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
外观
政事堂,习称都堂、政府、东府,[1]中国历史上的官署名,在唐朝、宋朝和中华民国袁世凯掌权时期设立。其源出为完善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的三省制,以唐皇帝下诏敕前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将与会处所定名作政事堂[2]。该宰相议事场所随唐政局演变,重要性相对要高于朝堂[3]。
活动
[编辑]唐创立时的政事堂会议,出席人包括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副官,与会时至多可达十多人,最少时仅有两人。讨论结果由轮值的“执笔”综合记录下来。皇帝的命令必须在该会议获取正式通过,才可以送去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会被视作不法[2]。其关联体系的设立,是伴随了唐代中央议政决策机制中朝堂议政的重要性下降,该时期中央所有军国大事,首要是由皇帝主持的宣政殿常朝会议(中晚期再到延英殿延英召对会议)所决定——日常政事和具体实施方案则就由该政事会议拟定[3]。
演化
[编辑]唐至北宋
[编辑]唐高祖武德年间,因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所以皇帝决定在门下省加设政事堂,令两省长官在此先达成共同意见。初始仅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方能与会,后皇帝又加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等。
唐中宗即位后,裴炎自门下侍中迁中书令,政事堂也随之迁往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年间,张说执掌政权之时,将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门下,俗称仍为政事堂。北宋宋神宗之前亦沿袭之。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编辑]1914年,袁世凯将原中华民国国务院改为政事堂,设国务卿、左右丞各1人,参议7人,各局局长5人,所长1人。政事堂向中华民国大总统直接负责。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政事堂被废。
参考文献
[编辑]- 政事堂中之治人治法觀. 申报 (上海). 1914-05-14.
- 大珠小珠之政事堂. 申报 (上海). 19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