讚賞的,而把未被沒有發生主客體分離的、非問題性的勞動(共產主義社會的特徵)描述為:自由選擇、涉及自我實現(發展人類的基本能力)、旨在滿足他人的需求、並得到他人適當的讚賞的。[3]在這兩種社會中,生產活動調解了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但只有在前者(資本主義)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異化。
對於一個可以說是將對象化等同於異化的觀點的例子,考慮一下有時被稱為 "基督教 "的工作觀。在這種觀點中,工作被視為一種必然的罪惡,一種不愉快的活動,而不幸的是工作也是我們的生存需要。這種觀點的名字來源於基督教對異化工作是人類條件的一部分這一說法的接受:至少自人的墮落以來,人類被要求揮灑額頭上的汗水進行工作。[4]根據馬克思的說法,人們可以把這種基督教觀點描述為錯誤地把對象化和異化等同起來,把生產活動本身與其不能充分發展的、與人文主義相斥的形式混淆起來。事實上,可以進一步指出,這種混淆反映了人類的異化社會狀況,體現了一種標誌性的失敗,即不理解物質生產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在這個核心領域中,人類可以以自由和創造性的方式表達他們是什麼樣的生物。
此外,根據這些基本觀點,將異化和對象化等同起來,就不能理解某些形式的異化可能與生產活動毫無關係。異化本質上只要求所謂主客體的有問題的遠離基線的分離,異化所討論的主客體很可能與人與自然環境的轉換關係是不相關的。
簡言之,對象化不能被理解為與異化完全相同。與其說這兩個概念是同義詞,不如說它們只是部分地重疊了。存在一些不涉及異化的對象化形式(例如共產主義社會的有意義的工作),以及與對象化沒有明顯聯繫的生產活動之外的異化形式。[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Karl Marx.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 ^ 2.0 2.1 David, Leopold. Edward N. Zalta; Uri Nodelman , 編. Alienation. [202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
- ^ Jan, Kandiyali. The Importance of Others: Marx, Unalienated Production and Meaningful Work. Ethics. 2020, 130 (4): 555–587.
- ^ 《創世紀》第31章第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