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4月16日) |
曾侯乙编钟 | |
---|---|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公布 | |
时代 | 战国 |
出土 | 中国湖北省随县(1978年) |
现藏 | 湖北省博物馆 |
入录 | 2002年 |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套编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及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已发现的古代编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的乐器,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国已经有七声音阶及绝对音高的概念,表明周代的文化与科技已达到很高的水准[1]。
出土经过
[编辑]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大致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中,45件甬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乍𠱾”[2],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形制
[编辑]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
分类
[编辑]曾侯乙编钟共65件,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上层三组为钮钟,19件。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为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层三组为甬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
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甬钟,12件。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
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乍𠱾”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楚惠王送的镈钟,1件。楚王酓章镈钟位于下层甬锺中间,形体硕大,钮饰为两对蟠龙对峙,其下一对回首卷尾,其上一对引颈对衔。钲部两侧以浮雕龙纹为衬地,并有五个圆泡形饰呈梅花状排列,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近于椭圆,口平。正面钲间铸铭:“隹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乍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𠱾用享”。记述此镈锺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于在位第56年(公元前433年)特制镈锺用作祭祀。这为编钟铸造和该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的1件通高20.2厘米,重2.4千克;钟体总重2567千克,加上锺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千克,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悬挂
[编辑]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锺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锺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锺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锺钮。
锺及架的装饰,取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加之的精巧布局和细微刻划,具有美化效果。整架编钟,宏观巍峨庄重,微观精美华丽,是为艺术佳作。
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2828字,其内容反映战国时期乐律学之高度水准,对研究战国历史、音乐和冶铸技术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
曾侯乙编钟钟簨(编钟架横梁)
-
曾侯乙编钟钟簨(编钟架横梁)
-
曾侯乙编钟钟簨(编钟架横梁)
-
曾侯乙编钟钟簨(编钟架横梁)
-
曾侯乙编钟钟簨(编钟架横梁)
-
曾侯乙编钟钟簨(编钟架横梁)
演奏
[编辑]曾侯乙编钟的击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7字形小木槌,当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掌奏中层的三组锺,并兼顾上层钮锺,主奏旋律。两件长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绘大棒,由两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
这套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频准确的大型编钟,堪数中国古代编钟之最,并以其数量之多,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乐律铭文之珍贵,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文明古国的象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
铸造
[编辑]曾侯乙编钟的铸造,有造型、浇铸和铸后加工。
造型
[编辑]曾侯乙编钟的铸型是由陶范组合而成,其中甬钟的铸型需要136块范、芯。[2]
浇铸
[编辑]上层钮钟,中层甬钟是倒置浇铸而成;下层甬钟是正置浇铸而成。[2]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曾侯乙编钟的合金,铜含量73.66%~78.25%;锡含量为12.49%~14.46%;铅含量一般小于2%;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小于1‰。曾侯乙编钟的铜与锡的比例大约6:1。
实验证明,当含锡量为5.76%~12.48%时,钟的第二分音较强,声音尖锐单调;当含锡量大于13.03%时,钟的基音和第三、五分音较强,音色丰富悦耳;而当锡含量高于18%~20%时,青铜会脆而不经敲击。少量含铅(<3%)可以让声音变短,而含铅量高又会时声音干涩。[2]
铸后加工
[编辑]大多钟在铸后进行了磨砺加工。一方面,减少了铸造的缺陷;另一方面,进行了调音。调音时的磨砺是对称的。[2]
音域
[编辑]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自C2(64.8Hz)至D7(2329.1Hz),共有五个八度音程,又一大二度。[2]
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即正鼓音、侧鼓音。音差:小三度41个,大三度23个[2]),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声音,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也较长;中层较小的钟,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曾侯乙墓中还有敲击编钟的工具,中上层编钟用T字形木槌敲击,下层的大型甬钟用长圆木棒敲击。这种演奏方式在墓中出土的彩漆鸳鸯盒的彩绘上得到了印证。
音列
[编辑]曾侯乙编钟(以及曾侯乙编磬)上,丰富的文字资料,让人们对先秦的乐学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曾侯乙编钟采用了十二音位体系(是十二律体系的变种),这十二个音可以分为三组,“基”、“角”、“曾”[3]。“四基”即四个基础音:徵、羽、宫、商。它们分别有两个变化音:“角”为基音上方大三度,“曾”为基音上方两个大三度。这样,十二个音可以包含在这三音组之中了。[4]
音位 | G | A♭ | A | B♭ | B | C | C# | D | E♭ | E | F | F# |
---|---|---|---|---|---|---|---|---|---|---|---|---|
基 | 徵 | 羽 | 宫 | 商 | ||||||||
角 | 徵角 | 羽角 | 宫角 | 商角 | ||||||||
曾 | 宫曾 | 商曾 | 徵曾 | 羽曾 |
曾侯乙编钟中,大多铭文标音都是以“姑洗”为宫。平均来看,姑洗为宫的音,比A440标准音的音高,要低35音分。而姑洗宫标准音,是甬钟(中 · 二 · 8)的正鼓音,频率为256.4Hz。[2]
同时,很多铭文阐述了不同阶名的对应关系。比如“兽钟之下角,穆钟之商,姑洗之宫,浊新钟之终”。[2]
曾侯乙编钟的低音区的音密集;高音区的音比较稀疏。[3]
上层钮钟与甬钟不同均。甬钟是以姑洗为宫进行标音。上层二、三组钮钟以无铎为宫的音列(无铎均),上层一组钮钟,属于浊文王均。它们可能来自于其他钟组,同时,三组钮钟均五音不全。[2]
中、下层甬钟是曾侯乙编钟的主体。
中层甬钟,三组钟构成相互重叠的三个音列。如果三组钟正鼓音、侧鼓音相互补充,可以在C4到G5之间,构成完备的半音阶序列。中、低音部分,正鼓音按照徵、羽、宫、商、角重复排列。高音部分正鼓音、侧鼓音构成六声音阶:宫、商、角、羽曾、徵、羽(即 C6, D6, E6, F6, G6, A6, C7)。[2]
下层甬钟,两组钟的侧鼓音不明显,正鼓音可以构成七声音阶(下徵音阶)。[2]
复制
[编辑]1979年3月,湖北省博物馆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武汉工学院、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商讨编钟复制的科研与试制工作,同年6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全国铸造学会在武汉召开了传统精铸工艺鉴定会,会上提出了《关于复制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编钟的请示报告》,时任湖北省委书记韩宁夫批准进行科研试制,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机械局又分别拨出了科研试制专用经费,湖北省博物馆等五个单位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组建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并将试制目的定为“在尽快的时间内,搞清楚编钟的成分,结构及音响变化规律,找到制造编钟的最佳方法,力图在外形、音色、音质、音频等方面,都能达到原有编钟的效果,即找到复制全套编钟的途径与技术措施”,后又邀请哈尔滨科技大学加入研究组[5]。
编钟复制工作采用硅橡胶翻模,1982年底已复制出上层钮钟12件、中层甬钟14件、下层大甬钟2件,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随即于1983年1月6日至9日在武汉召开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成果鉴定会,会上通过了呼吁全套复制与多套复制的倡议书[6]。1984年7月,全套编钟的复制工作全部完成,1984年9月通过文化部验收[7]。此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博物馆又先后为随州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馆、台湾鸿禧美术馆以及陕西黄帝陵等单位各复制了一套。
由于每次复制都需在原件上翻模,且每复制一次,硅胶模就被湖北省博物馆收回保存[8],截至2018年,曾侯乙编钟仅复制了5套[9]。
注释
[编辑]- ^ 王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圖修訂第4版).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ISBN 9787550232822.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王, 子初.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北卷. 郑州: 大象出版社. 1996: 232. ISBN 7-5347-1994-1.
- ^ 3.0 3.1 3.2 黄翔鹏. 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 音乐研究. 1981, (1): 24-55.
- ^ 黄大同. 曾侯乙编钟“基”“角”“曾”三音组音高排列样式研究. 中国音乐学(季刊). 2016, (1): 96.
- ^ 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 多学科协作攻关的成果—曾侯乙编钟复制的研究与试制基本成功.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1, (S1): 1–4. ISSN 1001-0327.
- ^ 钟辉. 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成果鉴定会述要.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3, (02): 90–92+43. ISSN 1001-0327.
- ^ 扬宇. 全套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国庆期间一展风采. 乐器 (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中国乐器协会;北京乐器研究所). 1984, (05): 6. ISSN 1002-5995.
- ^ 完整版曾侯乙编钟在汉问世. 武汉晚报. 2012-04-04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出土40年,曾侯乙编钟只复制了5套. 武汉晚报. 2018-09-24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参考资料
[编辑]- 《国宝档案》2004年第36、37、38集《曾侯乙编钟》,2004年11月22日CCTV-4首播。